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三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Ca:40 P:3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到下方的答题框中)1. 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来源:中%教&网*A. 夯筑土屋B. 结绳记事C. 磨制石器D. 烧制彩陶【答案】D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夯筑土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结绳记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
2、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磨制石器,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制彩陶,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2. 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 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B. 用自备的布袋取代塑料袋购物C. 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以上D. 短途出行乘坐私家汽车取代自行车【答案】D【解析】【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既能够减缓环境污染,还能够实现资源的重新利用,做法可取,不符合题意;B.用自备的布袋取代塑料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的使用量,可以减缓白色污染的发生,做法可取,不符合题意
3、;C.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以上可以减少电能的使用量,能够节约资源,做法可取,不符合题意;D.短途出行乘坐私家汽车取代自行车会增加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会加重空气的污染,做法不可取,符合题意。故选D。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 O2供给呼吸B. 用粮食酿酒C. 钢材做高压锅D. 氢气用作燃料来#源:%中教网*【答案】C【解析】【详解】A.O2供给呼吸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钢材做高压锅是利用钢材的硬度大、强度高,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来&源#:中*教网D.氢气用作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4、;故选C。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来源:%中*&教网A. 点燃酒精灯B. 过滤C. 量取液体体积读数D. 称量NaCl固体【答案】C【解析】【详解】A.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不正确;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同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以免液体溅出,不正确;C.量筒读数视线跟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且氯化钠必须放在纸上,不能直接放托盘中,不正确;故选C。5.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来源:中教网%&B.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
5、空气质量越好C. 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D.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不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反而会使食品更容易变质,因为氧气有氧化性,易使食品氧化而变质,A不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B.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B不正确;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例如氧循环可以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有机物等,C正确;D.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而制得,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D不正确。故选C。6. 下列对
6、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B. 压瘪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不符合题意;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符合题意;C.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不
7、符合题意;www.*zz#ste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7. 整理药品时,发现残存标签上只剩下如图部分。请你猜测这种化合物可能是A. 氢氧化钾B. 氯化钾C. 硝酸钾D. 碳酸钾【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故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B.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故错误;C.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故错误;D.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O3,故正确。故选D。8.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球上水资源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却很少B. 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
8、氧元素组成C. 通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得到的水是纯净物D.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是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答案】C【解析】【详解】A.地球上水资源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却很少,正确;B.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来源:#%zzste&C.通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得到的水中仍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是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正确。故选C。9.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详
9、解】A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错误;B核内质子数电子数,是阳离子,错误;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错误。故选B。10. 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成分是LiFePO4,已知锂(Li)的化合价为+1价,Fe的化合价为+2,则LiFePO4中P的化合价是A. +2B. +3C. +5D. +6【答案】A【解析】【详解】在LiFePO4中锂(Li)的化合价为+1价,磷酸根显-3价,设锂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x+ (+1)+(-3)=0, x=+2;故选A。11.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
10、关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间的间隔: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C. 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 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w*ww.zzst&ep.c#om【详解】A.水在处的温度高于处,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则水分子间的间隔:,故A正确; B.水在处的温度高于处,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则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故B不正确;www.zzste&p*.com#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状态的水分子在运动,故C不正确;D.没有新物质生
11、成,发生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12. 考古学家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了金面具,通过测定其碳-14含量来鉴定该文物年代为夏商时期。碳-14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 20B. 14C. 8D. 6【答案】D【解析】【分析】来源:中%教#网&【详解】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13.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下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12、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A. 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B.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C.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gD. 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答案】Bw*&ww.zzstep.#com【解析】【详解】A.从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知道核电荷数是3,不符合题意;B.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符合题意;C.由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知道,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单位不是g,不符合题意;D.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显-1价
13、,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不符合题意。故选B。来%源#:&中教网14.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 单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化合反应都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C. 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选项错误;B.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单质和氧气的反应
14、都是化合反应,但化合反应不一定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如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就是两种化合物参加的化合反应,选项错误;C. 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选项错误;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选项正确。故选D。15. 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电极插人注射器筒内,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B. 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C. 检验气体时,将注射器(内有剩余溶液)取出,顶端靠近酒精灯火焰,推动活塞即可D. 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到的
15、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2倍【答案】C【解析】【详解】A.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B. 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故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C. 检验气体时,应先将注射器液体排出,再将顶端靠近酒精灯火焰,推动活塞即可,故错误;D. 左边的注射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右边的注射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2倍,故正确;故选:C16.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2N Mg2+He Cl2A. 表示两个氮原子B. 与均表示镁离子C. 只能表示一个氦原子、氦元素D. 可以表示2个氯原子【答案】
16、A【解析】【详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表示两个氮原子,故正确;B.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镁原子,故错误;C. 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元素有可能是金属单质、某些固态非金属例如C.P、S、Si等。可以表示氦气、氦元素、一个氦原子,故错误;D. 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数字要加在右下方,表示一个氯气分子含有2个氯原子,故错误;来源:中教网%&故选A。17.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 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B. 停止加热后,趁装置未冷却马上
17、读数C. 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中国#教*&育出版网D. 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答案】D【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加热铜粉的方法,因为铜粉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铜粉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详解】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碳粉代替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18、量,选项A说法错误;来源%:z#z&B.停止加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选项B说法错误;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五分之一,选项C说法错误;来源:中&教*网D.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选项D说法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D。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19、18. 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丁均为氧化物B. 丁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丙可用作焊接时保护气【答案】D【解析】【详解】A.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丁均为氧化物,此选项错误;B. 丁物质是水,水由水分子构成,此选项错误;C. 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是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 中国教*&%育出版网D. 丙是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时保护气,此选项正确。故选D。19. 茶
20、,是一片树叶的故事。绿茶中富含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B.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C. 单宁酸是一种混合物D. 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详解】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46个氧原子,选项A 错误;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所以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选项B正确。C单宁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C错误。D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
21、6个氧原子构成,选项D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20.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喷洒过消毒水后常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B钠和钾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加压,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喷洒过消毒水后常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消毒水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www.z*zst%B.元素化学
22、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钠和钾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1,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解释不正确;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二、理解与应用www.zz&s#tep.c*om21. 根据要求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3个碳酸根离子_;(2)氯化镁_;(3)2个铜原子_;(4)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_;(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
23、(6)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元素质量比为7:12,写出其化学式_。【答案】(1) (2)MgCl2 (3)2Cu (4)Si (5)Al2O3 (6)N2O3来源#:%中教&网【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故填:。【小问2详解】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MgCl2,故填:MgCl2。ww%w.zz【小问3详解】原子
24、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铜原子表示为:2Cu,故填:2Cu;【小问4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为硅元素,故填:Si;【小问5详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铝、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故填:Al2O3;小问6详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设其化学式为NxOy,则,所以其化学式为N2O3,故填:N2O3。2
25、2.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1)方法: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基本反应类型为_。在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写出具体微粒名称)。(2)方法: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写出具体微粒名称)。【答案】(1) . 水氢气+氧气 . 分解反应 . 水分子 中国教育出%版网*&(2) . . 氢原子和氧原子【解析】【小问1详解】水
26、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是分解反应;在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中,水分子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水分子。【小问2详解】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反应物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的过程,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23.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填序号)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7、2)新国标中消毒剂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w#ww.zzs*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_(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离子(C1O-)也有消毒作用。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用一氯胺消毒时,一氯胺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次氯酸,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3)请你写出氨气的化学式NH3所代表的宏观和微观的意义宏观:_,_。微观:_,_。【答案】 . C . 化学 . +1 . 一氯胺+水氨气+次氯酸 . 氨气这种物质 . 氨气是由氮元素、氢元素组成 . 一个氨气分子 . 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合理
28、皆可)【解析】【分析】【详解】(1)这里的镉、铅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2)臭氧转化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lO-中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故x+(-2)=-1,x=+1;www#.zz*ste&一氯胺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次氯酸,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一氯胺+水氨气+次氯酸;(3)从宏观角度:NH3可以表示氨气这种物质;氨气由氮元素、氢元素组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从微观角度,可以表示一个氨分子,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24. 请依据图示信息填空。如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示意图,请据此回答:(1)该元素的元素符
29、号为_。(2)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周期。(3)如图2是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SO2分子中S、O元素原子的质量比为_;S2-的核外共有_个电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该反应其中一种反应物是硫化氢,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答案】(1)P (2)三 (3) . 1:1 . 18 . 硫化氢+氧气水+二氧化硫【解析】【小问1详解】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n=8,则最外层电子为8-3=5,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m=2+8+5=15,为15号元素磷元素P。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2详解】该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小问
30、3详解】SO2分子中S、O元素原子的质量比为32:(162)=1:1;S2-为16号元素硫元素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核外共有16+2=18个电子;w#ww.z&由图示可知,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生成水和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硫化氢+氧气水+二氧化硫。25.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自来水公司担负市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重任。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中国%教&育出版网*(1)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2)自来水公司的水源一般不是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两种阳离子形成的矿物质,两种阳离子是_、_(用离
31、子符号表示)。区别软水和硬水的办法是取水样,加入_,振荡,若观察到_,则是软水。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两种方法是_和_。(3)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图中M是絮凝剂,常用的絮凝剂名称是_。过滤池可以除去水中的_,在实验室中做过滤实验时常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两种即可)_、_。A池中常投入活性炭,是利用它的_性能。【答案】(1)节约用水 (2) . Ca2+ . Mg2+ . 肥皂水 . 泡沫较多浮渣较少 . 煮沸 . 蒸馏 (3) . 明矾 . 固体杂质 . 漏斗 . 烧杯(合理即可) . 吸附【解析】【小问1详解】www.zzste%#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32、。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2详解】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故两种阳离子是Ca2+、Mg2+;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故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加热煮沸和蒸馏。【小问3详解】图中M是絮凝剂,常用的絮凝剂名称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后可加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过滤池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中做过滤实验时常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A池中常投入活性炭,是利用它的吸附性能,可以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三、实验与探究(19分)26.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请写出仪器名称_
33、。(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从A-F中选择),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制取时还需加入一种黑色粉末,其作用是_。(4)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长颈漏斗添加药品的名称是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_。(5)若要用G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先在G装置中装满水,气体应从_口进入(填“a”或“b”);从而将水排出。(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A-F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若
34、改用G装置收集氨气,则应从_口进(填“a”或“b”)。【答案】(1) . 酒精灯 . 锥形瓶 w%ww.z*(2)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 . A . 气密性 . 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 . 过氧化氢溶液 . 过氧化氢水+氧气 .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5)b (6) . A . E . b【解析】【小问1详解】来源:zzst%ep.c&*om仪器名称:酒精灯,锥形瓶。【小问2详解】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小问3详解】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即装置A;
35、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制取时还需加入一种黑色粉末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4详解】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条件是在常温下进行,则选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故长颈漏斗添加的药品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注射器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小问5详解】若要用G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先在G装置中装满水,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气体应从b端通入,将水从a端排出。【小问6详解】中
36、国教育出版*%#网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则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即装置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说明收集氨气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装置E;若改用G装置收集氨气,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应从b口进。27. 氧化铜CuO能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来源:%zzstep*.com&【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实验的目的是_。(2)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试剂X为_,实验的目的是_。来&源:中
37、教网*(4)若CuO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则m=_g。www.*zzstep.c#om【结论】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写出该化学文字表达式_。【答案】 . 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能否放出氧气 . 产生大量的气泡 . 5%过氧化氢溶液 . 探究氧化铜在反应后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 0.2 . 【解析】来源*:%zzst#ep.&com【分析】【详解】(1)实验中只有过氧化氢溶液,其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能否放出氧气,与实验,形成对比,判断氧化铜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2)若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度,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3)该实验的目
38、的是探究氧化铜(CuO)能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实验探究了氧化铜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在反应后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试剂X为5%过氧化氢溶液;(4)若CuO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氧化铜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m=0.2g;结论:过氧化氢在CuO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四、分析与计算(5分)28. 2011年12月,网上报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来源&:中教*#网(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_【答案】 . 9:20 . 18.3% . 6.2g来源:zzs*tep&.com【解析】【详解】(1)分子中含3个碳原子和5个氧原子,草甘膦分子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草甘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所以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磷元素质量为来源#%:中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