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9191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误的是()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 地球表面积约5.1平方千米D. 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2.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那么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A. 4万千米B. 6371千米C. 5.1亿千米D. 6378千米3. 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排序正确的是()地球卫星照片“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A. B. C

2、. D. 4. 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从太空观察,确认它是一个()A. 球体B. 圆形C. 椎体D. 柱体5. 手机微信启动画面中“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圆形 球体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为5.1万千米A. B. C. D. 6. 下列关于经纬线、经纬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 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C. 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D. 纬度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7.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B.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 纬线最大的度

3、数是180D. 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8. 0经线是()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 水、陆半球的分界线C. 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9. 下列关于经纬度符号表述正确的是()A. 东经用“S”表示B. 西经用“E”表示C. 北纬用“N”表示D. 南纬用“W”表示10.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如图)。在地球仪上()A. 所有经线互相等长,纬线也互相等长B. 纬线的形状是圆(南北极点除外),经线的形状是半圆C. 0纬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D. 0经线就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11. 下列关于经纬线和地球仪的

4、说法,正确的是()A. 纬线是长度相等的圆B.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 20W与160E的长度相等12. 人们规定,纬度在3060之间的地区称为()A. 热带B. 高纬度地区C. 中纬度地区D. 低纬度地区13. 在下列纬线中,纬线圈最长的是()A. 9NB. 33SC. 31ND. 1S14. 四位同学对东、西经度的划分进行总结(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A. B. C. D. 15. 纬度和经度的最大值分别是()A. 0和180B. 90和180C. 0和90D. 90和016. 毛主席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所指地点,与下列最吻合的是(

5、)A. 两极附近B. 赤道附近C. 回归线附近D. 极圈附近17. 2021年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图中的位置是()A. 甲乙之间B. 乙丙之间C. 丙丁之间D. 丁甲之间18. 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A.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 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C. 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D. 赣州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19.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若陆区。这一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B. 新

6、昌白天的时间比晚上短C.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D. 地球公转引起杆影在一天中发生变化20.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板块运动C. 四季更替D. 月相变化21. 下列哪个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 地球上的五带C. 四季的变化D. 极昼极夜22.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 秋分这天湖州昼夜平分B. 夏至之后

7、的节气是芒种C. 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D. 从夏至到冬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23. 读等高线地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如图所示地形类型是山峰B. 图中B地降水最多C. 图中A和B两地的温差约为0.6D. 图中和的地形部位分别是山谷和山脊24. 下列选用的地图恰当的是()旅游时带好旅游交通图参加山地定向越野比赛时用地形图网上查找公交线路用电子地图想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位置查世界政区图A. B. C. D. 25. 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方便,快递小哥畅畅欲查询送货路线,最便捷的方式是查询()A. 降水分布图B. 纸质等高线地形图C. 纸质行政区划图D. 手机中的电子地图26. 某地图上,甲、

8、乙两地图上距离是3cm,已知两地的实地距离是90km,则该图比例尺是()A. 1:300000B.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D. 1/300000027. 读如图“等高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山峰相对高度超过130米B. 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6千米C. 处适合攀岩运动D. 处有河流生成28. 读下列大洲的轮廓,我们生活的大洲是()A. B. C. D. 29. 世界海陆面积之比是()A. 3:7B. 7:3C. 6:4D. 4:630. 下列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非洲、南美洲、南极洲B. 亚洲、南美洲、非洲C. 南极洲、南美洲、

9、非洲D. 欧洲、亚洲、北美洲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31. 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围绕_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_,公转的周期是_。(2)读图2,太阳光直射在_(纬线),该日我国的节气是_,此时北极地区_(会或不会)出现极昼现象。(3)读图2,该日北京与上海相比,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北京与乌鲁木齐相比,较早看到日出的是_。(4)读图1,我们现在期中考试时(11月初),地球公转到_(填字母)和_(填字母)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往_方向移动。32.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10、_ ;B _ ;D _ ;E _ (2)图中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_ 方向,小河F的流向是 _ (3)如果从图中量得两个小山顶的距离为3cm,那么实际上两个小山顶之间的距离是 _ 米 (4)图中的等高距是 _ 米,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_ 米 (5)图中B,E两地,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_ 地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

11、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结合课本知识解答即可。2.【答案】B【解析】解: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故选:B。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3.【答案】D【解析】

12、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天圆如张盖,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探测,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D。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结合图示牢记解答即可。4.【答案】A【解析】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球体。5.【答案】B【解析】解:“蓝色弹珠”是拍到

13、的地球的照片,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正确;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正确。 故选:B。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6.【答案】D【解析】解: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纬度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减小。故D

14、符合题意。 故选:D。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度的划分,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比较记忆,认真分析解答。7.【答案】B【解析】解: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A错误。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B正确。 纬线最大的度数是90,C错误。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D错误。 故选:B。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

15、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认真审题,把握经纬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8.【答案】C【解析】解:0经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故C正确。 故选:C。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线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

16、点比较记忆即可,要牢记。9.【答案】C【解析】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故C正确。故选:C。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仪的认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球仪的认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所有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A错误;B.纬线的形状是圆(南北极除外),经线的形状是半圆,B正确;C.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C错误;D.0纬线就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D错误。故选B。11.【答案】D【解析】解: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

17、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A错误。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B错误。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错误。 20W与160E的长度相等,D正确。 故选:D。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认真审题,把握经纬线的特点及重要的经线,在此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12.【答案】C【解析】解:根据对纬度划分的认识,纬度在3060之间的地区称

18、为中纬度地区;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地球上的纬度划分是从赤道向南北极递增,纬度范围是从090,人们将纬度划分三部分,030是低纬度地区,3060是中纬度地区,6090是高纬度地区。本题考查了地球上纬度地区的划分,记忆解答此题即可。13.【答案】D【解析】解:纬度度数越小,纬线的长度越长,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1S的纬线度数最小,该纬线长度最长。 故选:D。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本题考查纬线长度与纬度大小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14.【答案】B【解析】解: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

19、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180经线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20W经线和160E经线不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B正确。 故选:B。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本题考查经度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15.【答案】B【解析】解:在地球仪上,纬度的最大值是90,经度的最大值是180;

20、依据题意。 故选:B。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0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划分,牢记即可16.【答案】B【解析】解:毛主席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所指地点位于赤道附近,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即8万里。 故选:B。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

21、题考查赤道的长度,理解解答即可17.【答案】C【解析】解:7月1日介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也就是轨道图上的丙丁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故选:C。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结合题干的时间以及图示解答即可。18.【答案】C【解析】解:选项ABD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选项C是季节变化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故C正确。 故选:C。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

22、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牢记即可。19.【答案】C【解析】解:结合图示以及题干的时间来看,5月15日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北半球的新昌此时白天的时间比晚上要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地球自转导致太阳的东升西落,引起杆影在一天中发生变化。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故选:C。地球公转到段为冬至与春分之间,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至3月21日前后;段为春分与夏至之

23、间,日期在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段为夏至与秋分之间,日期在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段为秋分与冬至之间,日期在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考查地球公转运动带来的地理现象,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解答即可。20.【答案】A【解析】解: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知为地球自转,故实验只能演示由于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问题。 故选:A。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不断地交替。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理解透彻不会选错。21.【答案】A【解析】解:

24、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五带的划分,一年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四季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日出的早晚)。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形成(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牢记即可。22.【答案】A【解析】解: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湖州)昼夜等长,故A正确; 芒种位于夏至日之前,故B错误; 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此时月相不一定是上弦月,取决于阴历的时间,故C错误; 从夏至到冬至的时间间隔为半年

25、,故D错误。 故选:A。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其周期是一年,据图中信息解答。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节气的昼夜长短特点,读图解答即可。23.【答案】B【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山峰为地形部位;地形类型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图示地形为山地;A错误。 图中B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最多,B正确。 图示等高距为200米,A海拔是800米,B海拔是1000米,高差为200米

26、,温差为1.2,C错误。 图中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D错误。 故选: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除盆地外,地形类型判别的主要依据是海拔高度和地表的起伏状况;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可依据某地的相对高度和气温,计算另一地的气温。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等高距和海拔的含义、相对高度和温差的计算、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4.【答案】D【解析】解:

27、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如旅游时可带好旅游交通图,参加山地定向越野比赛时可用地形图,网上查找公交线路可用电子地图,想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位置可查世界政区图。 故选:D。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分清每种地图的用途是答题的关键,要理解记忆。25.【答案】D【解析】解: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快递小哥欲查询送货路线,最便捷的方式是查询手机中的电子地图,使用方便。 故选:D。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

28、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电子地图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栅格地形图、遥感影像图、高程模型图、各种专题图等。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理解各类地图的用途是答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26.【答案】D【解析】90km=9000000cm;根据比例尺公式计算得知:比例尺=,也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其线段式为:。故选:D。27.【答案】B【解析】图示等高距为50米,山峰的海拔位于450-500米之间,山峰海拔为580米,两山峰相对高度位于80-130米之间,不超过130米,A错误。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6千米,B正确。依据位置

29、,图中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不适合攀岩运动,C错误。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生成河流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B。28.【答案】D【解析】解:我们生活的大洲是亚洲。读图可知,为北美洲,为南美洲,为非洲,为亚洲。 故选:D。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本题考查大洲的轮廓,读图解答即可。29.【答案】B【解析】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30、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约为7:3。 故选:B。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30.【答案】A【解析】解:世界海陆共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故A符合题意。 故选:A。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

31、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本题考查七大洲的面积大小,牢记即可。31.【答案】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北回归线 夏至日 会 北京 北京 C D 南【解析】解:读图可知,(1)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2)读图2,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3)读图2所示这一天,即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京与上海相比,北京位置偏北,白昼时间较长;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北京与乌鲁木齐相比,北京位置偏东,比乌鲁木齐较早看到日出。 (

32、4)读图1,我们11月初期中考试时,地球公转到图中C(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和D(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往南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 (1)太阳;自西向东;一年; (2)北回归线;夏至日;会; (3)北京;北京; (4)C;D;南。地球有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本题考查地

33、球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地球自转的方向等,结合图示解答此题。32.【答案】鞍部;陡崖;山脊;山谷;东北;自西北向东南;1500;100;58;B【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据图中字母处的等高线特点可得:A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等高线重合的部位为陡崖,C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E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2)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得,山顶甲在山顶乙的东北方向,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3)据图中比例尺可得: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两个小山顶的距离为3cm,那么实际上两个小山顶之间的

34、距离是:3500米=1500米; (4)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甲地海拔是678米,乙地海拔是620米,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678-620=58米; (5)图中B,E两地,适合攀岩运动的是B地,因为B地等高线重合是陡崖 故答案为:(1)鞍部;陡崖;山脊;山谷;(2)东北;自西北向东南;(3)1500;(4)100;58;(5)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