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课时演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课时演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选择题(2022年山西太原模拟)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A.MB.NC.QD.K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MB.TC.SD.Q【答案】1.D2.B解析:第1题,图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能流密度最大,故该海域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第2题,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南)岸为背风岸,海浪较小。T海域位于陆地的西北岸,故该海
2、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2022年甘肃兰州模拟)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入海口处,修建于公元10531059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面由重达几十吨的天然石板铺设而成,桥基养殖了大量牡蛎。牡蛎是典型的营固着生活的贝类,可以通过分泌类似胶水的黏性物质使自身牢牢地黏着在岩石上。图甲为洛阳桥景观图,图乙为洛阳桥的船形桥墩图。据此完成第35题。甲乙3.洛阳桥桥基上养殖大量牡蛎的主要作用是()A.发展养殖,增加经济收益B.装饰桥基,美化桥体外观C.保护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D.巩固桥基,提高桥身质量4.洛阳桥的桥墩呈船形的主要原因是()A.延续浮桥形状B.减轻浪涛冲击C.节省建筑材
3、料D.提高通航能力5.仅从地理的视角,推测当时架设桥面石板的最佳农历时间是()A.三月初七前后B.六月初八前后C.八月十五前后D.腊月初一前后【答案】3.D4.B5.C解析:第3题,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入海口处,沿海风浪大,海水和大风对桥体的侵蚀力度大,桥墩要修建得高大结实。古代并无钢筋水泥,用石头堆砌形成的石桥不够结实。入海口处牡蛎较多,牡蛎能分泌黏性物质且繁殖力强,它们紧紧地粘接在一起,桥基上养殖大量牡蛎可以巩固桥基,提高桥身质量,D项正确。第4题,洛阳桥桥墩呈船形,主要是为了减少对水流的阻力,从而保护桥墩。洛阳桥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水量较大,对桥墩的冲击较强,且沿海地区易受潮
4、汐和风暴潮影响,两头尖的船形有利于减小迎水冲击带来的侵蚀,提高桥梁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从而保护桥墩,B项正确。第5题,在古代,为了将每块重达几十吨的石梁架设在桥墩上,必须利用自然的力量,涨潮时,可以利用潮水的浮力将运巨石的船行驶到桥墩附近,待退潮时水位降低,石梁可缓慢下降到桥墩上,所以要借助涨潮时潮水的力量,八月十五前后会出现一年中的最大潮,故C项正确。(2022年辽宁葫芦岛模拟)海滩离岸流,也叫回卷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地形区域。某个时刻,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最终大量的海水从较低的缺口冲出形成离
5、岸流,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外海,造成溺水事件。下图为我国某海域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第67题。6.图示海滩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A.甲B.乙C.丙D.丁7.假如你站在图中岸边沙滩上,会发现离岸流处的海水()清澈透明颜色偏黄风平浪静浪花翻卷A.B.C.D.【答案】6.C7.B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离岸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区域;结合图例可看出,丙处北侧有一横向沙坝,南侧等深线向水浅的方向弯曲,为沟槽地形,可判断出丙海域最容易发生离岸流,C项正确。第7题,由材料“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可知,离岸流发生时,海水聚集会使底层沙质搅
6、动,使海水变浑浊,颜色偏黄,错误,正确;离岸流速度快且表面平静,不易发觉,正确,错误。(2021年湖北八市联考)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受洋流、海水温度和营养盐影响较大,而浮游植物的生长也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从而形成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挪威格陵兰海洋流分布。据此完成第810题。8.该海域浮游植物最丰富的区域是()A.PB.QC.MD.N9.浮游植物聚集区表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A.与温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呈负相关 B.与温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呈正相关C.与温度呈负相关,与营养盐呈负相关 D.与温度呈负相关,与营养盐呈正相关10.该海域表层浮游植物旺盛生长的时间是()A.23月B
7、.46月 C.78月D.1012月【答案】8.C9.A10.B解析:第8题,M地区为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盐丰富,最利于浮游植物聚集。第9题,海水水温越高,越有利于海域表层浮游植物生长,海域表层浮游植物量越大;浮游植物的生长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海域表层浮游植物量越大,海水中的营养盐越少。故浮游植物聚集区表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与温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呈负相关,A项正确。第10题,46月,该海域水温高,表层浮游植物旺盛生长。由于大量营养盐的消耗,78月海水中营养盐含量下降,表层浮游植物生长速度减弱。二、非选择题11.(2021年浙江6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
8、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材料二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乙为图甲中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丙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甲乙丙(1)指出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并判断145E经线上每年36月,海雾频发南界的移动方位。(2)简析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答案】(1)风向:西南。移动方位:南。(2)风力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风力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3)
9、原因: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大;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输送。理由:夏季航运繁忙;海雾范围广。12.(2022年山东日照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西南季风和沿岸海底地形是影响粤东至闽南沿岸夏季上升流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夏季珠江径流对116E以西的上升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图甲示意粤闽沿海部分海底地形。甲乙(1)分析A处上升流的形成机制。(2)在图乙中绘制甲处附近海水运动示意图。(3)说明夏季珠江径流对B处上升流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原因。【答案】(1)西南季风在甲处是离岸风,使表层海水偏离海岸,形成离岸流;表层水减少,带动底层海水上泛;外海底层海水向岸运动,在甲处沿海底地形爬升,海水上涌。(2)(3)夏季珠江径流量大;在西南季风和海水运动的共同作用下,珠江水向东扩展到B处表层;珠江水较底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海水层结稳定,海水上升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