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96134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教师用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一地球运动构建知识网络辨析易混概念易混概念1光照与热量(1)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高度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越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2)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

2、度。(3)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易混概念2恒星日与太阳日(1)恒星日指地球以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地球真正的周期,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2)太阳日指地球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24小时。易混概念3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1)昼夜现象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它是由地球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2)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白

3、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3)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以外的地区昼夜长短产生周期变化的现象。易混概念4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2)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3)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4)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5)国际标

4、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或中时区的区时。 易混概念5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一天随着时间变化,太阳高度也在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能直射地区,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90,无直射地区最大值不能达到90。感悟高考真题2022广东卷,78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

5、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2题。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2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20226月浙江卷,1920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的年变化曲线。如图为该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A甲至乙 B乙至丙C丙至丁 D丁至戊4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BCD2021海南卷,17下图中曲

6、线示意自然带的分界线。2020年4月20日,某科考队从甲地出发,沿此线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自然科学考察活动。据此完成第5题。5假如该科考队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南B最短航线的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C乙地昼长与夜长之差比北京小D乙地考察期间正午物影越来越长20221月浙江卷,1920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1为合成后的照片,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2中的()ABCD7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A11 B15C25 D35核心

7、考点一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技 法 突 破】1.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流程2掌握地方时判断的4个技巧(1)(2)(3)(4)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情境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甲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乙地,求飞机降落时乙地的时间突破总结计算公式为:降落时乙地时间起飞时甲地时间时差飞行时间(m小时)4.巧妙计算日期占比问题判断某一时刻,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小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0时经线,最终则可以根据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0时经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下

8、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注意: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所占的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新的一天所占的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实例考查时差计算2022福建厦门市三检受疫情影响,美国南卡罗莱纳(34N,81W)某高校学生需要居家线上学习。考虑到各国时差等因素,仅有部分课程通过直播方式授课。2020年10月起,该校4名学生参加同一门直播课程的学习。下表为他们居家学习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据此完成12题。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丁同学中国厦门(24.5N,118E)印度孟买(19N,73E)南非开普敦(34S,18E)乌克兰基辅(50.5N,30

9、.5E)1若甲同学每天21:3023:00参加课程直播,则该课程在学校课程表上的时间安排为()A07:3009:00 B08:3010:00C.09:3011:00 D10:3012:0022020年12月21日,参加直播课程的过程中,经历日落的学生是()A.甲同学 B乙同学C.丙同学 D丁同学考法二 结合实例考查相关行程计算2022四川省绵阳市调研一位中国留学生搭乘某航班从纽约启程返回广州。右图示意该航班起飞时的地球昼夜分布情况(斜线部分为黑夜)以及该航班的大致飞行线路。据此完成34题。3该航班起飞的当地时间最可能是()A2月5日1时B2月5日22时C4月15日1时D4月15日22时4若该客

10、机时速为900千米/小时,则飞行时间约为()A10小时 B14小时C20小时 D22小时核心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技 法 突 破】1.突破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的五个技巧(1)昼夜长短分布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还可推理出距春(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的规律。如下图所示:(3)极昼极夜范围看直射点纬度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4)日出日落方位看直射点位置直射点在北半球

11、: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极昼极夜区除外)。直射点在赤道: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极点除外)。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各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极昼极夜区除外)。(5)昼夜长短变幅大小看纬度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2昼夜长短计算的三大技巧(1)依据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点对称;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点对称;上午时长下午时长;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如图所示:(2)计算方法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的一半(3)昼夜长短纬度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

12、地:一地昼长另一地夜长;两地昼长和两地夜长和24小时。任一地点: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夜)长之和等于24小时。【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示意图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2022山西运城市二模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海湾游览,如图为该海湾示意图。小明拍摄了一张“落日碧海、渔船点点”的照片,拍照的时间是19:01,当地经纬度约为(2353N,116E)。据此完成12题。1小明拍摄照片时的位置应在图中()AB CD2拍摄照片的当天,当地昼长约为()A14小时2分钟 B14小时34分钟C13小时30分钟 D12小时0分钟考法二 结合示意图考查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2022河北秦皇岛二模上海某中学小明同

13、学观察发现,晴天的早晨,阳光有时从左后方照射到教室前面的黑板上,有时候又从右后方射入,这些时候总有一部分同学反映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据此完成34题。3小明所在班级的教室及教学楼可能是下图中哪种格局()4当阳光从右后方射入时,反映看不清楚黑板上字的那部分同学坐在教室的()A左前方 B右后方C左后方 D右前方核心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技 法 突 破】1.巧解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特点2突破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判断技巧(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14、;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3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规律(1)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相等规律:极点的太阳高度(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3)互余规律: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4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应用(1)计算楼间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如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则最小楼间距Lh/tanH。(2)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

15、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互余,其夹角和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H90。(3)遮阳板的设置:正午太阳高度越大,遮阳板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遮阳板越长。【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示意图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12题。1有关甲、乙两地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B乙地位于南半球温带C甲地位于南半球热带D乙地位于北半球热带2图示时期()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先减后增C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D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考法二 结合楼房开发考查

1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某开发商分别在天津(约39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甲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3若福州楼盘每层2.8 m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 m。乙图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A1个月B3个月 C5个月D7个月4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天津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A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B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D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第一部分专题导学通关专题一地球运动感悟高考真题12.解析:第1题,空间站绕地球旋转,则地球与空间站构成

17、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绕太阳旋转,这样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也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角速度大小变化,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地球绕日公转经过了近日点,近日点公转角速度较快,所以在10月16日到1月初,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快,1月初到4月16日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慢,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减去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值,在航天员驻留期间,两地始终都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则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变化始终一致,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一致,保持不变,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为两地纬度之差。故选D。答案:1.A2.D34.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知

18、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减去所在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所以夏至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错误;图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58,当地纬度为58N,我国最北端纬度

19、位置约为53N,不符合,错误;图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且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为36,纬度位置为36N,符合我国的纬度范围,正确。故选C。答案:3.D4.C5解析: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4月20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甲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错误;最短航线的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B正确;乙地纬度比北京高,昼夜长短差异大,乙地昼长与夜长之差比北京大,C错误;乙地考察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因此正午物影越来越短,D错误。故选B。答案:B67.解析:第6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拍摄太阳照片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并且图示K日前、后第8天太阳的位置几乎重叠

20、,说明处于中间的K日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的转折点,因此拍摄到这种现象的日期应是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由于拍摄的固定方位是西北方向,且太阳接近海平面,图1应为日落时段的太阳方位,根据日落西北可判定K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由图2可知,处于近日点,为1月初,A错。之间的中间点对应的应为远日点7月初,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确定为夏至日,应为K日地球的位置,B对、C错。靠近秋分日,D错。第7题,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零时经线应该在120E(50)1545E,因此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约是45E向东至国际日界线(大致为180经线),跨经度约为18045E135,而旧的一天范围约为36013522

21、5,因此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13522535,故选D。答案:6.B7.D核心考点一对点精练12.解析:第1题,美国南卡罗莱纳(34N,81W)位于西五区;甲同学在中国厦门(24.5N,118E),位于东八区,二者之间相差13个时区,即13个小时,且学校在西边,时间要晚13个小时。若甲同学每天21:3023:00参加课程直播,此时美国南卡罗莱纳时间为08:3010:00。第2题,美国南卡罗莱纳(34N,81W)位于西五区;甲同学在中国厦门(24.5N,118E),位于东八区;乙同学在印度孟买(19N,73E),位于东五区;丙同学在南非开普敦(34S,18E),位于东一区;丁同学在乌克兰

22、基辅(50.5N,30.5E),位于东二区。2020年12月21日,参加直播课程的过程中,即美国南卡罗莱纳时间为08:3010:00,甲同学是21:3023:00,为冬季的夜晚;乙同学是18:3020:00,为冬季的夜晚;丙同学是14:3016:00,为夏季的下午(昼长夜短还未日落);丁同学是15:3017:00,经历日落(高纬度地区的冬季,日落时间较早)。答案:1.B2.D34.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四周有极昼现象,可以判断出应为4月份;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0,因此东十二区为18时,纽约位于西五区,两地时差为17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可以计算,纽约时间18:0017:0

23、01:00,日期不变,所以C正确。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飞行的路线是沿最短航线,接近但小于经过两地的经线圈的劣弧,纽约纬度为北纬40左右,广州纬度为北纬23左右,因此纬度差为117,飞行时间为117111 km900 km/h14.4小时,所以B正确。答案:3.C4.B核心考点二对点精练12.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为暑假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小明拍的是日落,日落位于西北方向,根据“碧海”“渔船”这些信息可知,西北方向有海的只能是,可判断小明位于地,故选D。第2题,当地经度与120E相差4,时间相差16分钟,由此可以算出当地日落时间为18:45,根据昼长时间计算公式:昼长2(日落时间12)

24、,可以算出昼长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故C正确。答案:1.D2.C34.解析:第3题,上海夏半年东北日出、冬半年东南日出。阳光有时从左后方照射到教室前面的黑板上,有时候又从右后方射入,说明教室呈东西走向,且同学们面向西而坐。故C正确。第4题,当阳光从右后方射入时,由于偏右的入射角度小,阳光只能照到黑板的右侧区域,因为黑板的反射作用,会导致坐在教室左前方的同学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故A正确。答案:3.C4.A核心考点三对点精练12.解析:第1题,据题干知,该图为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该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据图可知,乙地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为90,说明乙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25、,为南半球热带地区,B、D错误;甲地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减小,至冬至日为最小,后开始变大,可判断甲位于北半球温带,A正确、C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A错误;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先增后保持不变,B错误;据图分析,101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并逐渐向南移动,甲地白昼越来越短,12月22日后白昼逐渐变长,乙地图示期间,白昼越来越长,12月22日后开始变短,所以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C正确;乙地白昼时长先延长后缩短,D错误。答案:1.A2.C34.解析:第3题,由题意可知,栋10层与栋楼顶高差应为28 m,且两楼间距为28 m,由此可知,正午太阳能照射至10层住

26、户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应为45,而福州纬度为26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应为19S,由此反推该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应是太阳直射点位于19S以南的时间段,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可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距离约为9,而经计算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为(23.54/365天0.25/天),故可算出大约为36天,故A符合题意。第4题,由题干可知,天津的纬度高于福州,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天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福州,在保证北楼光照的情况下,天津南北楼的楼间距应大于福州,或降低南楼的楼高,所以C符合题意。答案:3.A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