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育能实验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育能实验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汕头育能实验学校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二模试卷时间:6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S-32 O-16 H-1 Cl-35.5 Ca-40 C-1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 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率先按下“减碳”加速键,在低碳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减碳”的重要意义是A. 预防酸雨形成B. 解决白色污染www.zz#step&.comC. 防止水体污染D. 减缓温室效应【答案】D【解析】【详解】A.硫、氮的氧化物是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不能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www.zzs
2、&t#*B.白色污染是塑料垃圾的污染,与二氧化碳无关,选项错误;C.水体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农业和生活中的废水,与二氧化碳无关,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故“减碳”减缓温室效应,选项正确;答案为:D。2.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的部分操作中,正确的是A. 稀释B. 装药C. 滴加D. 微热【答案】C【解析】【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图中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生锈铁钉放入试管,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
3、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C。3. “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反射面板的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是由轻盈坚固、抗腐蚀性强的金属材料制造,以下材料中最适合制造天眼反射面板的是A. 纯铁B. 铝合金C. 黄铜D. 不锈钢【答案】B【解析】【详解】A.纯铁易腐蚀,
4、不符合题意;B.铝合金轻盈坚固、抗腐蚀性强,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C.黄铜密度大较重,且成本较高,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D.不锈钢密度大较重,且成本较高,不符合题意;故选: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4.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化肥,还可用于车辆尾气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尿素属于氧化物B. 尿素属于化肥中的氮肥C. 尿素中含有CO和NH2分子D. 尿素与尾气中的NO2反应生成物是CO2和N2【答案】B【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尿素含有碳、氧、氮、氢四种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
5、;B.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尿素为氮肥,正确;来源:zzs*#C.尿素是由尿素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一氧化碳分子、NH2分子,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还会生成含有氢元素的物质,错误;故选B。5. 下列关于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 大多数维生素能在体内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取B. 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该立即补充葡萄糖D. 油脂能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答案】A【解析】【详解】A.人体只能合成少量维生素,大部分维生素需要从食物中获取,A错误;B.蛋白质属于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C.人体葡萄含量
6、过低时会导致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葡萄糖可以缓解症状,C正确;D.油脂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油脂在体内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热量,D正确。故选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 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后得到的水可看作纯净物C. 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 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只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A选项错误;B.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后得到的水不含有其他杂质,可看作纯净
7、物,故B选项正确;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得到的水不是纯水,故C选项错误;D.KMnO4.NaCl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汽油不溶于水,加入水后形成的是乳浊液,故D选项错误。故选B。7. 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家中着火,直接开窗通风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 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来源#:%zzste&D. 火灾逃生时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答案】D【解析】www*#.zzste【详解】A.室内起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焰蔓延,故选项做法错误;B.油锅着火,不
8、能用水浇灭,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能够扩大燃烧面积,故选项做法错误;C.酒精属于可燃物,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做法错误;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火灾逃生时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选项做法正确。故选:D8. 浓硝酸和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4HNO3 = Zn(NO3)2 + 2H2O + 2X,则X为A H2B. NH3C. NOD. NO2【答案】D【解析】【详解】原子的个数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变化。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2X中含有的原子个数Zn110N422H440O1284X的系数(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X应为
9、NO2。D项正确。ww*w.zzste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点评: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来推导未知的化学式。9. 构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二维图(即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来源*:&中教%网A. 甲点的物质可以是硫B. 乙点的物质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C. 丙点的物质可使无色酚酞变红D. 丁点的物质可以是Na2SO4【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甲点物质为单质,且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甲点的物质可以是硫,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乙点物质属于氧化物,且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乙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常见的空气污染
10、物,会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C.由图可知,丙点属于酸,且丙点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丙点的物质应为硫酸,硫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丁点属于盐,且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丁点的物质可以是硫酸钠,不符合题意。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0. 2021年,山西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能源供给成绩单:全年实现原煤产量12亿吨,完成发电量3826亿千瓦时,煤层气(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95亿立方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煤属于可再生能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COC. 煤层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D. 煤燃烧将化学
11、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C【解析】【详解】A.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所以它是不可再生资源,选项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B.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即甲烷,选项错误;来源#:中教&网%C.煤层气燃烧即甲烷燃烧,会产生蓝色火焰,选项正确;D.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选项错误;答案为:C。1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谷雨一一谷雨断霜,霜是指液态的水B. 立夏一一气温升高,水中溶氧量升高C. 小满一一雨水增多,雨水属于纯净物D. 芒种一一小麦成熟,小麦粉富含糖类来源:中
12、教&*网【答案】D【解析】【详解】A.霜是指固态的水,故说法错误;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气温升高,水中溶氧量减低,故说法错误;C.雨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说法错误;D.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说法正确。故选D。12.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证明CaCl2溶液中含少量HCl加入Ca(OH)2溶液,观察溶液变化B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分别加水溶解,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C除去N2中少量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Cu粉D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A.
13、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判断盐酸是否除完,有可能带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C.氮气不和铜反应,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13. 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4、 甲的溶解度是102.5g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 g来%源:中教网D. 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是102.5g没有指明是在70时,选项A不正确;B甲的溶解度在0到7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大于70时,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B不正确;C20时,甲的溶解度为28.6 g 。即:在20时在100 g水中溶解28.6 g甲可达到饱和,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8.6 g,选项C不正确;D因为7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将
15、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因为溶解度减小而使甲无法完全溶解,都有晶体析出,选项D正确。故选D。14. 2021年12月,我国首座自主研发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正式投运,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气态和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列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是混合物B. 每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C. 它与干冰化学性质完全不同D. 它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气态和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只有一种物质二氧化碳,是纯净物,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16、构成的,正确;C.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它与干冰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错误;D.它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时,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错误;故选B。15.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BCD在含有NaOH、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A. AB. BC. CD. D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ww*w.z#【分析】反应过程与图像结合题,难度较大,考查结合图像分析化学反应过程能力。
17、【详解】A.在含有NaOH、B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虽先中和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但产生的Na2SO4会马上与 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因此开始就产生沉淀,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Mg比Zn金属活动性强,故Mg反应速率快,先出现拐点,另外,由于Zn相对原子量为65,Mg相对原子量为24,根据等质量的金属与过量的酸反应,二价中(Zn2+、Mg2+),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故Mg产生的氢气比Zn的多,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题干“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因此溶液是NaOH,故显碱性,pH7,纵坐标起点从大于
18、7开始,图像明显错误,符合题意;D.等质量粉末、块状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相等,由于粉末反应接触面积大,故反应速率快,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是化学反应过程和图像相结合的题型,突破口是可以抓住图像的起点、变化过程和终点进行分析,要求对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知识熟练,并能结合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进行分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w*ww.%16. 疫情防控,处处蕴含化学知识。(1)佩戴口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作用与_(填实验操作)类似。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主要成分是聚丙烯(C3H6)n,其中碳、氢
19、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2)接种疫苗:新冠疫苗运输过程中,制冷剂干冰升华,从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中改变的是_。(3)定期消毒: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次氯酸钠在水中生成次氯酸,可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次氯酸的化学式为_。(4)过氧乙酸(CH3COOOH)的结构示意图为,含有“过氧基”结构(如图方框部分)的物质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据此推测以下物质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有_。AHOH BOCO CHOOH来源:zzstep#*.com正确使用消毒液至关重要。请再列举一种生活中能用于消毒的物质_。【答案】(1) . 过滤 . 61 来源:zzste*&
20、p.co%m(2)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 (3) . +1价#正一价 . HClO (4) . C . 酒精【解析】【小问1详解】口罩通过孔洞分离空气和较大颗粒的杂质,作用与过滤类似;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n)(16n)=61;【小问2详解】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固态变为气态,微观上是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变大;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3详解】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x=+1;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次氯酸根离子显-1价,次氯酸由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氢离子显+1价,次
21、氯酸根离子显-1价,故化学式为:HClO;【小问4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含有“过氧基”结构(如图方框部分)的物质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过氧化氢中含有过氧键,可用作杀菌消毒。故选C;生活中,酒精可用于消毒。17. 我国CO2大规模利用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科技人员研究的CO2转化为化学产品的技术路线如图1。(1)“碳捕获”是指从空气中吸收CO2。若用生石灰通过化合反应“捕获”CO2,其产物是_。来源:中教&*网%(2)借助零碳能源电解水制得氢气。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中国&教育%出版网*#(3)按图2微观示意图制甲醇(CH3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CO2可转化成甲酸(
22、HCOOH)。甲酸是一种酸,工业上可用于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此用途利用的酸的性质是_。(5)写出上述技术路线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作用:环境问题:_;能源问题: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1)碳酸钙#CaCO3 (2) (3) (4)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5) .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缓解能源危机【解析】【小问1详解】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用生石灰通过化合反应“捕获”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A.C.O,故生成物可能是碳酸钙;【小问2详解】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甲酸能除去铁锈,是因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小问5详解】来源%:zz#st*ep.co&m环境方面:由图可知,该流程能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醇、甲酸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能源方法:该流程能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醇等燃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缓解能源危机。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18.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 1 回答问
24、题。(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_ 。(2)实验室利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该小组想进行铁在较纯净的氧气中的燃烧的实验,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 ,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使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 。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利用如图 2 所示装置可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_(填装置序号)。【答案】(1)长颈漏斗 来源:%中&教*网(2) . . C . (3) . B . 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G . F【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1详解】
25、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小问2详解】实验室利用 A 装置制取氧气,装置A为固体加热型,且管口有一小团棉花,故为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水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小组想进行铁在较纯净的氧气中的燃烧的实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排水法收集,即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制取二氧化碳为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故发生装置选择B;该装置的原理是: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使隔板上的固体
26、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若要反应开始,只需打开弹簧夹,使液体与隔板上的固体接触,反应即可开始,故该装置的突出优点就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除去杂质气体,先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然后用浓硫酸干燥除去水分,除杂时气体应该长进短出,故正确连接顺序为:气体GF。19. 疫情期间我国仅用 10 天就建造了火神山医院,其建材使用了 HDPE 膜,它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某项目学习小组对 HDPE 膜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NaOH 和 CaO;HDPE 膜不含氮元素【提出问题】HDPE 膜由什么元素组成?【进行实验
27、】称取 2.8gHDPE 膜,按图所示组装仪器,先通入氮气,再点燃酒精灯、通入一定量氧气使 HDPE 膜充分燃尽,实验中装置 B.C.D.E.F 对能吸收的气体均完全吸收。中国教育出版*网%#【记录数据】B装置总质量/gD装置总质量/gE装置总质量/g点燃酒精灯前120120120实验结束后123.6120128.8【讨论交流】(1)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装置 B 质量增加,说明 HDPE 膜燃烧产物有_(填化学式)。(2)装置 C 中的实验现象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3)装置 F 的作用是_。(4)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判断:HDPE 膜中一定含有_、_(填元素符号)。(5)根据实验数据
28、判断:HDPE 膜中 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反思评价】化学实验中如果产生了尾气,需对尾气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答案】 . 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 . H2O .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 . 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中,影响实验结果 . H . C . 不含 . 防止污染环境【解析】【详解】讨论交流:(1)实验前通入氮气,可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装置B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HDPE膜燃烧产物中有水,其化学式为:H2O;(2)装置C中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
29、二氧化碳,故铜丝表面的黑色固体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F中是碱石灰,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中,影响实验结果;(4)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HDPE膜燃烧产物中有水,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说明HDPE膜燃烧产物中含一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HDPE膜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其符号为:H、C;(5)根据实验数据,B装置中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则生成水的质量为:123.6g-120g=3.6g,则氢元素质量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30、碳酸钠和水,则HDPE膜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到了二氧化碳中,E装置中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8.8g-120g=8.8g,碳元素质量为: ,2.4g+0.4g=2.8g,等于HDPE膜质量,说明HDPE膜中不含氧元素;反思评价:化学实验中如果产生了尾气,尾气中可能含有空气污染物,故需对尾气进行处理,其目的是防止环境污染。四、物质转化关系题(本大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中国教#育&*%出版网20. 利用高铝铁矿石(成分为 Al2O3.FeO、Fe2O3)制备铝鞣剂主要成分为 Al(OH)2Cl及副产品铁红(Fe2O3)的一种工艺如下。www#.%zzs
31、t&已知:H2O2能将 Fe2+氧化为 Fe3+。(1)“酸溶”过程中 Fe2O3与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2)“氧化”前溶液中的离子有 Cl、Fe3+、Al3+、_ 、_,被氧化的离子是_(填离子名称)。(3)调节 pH 时需严格控制加入的碱性溶液的用量,其目的是_。(4)“操作”包括“洗涤、加热”两个步骤。“洗涤”时,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_ 溶液 ,若无沉淀产生,则 Fe(OH)3已洗涤干净。加热 Fe(OH)3生成铁红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1) . . 使金属氧化物全部溶解 (2) . Fe2+ . H+ . 亚铁离子 (3)使铁离子完全沉淀,铝离
32、子不沉淀 (4) . NaOH . 【解析】【分析】此工艺流程图主要考查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要求溶质成分的分析,也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来%源:中教网#*【小问1详解】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加入足量的酸的目的,是使金属氧化物全部溶解,提高酸溶的效果,故填写“使金属氧化物全部溶解”。【小问2详解】根据Al2O3.FeO、Fe2O3三种金属氧化物与过量盐酸反应,对应的产物分别是AlCl3.FeCl2.FeCl3,以及过量的HCl,因此存在的离子有Al3+、Fe2+、Fe3+、Cl-、H+五种,故填写“Fe2+、H+”。根据题干“H2O
33、2能将 Fe2+氧化为 Fe3+”,知道被氧化的是Fe2+,因此离子名称应填写“亚铁离子”;【小问3详解】若碱性溶液的用量的话,会引起Al3+也产生沉淀,减少产率,所以调节pH要控制好碱性溶液的用量,其目的是防止Al3+沉淀损失,故填写“使铁离子完全沉淀,铝离子不沉淀”。【小问4详解】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可以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 若无沉淀产生,则 Fe(OH)3已洗涤干净,故填写“NaOH”。由加热 Fe(OH)3生成铁红(Fe2O3),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产物还存在氢元素,因此还生成H2O,故填写“”。【点睛】工艺流程图是中考必考题型
34、,也是难点,突破口是要对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熟悉,要求分析出每一步滤液、滤渣,以及掌握常见分离提纯的方法。另外,陌生方程式的书写可以根据提示的信息,结合化学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特点进行书写。五、计算题(本题共10分)21. 用沉淀法可测定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 11g 食用碱样品(含少量的杂质氯化钠),加水完全溶解制成 100g 溶液,逐次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钙溶液,实验数据如表:来源:#z%zstep*.com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20.020.020.020.020.020.0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118.0136.01
35、54.0M1910211.0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1)表中 M 的值为 _;(2)计算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3)请在图中画出生成的沉淀质量随滴加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图(标出恰好完全反应时点的坐标)。来源:*#【答案】(1)172 (2)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样品在第5次就被完全反应了,11g样品最终能产生设: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答: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6.7%。 (3)【解析】【小问1详解】来源:z&zstep.#%com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每加入20g氯化钙,会生成120g-118g=2g沉淀,所以第4次加入氯化钙时,对应能够产生8g沉淀,所以表中 M 的值为。【小问2详解】详解见答案。【小问3详解】综合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每加入20g氯化钙,会生成2g沉淀,那么每10.0g氯化钙溶液产生碳酸钙沉淀1.0g,所以最终要产生9.0g碳酸钙需要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90.0g,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点的坐标为(90,9.0),对应图像见答案。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