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优化训练-第1课时 机械运动.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72624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优化训练-第1课时 机械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优化训练-第1课时 机械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优化训练-第1课时 机械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优化训练-第1课时 机械运动.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1课时机械运动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山东枣庄中考)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答案:D2.(2021四川泸州中考)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 m体育考试,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答案:C3.

2、(2020四川成都中考)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所示),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 907 m。“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C.完成抓取后,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答案:B解析: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A错误;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B正确;完成抓取后,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无相对

3、运动,是静止的,故C错误;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D错误。4.(2020山东泰安中考)如图所示,所测木块长度是 cm。答案:2.35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3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2.35cm。5.(2021青海中考)下图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答案:变速13.5模拟预测1.下列符合实际的是()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 kg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

4、 s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答案:D解析: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0.2kg;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橡皮从课桌落到地面用时不到1s;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2m/s。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答案:A解析:刻度尺的选择是由测量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的,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好能一次性完成测量,由于人的身体长度不超过3m,而且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差异很小,不可能超过1dm,所以选

5、择量程是3m,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最为合适,故选项A正确。3.如图所示,小红与其他几位同学坐在滑行的“香蕉”船上在海上游玩,若说小红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海边的沙滩B.小红她们骑着的香蕉船C.海水D.站在沙滩上给小红照相的同学答案:B解析:小红是静止的,说明小红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为小红和香蕉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选择香蕉船为参照物,故选B。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 m处的速度是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6 m/sB.6.25 m/sC.6.75 m/sD.7.

6、5 m/s答案:B解析:平均速度是在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与中间运动状态无关,则v=st=100m16s=6.25m/s。5.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答案:D解析:0t1时间段内的s-t图像为直线,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改变,故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由纵坐标可知,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短,故C错误;由图可知,0t1比t2t3图像的倾斜程度大,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故0t1比t2t3运动

7、的速度大,故D正确。6.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 cm/sB.9 cm/sC.8 cm/sD.7 cm/s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滑块在此过程中运动的距离s=45cm,时间t=5s,滑块的平均速度v=st=45cm5s=9cm/s。7.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答案:甲10甲、乙相遇解析:由题中图像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同学运动25m-10m=1

8、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相距的距离为10m;题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8.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答案:B3.45(3.423.48)解析: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面垂直,所以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以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若以cm作为单位就要保留两位小数,读作3.45cm。9.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

9、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则动车速度是 m/s;已知车长150 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 m,所需要的时间是 s。答案:自己(或动车)501 15023解析:小明以自己(或动车)为参照物时,车窗外的树木与自己(或动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观察到树木是运动的。动车的速度v=s桥t=1000m20s=50m/s。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s桥+s车=1000m+150m=1150m。由v=st得,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sv=1150m50m/s=23s。10.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0、。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答案:(1)40.025.0(2)小(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或小车

11、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解析:(1)从题图中所提供的刻度尺可以读出AB段的路程sAB=40.0cm,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sABtAB=40.0cm1.6s=25.0cm/s。(2)测量小车从A点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出的时间tAB偏大,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AB=sABtAB分析可知平均速度vAB会偏小。(3)在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时,要计算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必须要用对应物体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而题中该同学在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BC的平均速度时,所测量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BC

12、的时间,因为小车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所以此做法是不正确的。11.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2)说明测量方法。答案:(1)器材:蚊香、细线、刻度尺、停表、火柴。(2)测量方法:取一段弧形蚊香,让细线与蚊香重合,用刻度尺测出重合部分细线的长度l,用火柴点燃该段蚊香,测出其燃烧完毕所用的时间t,则蚊香燃烧的速度为v=lt。解析:题中所给蚊香是螺旋状,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所以需要用特殊法测长度。因此需要用细线、刻度尺测出蚊香的

13、长度l,再测出燃烧所用的时间t,便可利用速度公式v=st测出其平均速度。12.下图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示意图。(1)判断图中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求图中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答案:(1)小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2)30 m/s解析:(1)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小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同的,所以小汽车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2)从题图中可以找出小汽车全程所用时间为40s,行驶的路程为1200m,所以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st即可求出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13.从上海到南京的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站名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

14、间09:5110:3311:45发车时间09:1509:5310:35里程/km084300(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30 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最后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位)答案:(1)120 km/h(2)86.7 km解析:(1)分析表格可知,列车由上海至南京所用时间为t=2h30min=2.5h所通过的路程s=300km则列车的平均速度v=st=300km2.5h=120km/h。(2)列车从苏州到常州所用的时间t=40min=23hv=130km/h由v=st得苏州到常州的里程s=vt=130km/h23h86.7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