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494-2023 漏斗型池塘养殖通用技术规范(河南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T 2494-2023 漏斗型池塘养殖通用技术规范(河南省).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65.150 CCS B 52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4942023 漏斗型池塘养殖通用技术规范 2023-09-15 发布 2023-12-14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494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郑州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开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
2、起草人:张超峰、王健华、杨雪冰、刘猛、贾滔、王秋红、史良、郭江涛、张亚、孙新华、张友凡、弓飞龙、元洁琼、陈 颖、尚胜男。DB41/T 24942023 1 漏斗型池塘养殖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殖环境、池塘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吊水提质以及捕捞。本文件适用于摄食配合饲料的鱼类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T
3、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1077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32 渔药使用规范 DB41/T 22232022 漏斗型池塘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态循环 养殖尾水从漏斗池塘底部排污管道排出,经鱼粪集排装置分离后,上清水直接进入生态净化池;含有固态鱼粪、残饵的污水再通过沉淀塔进一步分离,二次分离出的尾水进入生态沟渠,经微生物、水生植物吸收等处理后,也进入生态净化池。经净化后回抽到漏斗型养殖池塘,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3.2 资源化利用 分离出养殖水体的鱼粪、残饵
4、,经发酵通道发酵后,输送到周边的农田、果园、苗圃等处,实现鱼粪、残饵资源化利用。3.3 吊水 经加注清水、停食瘦身、去土腥味、提高品质的过程。4 养殖环境 4.1 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应符合NY/T 5361的要求。DB41/T 24942023 2 4.2 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5 池塘准备 5.1 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购置、安装与调试,应符合DB41/T 22232022的要求。5.2 加水运行 新建池塘应检查池壁无渗漏、无塌陷,管道无漏水、无断裂、无阻塞后缓慢加水,逐步运行。5.3 种植水生植物 3 月以后在生态沟渠和一级净化池中种植伊乐藻、苦草、莲藕、鸢尾等水生植
5、物。5.4 清塘消毒 采取干法清塘:放养前10 d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180 g/m2225 g/m2;或放养前7 d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漂白粉用量20 g/m2。6 苗种放养 6.1 放养品种 主要放养大口黑鲈、鲤鱼、草鱼、鲫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丁鱥、锦鲤等品种。6.2 苗种质量 健康,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经检疫合格的苗种。6.3 苗种规格 养殖池:投放体长3 cm以上,已集中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苗种。二级生态净化池:放养鲢、鳙鱼苗种,规格50 g/尾200 g/尾为宜。6.4 放养密度 养殖池:培育苗种100 尾/m2300 尾/m2,商品鱼养殖2
6、0 尾/m260 尾/m2。二级生态净化池:放养鲢鱼40 尾/667m280 尾/667m2,鳙鱼20 尾/667m240 尾/667m2。6.5 放养时间 广温性鱼类在冬春季节放养;热带鱼在水温不低于20 时放养。6.6 注意事项 苗种应在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企业采购,运输应符合SC/T 1075的要求。放池前经2%4%食盐浸泡 3 min5 min。鱼苗放养时水温温差2,鱼种放养时水温温差5。DB41/T 24942023 3 7 饲料投喂 投喂膨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应符合SC/T 1077的要求。根据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选择相应专用饲料,根据不同水温调整投喂次数及投喂量。坚持定时、定位、定质
7、、定量的投饵原则。8 日常管理 8.1 巡塘 加强早、中、晚巡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2 水体循环 循环泵从二级净化池末端水面下0.5 m处抽取中上层水至漏斗型养殖池塘,沿池切线方向进水,由中心底部排水口经管道到鱼粪集排装置,由出水堰溢出的清水流入一、二级生态净化池,循环量保证 72 h循环1次以上,达到生态循环的目的。8.3 增氧 增氧设备配置应符合5.1规定。养殖池保持1台水车式增氧机全天24 h开启,溶解氧额定值设定 5 mg/L。8.4 补水 补充新水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温差超过5 应先进入二级净化池,随循环水加入养殖池。8.5 鱼粪、残饵收集处理 鱼粪、残饵由排污管道进入
8、集排装置和沉淀塔。上清水排入生态净化池,鱼粪排入发酵通道,实现资源化利用。8.6 设备检查、维修 每月定期对设备检查、维护,出现故障,及时维修,保证正常运行。8.7 档案管理 建立生产、用药、销售等记录。档案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9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原则。定期检査,发现鱼病,对症治疗。渔药使用应符合SC/T 1132的规定,并填写水产养殖用药记录。10 吊水 商品鱼达到上市规格后,停止投喂,加注井水,关闭外循环,保持增氧机正常运行。吊水可设置7 d、15 d、30 d等不同时间。DB41/T 24942023 4 11 捕捞 捕捞前降低水位,拉网时细心操作,防止鱼体受伤,夏季捕捞时应先加注井水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