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地理联系—人地关系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95699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地理联系—人地关系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地理联系—人地关系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地理联系—人地关系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地理联系—人地关系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人口问题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大,青壮年负担重,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鼓励生育和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过大;资源、环境、社会就业、医疗教育等的压力增大,经济增速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降低,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加剧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计划生育政策。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1)景观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利影响有利

2、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1) 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以及文化和观念。【典题】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高密度居住区B文教区C低密度居住区D工业区3.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产生环境问题,如下: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毁林开荒、垦山种粮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修水库、修渠道、不合理灌溉沼泽化、盐渍化过度放牧、滥

3、垦滥挖草场退化、草场沙化、土地荒漠化、载畜力下降过度采伐森林森林资源减少、河流下游涝灾频发、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滥捕滥杀、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鱼类资源大幅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危害人类健康、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境外物种的引进病源、生态灾难(外来的物种入侵)4.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建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各地的工业普遍发展,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

4、大。一方面,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防治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5.交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2.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3.北极航线的开通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4.对沿线生物产生影响,如破坏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影响动物的迁移、觅食活动等。(2) 对社会经济

5、环境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2.对工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原料、燃料、产品的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3.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4.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5.对旅游业的影响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了旅游资源

6、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6.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旅游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业如果要成功持久,需要对目的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产进行保护。旅游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2)不利影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旅游交通、旅游食俗、游览活动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

7、海岸、河堤、湖岸等;对视觉效果的破坏:旅游地的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对社会环境的破坏: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使传统社区文化逐渐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会对文物古迹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一系列城市问题。(三)人地协调1.人口可持续发展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人们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衡量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能够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是一警戒值。特点: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受资

8、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其他的正相关)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环境容量数值的大小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实施“控制人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2.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或卫星城;合理布局交通网,绿色出行,提倡公共交通;改善居住条件;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3.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建设

9、商品性农业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加科研投人,加强产业化应用研发;开发新产品;多元化经营,拓展旅游、文化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农业生态可持续: 减少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农业社会可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4.工业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工业联系,降低生产成本;

10、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国际市场。5.交通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线、点、网;减少植被破坏、减少对生物栖息地的占用,保护沿线生态环境等。6.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如提高旅游资源集群度、代化旅游资源的地城组合);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进而提高地区提待能力;进一步发展交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区的环境检测和保护,防治环境污染;加大环保宣传,增加游环保意识;加强旅游规划和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7.环境问题与防治1.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对策分析思路(1)环境污

11、染问题产生原因的思路分析分析主要的人类活动,找出污染源 分析污染形成的环境因素,如水体/大气的自净能力、地形/水域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热量条件等。(2)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措施的思路分析降低污染物浓度:稀释:加强水体交换,治理水污染等;处理: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等减少污染数量: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回收利用:固体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政府、公众参与:法律法规:严禁乱扔垃圾等;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等。1.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1) 问题判断湿润半湿润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资源减少、土地盐碱化加剧土地荒漠化。(2) 原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

12、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降水特征、气候特征、风力等)、地形特征归纳(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质特点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3)防治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如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典题】1.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

13、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1) 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2) 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3) 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答案】(1)与英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地势低平,利于耕作。大部分为沼泽,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2)M地区湿地面积广,地势低,抽(排)水工程量大,对动力要求高。罗马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排水能力有限,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采用风力排水,排水能

14、力大幅度提高,加之水利工程技术进步,湿地得到成片开垦。(3)由于长期种植,土地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经常的排水和耕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水、土环境。2.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1) 分别简述图1所示I、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

15、与风沙活动的关系。(2) 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3) 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I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