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65596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期上期期末学业水平考查九年级化学试题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Mg:24 Al:27 K:39 Ca:40 Mn:55 Fe:56 Zn:65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汽车内胎爆炸,煤的干馏B. 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C. 铁矿石炼铁,铁铸成铁锅D. 白磷自燃,工业制氧气【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回答问题,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详解】A汽车内胎爆炸是气压过大引起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2、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B.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矿石炼铁属于化学变化,铁铸成铁锅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白磷自燃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

3、为减少水体污染,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 积极植树造林是保护空气的有效途径之一D.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细颗粒物等【答案】D【解析】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A正确;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故B正确;C.植物吸收积极植树造林是保护空气的有效途径之一,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没有计入空气质量评价,故D错误。故选D。3. 下列气体的排放,能形成酸雨,且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 SO2B. O2C. COD. N2【答案】A【解析】【详解】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包

4、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和烟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会导致酸雨;故选A。4.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 石墨和二氧化碳B. 水和氧气C. 硫酸铜和氯化钠D. 铁和氨气【答案】C【解析】【详解】A.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说法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说法错误;C.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说法正确;D.铁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5、,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5.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 酒精、CH4B. 石灰石、Ca(OH)2C. 火碱、NaOHD. 生石灰、CaCO3【答案】C【解析】【详解】A.酒精化学式C2H5OH。A错。B.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B错。C.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C正确。D.生石灰化学式CaO。B错。综上所述:选择C。6.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B

6、. 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C. 液态氧、蒸馏水、透明河水D. 天然气、煤、石油【答案】C【解析】【详解】A.固态氮由氮元素一种物质组成属于单质、干冰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冰水共存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氯化氢气体中含有氢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液化石油气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C.液态氧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蒸馏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透明的河水中含有水和溶进去的空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天然气、煤、石油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7. 下

7、列有关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B. 加入明矾是杀菌C. 水分解和水蒸气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D.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答案】D【解析】【详解】A.过滤不能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A错。B.加入明矾是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并不能杀菌。B错。C.水分解是化学变化,水蒸气液化是物理变化。C错。D.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8. 下列用品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A. 农夫山泉pH7B. 白醋pH2C. 牙膏pH8D. 油污净pH13【答案】B【解析】【分析】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

8、变蓝色。【详解】A.农夫山泉pH7,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不符合题意;B.白醋pH2,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C.牙膏pH8,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不符合题意;D.油污净pH13,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不符合题意。故选B。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取用液体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塞倒放,试剂瓶瓶口要与试管口紧挨;此项不正确。B.胶头滴管不可倒置,防止液体腐蚀胶帽,此项不正确。C.过滤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此项不正确。D.浓硫酸的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

9、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此项正确。故选D。10.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B. 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C. 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答案】C【解析】【分析】实验室常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色,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详解】A.实验室常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的为硬水,故A 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色,

10、则图2可探究CO2与水的反应,故B正确;C.图3中盐酸的浓度不同,碳酸钙的状态不同,则实验不能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4中是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做比较,则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D正确。故选C。11. 如下图甲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乙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呈现的内容。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镁元素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Mg2+B. 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2个电子C. 镁原子核外共有三个电子层D.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答案】D【解析】【详

11、解】A.镁元素是金属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Mg2+,选项A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知,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2个电子,选项B正确;C.由图甲可知,镁原子核外共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有2个电子,选项C正确;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单位不是g,选项D不正确。故选D。12.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 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答案】D【解析】【详解】

12、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错误;C.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错误;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故选D。13. 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答案】D【解析】【详解】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集气瓶中压强增大,充气气球体积缩小,气球内气体压强也增大,红墨水向左移,D

13、项正确。答案:D。14.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有划痕,铜片的硬度小B. 体温计量体温时汞柱上升说明温度升高汞分子间间隔变大C. 切完水果的菜刀洗净擦干可以防止生锈D.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答案】B【解析】【详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分金属硬度大,黄铜是合金,铜片是组分金属,所以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有划痕,铜片的硬度小,正确。B.汞是金属由原子构成,体温计量体温时汞柱上升说明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间隔变大。B错。C.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切完水果的菜刀洗净擦干隔绝了与水的接触,可以防止生锈。

14、C正确。D.碱和碱性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不一定是碱。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和“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制取气体时,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给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再集中加热C. 连接仪器时要先左后右,先下后上D. 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氧气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里撤离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答案】A【解析】【详解】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加药品,防止浪费药品,符合题意;B.给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再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不符合题意;C.连接仪器时要先左后右,

15、先下后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氧气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里撤离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故选A。16. 长跑后小腿酸痛是因为剧烈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3个水分子构成的D. 葡萄糖和乳酸中所含分子种类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C6H12O6可知,葡萄糖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B.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氧

16、元素质量比为(126):(112):(166)=6:1:8所以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葡萄糖和乳酸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分子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葡萄糖分子与乳酸分子中所含的原子种类相同,分子种类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7. 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 4B. 3C. 2D. 5【答案】B【解析】【详解】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

17、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18. 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是A. NOB. NO2C. NH3D. N2H4【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反应前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比较分析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O。故选A。19.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住房着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镁可在CO2中燃烧,因此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CO2灭火C. 放在空气中的课本没有燃烧,是因为

18、课本不是可燃物D. 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先开灯检查情况【答案】B【解析】【详解】A.住房着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B.镁可在CO2中燃烧,因此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CO2灭火,符合题意;C.放在空气中的课本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课本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D.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开灯可能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故选B。20.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水结成冰,冰浮在水面上分子间间隔变大B.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H+和OH结合成水分子C. 电解水

19、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水结成冰,冰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B.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是因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

20、、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水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1.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N2(O2)灼热的铜网B. CO2(H2O)将气体通入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C. NaCl(KNO3)将固体溶解,然后降温结晶D. CuO(Cu)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

21、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反应,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将固体溶解后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D.CuO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A。22.

22、A和B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参加反应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27D. 该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将图对应成微粒相等如图: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详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4:3,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A是氨气,B是氧气,C是氮气,D是水,根据

23、化学方程式,可计算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2142):6(12+161)=14:27,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有氮气生成,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19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丁一定是化合物D. x的值是19【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

24、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正确;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错误。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

25、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24. 往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金属离子是A. Cu2+、Fe2+B. Mg2+、 Fe2+C. Cu2+、Mg2+、Fe2+D. Ag+、Cu2+、Mg2+、Fe2+【答案】B【解析】【详解】金属活动性顺序:MgFeCuAg,把过量的Fe粉加入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先和AgNO3反应置换出AgNO3中的Ag,然后铁和Cu(NO3)2发生反应置换出Cu(NO3)2中的Cu,铁不和溶液中的Mg(NO3)2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Mg(NO3

26、)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金属离子为Mg2+和Fe2+。故选B。25. 为了从含有FeSO4.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X中只含有CuB. 溶液Z中的溶质为FeSO4和CuSO4C. 试剂B可以是稀硫酸D. 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答案】C【解析】【分析】从含有FeSO4.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铁和CuSO4反应生成FeSO4和铜,用其他金属会带入新杂质,故试剂A为铁;X中含有铜和过量铁,加入适量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分离出固体铜,得到溶液Z,Z中

27、含有硫酸亚铁,最终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详解】A.铁和CuSO4反应生成FeSO4和铜,用其他金属会带入新杂质,所以,试剂A为铁,由图可知,试剂A过量,因此,固体X中含有铁和铜,选项说法错误;B.铁和CuSO4反应生成FeSO4和铜,溶液Z中的溶质只有FeSO4,选项说法错误;C.固体X中含有铁和铜,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试剂B是稀硫酸最适合,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操作I是将固液分离,属于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6. 气体M(含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M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8、A. 若甲中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B. 若撤走丁装置,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COC. 必须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才能点燃酒精喷灯D. 为防止污染,可用气球收集未完全反应的CO【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故A正确;B.由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的铁和二氧化碳,若撤走丁装置,可根据玻璃管里粉末由红棕色变成黑色判断含有一氧化碳,故B不正确;C.必须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才能点燃酒精喷灯,能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和气体易发生爆炸,故C正确;D.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气球用于收集未完全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故D正

29、确。故选:B。27. 科学观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下不正确的是( )A. 能量观: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B. 守恒观:所有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 分类观: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D. 结构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例如硝酸铵,故A正确;B.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属于碱,故C不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故D正确。故选C。28. 下面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合理

30、的是A. 表示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B. 表示一定质量的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C. 表示加热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关系D. 表示电解一定质量水【答案】C【解析】【详解】A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因为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与图像不符。B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木炭的质量会一直减小直至反应完,即减为0,与图像不符。C加热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氯酸钾分解的氧气更多,与图像相符。D电解一定质量的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与图像不符。故选:C29. 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

31、气的质量A. 锌最多,铁最少B. 铝最多,锌最少C. 铁最多,铝最少D. 三者一样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mg这些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再进行比较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铝可反应生成6g氢气,所以mg铝生成氢气,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锌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mg锌生成氢气,铁的相对原子质量56,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mg铁生成氢气。所以,铝生成的氢气最多,锌生成的氢气最少。故选B。点睛:相同质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多,相对原子质量小

32、的产生的氢气少。30. 现有120g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高温煅烧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剩余物84g,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 20%B. 50%C. 60%D. 75%【答案】B【解析】【详解】因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纯净的CaO,由高温煅烧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则CaO中钙元素的质量就是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CaO中钙元素的质量为,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答案:B。二、填空题3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可以做保护气和填充探空气球的是_。【答案】 . 氮气 . . (氦气)【解析】【详解】空

33、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其化合价为+3,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其化合价为-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可以做保护气和填充探空气球的是氦气。故填:氮气;(氦气)。32. 专家指出,75%酒精、84 消毒液、双氧水、过氧乙酸等,均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75%酒精中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 (2)标出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 (3)84 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其中 的结构示意图为:_。【答案】 . . . 【解析】【详解】(1)7

34、5%酒精中的溶质为酒精,溶剂是水,溶质的化学式是:;(2)双氧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则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表示为:;(3)质子数为17,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从内而外依次是2.8.8,共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3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理:(1)氢气作燃料_。(2)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_。(3)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4)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原因_。【答案】(1) (2) (3) (4)【解析】【小问1详解】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小问3详解】胃

35、酸含有盐酸,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原因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碳酸显酸性。34. 如图为甲、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甲、乙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是_。(2)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为_。(3)t2时,将6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_g。【答案】(1)t1 (2)甲等于乙 (3)10【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甲、乙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是t1。【小问2详解】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将甲、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相等。【小问3详解】t2时,甲的溶解度为

36、30g,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将6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得到溶液质量为65g20%=75g,则需加水75g-65=10g。35. 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象。(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答案】(1)氢氧化钠 (2) (3)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溶液的pH由小于7到等于7,最后大于7。盐酸的pH小于7,所以该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小问2详解】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

37、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小问3详解】盐酸的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pH逐渐变大,到a点时pH等于7,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氯化钠。到b点时,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所以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三、计算题36.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大理石加入2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结束后得知混合物质量减轻22g(不考虑氯化氢和水蒸气的挥发),求该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设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答: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解析】【详解】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总质量的减少就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22g;过程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