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6042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万柏林区2023年初中阶段学业综合检测试卷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S-32 Cu-64 Zn-65第I卷 选择题(共20分)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1.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促进全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大力开采矿产资源B. 焚烧农作物秸秆以改善土壤质量C.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D.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2.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在空气成分中,所占比率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气体是A. 稀有

2、气体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氧气3. 山西是醋的故乡,有这样的说法“在山西醋香可弥漫一座城的大街小巷”,关于这一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A. 分子之间有间隔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的体积很小4. 氧化锆是一种灰白色固体,其化学式为ZrO2,是制作牙齿的主要材质,该物质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A. +4B. -4C. +2D. +15. 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下列各项中不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利用二氧化碳灭火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 氯化钙做干燥剂D. 用石墨做电极6. 2023年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东举办,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展馆内

3、产品琳琅满目,一种可以替代钢的POM工程塑料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该POM工程塑料属于A. 金属材料B. 天然材料C. 合成材料D. 复合材料7. 腐霉利(化学式:C13H11Cl2NO2)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广泛用来蔬菜、水果等作物病害的防治。以下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腐霉利是一种新型混合物B. 腐霉利含有碳、氢、氯、氮、氧5种元素C. 腐霉利中含有1个氯气分子D. 腐霉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18. 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成功测定了锌、镝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镝属于非金属元素B.

4、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C. Dy3+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D. 镝原子核内有66个质子9.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 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D.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10. 已知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9g,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如图,小明同学在盛有100g30蒸馏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和40gKNO3固体,充分溶解,通过观察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 乙中是30时KNO3的饱和溶液B. 乙中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中的2倍C. 将甲烧杯溶液温度降温到

5、10,甲中溶液是饱和溶液D. 将乙烧杯溶液温度降温到10,乙中溶液是饱和溶液非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S-32 Cu-64 Zn-65三、生产、生活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关注生活现象】11. 我省全面夯实新型综合能源大省地位,推进地方美食与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实现了转型跨越。请依据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相关问题。(1)传统的燃煤发电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_的产生,目前山西全省用电负荷的四分之一来自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将_转化为电能。(2)山西沁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

6、层气田。煤层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流行于山西曲沃一带的“冷香豆腐脑”以浓郁、适口著称,其制作工序繁杂,包含“磨浆”、“隔渣”等流程。“磨浆”是将泡过水的黄豆磨成豆浆,该过程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隔渣”是将豆渣和豆浆进行分离,这一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4)山西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脚下,“汾源灵沼”终年山泉流淌不绝,成为来山西旅游的“打卡地”之一。欲检验该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保护汾河,人人都是行动者,请写出一条汾河流域

7、生态保护措施_。【关注生产实际】12.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某工厂利用工业废硫酸和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少量Fe2O3、Cu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硫酸锌。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为加快菱锌矿在酸溶池的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可采取的措施是_。(2)写出酸溶池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1个),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3)写出滤液加入锌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1个)。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13. 科普阅读从美国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事故看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氯乙烯(C2H3Cl)是工业上合成聚氯乙烯树脂的

8、原料。标准状况下氯乙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氯乙烯气体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爆炸,氯乙烯有毒,在生产和操作环节中工作人员要佩戴防毒面具、穿戴防化服和手套。2023年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列满载液化氯乙烯的火车脱轨发生泄漏并引发大火,方圆数公里内的居民被迫紧急疏散,地势低洼地区发现有大量野生动物死亡,这是由于泄露的氯乙烯往往会先向低洼地区扩散,然后逐渐加大其影响范围,因氯乙烯气体微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此次火车脱轨事故导致周围数公里内的水源、河流被污染,大片农田土壤酸化,附近居民被迫饮用瓶装水。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氯乙烯(C2H3Cl)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9、(2)“泄露的氯乙烯往往会先向低洼地区扩散,然后逐渐加大其影响范围”推测氯乙烯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_。(3)改良被氯乙烯污染区域内酸性土壤应用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氯乙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5)初中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有_(写一种)。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4.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的相互转换关系。其中A固体俗称“干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1)分析1:A的化学式_。(2)分析2:B与C或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D属于化合物分

10、类中的_。(3)分析3:E生成B反应化学方程式_。六、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1分,共6分。)15.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家用铜芯(铜锌合金)电线铜的质量分数,取电线内铜芯样品的粉末10g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到没有气体放出,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A点的溶液中含有_种溶质。(2)求该铜芯线铜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基本实验】16. 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剩余灰烬,在农村常作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一含钾的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探究草木灰的成分,设计了以下实验

11、,请参与他们的实验活动,并回答以下问题。【实验目的】(1)初步学习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认识物质。(2)初步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药品】草木灰、蒸馏水、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等必备药品。【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漏斗等。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浸泡一段时间后过滤,获得草木灰的浸泡液。(1)取少量草木灰浸泡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定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填写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欲确定草木灰浸泡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_,操作的方法是_。【问题与交流】(3)本实验中用足量的蒸馏水浸泡草木灰的目的是_。【实验探究】17. 化学兴

12、趣小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市售某品牌“钙片”的补钙原理、成分以及功效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查阅资料】该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维生素D、硫酸锌、水果香料等。维生素D3、水果香料都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维生素D3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项目一:探究“钙片”补钙原理。【分析交流】“钙片”中钙以碳酸钙形式存在,“钙片”进入胃首先要通过人体胃酸对其进行溶解后方可被吸收。【进行实验】(1)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取适量“钙片”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化学方程式_【反思评价】(2)服用“钙片”时,采用_(填“吞服”或“嚼服”)的服药方式更有利促进胃肠吸收。项目二:探究“钙片”

13、中是否含有硫酸锌。(3)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取少量“钙片”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_。_“钙片”中含有硫酸锌。项目三:探究“钙片”的功效。【交流讨论】(4)该补钙剂适用于中老年人治疗因缺钙导致的_患者。老师建议大家应注意平时的饮食补钙,牛奶、鱼类等食物除富含营养素_外,是较好的补钙食物,应该多食用。答案解析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1.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促进全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大力开采矿产资源B. 焚烧农作物秸

14、秆以改善土壤质量C.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D. 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答案】C【解析】【详解】A、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会浪费资源,该做法不符合理念;B、焚烧农作物,会污染环境,该做法不符合理念;C、使用清洁能源,能保护环境,该做法符合理念;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环境,该做法不符合理念。故选C。2.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在空气成分中,所占比率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气体是A. 稀有气体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氧气【答案】C【解析】【详解】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占0.94%,含量很少,故A项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占0.03%,含量较少,且不常用作保护气,故B项不符合

15、题意;C、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在空气中占78%,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C项符合题意;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不能用作保护气,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C。3. 山西是醋的故乡,有这样的说法“在山西醋香可弥漫一座城的大街小巷”,关于这一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A. 分子之间有间隔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B【解析】【详解】山西醋香弥漫一座城的大街小巷,是因为醋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醋香。故选B。4. 氧化锆是一种灰白色固体,其化学式为ZrO2,是制作牙齿的主要材质,该物质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A

16、. +4B. -4C. +2D. +1【答案】A【解析】【详解】氧化锆化学式为ZrO2,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其中氧元素为-2价,可设锆的化合价为x,则x+(-2)2=0,可求的x=+4,所以该物质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5. 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下列各项中不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利用二氧化碳灭火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 氯化钙做干燥剂D. 用石墨做电极【答案】CD【解析】【详解】A、用二氧化碳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既不能够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参与体内的呼吸作用,呼

17、吸作用是一种缓慢氧化过程。所以氧气用于医疗急救主要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钙做干燥剂只是吸收水分,并不与水反应。不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D、用石墨做电极,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不是化学性质。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 选择CD。6. 2023年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东举办,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展馆内产品琳琅满目,一种可以替代钢的POM工程塑料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该POM工程塑料属于A. 金属材料B. 天然材料C. 合成材料D. 复合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该POM工程塑料属于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C。7. 腐霉利(化学式:C13H11Cl2NO2)是

18、一种新型杀菌剂,广泛用来蔬菜、水果等作物病害的防治。以下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腐霉利是一种新型混合物B. 腐霉利含有碳、氢、氯、氮、氧5种元素C. 腐霉利中含有1个氯气分子D. 腐霉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1【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腐霉利的化学式可知,腐霉利由C13H11Cl2NO2分子构成,属于化合物。A不正确;B、根据腐霉利的化学式可知,腐霉利由碳、氢、氯、氮、氧5种元素组成。B正确;C、根据腐霉利的化学式可知,1个腐霉利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不含有氯分子。C不正确;D、根据腐霉利的化学式可知,腐霉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13):(111)=156:11。D

19、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8. 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成功测定了锌、镝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镝属于非金属元素B. 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C. Dy3+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D. 镝原子核内有66个质子【答案】D【解析】【详解】A、镝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A不正确;B、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B不正确;C、Dy3+是Dy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所以Dy3+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C不正确;D、镝原子的原子序数是66,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镝原子核内有66个质子,D正确。综上所

20、述:选择D。9.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 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D.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铁钉和铝粉形态不同,即与硫酸接触面不同,所以无法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A不符合题意;B、据图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二氧化碳又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减小了装置内压强,由于反应在密闭装置内进行,二氧化碳不能逸出。所以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符合题意;C、由于多功能瓶中没有灌满水,所以收集的氧气不纯。C不符合题意;D、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

21、浊,不能用燃着的小木条。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B。10. 已知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9g,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如图,小明同学在盛有100g30蒸馏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和40gKNO3固体,充分溶解,通过观察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 乙中是30时KNO3的饱和溶液B. 乙中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中的2倍C. 将甲烧杯溶液温度降温到10,甲中溶液饱和溶液D. 将乙烧杯溶液温度降温到10,乙中溶液是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即30时100g水溶解KNO345.8g达到饱和,所以乙中30时

22、100g水溶解KNO340g没有达到饱和。A不正确;B、盛有100g30蒸馏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和40gKNO3固体,全部溶解,说明乙中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甲中的2倍,不能说明乙中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中的2倍。B不正确;C、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9g,即10时100g水溶解KNO320.9g达到饱和,所以甲烧杯中10时100g水溶解KNO320g没有达到饱和。C不正确;D、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9g,即10时100g水溶解KNO320.9g达到饱和,所以乙烧杯中10时100g水加入KNO340g,KNO3不能完全溶解,达到饱和。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

23、D。非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S-32 Cu-64 Zn-65三、生产、生活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关注生活现象】11. 我省全面夯实新型综合能源大省地位,推进地方美食与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实现了转型跨越。请依据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1)传统的燃煤发电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_的产生,目前山西全省用电负荷的四分之一来自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将_转化为电能。(2)山西沁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层气田。煤层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

24、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流行于山西曲沃一带的“冷香豆腐脑”以浓郁、适口著称,其制作工序繁杂,包含“磨浆”、“隔渣”等流程。“磨浆”是将泡过水的黄豆磨成豆浆,该过程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隔渣”是将豆渣和豆浆进行分离,这一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4)山西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脚下,“汾源灵沼”终年山泉流淌不绝,成为来山西旅游的“打卡地”之一。欲检验该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保护汾河,人人都是行动者,请写出一条汾河流域生态保护措施_。【答案】(1) . 酸雨 . 太阳能 (2) . 不可

25、再生 . (3) . 物理 . 过滤 . 玻璃棒 (4) . 肥皂水 . 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解析】【小问1详解】传统的燃煤发电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酸雨的产生,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小问2详解】煤层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磨浆”是将泡过水的黄豆磨成豆浆,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隔渣”是将豆渣和豆浆进行分离,这一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小问4详解】欲检验该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

26、皂水,向该山泉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为软水,泡沫较少且有浮渣为硬水;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可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汾河流域生态。【关注生产实际】12.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某工厂利用工业废硫酸和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少量Fe2O3、Cu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硫酸锌。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为加快菱锌矿在酸溶池的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可采取的措施是_。(2)写出酸溶池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1个),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3)写出滤液加入锌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1个)。【答案】(1)粉碎 (2) . (合理即可) . 复分解反应 (3)(合理

27、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为加快菱锌矿在酸溶池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可将菱锌矿粉碎,增加固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小问2详解】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了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小问3详解】锌和酸溶池生成的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13. 科普阅读从美国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事故看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氯乙烯(C2H3Cl)是工业上合成聚氯乙烯树脂原料。标准

28、状况下氯乙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氯乙烯气体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爆炸,氯乙烯有毒,在生产和操作环节中工作人员要佩戴防毒面具、穿戴防化服和手套。2023年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列满载液化氯乙烯的火车脱轨发生泄漏并引发大火,方圆数公里内的居民被迫紧急疏散,地势低洼地区发现有大量野生动物死亡,这是由于泄露的氯乙烯往往会先向低洼地区扩散,然后逐渐加大其影响范围,因氯乙烯气体微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此次火车脱轨事故导致周围数公里内的水源、河流被污染,大片农田土壤酸化,附近居民被迫饮用瓶装水。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氯乙烯(C2H3Cl)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泄

29、露的氯乙烯往往会先向低洼地区扩散,然后逐渐加大其影响范围”推测氯乙烯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_。(3)改良被氯乙烯污染区域内的酸性土壤应用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氯乙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5)初中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有_(写一种)。【答案】(1)有机物 (2)密度比空气大 (3) . 熟石灰 . (4)CO2 (5)浓硫酸(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氯乙烯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小问2详解】“泄露的氯乙烯往往会先向低洼地区扩散,然后逐渐加大其影响范围”,说明氯乙烯的密度比空气大;【小问3详解】因氯乙烯气体微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故被氯乙烯污染区域

30、内的土壤显酸性,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Cl、O的个数分别是4、6、2、10,生成物中含C、H、Cl、O的个数分别是0、6、2、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C、8个O,故X的化学式为:CO2;【小问5详解】初中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有浓硫酸、氢氧化钠等。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4.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的相互转换关系。其中A固体俗称“干冰”,三角形中的“”指一

31、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1)分析1:A的化学式_。(2)分析2:B与C或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D属于化合物分类中的_。(3)分析3:E生成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CO2 (2) . . 酸 (3)【解析】【分析】已知A固体俗称“干冰”,可推出A为二氧化碳,A能转化为C,可推出C为碳酸钠,B能A,C发生反应,可推出B为氢氧化钙,D能与B、C发生反应,则D应为一种酸,B能生成F,则F应为碳酸钙,F能生成E,则E应为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A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钙,C为碳酸钠

3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D属于化合物分类中的酸;【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E为氧化钙,B为氢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六、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1分,共6分。)15.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家用铜芯(铜锌合金)电线铜的质量分数,取电线内铜芯样品的粉末10g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到没有气体放出,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A点的溶液中含有_种溶质。(2)求该铜芯线铜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答案】(1)1

33、#一 (2)解:设10g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x 则10g样品中含铜的质量分数为:答:该钢芯电线中钢的质量分数为67.5。【解析】【小问1详解】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A点金属过量,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锌1种溶质;【小问2详解】解析见答案。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基本实验】16. 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剩余灰烬,在农村常作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一含钾的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探究草木灰的成分,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参与他们的实验活动,并回答以下问题。【实验目的】(1)初步学习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认识物质。(2)初步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

34、验药品】草木灰、蒸馏水、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等必备药品。【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漏斗等。【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浸泡一段时间后过滤,获得草木灰的浸泡液。(1)取少量草木灰浸泡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定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填写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欲确定草木灰浸泡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_,操作的方法是_。【问题与交流】(3)本实验中用足量的蒸馏水浸泡草木灰的目的是_。【答案】(1) . . (2) . 酚酞溶液 . 取少量草木灰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草木灰浸泡液显碱性 (3)充分溶解草木

35、灰中的可溶物【解析】小问1详解】取少量草木灰浸泡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氯化钙溶液中的钙离子可以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为碳酸钙沉淀。所以可判定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符号为,即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草木灰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小问2详解】确定草木灰浸泡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即紫色石蕊溶液或无色酚酞溶液,操作的方法是取少量草木灰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蓝(变红),说明草木灰浸泡液显碱性。【小问3详解】为使草木灰中的可溶物充分溶解,本实验中用足量的蒸馏水浸泡草木灰。【实验探究】17.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

36、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市售某品牌“钙片”的补钙原理、成分以及功效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查阅资料】该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维生素D、硫酸锌、水果香料等。维生素D3、水果香料都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维生素D3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项目一:探究“钙片”补钙原理。【分析交流】“钙片”中钙以碳酸钙形式存在,“钙片”进入胃首先要通过人体胃酸对其进行溶解后方可被吸收。【进行实验】(1)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取适量“钙片”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化学方程式_【反思评价】(2)服用“钙片”时,采用_(填“吞服”或“嚼服”)的服药方式更有利促进胃肠吸收。项目二:探究“钙片”中是否含有

37、硫酸锌。(3)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取少量“钙片”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_。_“钙片”中含有硫酸锌。项目三:探究“钙片”的功效。【交流讨论】(4)该补钙剂适用于中老年人治疗因缺钙导致的_患者。老师建议大家应注意平时的饮食补钙,牛奶、鱼类等食物除富含营养素_外,是较好的补钙食物,应该多食用。【答案】(1) . 盐酸 . 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 . (2)嚼服 (3) . 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4) . 骨质疏松 . 蛋白质【解析】【小问1详解】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而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取适量“钙片”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则服用“钙片”时,应采用嚼服。【小问3详解】硫酸锌能与氯化钡或硝酸钡等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可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等,若想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含有硫酸锌。【小问4详解】老年人缺钙易患佝偻病;牛奶、鱼类等食物除富含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