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36933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关于观察的经验或收获? 学生交流。 2.教师过渡: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交流平台,从课文中仔细寻找观察的秘密。 二、交流平台 1.分别出示三个语段,学生品读。结合旁白,总结观察要点。指名归纳,其他学生完善。 语段一:

2、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旁白: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板书:细致观察) 语段二: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旁白: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板书:连续观察) 语段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旁白: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板书:调动感官) 小结: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细致观察,为了观察得更细致,我们有时需

3、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来观察,这样观察到的结果会更真实、全面,我们才能写得更准确。 2.教师出示几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写一写。 A.夏蝉在树上叫。 B.荷花盛开了,散发出淡雅的清香。 C.小鸡啄米。 4.学生写作,教师指名学生朗读。 A.炎炎夏日,最为深刻的,就是蝉的鸣唱了,一声接一声有节奏的“知了知了”。天气越热,蝉叫得越欢,使人听了更加烦躁。 B.公园里的荷花盛开了,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人一靠近,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这淡雅的荷香也吸引了一群蝴蝶,它们在荷花之中舞蹈、嬉戏,令人赏心悦目。 C.看到前面黄澄澄的稻米,小鸡们开心极了,它们欢叫着扑

4、过去,啄起稻米粒就咽了下去。 5.教师点拨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同学们,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要想通过观察真正有所得,还是要讲究方法的。在这一板块中,我们重点了解了观察事物的多种方法,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借鉴。希望同学们能活用这些方法,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词句段运用 1.展示字词句段运用中动物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你知道吗? 学生根据图片试说。 2.教师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 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狗 鼠 鸟 猪 马 鱼 牛 虎 窝 洞 巢 圈 塘 穴 棚 过渡:读一读教材中的题目,将动物和它们的家连起来。 2.指名学生

5、连一连,并说说他们在连线过程中的新发现。 明确: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它们的家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但是有些动物的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称谓,比如“鸟窝”又可以叫“鸟巢”,“鼠窝”又可以称为“鼠洞”等。 3.教师板书其他动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家。 示例:鸡舍、窝、笼 蚁穴 蜂窝、巢 龙潭 4.迁移运用:接下来我们来挑战,看谁掌握的动物之家的名称多。 龙潭虎穴 狡兔三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在写文章的时候,关键的词语能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文意,请看下面的两组句子,对比朗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分别出示两

6、组句子。 (1)第一组句子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预设:学生对比朗读两个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逐渐”,体会其含义,表示一步-步的,有时间推移的过程。有“逐渐”一词的句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突然、一下 子变成的,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 (2)第二组句子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预设:学生对比朗读两个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关键词“最多”表现出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蟋蟀的住宅并非不多不

7、少刚好九寸,而是不超过九寸,从准确的表达中体现出蟋蟀住宅小巧玲珑的特点。 小结:以上两组句子都体现了作者长期细致的观察,从而写得准确。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强化对副词的认识。 别的昆虫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他知道了事情的结局。 他大概知道了事情的结局。 明确:第一组句子中加点的“大多”说明绝大部分昆虫是这样,但不是指所有的昆虫,表意更准确。第二组句子中的“大概”表示推测、不确定,他也可能不知道事情的结局。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启发 过渡:同学们,不知不觉秋天来了。秋天在哪儿呢?在雨后的空山中,在菊花盛开的篱边,还是在残霞映照的孤村里?秋天在古人的诗中,

8、秋天也在劳动人民丰富的创作里。那些通俗、流畅的谚语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关秋天的谚语反映了秋天的特色。现在我们就来读读教材中给出的谚语,感受浓浓的秋意。 2.指名学生朗读谚语,并能背诵、积累。 3.教师讲解部分谚语的含义。 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气温降低,天气转凉,扇子就可以收起来了。 二八月,乱穿衣:农历的二月(初春)、八月(初秋),天气变化无常,人们的衣着差异很大,有的人穿棉衣,而有的人已经穿春秋的衣服了。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指一到夏历八月就进入了秋天。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4.拓展运用:选择恰当的谚语填一填。 (1)初春时节,走到大街上,只见人们有的还穿着厚棉袄,有的女孩子却已经穿起了薄裙子,难怪人们说 “ _” 。 (1)秋风一吹,下起了秋雨,天就变冷了许多,老师说:“_ 你们要注意添加衣服,可别感冒了。” 5.拓展:你还知道与气象有关的谚语吗? 预设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预设2: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预设3: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6.小结:生活处处皆学问,要善于观察、乐于表达,做生活的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