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崖城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三亚市崖城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海南省三亚市崖城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隋炀帝的励精图治B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学生首先理解题意,就是隋朝存在很短暂,但是“光芒四射”,说的是隋朝曾经有一些对历史有意义的成就。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隋朝一时繁荣,隋炀帝统治比较残暴。故A是
2、不正确的。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 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短暂统一,二世而亡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是比较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和秦朝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需根据对两朝基础知识的掌握分析对比,根据题的选项确定答案。秦朝灭掉六国,实现国家统一,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因为秦二世的残暴,导致秦朝灭亡。隋文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隋文帝开创了影响后世的科举制;隋炀帝在
3、位是修筑了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但是因为他的残暴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灭亡。由此可见题中都是二者的相同点。选择答案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通济渠B永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而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所以商人从涿郡出门就可以
4、坐船,通过永济渠直接坐到洛阳。故此题选择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4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表明唐太宗()A 看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B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C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D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理解题意,紧密结合材料。从材料的意思,唐太宗认识到君民的关系如同舟水,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即人民可以支持你的统治,也能推翻你的统治。故看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所以他在位期间减轻农民的负担,轻摇薄赋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选择答
5、案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5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后世对武则天的肯定的原因。武则天统治时期重视农业生产,注意选拔贤才,这些措施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就是后世对她的统治的肯定。所以此题的答案选择选择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6.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形容的是哪个皇
6、帝的统治()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武则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史实。武则天统治时期重视农业生产,注意选拔贤才,这些措施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就是后世对她的统治的肯定。所以此题的答案选择选择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7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Co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
7、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天下安定。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为唐玄宗年号开元。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此题选择答案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8在唐代,能体现一国多制的精神和政治开明特色的是()A科举制的实施 B羁縻州的创立C都护府的设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答案】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9唐朝的一位旅游爱好者王某想到长安城找个旅店小住几日,你可以向他推荐的地方是()A宫城 B皇城 C东市 D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唐朝都城长安的建筑特点。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宏伟富
8、丽,城内分为市和坊。坊是居民的住宅区。“市”是繁荣的商业区,是商店和作坊集中的地方。故此题选择答案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10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唐朝开放与交流的对外关系是A市舶司 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 D遣唐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史。此题考查的事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学生要注意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选择不正确的。此题的关键是“唐朝”,就是反映的中国与外国交往的史实。答案A是市舶司是宋朝设立管辖海外贸易的机构,不是唐朝的历史。故此题选择答案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9、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1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概况。你会向他们推荐()A史记B齐民要术C水经注D大唐西域记【答案】D :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相关史实。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今天的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遍访天竺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宣传佛学。并携带佛经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促进了中印佛学的传播。符合题意是答案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隋朝对外友好往来。12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 B. C. D.【答案】D【解
10、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宋、辽和金政权的相关史实。学生首先要注意的是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让选择不正确的。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那是中原政权唐朝已经灭亡,黄河流域出现了五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双方签订澶渊之盟。那时候西夏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辽宋时期,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北宋皇帝的弟弟同年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所以辽和南宋没有并存的时期。故D是正确的。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3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
11、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西夏建立B澶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民族政权并立时代,金和北宋的关系。题中关键词就是“靖康”,学生根据这两个字应联想到“靖康之变”。北宋时期,辽和宋的统治都很腐败,人民不断起义。1125年金先灭了聊,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历史称为“靖康之变”。 所以他们名字中的“靖”“康”反应的是“靖康之变”,指的是金灭北宋。此题选择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4岳飞抗金发生在()A北宋时期B南宋时期C元朝时期D唐朝时期【答
12、案】B : .Com【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岳飞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健康。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故此题选择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5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展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其作者是()A吴道子 B张择端 C顾恺之 D阎立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名画清明上河图和“展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这些特征,结合课本可知作者是张择端。他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是我
13、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选择答案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哪个朝代()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的是交子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古代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的出现是人们为了解决携带货币不方便的问题。故此题现在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17小王坐着时光穿梭机体验了一番宋代市民的生活,其中不正确的是()A棉布成为衣着原料 B茶和酒是最
14、重要的饮料C城市民居以茅屋为主D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独轮车和畜力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学生首先注意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选择不正确的。题干体验宋代市民的生活,不属于发生在宋代,不在宋代出现的现象即不正确的。宋代时期农村百姓的住房比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的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因此不都是以茅屋为主,故C是不正确的。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18我们今天的春节在宋朝时称为() : A元宵 B除夕 C元旦 D中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宋朝人们的生活习俗。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
15、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百姓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全家守岁等。故此题选择答案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A岳飞 B王安石 C文天祥 D辛弃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天祥的相关史实。1276年元军俘虏的南宋皇帝,南宋灭亡。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不久被俘囚禁在大都。元将劝他投降时,他悲愤的先下了留传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最出名的诗句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选择答案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
16、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0元朝时,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畏兀儿、蒙、汉等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从而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这个新的民族是()A朝鲜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傣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回族形成的相关史实。学生根据课本所学,回顾我国历史上曾有几次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曾经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元朝曾经民族融合发展。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汗、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古此题选择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
17、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二、非选择题(40分,其中第21题11分,第22题13分,23题16分)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孟郊再下第【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1分)为什么?(2分)(2)上述材料描写的是什么制度?(2分)(3)这种制度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4)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什么启示?(2分)【答案】(1)不一样,(1分)材料一反映了诗人科举失败的忧愁、悲伤和对前
18、途的无望;材料二反映了诗人高中之后的得意与兴奋。(2分)(2)科举制度(2分)(3)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实行后,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官员任用的开放与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答两点即可得4分)(4)重用人才是兴邦安国的重要前提,要重视人才;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答一点即可得2分)【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
19、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的创立。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如表: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3分)(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从何时开始?(2分)到何时最后完成?(2分) (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分)【答案】(1)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3分)(2)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或经济重心南移);(2
20、分)开始于唐朝中后期;(2分)完成于南宋(2分)(3)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等。(答两点即可得4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学生读表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考查的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从表格中文字和数字的变化,可明显得出从西汉开始,南方的人口开始增加,到北宋时期,南方的人口超过了北方,从材料二的文字“实仰东南财赋”,可分析得到南方经济发展繁荣,国家的赋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2)此问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属于课本重点内容,学生应掌握的较好。从两则材
21、料和第一问,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根据课本所学我国经济重心移动开始唐朝中后期,到南宋最后完成。(3)此问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根据课本所学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北方战乱,南方战乱少,南方相对稳定;许多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等。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23综合题(16分)爱我中华的歌词写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2、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是唐朝哪位皇帝说的?(2分)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什么开明政策?(2分)可见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是融洽的,请举出一例史实来说明。(2分)(2)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建立者是谁?(2分)为了维护特权,强化统治,蒙古统治者实行什么民族政策?(2分)为管理西藏,元朝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2分)这一措施有何意义?(2分)(3)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就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请你为我国政府献计献策。(2分)【答案】(1)唐太宗(或李世民);(2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2分)唐朝宰
23、相中有少数民族人士24人;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任答一个即可得2分)(2)元世祖(或忽必烈);(2分)民族分化;(2分)宣政院;(2分)西藏从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或说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3)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任答一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课本所学,唐太宗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提出各民族是平等,赢得了各族的拥戴。唐朝时为了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24、的开发,实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保存少数民族的领域,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唐朝与少数民族合同为一家,主要的史实有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2)此问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1271年忽必烈即汗位,定国号为元,元朝建立。忽必烈就是元世祖;为了维护特权,强化统治,蒙古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当时的人分出高低贵贱的等级。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这一措施证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3)此问考查的是我国的民族政策。此题从唐朝到元朝讲述了我国古代的民族政策。比较可取的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从元朝对西藏的管理得出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