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6年级上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统编版6年级上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统编版6年级上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3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写“德1个生字,学习“宿”多音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通过诗歌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难点:通过诗歌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播放歌曲宿建德江 诗人孟浩然,在41岁的时候,他远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在外地流浪,经过建德江的时候,天色已晚,他停下了船,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乡。于是,他的心情很不好,拿起笔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
2、名字叫宿建德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2.揭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认识作者:孟浩然 4.了解写作背景 字词梳理: 会写生字词:“孙。 学习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造句和书写指导。 词语释义 移舟:漂浮的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客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客:指作者自己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近:亲近。 理解诗意 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3、江清/月近人。 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梳理归纳:概括诗的写作特色?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 品读感悟: 小组讨论: (1) 宿建德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发现的?(2) 移舟泊烟渚,可以感悟到什么?(3)日暮客愁新,我们了解什么?(4)按野旷天低树,我们知道了什么?(5)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6)概括诗的写作特色。 交流、总结: 1.宿建德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宿建德江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写了寒江、小舟、孤月、独客、老树、旷野,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2. 移舟泊
4、烟渚,可以感悟到什么? “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3. 日暮客愁新,可以感悟到什么? “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4.按野旷天低树,可以感悟到什么?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5.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 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愁之情。 6.概括诗的写作特色。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
5、亲,表现了诗人的旅愁。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拓展视野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1)野旷天低树 天低树:_ (2)移舟泊烟渚 烟渚:_ 2.“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课堂练习:(答案) 1. (1)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2)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2.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了孟浩然的知己,朋友,
6、我们已然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让我们这份愁情托付江中的月儿,通过我们的背诵,以解他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泊)烟渚 客(愁)新 孤寂情怀 野天树江月人 【课后反思】 教学这首古诗,我围绕一个“愁字做文章。诗人的孤寂、愁闷、思念、困惑等复杂心情蕴含在一个“愁”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品味、反复推敲。我就想:让学生先对古诗有一个整体的大胆猜想,说出欣赏后的初步感受,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最后,我再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的情感,并通过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 但是不足之处有很多。首先,我为了营造诗中那“愁”的氛围,低沉了我的声音,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压抑了学生,结果弄巧成拙。其次,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没有好好分析学生的学情。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效果。第三,对时间的掌控不够。在学生感悟诗情这一环节上,时间放得太多,以至于事先准备好的课文小结和拓展没有落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