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欣赏短文的语言风格; 2.研读课文,品味文章丰富的美点; 3.深入体会作者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品味文章丰富的美点;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作者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校计划面向社区推出“古代中华山水行主题文化展,我班接到布置“山水之美”版块的任务。答谢中书书一文正是适合的素材。就让我们以文字为车马,跟随陶弘景一起游历山水,向参观者展示陶弘景眼中的山水之美吧! 二、初读感受“美 1把目光先放到题目
2、“答谢中书书”,齐读题目,并且明了句逗。预设:答/谢中书/书 2从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呢?预设:这是一封书信;这是一封回信;是一封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3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信写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探究竟。一读,读准字音和节奏。强调重点字音。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这就是骈句。 下面请大家观看老师录制的骈句知识小视频(补充骈体文微课视频)。本文多用骈句,间用散句,节奏感强,于整齐中又富有变化。二读,感受韵律和美感。出示节奏划分,齐读课文。三读,感知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根据导学案,完成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有疑难字词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讨论。 提示:注意古
3、今异义和一词多义。强调重点字词:歇、颓、欲,翻译全文。 4.如果用书信这种应用文体来审视这篇文章,这封信存在哪些问题呢?课文只是原信件中的一部分,完整的书信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失传,只留下这一段描绘山水的锦绣文字。 预设:缺少称呼、落款和日期、问候语、祝福语. 任务一展示一封完整的答谢中书书 小组合作,替陶弘景用书信体格式写一封完整的答谢中书书,评选出一封最佳书信,在文化墙展出。 小组合作,替陶弘景用书信体格式写一封完整的答谢中书书。 提示:格式完整,称呼署名合礼,日期合理,问候语祝颂语合情。 三、品味探究“美 任务二用现代文重写答谢中书书,让参观者理解文章内容。 文中的山水美景,如果用现代文描
4、绘,要怎么写呢? 活动 1.变一变发现结构之妙。文章只有一个段落,你能给文章重新分段吗? 预设:“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写山川之美(感慨开端) “高峰入云.沉鳞竞跃细绘山川之貌(描写景色) “实是欲界之仙都.奇者”抒发山川之情(感慨议论) 活动 2.说一说初感写景之妙。把目光聚焦到“细绘山川之貌的部分,用“山川之美,美在_”的句式说说你的阅读体会。 提示:可从景物、观察视角、写作手法等方面赏析。 (示例:山川之美,美在山高水净,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入云用得特别好,因为它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耸。此外,“见底”也表现了水的清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的时候,猿猴和鸟儿的叫
5、声此起彼伏,表现了山林的宁静和活力。 预设:美在生机盎然,美在色彩缤纷,美在自由无束. 3换一换细赏用词之妙。 把“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和“晓雾已歇,猿鸟齐鸣;夕日未颓,沉鳞忽跃进行对比阅读,品味原句的美。 预设: (1)“已”和“未是已完成和未完成的时态,是两个静止的时间点,显得停滞呆板,而从“将”是指雾气将散而未散,浓淡相间,宛如仙境,“欲是夕阳将落而未落,都给人以不断发展的动感。 (2)“乱”是极其自由自在的,是没有拘束的,大自然中的声音不可能是整齐的,乱是自然最本真的状态,想什么时候鸣就什么时候鸣,没有任何的束缚,无所羁绊。 (3)“竞带有着人的情态,争先恐后,同时
6、,这是一种不受外力驱遣的竞争,是来自生命原始本能的自由竞争,是生命本真的存在状态。这两个字赋予了画面以鲜活的生命力,暗含了作者对这种本真的自然之情的由衷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总结:这样一些精妙而有表现力的虚词表现了晨昏时的朦胧诗意和无拘无束的自由之美,也暗含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这样的景象,这样的山川之美,难怪作者会由衷地感叹:“实是欲界之仙都”。 4.删一删细品山川之情。 文章写到“欲界之仙都似乎可以结束了,那么结尾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是否是一处赘笔,可以删去吗?(提供思考支架:补充康乐公的相关信息)南朝宋谢灵运,曾袭封康乐公。对
7、山水的审美古已有之,但在六朝时人看来,好友山水的谢灵运无疑是最值得效仿的对象。他多次归隐田园,畅游山泽。这一切都使他成为六朝文人心目中雅好自然的典范。谢灵运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 预设:不能删去,结尾除了表达出作者沉醉山水之美的愉悦,还有言外之意。即表达了对世人追名逐利不能发现和享受自然山川之美的惋惜、对谢灵运的钦慕,以及能与文化名人谢灵运比肩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 小结: 原来,这篇文章的情感也是丰富而有层次的,不仅指向山川对山川的赞叹之情,指向谢灵运对文化名人的钦慕,还指向“欲界对凡尘世人为名来、为利往的感叹。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让我们看到的补充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
8、上有名的乱世,朝代更迭频繁,政局动荡,矛盾尖锐,很多文人雅士在“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的恐惧不安中只能选择隐遁山林之中。 美学大师宗白华曾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他们在这份山川之美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慰藉。原来,美不仅源于那色彩缤纷、晨昏变化、动静相称的山川,还源于作者那颗在摈弃凡尘俗世,在山川中归于宁静的心。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答谢中书书,并根据这封信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山水之美吧!这也是今天的课下作业之一。 四、写作创造“美” 我们今天这节课,跟随陶弘景感受山川之大美,品析文字之秀美,探究作者心灵之静美。希望大家能在现实生活中做“与其奇者,发现美,记录美,做“美的永恒的追寻者”! 任务三山水之美,我也来谈。 模仿答谢中书书的结构、语言表达,写一写身边美景,或全貌,或一角。可以是文言文,也可以是文白相杂,向参观者介绍你眼中和心中的山水之美。 示例: 泉城之美,天下共谈。一城山色,四时俱备。千佛圣境,去忧净心。七十二泉,清流汩汩。解放阁下,湍声虎啸。大明湖畔,杨柳依依。超然巍峨,宁静致远。实是中华之大美名城。自二安以来,能与其奇者众矣! 希望能够激发出同学们的写作热情。这是我们今天的课下作业之二。 请同学们小组内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一项作业,共同完成我们山水美版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