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广东专用)-黄金卷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广东专用)-黄金卷8.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广东专用)第八模拟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2、;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料燃烧B菜刀生锈C豆腐切块D剩饭变质【答案】C【解析】燃料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A属于化学变化;菜刀生锈,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B属于化学变化;豆腐切块,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C属于物理变化;剩饭变质,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D属
3、于化学变化。2化石能源是有限的,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D酒精【答案】D【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能源;酒精可通过粮食等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能源,选D。3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萝卜B鱼C卷心菜D苹果【答案】B【解析】萝卜富含维生素,A错误;鱼富含蛋白质,B正确;卷心菜富含维生素,C错误;苹果富含维生素,D错误。4随着“绿色奥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
4、A【解析】氮气是空气成分之一,不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A正确;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B错误;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C错误;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D错误。5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有些人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涂抹下列厨房中的某物质能明显缓解不适,该物质是A食醋B花生油C酱油D面粉【答案】A【解析】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有些人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所选的物质应是能与碱性皂角素反应的酸性物质,且对皮肤无副作用,厨房中的食醋中含有醋酸,显酸性,符合要求,选A。6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甲状腺肿大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
5、是A钙B铁C氟D碘【答案】D【解析】青少年缺少钙元素影响骨骼生长,中老年缺少钙元素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缺少铁元素,容易引起贫血症状;缺氟,对牙齿的发育和钙化有重要影响;缺少碘元素引起甲状腺肿大,选D。7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各地,市民外出需佩戴口罩以防万一。以下为生产口罩的部分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过滤纸B塑料呼吸阀C无纺布D铝制鼻条【答案】D【解析】过滤纸,不是纯金属或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A错误;塑料呼吸阀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B错误;无纺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C错误;铝制鼻条是用铝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D正确。8
6、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铁、锌、硒都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B合金、塑料、合成纤维都是合成材料C一氧化碳、甲烷、乙醇都是有机物DCO、SO2.PM2.5都是空气污染物【答案】D【解析】铁、锌、硒都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A错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都是合成材料,B错误;一氧化碳为无机化合物,甲烷、乙醇都是有机物,C错误;臭氧、二氧化氮、CO、SO2.PM2.5都是空气污染物,D正确。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柴架空了能够燃烧更旺与氧气充分接触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水能灭火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用灯帽
7、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答案】C【解析】木柴架空了能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更旺,A正确;建立隔离带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熄灭,B正确;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错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使酒精与氧气隔绝而熄灭,D正确。10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有一层铜绿,形成铜绿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X的化学式为COB形成铜绿时只需铜同时接触氧气和水C参加反应的铜、氧气的质量比为41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三种【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铜原子的个数为2个,氢原子个数为2个,氧原子个数为5个
8、,碳原子个数为1个,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故X中应包含有1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A不符合题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形成铜绿时需铜同时接触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B不符合题意;参加反应的铜、氧气的质量比为为:(642)(162)=41,C符合题意;反应前铜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均为0价,反应后铜为+4价氧元素为-2价,反应前后碳元素均为+4价,反应前后氢元素均为+1价,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二种,D不符合题意。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宏观和微观间联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9、B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6000L氧气可以压缩进40L的钢瓶中,说明加压可使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水,其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答案】A【解析】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A错误;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带有气味的分子运动到鼻孔被人闻到,B正确;6000L氧气可以压缩进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见有间隔,加压可使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正确;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其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正确。12硝酸铵受热到3000以上时,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引起爆炸,爆炸的产物中不可
10、能含有AN2BCO2CH2ODNO2【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没有碳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选B。13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用括号内物质进行鉴别,不能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NaOH、CaCO3.NH4NO3三种固体(水)BCO2.O2.空气三种气体(燃着的木条)C铜粉、铁粉、木炭粉三种黑色固体(稀硫酸)DCuCl2.KNO3.Na2CO3三种溶液(澄清石灰水)【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碳酸钙难溶于水,硝酸铵溶于水吸热,A可以鉴别;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有助燃性,会使燃着的木条燃烧
11、更旺,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平稳燃烧,B可以鉴别;铜粉、铁粉、木炭粉三种黑色固体中,只有铁粉会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其它都不反应,C不能鉴别;氯化铜可以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所以氯化铜中会看到蓝色沉淀,硝酸钾中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中因为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会看到白色沉淀,D可以鉴别。14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用于表彰科学家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其中一种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式为C10H11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该物质由碳、氢、氨、氧四种原子构成C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11D该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答案】D【解析】,可知碳元素的质量
12、分数为62.2%,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3%,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9%,由此可知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A错误;该物质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B错误;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0)(111)=12011,C错误;该物质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不属于氧化物,D正确。15硝酸钾、碳酸钾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KNO331.645.885.5110169K2CO3110114
13、121126139A碳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20时,100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溶质C降低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D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6080【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碳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A错误;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水中溶解31.6g溶质,100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小于31.6g,B错误;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及降温的情况,不能确定是否有晶体析出,C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6080,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
14、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氮是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生命所需的重要元素:(1)由图1可知,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图2为氮元素结构示意图,则b的数值为_.(3)图3表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X是_.(4)氮的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5)查阅资料可知,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图3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写一种即可)。(6)常下E与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F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7分) (1)14.01(1分) (2)5(1分) (3)单质(
15、1分) (4)形成酸雨(1分) (5)NO或NO2(1分) (6)HNO3+NaOH=NaNO3+H2O(2分) 【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b的数值=7-2=5。(3)A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的是单质。(4)氮的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形成酸雨。 (5)氮元素处于中间的价态为+2价或+4价,对应图中的B点或C点,且属于氧化物,则B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O,C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O2。(6)E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且表示的是酸,则E的化学式为HNO3,HNO
16、3和NaOH反应生成NaNO3和H2O,NaNO3属于盐,且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符合F点的要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NaOH=NaNO3+H2O。17“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新工艺和技术。(1)将CO2压入地下储存过程中,分子间间隔会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将CO2封入蓄水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CO2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里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捕CO2也可用于制灭火器,因为它具有密度大于空气、_的化学性质。其灭火原理是_。【答案】(8分
17、)(1)变小(1分) (2)CO2+H2O=H2CO3(2分) (3)(1分) (2分) (4) 不支持燃烧(1分) 隔绝空气(1分)【解析】(1)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在加压、降温条件下,气体分子间间隔会变小,故将CO2压入地下储存过程中,分子间间隔会变小;(2)将CO2封入蓄水层中,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CO2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中,反应物是3个H2和1个CO2,生成物是1个CH3OH和未知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还差2个H和1个O,故缺少的是H2O,其微观示意图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18、4)CO2具有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18(10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_,如果操作过程中仰视读取量筒刻度读数,最终配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偏大”、“偏小”或“不变”)。(2)实验乙:能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现象是_,如果让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需要_(操作方法),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一点即可)。(3)实验丙:向烧杯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填序号);烧杯3中溶液pH为2,滴加NaOH溶
19、液,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NaOH溶液,若发现pH_即可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0分)(1)在量筒中溶解食盐氯化钠(1分) 偏小(1分)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1分)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1分) 对水中白磷隔绝空气(合理即可)(1分) (3)产生白色沉淀(1分) 2(1分) 7(1分) (2分)【解析】(1)量筒既不能做反应容器也不能配制溶液,更不能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所以错误是:在量筒中溶解食盐氯化钠;仰视读取量筒刻度读数,使得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比理论体积偏大,那么溶液的质量偏大,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导致最终配得的溶液中溶质
20、的质量分数偏小;(2)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若想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那么另外两个条件一定要满足,符合要求的只有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且一个燃烧,一个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所以可以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让其燃烧;实验中的热水一方面是使水中的白磷无法接触氧气,另一方面为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以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合理即可;(3)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看到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2中的溶液是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3中是稀盐酸显
21、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所以只有2中的溶液变红;烧杯3中溶液显酸性pH为2,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因为加的是溶液,如果不反应的话,会起到稀释稀盐酸的作用,会导致pH接近7,但是当pH=7时,溶液是中性的,不是酸性,就能证明酸被反应完了,当pH大于7时,溶液是碱性的,不是酸性,也能证明酸被反应完了;故当pH7时,即可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即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19通过对有机物的学习,知道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同学们对甲烷继续进行探究学习:【探究】甲烷的制取【查阅资料】实验室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
22、。(1)仪器a的名称是_。(2)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_(填序号,下同),选用装置C收集甲烷时气体应从_端进入,如果选择装置D收集,其中装满水,则气体应从_端进入。【探究】甲烷的组成元素(3)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见图E),烧杯内壁有_生成,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为_。由此推断,甲烷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4)点燃甲烷前,应先验纯,并且将甲烷气体通过盛有_的干燥装置D,目的是_。(5)同学们通过隔绝空气对甲烷气体加强热,也得出了甲烷的组成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探究】甲烷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通过以上探究,甲烷除了具有可燃性、能分解外,还具有什么
23、化学性质?(6)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甲烷具有还原性。【验证实验】该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甲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乙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甲烷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评价】(8)实验时,要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通入甲烷加热的目的是_。【答案】 (10分) (1)长颈漏斗(1分) (2)A(0.5分) b(0.5分) e(0.5分) (3)水雾(0.5分)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0.5分) (4)浓硫酸(0.5分) 除去甲烷中的水蒸气,防止对甲烷燃烧产物的验证产生
24、干扰(合理即可) (1分) (5)H2(0.5分) (6)(2分) (7)(2分) (8)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装置发生爆炸(0.5分) 【解析】【查阅资料】(1)根据图示可知,a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装置C有长短导管,甲烷密度比空气小聚集在空气上方,故由短导管即b管口进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会在水面以上,故由短导管即e管口进入,则水会从长导管排出;(3)甲烷燃烧后有水生成故在烧杯内壁观察到水雾,还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5、4)甲烷燃烧后有水生成如点燃之前要先除水,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故先通入浓硫酸,这样避免点燃前的水干扰生成物水的检验;(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后由1个碳原子,还差4个氢原子由化学计量数为2,得化学式为。【提出问题】(6)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7)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说明由铜生成,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有水生成,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据此化学方程式:。【反思与评价】甲烷和空气混合物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故先通氮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装置发生爆炸。20利用废旧电池铜帽(
26、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1)要使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可采用的措施_(写出一个即可)。(2)过程中需加入试剂为_(填化学式)。(3)过程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过程中进行过滤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5)固体C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6)为了得到纯净的海绵铜,过程中过滤后应_、干燥。【答案】(10分)(1)搅拌或增大硫酸的浓度(1分) (2)H2SO4.O2(2分) (3)CuSO4+Zn=ZnSO4
27、+Cu(2分) (4) 漏斗(1分) 引流(1分) (5)Zn、Cu(2分) (6)洗涤(1分) 【解析】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中的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铜与稀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溶液A为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锌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过程I中加入的物质为稀硫酸和氧气,过程中加入的物质B为锌。固体C中锌和铜的混合物,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Zn+CuSO4=ZnSO4+Cu。AE分别是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锌、锌和铜的混合物、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1)要使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可采用的措
28、施搅拌或增大硫酸的浓度。(2)过程需将电池铜帽中的Zn变成ZnSO4,Cu变成CuSO4,Zn和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已知可知,Cu、稀硫酸和氧气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加入试剂为H2SO4和O2。(3)过程中有红色固体产生,是因为固体C中的锌和物质D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4)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出来,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固体C中含有Cu和Zn。(6)为了得到纯净的海绵铜,过程中过滤后应进行洗涤、干燥。21早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就对
29、铁器的生产和使用有所记载,到了现代,炼铁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1)下列物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A铜导线B铁锅C金项链D铝箔(2)对钢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的原理是_。(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生锈的废铁锅中铁的含量进行测定。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废铁锅粉碎后,称取20 g碎屑放入烧杯中,缓慢加入50 g稀硫酸并不断搅拌(除铁、氧化铁以外的物质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9.5 g。求该废铁锅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答案】(10分)(1)A(2分) (2)隔绝空气(或氧
30、气)和隔绝水(2分) (3)(6分)解:设废铁锅中铁的质量为x,氢气的质量=20 g+50 g-69.5 g=0.5 g,x=14 g铁锅中铁的质量分数=14 g/20 g100%=70%;答:废铁锅中铁的质量分数70%。【解析】(1)铜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导线;铁锅主要是利用了铁的良好导热性;金项链主要是利用了金的不活泼性,常温下不易反应;铝箔主要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选A;(2)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会生锈,破坏生锈的条件即可防锈,对钢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能有效隔绝空气(或氧气)和水,破坏了生锈的条件,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3)生锈的铁锅与稀硫酸反应的成分是铁和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溶液呈酸性,说明酸过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重量是氢气的质量(因为氢气溢出溶液),可以根据反应方程式求出铁的质量,从而求出废铁锅中铁的质量分数;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