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91964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 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 1:50000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C. D. 1:50002. 云南腾冲一带“架竹为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cuan)卧(上方是架锅烧火和睡觉的地方)”。这种建筑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A. 降水较多B. 干燥少雨C. 四季分明D. 长冬无夏读经纬网图,完成34题。3. 说出A、B、C、D四点中既是东经度又位于西半球是()A. A点B. B点C. C点D. D点4. 从此图中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西向东C. 顺

2、时针方向D. 逆时针方向读经纬网图,完成56小题。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地位于东半球B. M和N在低纬度C. Q地位于西半球D. N所在的纬线是最长的纬线6. Q点的经、纬度分别是()A. 90W,30NB. 90E,30SC. 90W,30SD. 90E,30N7. 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 山谷鞍部山脊山顶B. 山谷山顶鞍部山脊C. 山谷山脊山顶鞍部D. 山脊山谷山顶鞍部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89小题。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

3、80米D.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9. 图中丁处的山体部位是()A. 山顶B. 山脊C. 山谷D. 鞍部10. 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A. 71%B. 29%C. 50%D. 100%11. 某同学编写了一段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口诀-“高纬高山,沙漠内陆,雨林湿又,人们定居难”“人们定居难”的主要原因是()A. 寒、旱、热B. 旱、寒、热C. 热、旱、寒D. 寒、热、旱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回答1214题。12. 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处。A. B. C. D. 13. 图中人口总量最大的是()处。

4、A. B. C. D. 14. 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这种变化时,会产生的问题是()A. 劳动力过剩B. 教育资源紧缺C. 国防兵力不足D. 加剧环境污染15. 俗话说“找不到北了”地理学角度此地应是()A. 北极点B. 南极点C. 赤道上D. 回归线上16. 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A. 欧洲B. 北美洲C. 非洲D. 亚洲17. 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环大西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带A. B. C. D. 18. 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A. 亚欧板块B. 非洲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欧洲板块19. 下列语言中,不属于联合国工

5、作语言的是()A. 汉语B. 葡萄牙语C. 英语D. 阿拉伯语20. 亚洲和北非地区主要流行()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21. 200年11月20日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汝州市(34N,113E)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阅读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甲的地理坐标,甲 _。乙的地理坐标,乙 _。(2)乙在甲的 _方向,丙在乙的 _方向。(3)丙地所在半球为南北半球的 _半球,东西半球的 _半球。(4)汝州市位于低、中、高纬度带中的 _纬度。(5)乙所在的纬线长度 _于甲所在纬线的长度。(长、短)22

6、.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座山峰中较高的是 _。(2)按照山体的不同部位看,C处是 _。(3)如果有位老人登山,你会建议他从 _(甲、乙)地出发,理由是 _。(4)图中清河的流向是自 _。23. 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处为 _洲,E处为 _洲。两洲的分界线是 _。(2)图中面积最小的洲是 _(填字母)。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_。(3)在上面的地图中没有印出来的是 _洲。它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4)国家主席习近平谈到中美关系时说“宽广的 _洋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5)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_洲和 _洲。24. 读图,完成下列各

7、题。(1)图中B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 _人种,使用阿拉伯语,对应的宗教建筑是 _(甲、乙、丙)图。(2)图中C地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大多信奉 _(宗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 _(甲、乙、丙)图。(3)图中D地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_平原,人口分布 _(稀疏、稠密)。(4)图中E地处于 _洲的中部和南部,是世界 _人种的主要分布区。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我们把题干中四个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比例尺是:A

8、、1:50000;B、1:5000000;C、1:50000000;D、1:5000比例尺最大的是D故D符合题意。 故选:D。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有三种基本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比例尺,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比较大小,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同一形式的比例尺,一般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再进行大小比较。此题是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属于关于比例尺知识的考查题,要理解解答。2.【答案】A【解析】解:从题干的描述来看“架竹为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cuan)卧,这应该是竹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这类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湿热的气候,降水丰富。 故选:A。依据题干中的提供的信息来解答

9、此题。考查部分建筑和当地气候的关系,认真分析解答。34.【答案】C、C【解析】1.【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度的判读方法、东西半球划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极点为S,为南半球俯视图。依据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结合经度的判读方法,可判定A点的经度约为10W,B点的经度为90E,C点的经度约为170E,D点的经度为135W。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

10、判定,A、B、C、D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C、D。由此可判定,四点中既是东经度又位于西半球是C点。 故选:C。2.【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要比较记忆。【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从此图中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故选:C。56.【答案】D、D【解析】1.【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低、中、高纬度。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

11、,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半球和纬度的划分、纬线的特点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P(60W)位于西半球,Q(90E)位于东半球,A、C错误。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M(30S)位于中低纬度分界线上,N(0)位于低纬度,B错误。 N所在的纬线是赤道,是最长的纬线,D正确。 故选:D。2.【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

12、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Q点的经纬度是90E,30N。 故选:D。7.【答案】A【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中B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

13、鞍部;图中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图中D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89.【答案】C、B【解析】1.【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

14、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从甲处到山峰比从乙处到山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攀登费力; 丁处的等高线比丙处的等高线密稀疏,丁处坡度较缓,丙处坡度较陡; 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同一等高线上,海拔高度都是280米。 故选:C。2.【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

15、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认真审题,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在此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丁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 故选:B。10.【答案】A【解析】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因此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71%。 故选:A。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本题考查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牢记

16、即可11.【答案】A【解析】解: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高纬高山寒,沙漠内陆旱,雨林湿又热,人们定居难,故A正确 故选:A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1214.【答案】A、B、C【解析】1.【分

17、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要理解记忆。【解答】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反映人口增长的快慢;读图可知,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因此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故选:A。2.【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

18、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增长问题,要理解记忆。【解答】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图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其中时人口总量最大,时人口总量最少。 故选:B。3.【分析】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本

19、题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尤其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解: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状态,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 故选:C。15.【答案】A【解析】解:俗话说“找不到北了”地理学角度此地应是北极点,北极点的四周均是南方 故选:A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北极点的四周均是南方;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点的四周均是北方本题考查极点地区的方向,理解解答即可16.【答案】D【解析】解:基督教起源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

20、洲。 故选:D。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牢记即可17.【答案】A【解析】解: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故选:A。全球大致划分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

21、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带的名称,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教材中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解答,要牢记。18.【答案】C【解析】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阿拉伯半岛地处属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上,观察板块构造图可知属于印度洋板块 故选:C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一般来说

22、,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19.【答案】B【解析】解: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根据题意,结合选项。 故选:B。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本题考查世界的语言,牢记即可。20.【答案】D【解析】解: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穆斯林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 故选:D。基督教、伊斯

23、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犹太教和印度教也是重要的宗教西亚和北非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奉为“圣城”此题考查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属于基础题21.【答案】90E,40N 110E,20N 东南 正北 北 东 中 长【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

24、判定,甲的地理坐标是90E,40N;乙的地理坐标是110E,20N;丙的地理坐标是110E,40N。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乙在甲的东南方向,丙在乙的正北方向。 (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丙地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4)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汝州市(34N)位于低、中、高纬度带中的中纬度。 (5)纬度和纬线长

25、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可判定,乙所在的纬线长度长于甲所在纬线的长度。 故答案为:(1)90E,40N;110E,20N;(2)东南;正北;(3)北;东;(4)中;(5)长。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低、中、高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纬度和纬线长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半球和纬度的划分、纬线的特点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2.【答案】B 山脊 甲 该路线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

26、 东南流向西北方向【解析】解:(1)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A的海拔高度范围是300-350米,B的海拔高度范围是350-400米,所以说A、B两座山峰中较高的是B。 (2)按照山体的不同部位看,C处是山脊,该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3)如果有位老人登山,会建议他从甲地出发,理由是:该路线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 (4)据图中指向标可得,图中清河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方向。 故答案为:(1)B;(2)山脊;(3)甲;该路线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4)东南流向西北方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

27、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据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通常“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图中不同字母和序号的位置解答。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和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要牢记。23.【答案】亚 非 苏伊士运河 F 北冰洋 南极 太平 欧 北美【解析】解:(1)图中A为亚洲,E为非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2)面积最小的大洲是F大洋洲;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

28、3)在上面的地图中没有显示的是南极洲,由于所处纬度高,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4)中国和美国都濒临世界面积最大的太平洋,所以国家主席习近平谈到中美关系时说“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5)据图可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 故答案为:(1)亚;非;苏伊士运河;(2)F;北冰洋;(3)南极;(4)太平;(5)欧;北美。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本题主要考

29、查世界的海陆分布,依据图示信息理解回答即可。24.【答案】白色 乙 基督教 甲 亚马孙 稀疏 非 黑色【解析】解:读图可知,(1)图中B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伯半岛,这里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是清真寺院,对应的是乙图建筑。 (2)图中C地是欧洲,欧洲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宗教建筑是基督教堂,对应的是甲图宗教建筑。 (3)图中D地是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这里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疏。 (4)图中E地处于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是世界上黑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非洲北部是白色人种。 故答案为: (1)白色;乙; (2)基督教;甲; (3)亚马孙;稀疏

30、; (4)非;黑色。(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2)世界人口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三大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本题考查了世界上人种的分布、宗教信仰的分布、地形区的分布、人口疏密等地理知识点,结合教材知识点读图分析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