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城市的辐射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城市的辐射功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规范限时练城市的辐射功能一、选择题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规划建设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项战略举措,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读下图,据此完成12题。1与通州相比,选择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靠近白洋淀,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距北京较近,受其辐射影响发展快交通设施好,便于开展对外联系开发程度低,有较大的发展潜力A BC D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A扩大城市规模 B丰富城市职能C改善城市环境 D提高城市等级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
2、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矿产资源人口数量A BC D4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5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
3、广阔的市场。“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下图为某年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图。读图,完成68题。6位于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A所在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B多为下游城市提供劳动力C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D所在地区水质清洁7图中各城市()A哈尔滨“流域范围”最大,“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B长春“流域范围”最小,“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C沈阳位于河流下游,水运最发达D大连虽距各“流域范围”内其他主要城市较远,但与其他城市联系密切8在城市流域中,下列关于“河流”流动方向的判断,正确
4、的是( )A吉林长春沈阳 B抚顺沈阳哈尔滨C大连沈阳长春 D哈尔滨长春吉林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利用电力使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一般包括地铁、轻轨以及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功能也由单一的交通换乘地带转变为兼有购物、娱乐、集会等综合社会活动发生的场所(下图)。据此完成9-10题。9现代轨道交通不仅能够有效疏散人流和产业流,还能对城市空间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会( )A使城市空间结构紧凑B导致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C延缓职住分离的趋势D加快郊区的商业中心形成10图中商业中心服务范围不同,可以推断甲处()A大气环境质量最优 B换乘
5、线路数量最多C常住人口密度最大 D消费人群分布最广武汉,自古即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省际高铁发展迅速,同时在武汉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建设中,武汉至黄冈、孝感的城际高铁率先建成通车(下图)。据统计,2019年武汉常住流动人口数量约287万人,其中省内流入人口约占47%,省外流入人口则主要来自广东、河南和湖南。据此完成11-12题。11近年来,武汉吸引全国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条件是()A交通枢纽地位高 B省际迁移距离近C经济发展速度快 D宜居社区数量多12随着武汉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的进一步建设,黄冈、孝感与武汉之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推测部分人口每天在武汉和黄冈
6、、孝感之间频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在武汉旅游 B在黄冈、孝感上班C在武汉居住 D在黄冈、孝感居住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化、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关于图中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大致相同B苏州与无锡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C上海的服务范围覆盖全国D嘉兴的服务种类大大多于南通14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上海经济辐
7、射带动能力强大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该都市圈内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长三角经济圈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辐射的城市。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15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A交通状况 B经济发展水平C科技实力 D对外开放水平16引起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市经济水平下滑B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C
8、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D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二、非选择题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下表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1820(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
9、业?_、_、_。(填写序号)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哪些措施?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莱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距尼日利亚人口稠密的全国性工业中心拉各斯市区50千米(如下图)。这里原为大片平坦的荒地,只有少许零散的村落,但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千米,未来发展定位为拉各斯都市卫星城、产业和谐生态城、充满活力的宜居城,以制造业与仓储物流业为主导,以城市服务业与房地产业为支撑。目前,园区运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房地产、商业房地产的开发,远期还将进行住宅房地产
10、的开发。(1)从土地角度说明莱基自由贸易区选址的优越条件。(2)分析莱基自由贸易区内石油化工区布局的合理性。(3)说明莱基自由贸易区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意义。(4)简述莱基自由贸易区定位为卫星城对拉各斯及当地村落发展的作用。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后成型的世界第四个大湾区。湾区内各城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进行分工协作,从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表:世界四大湾区发展数据指标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面积(万km2)4.331.362.151.80人口(万人)6 6714 3472 340715GDP(万亿美元)1.4
11、01.801.400.76集装箱吞吐量(万TEU)6 520766465227高校数量(世界百强高校数量)173所(4所)120所(2所)227所(2所)73所(3所)(1)描述世界四大湾区地理位置的共同特征。(2)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条件。(3)深圳要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意之都”,政府在吸引人才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群崛起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2016年,成渝城市群被赋予西部大开发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等国家定位。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成渝城市群列为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城市群之
12、后的第四大城市群,并提出支持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近亿人,城镇密度和数量全国最大。成渝城市群规划面积18.5万平方千米;2017年,重庆主城区常住人口865万,成都主城区常住人口1 020万。虽古有“蜀道难”之说,但如今路网密集,对内对外开放通道众多,成都和重庆之间有300千米的高速公路及一小时高铁经济圈;开放创新程度不断提升,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近300家。但城镇化水平、人均GDP等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双方由于聚能与辐射的矛盾,造成资源争夺和市场冲突,竞争大于合作,如重庆以300多万辆的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成都近年来汽车产量已近200万辆。下图为成渝城市群位
13、置示意图。(1)分析成渝城市群发展为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主要社会经济优势。(2)根据材料,提出重庆和成都两个核心城市在未来合作中的注意事项。答案与解析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雄安新区选址的主要原因。读图分析可知,雄安新区距离北京比通州距离北京的距离远,错误;且雄安新区靠近白洋淀,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强,正确;而且雄安新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交通等基础设施较通州薄弱,但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错误,正确,故选D。2.C解析: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分散城市职能,从而疏散人口,控制人口规模,改善城市环境,C正确。故选C。3.A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关于国家中
14、心城市定义、国家中心城市分布位置图,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省级城市、直辖市,位于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A选项正确;丰富矿产资源、一定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基础,但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主导因素,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依据。故选A。4.B解析:根据材料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B选项正确;城市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经济发展下的次要作用,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A、C选项错误;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加重,D选项错误。故选B。5.C解析:根据
15、图形材料,西安位于陕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C选项正确;深圳位于沿海,经济较西安发达,A选项错误;西安发展历史较深圳悠久,结合文字材料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可知发展历史因素不能成为主导因素,B选项错误;深圳东南沿海,海陆交通较西安便利,D选项错误。故选C。6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并不等同于河流上游的城市,因此其海拔不一定高,水质也不一定清洁,故A、D错误。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一般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下游城市,因此劳动力流向下游城市,故B正确。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以初级农矿产品开采和加工为主,容易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故C错误。7.D解析:在流域型城市中,各城市之间的联系程
16、度不能依据城市间的距离和“流域范围”来判断,而是要依据城市间人、财、物的流动程度来判断,故A、B错误。沈阳“流域范围”不是以河流划分的,所以并非位于河流下游,故C错误。大连虽然距各“流域范围”内的主要城市较远,但其扼守东北地区的出海通道,在城市流域中处于重要位置,与其他城市联系十分密切。故D正确。8.A解析:“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根据图中各城市在流域中的干支流位置可以判断吉林长春沈阳能正确表示“河流”的流动方向。9D解析:由材料可知,现在交通站点功能由单一的交通换乘地带转变为兼有购物、娱乐等场所的职能,大
17、量人流会加快郊区的商业中心形成(商业的重要因素:交通和市场),D正确;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功能区的组合和分布,现代轨道交通主要作用是疏散人流和产业流,交通便利可能会让功能区更分散,A错误;交通便利后,可以加大工作和居住地距离,加大职住距离等,C错误;轨道交通主要建设在城区,对人口是否前往农村没有多大影响(我国城市尚未发展到逆城市化阶段),B错误。10.D解析:甲地区商业中心的等级最高,服务的范围最广,周围消费人群的分布也是最广,故选D;商业中心等级最高不能说明环境质量最优,居住区的常住人口密度往往最大,A、C错误;由图可知甲处换乘数量线路并不是最多的,B错误。11C解析:本题容易受材料前两句
18、影响而选误选A,交通枢纽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往往较好,就业岗位也较多,因此经济因素才是真正的影响人口迁入的因素。12.D解析:武汉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但住房紧张、房价高,“1小时交通圈”建设可使武汉和黄冈、孝感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缩短”,周边地区的人口去武汉工作当天往返成为现实,因此促进了人口频繁流动。13C解析:图中城市最高级别为直辖市(上海),其次为省会(杭州、南京),最低级别为省辖市和县,则图中城市级别不同,分为三级。据此,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不同,苏州与无锡级别相同,二者的服务范围不交叉;上海作为直辖市,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嘉兴与南通城市级别相同,服务种类接近,
19、故选C。14.B解析: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上海是直辖市且经济发达,其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但人口众多并不是形成大都市圈的主要区位优势;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交通便利,可以扩大区域的影响;该都市圈内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缺乏,需要进口。正确,故选B。15B解析:长三角经济圈中,交通、科技和对外开放水平差异并不大,但上海经济最发达,领先周边其他地区较多,故B正确。16.B解析: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呈下降的趋势,可能是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B正确;随着时间推移,上海市经济水平不断上升,A错;上海城市规模扩大、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会使上海辐射半径扩大,C
20、、D错误。17、解析: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和大西洋沿岸两大城市群,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5%,人口却占到8%20%,人口密度都比较大,城市化水平在68%90%,城市化水平都很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城市群分布区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都是该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都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第(2)题,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在区域中,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应重点发展如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高级的服务产业,提升本地产业品位,加强本区域对外联系。第(3)题,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应注意加强
21、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城市群区域内行政壁垒,努力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打造成一个合作共赢、相互补充、互通有无的、协作型的、完整体系的有机城市群整体,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高整个城市群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知名度。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3)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18、解析:第(1)题,图中自由贸易区距全国性工业中心拉各斯市区50千米,原为大片平坦的荒地。因此莱基自由贸易区面积较大,地形平坦,
22、且选址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地租成本较低。第(2)题,石油化工区往往产生严重的工业污染,因此必须远离居住区,莱基自由贸易区内石油化工区位于东南部,是盛行风(西南风)垂直风向的郊外,避免了对居民区的环境污染。莱基自由贸易区东部靠近莱基新港,旁边是仓储区和物流区,因此便于原油(原料)和(石化)产品储存和外运。第(3)题,莱基自由贸易区以制造业与仓储物流业为主导,因此发展房地产可将房屋出售或租赁给企业,园区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入驻该园区的企业可以减少建筑基础设施的环节,减少成本投入;发展住宅房地产,可为大量涌入的工人提供居所,方便人们上下班。第(4)题,对拉各斯中心城区而言,莱基自由贸易区作为
23、新区可以分担城市职能,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对城郊地区或者周边村落而言,促进水电、交通(机场、海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城镇化水平。答案:(1)位于城市远郊的荒地,可开发土地多;地势平坦;地价较低(建设成本低)。(2)位于莱基自由贸易区的东南角,距离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较远(位于盛行风垂直风向的郊外),对居民区的影响小;靠近海港,旁边是仓储区和物流区,便于原油(原料)和(石化)产品储存和外运。(3)将厂房、商铺出售或租赁给企业,园区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减少企业投资成本,降低入园门槛;依托莱基湖和宜人的自
24、然环境,发展住宅房地产,改善当地人的居住条件,方便人们上下班。(4)对拉各斯:分担城市职能,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对周边村落:促进水电、交通(机场、海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零散村落逐渐集中,形成社区,推动了当地城镇化进一步发展。19、解析:第(1)题,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考虑。由图可知,图中的世界四大湾区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第(2)题,结合表中世界四大弯区的各项数据可知,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集装箱吞
25、吐量大,交通便捷,运输能力强。第(3)题,“创新创意之都”需要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是发展“创新创意之都”的基础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关键,因此深圳为了发展“创新创意之都”,应该加快创新产业发展,增加创新产业规模;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创新创意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更好吸引创新产业和人才;完善信息交通网络,加强区际交流协作,促进创新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答案:(1)均位于北半球;均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均位于沿海地区。(2)土地面积大(范围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自身市场大);交通便捷,运输能力强。(3)加快创新产业发展(搭
26、建创新平台);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补助安家费、提供住房、减税政策);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高品质学校和医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环境);完善信息交通网络,加强区际交流协作。20、答案:(1)地处西部地区腹地,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众多,且城市间自古以来通过水系与陆路联系紧密;路网密集,交通便利,对外开放创新程度高;人口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拥有双核优势(拥有重庆、成都两个主城区人口近千万的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历史悠久,社会经济基础好;面积大,发展空间大;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支持。(2)避免产业重叠(或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加强分工协作(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和规划),形成产业互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可进一步扩容发展(着力发展“组合型特大城市”,强化轴带,建构网络),提高城镇化水平,充分发挥“双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际间轨道交通建设,减小两地的物流运距和通勤距离,加强联系;加强跨行政管理辖区的合作,简化公共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