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3水体运动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3水体运动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三A卷基础练(2021浙江高三模拟)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海拔3 713 m)多年8月1日至9月29日逐时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18月份,影响该水文站逐时径流涨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因素是(B)A降水B气温C蒸发D下渗2与8月份相比,9月份该水文站逐时流量涨落幅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C)A蒸发量增加B下渗量增加C降雪量增加D地面反射率降低【解析】第1题,祁连山北坡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逐时径流量不会因降水出现较大波动,A错误;据图可知,河流上游海拔较高,逐时径流量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祁连山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径流受气温变化影响
2、,B正确;上游河流河道较窄,蒸发小,不会引起逐时径流量较大波动,C错误;下渗由植被多少、土质、河流水量、流速等决定,夏季植被多,流量大、上游流速快,土质变化不大,因此夏季下渗变化较小,不会出现周期波动,D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B。第2题,我国北方9月以后,气温下降较快蒸发减弱,A错误;据图分析9月份逐时流量减少,河流径流量也应在减少,下渗量减少,B错误;气温下降较快,9月份降雪量增加,冰面多为新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川消融明显减弱,致使河流径流量锐减,C正确,D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C。(2021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一模)降雨下渗受降雨强度、降雨总量、植被覆盖率、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综合影响。
3、2017年7月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经历了一次极端暴雨过程。下表示意此次暴雨3次降水概况。据此完成34题。降水日期降水时段降水量/mm距上次降水时间间隔7月26日08114.515天7月27日671421小时7月28日61331.823小时3.该地此次暴雨下渗最快的时段及影响其下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A)A26日0:002:00土壤含水量B26日6:008:00降雨总量C27日5:007:00植被覆盖率D28日11:0013:00降水强度4为提高极端暴雨状况下雨水的下渗能力,该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D)A大力推广节水农业B疏浚河道,减少淤积C提前腾出水库库容D平整土地,植树造林【解析】第3题,从表中可
4、看出,26日0点开始降水,距上次降水时间间隔长,土壤含水量低,可推测出下渗最快的时段为26日02点,影响因素是土壤含水量,A正确。第4题,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为提高雨水下渗能力,应平整土地,植树造林,D正确。推广节水农业、疏浚河道和腾出库容对下渗影响小。(2021山东临沂二模)加拿大湖泊密布且湖底有大量沉积物。卫星调查发现:20002009年,加拿大的湖泊面积萎缩了6 700 km2。北部的湖泊面积呈萎缩趋势,南部的湖泊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研究期间发现的证据显示北部地区的平均降雨量超过南部地区,且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下图为加拿大区域图。据此完成56题。5加拿大北部地区湖泊面积萎缩的原因最可能
5、是(B)A大规模围湖造田B湖水下渗量增加C入湖河流数量减少D冰雪融水量减少6湖泊面积萎缩将导致(A)ACO2排放量增加B大气降水量增加C年平均气温升高D水生生物增多【解析】第5题,加拿大地广人稀,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围湖造田增加土地面积不合理;20002009年,短期内河流数量没有大的变化;冰雪融水量不会减少,因为降水量在增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冻土层融化,湖水的下渗量会增加。第6题,该地区湖泊处于较高纬度地区,且植被较为茂密,因此湖底沉积的有机质多且不易分解,湖面的萎缩导致湖底有机质暴露,有机质分解加快,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湿地面积的减小不会导致大气降水量增加;湖泊面积萎缩不会导致年平均气温
6、升高,但会造成气温日较差扩大;湖泊面积萎缩导致水生生物减少。(2021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79题。7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C)ABCD8图中所示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9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C)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解析】第7题,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
7、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澙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澙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看出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变厚。ABD错误,C正确。故选C。第8题,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 m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应,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
8、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 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错误,A正确。故选A。第9题,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35海域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域的水温,能满足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正确;岛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条件,A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条件,B错误;北纬35以南海域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10(2021河南驻马店市)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哈得孙湾是北冰洋伸入加拿大东北部的海湾,其南部多海拔500米以下的冰碛山地。该海湾水温较低,大部分时间海面封冻。注入哈
9、得孙湾的河流数量众多,径流量较大。下图为哈得孙湾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哈得孙湾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海冰消融时到陆地采食果实充饥。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哈得孙湾拍摄的北极熊照片。近年来,该地北极熊数量下降了约1/4。(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哈得孙湾南部沿岸沼泽的形成原因。(2)请推测北极熊照片拍摄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3)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哈得孙湾地区北极熊数量减少的原因。【答案】(1)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初冬、初春有凌汛现象,地表积水增加。(2)夏季。理由:地表植物茂盛;海冰消融,北极熊到陆地觅食。(3
10、)气候变暖,北极熊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的时间减少,食物缺乏;海冰面积减少,北极熊栖息地减少;气候变暖,北极熊种群生态适应能力减弱。【解析】第(1)题,哈得孙湾南部沿岸沼泽参与的应是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与径流四个基本环节。沼泽是指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因此沼泽应发育在“来水”多、“去水”少的地区,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貌条件和水热状况。哈德孙湾南部沿岸邻近海洋,水汽充足,降水丰富;哈德孙湾南岸河流冬季结冰,多从南向北流,初冬、初春有凌汛现象,因此“来水”多。当地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发育,地表水蒸
11、发较弱且难以下渗;地形低平、排水不畅,因此当地“去水”少。第(2)题,图示区域纬度高,气温低,夏季较为温暖,海冰消融,地表植物茂盛,食物较多;海冰消融,北极熊借助海冰到陆地的平台开放且较多,北极熊到陆地觅食较多。图示照片有茂盛的草本,且有海冰,应该是夏季。第(3)题,根据材料,北极熊“以海冰为平台栖息及捕食海豹,海冰消融时到陆地采食果实充饥”可知,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多,海冰存在时间变短,北极熊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的时间减少,食物缺乏,北极熊饿死;海冰面积减少,北极熊栖息地减少;北极熊喜欢寒冷环境,气候变暖,北极熊种群生态适应能力减弱。B卷能力练(2020山东等级考)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
12、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如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 km2,湖面海拔695 m,平均深度144.8 m,湖水透明度21.5 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 km2,湖面海拔853 m,平均深度18.7 m,湖水透明度1.57.2 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12题。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C)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D)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湖泊位于山间断陷盆地,地势较高,河流稀少。该区域的气候应为地中海
13、气候,夏季降水较少。山体高度较低,一般不会存在冰川,所以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应为地下水。C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奥赫里德湖湖水透明度高,说明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少,水生生物少,鱼类饵料少,鱼类少,而普雷斯帕湖湖水透明度较低。所以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质。D正确。(2021福建福州市高三模拟)安徽省南部山区陵阳镇的山坳中有一处奇观“三色井”。“三色井”虽近在咫尺,三口井的水质却存在明显差异,该处砂质黏土层富含高岭土(遇水呈松散状)。图1示意“三色井”周边环境,图2示意“三色井”周边垂直剖面。据此完成34题。3“三色井”井水最主要的补给过程依次是(C)大气降水坡面下渗地表径流池塘下渗地下径流
14、ABCD4一号井水质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D)A地表泥沙落入B池塘含沙量大C人工取水扰动D井底黏土泛起【解析】第3题,“三色井”位于山坳中,其水源补给,首先是大气降水、然后形成坡面径流,坡面径流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和大气降水汇入池塘,池塘水下渗然后补给三色井。据图2显示池塘水面高出地面40厘米,故三色井井水的补给过程依次是大气降水坡面(地表)下渗池塘下渗地下径流,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4题,1号井据图显示有110 cm深,在这个深度已经到了砂质黏土层,而砂质黏土富含高岭土,高岭土遇水呈松散状、故因井底黏土泛起而形成该井水质浑浊特点,D正确,其余A、B、C选项自然排除。故
15、选D。(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模拟)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不同日期13时的流量数据。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是该河仅有凌汛现象的河段,其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据此完成57题。5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C)A纬度高,海拔高B纬度高,海拔低C纬度低,海拔高D纬度低,海拔低6造成乙水文站4月下旬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B)A降水减少B积雪减少C下渗增加D植被增加7甲乙之间河段发生凌汛现象的日期最可能是(B)A3月16日B4月1日C4月16日D5月1日【解析】第5题,有结冰期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
16、纬度的河段才可能出现凌汛,材料信息表明,甲、乙之间河段在春季出现凌汛期,说明位于下游的地点纬度高、海拔低,位于上游的地点纬度低、海拔高。材料信息表明,该河段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造成流量增大,图中显示,乙站流量3月16日以后流量明显增加,说明乙水文站之上河面冰层和周边积雪融化量增大,说明气温明显开始上升,而甲站流量在4月1日以后流量才开始增加,说明甲站周边冰雪融化较晚,则纬度较高,位于乙站下游,因此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纬度低,海拔高,C符合题意,故选C。第6题,图中显示,乙站流量3月16日以后流量明显增加,说明乙水文站之上地区气温明显开始上升,河面冰层和周边积雪融化量增大,4月下旬,乙
17、水文站周边地区的积雪面积快要融化完了,积雪面积变小,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使得乙水文站流量变小,B符合题意,东北地区春季降水较少,河流主要依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因此降水、植被和下渗影响小,排除A、C、D。故选B。第7题,材料信息表明,凌汛是指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甲、乙之间的水位上涨,则甲、乙之间发生凌汛时应流进河段的水量大于流出的水量,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甲位于下游,乙位于上游,甲的流量代表该河段流出流量,乙的流量大致代表该河段流进流量。图中显示,3月16日、4月16日、5月1日,甲的流量大于乙的流量,水位会下降,不会出现凌汛,排除A、C、D。图中显示4月1日,甲的流量小于乙
18、的流量,即流进河段的水量大于流出的水量,水位会上升,则可能出现的凌汛,因此甲、乙之间发生凌汛的日期是4月1日,B正确。故选B。(2021安徽高三模拟)印度洋热带环流是全球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衔接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和南印度洋副热带环流的关键环节,对整个印度洋海盆的海水温度、水团结构、热盐输运和海气交换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下图为印度洋热带环流圈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与北印度洋环流相比,南印度洋副热带环流流向稳定,主要原因是(D)A海域面积宽阔B海水水位深C海底地形平坦D风向较为稳定9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对印度洋海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B)A降低海水温度B降低海水盐度C降低海水透明度D阻碍海水交换【
19、解析】第8题,南印度洋副热带环流受东南信风和盛行西风影响,风向稳定,流向稳定,而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影响,风向随季节变化,不稳定。而其他三个答案,并无明显差异。所以选D。第9题,印度尼西亚贯穿流流经爪哇海,而爪哇海受上升流影响,盐度高。但由于印度尼西亚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流入海水的淡水多,盐度降低。贯穿流流经爪哇海,将盐度低的海水带到盐度高的海水处,盐度降低。所以选B。10(2021福建泉州市高三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地区的第三大内陆湖,该湖最重要的补给源是伊犁河,伊犁河三角洲内存在大片的沼泽湿地。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在该流域大规模兴修水库、灌渠等水
20、利设施,导致巴尔喀什湖水位、盐度发生变化,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为减少水在伊犁河三角洲的非生产性消耗,当地采用了机械化清淤、水力冲沙等措施,加深伊犁河三角洲所有汊河的河床,当年湖泊水位有所上升。下图示意巴尔喀什湖和伊犁河三角洲。(1)与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相比,伊犁河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从河流补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从自然角度分析伊犁河流域兴修水库、灌渠等水利设施易造成巴尔喀什湖水位、盐度变化的原因。【答案】(1)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为主,夏季以高山冰雪融水、山地大气降水为主,冬季以山地降水为主;各补给水源集中于不同的季节,减小了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伊犁河的主要补给来源为
21、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与山地降水)(2)气候角度: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上游修建水库、引水灌溉易因蒸发与下渗加强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盐度升高)。土壤角度:干旱区多盐碱化土地,灌渠中的河水易携带(土壤中的)盐分入湖,导致湖水盐度易升高。【解析】第(1)题,伊犁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可以从河流补给的角度进行分析。据材料可知,伊犁河流域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发源于天山山脉,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春季积雪融化,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最高,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山地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冬季受西风影响,以山地降水为主,各种补给水源集中在不同的季节,减小了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因此伊犁河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第(2)题,伊犁河流域兴修水库、灌渠等水利设施造成巴尔喀什湖水位、盐度变化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和土壤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气候角度来看,伊犁河流域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上游兴修水库、灌渠等水利设施,引水灌溉,因蒸发和下渗加强使入湖水量减少,从而导致湖泊水位下降,盐度升高。从土壤的角度来看,处于干旱地区,多盐碱化土地,流域兴修灌渠等水利设施,灌渠中的河水把土壤中的盐分带入湖泊,也容易导致湖水盐度升高。所以,大规模兴修水库、灌渠等水利设施,导致巴尔喀什湖水位、盐度均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