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839-202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辽宁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6358759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 3839-202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辽宁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B21∕T 3839-202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辽宁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21∕T 3839-202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辽宁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T 3839-202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辽宁省).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13.100CCS J 09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38392023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2023-09-30 发布2023-10-30 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1/T 3839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评估单位和时限.25 评估程序.26 评估单元评定.37 建设等级评定.38 评估文件编制.4附录 A(资料性)评估表.5附录 B(规范性)评估报告格式.12DB21/T 3839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2、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市场监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新法、张晓筱、苏爽、王晓花、徐广大、刘明、高成凤、高诚、任嘉、王志鹏、王丽燕、王亚东、李月华、林佳黛、江黎丽、张宇、赵作成。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有关单位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和联系电话: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 55 号),024-96315-1-3202。文件起草单位和联系电话

3、: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沈阳市和平区文萃路4-2号),024-83912853。DB21/T 383920231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导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主体及要求、程序、内容、建设等级评定及评估文件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评估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4、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TSG 03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DB21/T 3182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DB21/T 3275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3术语和定义TSG 03和TSG 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安全风险 safety risk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3.2事故隐患 hidden hazard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

5、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3.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person in charge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3.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administrator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3.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中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的内设机构

6、。4评估主体及要求DB21/T 3839202324.1基本要求4.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主体,应对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性定期组织开展评估工作。4.1.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估组,评估组至少应由 3 人组成。4.1.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以借助注册安全工程师或省级及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专家等力量开展本单位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评估。4.1.4以下三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应达到本文件 7.1 条规定的 A 级标准:石油化工、涉氨制冷、化工成套装置、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长输和公用燃气管道使用等涉危化品行业领域的特种设备

7、使用企业;高等院校、医疗卫生(三甲医院)、车站、机场、轨道交通、大型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展览馆、宾馆、旅游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冶金、船舶制造、港口码头、物流仓储等事故易发行业领域的特种设备使用企业。4.2评估时限4.2.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原则上每三年进行一次。4.2.2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及时开展评估:发生 TSG 03 中规定的特种设备事故或特种设备相关事故后;依据的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主要文件和标准发生变化的;监管部门或检验机构发现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后;出现其他应当开展评估的情形。5评估程序5.1建立评估组织5.1.1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小组,明确评估负责人和评估组成人

8、员。5.1.2按照评估项目明确分工。5.2收集评估资料5.2.1座谈咨询,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运行情况,收集特种设备基本信息汇总表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建设方案、工作制度、培训、清单、台账等相关文件资料。5.2.2调阅档案,收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检验检测、安全检查记录等资料。5.2.3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效性。5.3确定评估项目5.3.1按照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特性等特点,确定评估单元。5.3.2按照评估单元分解评估项目,落实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5.4开展查评活动5.4.1按照各评估单元的评估项目逐项进行查评。5.4.2对安全风险评估结

9、果进行必要的计算,结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领域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行业等现行的严重事故隐患情况进行核查。5.4.3统计查评结果。DB21/T 3839202335.5评定建设等级5.5.1统计各评估单元的定量和定性评估结果。5.5.2对照评定标准确定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5.6编制评估报告5.6.1评估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和完整。5.6.2评估报告总体结构应合理、章节条理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文字简明扼要、图表清晰、基础数据完整可靠。6评估单元评定6.1评估单元选择6.1.1按照 TSG 08 的要求依法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附录 A 中表A.1 进行评估,包括机制建

10、设、风险管控、隐患治理、持续改进四个评估单元。6.1.2无专职安全管理员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按照附录 A 中表 A.2 进行评估,包括体系建设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评估单元。6.2评定要求6.2.1评估工作应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实际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开展评估工作,并按照评分标准对评估项目赋分;累计扣分的,直到该查评项目的分数扣完为止,不得出现负分。6.2.2无关项应从评估单元的标准分值中扣除。6.2.3评估表各单元的标准分均为 100 分,采用每个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评定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水平,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评估子单元实得分/评估子单元应得分)100%,

11、其中评估子单元应得分=评估子单元赋分标准分-评估子单元无关项赋分标准分。7建设等级评定7.1建设等级划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分 A 级、B 级和 C 级。7.2建设等级评定标准7.2.1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特种使用设备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评定为 A 级:近3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或特种设备相关事故;不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各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均在85%及以上。7.2.2具备下列条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评定为 B 级:近1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或特种设备相关事故;存在的严重事故隐患按照规定治理和按规定报告;各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均在70%及以上。7.2.3具备下列条

12、件之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评定为 C 级:近1年内发生过特种设备事故或特种设备相关事故;存在严重事故隐患;DB21/T 383920234任一评估单元相对得分率小于70%。8评估文件编制8.1概述8.1.1评估目的:主要表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的行为目标。8.1.2评估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等。8.1.3评估范围:主要明确评估的界限、范围。8.2评估项目概况8.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单位的地理位置、主要生产系统、规模;行业属性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特点;主要特种设备种类、数量及使用场所;近 3 年特种设备安全

13、运行情况;历次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情况及提出问题整改情况等。8.2.2特种设备双重机制建设规范性:主要包括特种设备管理责任部门、工作方案和动员部署情况、人员培训及制度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安全风险告知栏的设置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8.2.3特种设备双重机制有效性:安全风险清单建立完善情况、重大风险管控情况、以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为主要依据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及报告情况、安全风险告知情况、每年内审及改进情况等。8.2.4特种设备运行管理:主要包括特种设备管理与作业人员、使用登记、检验检测报告、日常检查及安全技术档案等。8.3建设等级评定8.3.1对评估单元的

14、评估项目逐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计算各评估单元的相对得分率。8.3.2根据建设等级评定标准,明确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级。8.4事故隐患整改8.4.1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具体、明确。8.4.2评估单位应针对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评估及现场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建议。8.4.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前的监控措施、整改完成期限、整改资金投入、整改责任人和验收人。8.5评估报告附件评估报告附件主要包括: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文件(复印件);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证书(复印件);特种设备基本信息汇总表;安全风险

15、分布图;重大风险清单;严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8.6评估报告格式评估报告的形式、编写格式应符合附录 B。DB21/T 383920235附 录 A(规范性)评估表表 A.1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表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1机制建设1001.1成立领导机构建立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或依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建设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并明确各自职责。10l.未以正式文件印发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的,不得分。2.未明确主要负责人职责的,扣 5 分;未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的

16、,扣 3 分;未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职责的,扣 2 分。3.存在特种设备重大风险管控和严重事故隐患治理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没有组织特种设备重大风险管控和严重事故隐患治理的,扣 10 分。1.2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内容、保障措施、进度和责任要求等内容。10l.未制定工作方案,不得分。2.工作方案未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保障措施、进度及责任要求的,每项扣 2 分。1.3实施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定特种设备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培训学习,宣传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介绍常见的特种设备风险因素、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控

17、措施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并保留培训记录。20l.未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相关培训计划,不得分。2.未按计划进行培训的,按未培训次数占比相应扣分;记录不完整齐全的,每缺一项扣 1 分;未保留培训记录的,不得分;单次培训未保留记录的,视为该次未培训。1.4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应遵循特种设备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特种设备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相关制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401.未

18、定期识别和获取特种设备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特种设备规范性文件的(未列出文件清单),不得分。2.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或者未正式文件印发实施的,不得分;缺少责任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内容的,每项扣 10 分,制度内容与实际情况明DB21/T 383920236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度。显不符的,不得分。1.5实施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和运行,并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特种

19、设备使用单位应明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管部门或机构。201.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不清楚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职责,每人扣5分;2.主要负责人在人力、物资、资金等有一方面的投入保障不到位的,扣 10人。3.未明确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负责部门的,扣 10 分。2风险管控1002.1安全风险辨识应当以在用的单台(套)特种设备及其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点划分,按照全面排查、参照目录、分类明确、范围清晰、易于识别、便于管理的原则,进行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15l.风险点排查不全的,按所占特种设备总数的

20、比例相应扣分。2.危险源辨识范围中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缺一项扣 1 分。2.2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对辨识出的各项安全风险类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宜参考 DB21/T3182 附录 D,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可选用其他适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151.特种设备风险评估等级错误的,按所占特种设备总数的比例相应扣分。2.涉及 DB21/T 3182 第5.4.3 条重大风险未按规定判定的,不得分。2.3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清单的主要项目包括设备种类、设备类别、设备名称/品种、产品编号/单位内编号、风险因素、管控措施、责任部门、

21、责任人、设备位置。301.未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不得分。2.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中主要项目缺一项扣 3 分。3.缺少特种设备的,按所占特种设备总数的比例相应扣分,扣 3 分。2.4安全风险动态管控机制建立基于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301.按照特种设备类别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按所占特种设备种类的比例相应扣分。2.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的,每缺一项制度扣 10分。2.4风险分级管控应结合设备特点和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从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规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22、,明确和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151.未按照风险等级明确和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的,未明确风险管控职责的,每个层级扣 3 分;未落实风险管控职责的,每个层级扣 5 分。DB21/T 383920237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的风险管控职责,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高度关注运营情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2.风险控制措施缺失的,每项扣 3 分。3.未实施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的,按所占特种设备总数的比例相应扣分。2.5重大风险管控重大安全风险应由特种设

23、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专项管控;固有风险为重大风险的,必须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措施。201.涉及重大风险的特种设备,其风险管控措施中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每缺失一项扣 5 分。2.重大风险未制定专项管控方案或重大风险专项管控不是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的,不得分。2.6风险公告警示应对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在特种设备明显位置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51.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位置未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的,每处扣 1 分;2.在特种设备危险区域明显位置未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的,每处 1分。3隐患排查治理1003.

24、1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应将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作为隐患排查的基础和依据,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失效环节。隐患排查计划应明确隐患排查的项目、内容、方法、责任人和频次。201.未制定特种设备隐患排查计划的不得分;隐患排查计划排查责任或排查周期不明确的,每项扣4 分;排查计划缺少风险管控清单的中风险管控措施的,每项扣 1 分。2.隐患排查计划的内容未根据特种设备配置覆盖 DB21/T 3182 附录 F 排查内容的,不得分;涉及重大风险的,排查计划缺失重大风险管控专项方案中风险管控措施的,每项扣 4 分。3.2隐患排查应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危险源开展全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

25、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严重事故隐患,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和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301.未按照隐患排查计划开展排查的(没有排查记录视为未排查),每次扣 6分。2.排查出严重事故隐患未按规定报告的,每次扣10 分。3.评估过程中,现场发现一处一般隐患扣 3 分;发现严重事故隐患的(企业自查发现的或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并已责令生DB21/T 383920238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产 经 营 单 位 整 改 的 除外),不得分。3.

26、3隐患治理对于一般事故隐患,责任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制定隐患治理计划,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确保按时整改。对于排查出的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特种设备安 全 管 理 负 责 人 应 按 照DB21/T 3182 规定的内容组织制定并实施严格的严重事故隐患治理方案。201.对于排查出的特种设备一般事故隐患超期未治理的,每项扣 3 分。2.对于排查出的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未制定和落实重大事故治理方案的,不得分。3.4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按照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

27、对严重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对严重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并责令设备停用的,在完成治理并经评估符合设备启用条件后,还应当按规定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经营的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启用设备。201.一般事故隐患未组织验收的,每项 2 分。2.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完成,擅自启用设备的,不得分。3.5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计划、排查、登记、治理、评估和验收环节,形成闭环管理。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主要内容应包括隐患排查计

28、划清单、隐患和问题清单、整改工作清单、复查验收清单。101.隐患排查治理未实施闭环管理的,每项扣2分。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不得分;近12 个月内,台账或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的隐患排查计划清单、隐患和问题清单、整改工作清单、复查验收清单,缺项的每次扣 1 分。4持续改进1004.1定期评估应按照要求对本单位的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流程、规章制度、风险评估、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各环节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双重预防机制持续有效运行。501.定期评估超过 12 个月的,扣15 分;超过 24 个月未评估的扣 30 分;超过 36 个月未评估的,不得分。2.评估发

29、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的,每项扣7 分。4.2动态评估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特种50(1)至(7)项的任一种DB21/T 383920239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修正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制度文件和管控措施:(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2)使用单位安装、改造、维修设备;(3)设备使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4)发生伤亡事故或同种类特种设备发生事故;(5)组织机构重大调整的;(6)隐患排查治理发现安全风险管控存在缺失和漏洞;(7)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检验机构发现重大风险或严重事故隐患;(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

30、情况。情形出现时,未及时修正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制度文件和管控措施的,每项扣 5 分。表 A.2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评估表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1体系建设1001.1安全风险动态管控机制建立基于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落实自查要求,按照特种设备类别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301.按照特种设备类别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按所占特种设备种类的比例相应扣分。2.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的,每缺一项制度扣 10分。1.2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

31、使用单位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完善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301.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或者未正式文件印发实施的,不得分;制度内容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不得分。2.缺少责任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内容的,每项扣 10 分。1.2实施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特种设备隐患排查

32、治理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明确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201.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不清楚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职责,每人扣5分;2.主要负责人在人力、物资、资金等有一方面的投入保障不到位的,扣 10人。3.未明确特种设备双重DB21/T 3839202310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管理部门。预防机制建设负责部门的,扣 10 分。1.3持续改进应按照要求对本单位的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流程、规章制度、隐患排查治理等各环节进行修改完善,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持续有效运行。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及时修正完善隐患排查

33、治理相关制度文件和工作措施:(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2)使用单位安装、改造、维修设备;(3)设备使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4)发生伤亡事故或同种类特种设备发生事故;(5)组织机构重大调整的;(6)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检验机构发现严重事故隐患;(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201.定期评估超过 12 个月的,扣10 分;超过 24 个月未评估的扣 15 分;超过 36 个月未评估的,不得分。2.评估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的,每项扣4 分。3.(1)至(6)项的任一种情形出现时,未及时修正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文件和工作措施的,扣 3 分。2隐患排查

34、治理1003.1制定隐患排查计划隐患排查计划应明确隐患排查的项目、内容、方法、责任人和频次。201.未制定特种设备隐患排查计划的不得分;隐患排查计划排查责任或排查周期不明确的,每项扣4 分;排查计划缺少风险管控清单的中风险管控措施的,每项扣 1 分。2.隐患排查计划的内容未根据特种设备配置覆盖 DB21/T 3182 附录 F 排查内容的,不得分;涉及重大风险的,排查计划缺失重大风险管控专项方案中风险管控措施的,每项扣 4 分。3.2隐患排查应对所存在的危险源开展全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隐

35、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严重事故隐患,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和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301.未按照隐患排查计划开展排查的(没有排查记录视为未排查),每次扣 6分。2.排查出严重事故隐患未按规定报告的,每次扣10 分。3.评估过程中,现场发现一处一般隐患扣 3 分;发现严重事故隐患的(企业自查发现的或在执法DB21/T 3839202311序号查评项目查评内容及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标准查评结果实际得分检查中发现并已责令生产经营单位整改的除外),不得分。3.3隐患治理对于一般事故隐患,责任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制定隐患治理计划,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

36、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确保按时整改。对于排查出的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特种设备安 全 管 理 负 责 人 应 按 照DB21/T 3182 规定的内容组织制定并实施严格的严重事故隐患治理方案。201.对于排查出的特种设备一般事故隐患超期未治理的,每项扣 3 分。2.对于排查出的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未制定和落实重大事故治理方案的,不得分。3.4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按照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严重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对严重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对负责特种设备

37、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并责令设备停用的,在完成治理并经评估符合设备启用条件后,还应当按规定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经营的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启用设备。201.一般事故隐患未组织验收的,每项 2 分。2.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完成,擅自启用设备的,不得分。3.5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计划、排查、登记、治理、评估和验收环节,形成闭环管理。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主要内容应包括隐患排查计划清单、隐患和问题清单、整改工作清单、复查验收清单。101.隐患排查治理未实施闭环管理的,每项扣2分。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8、或数据库,不得分;近12 个月内,台账或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的隐患排查计划清单、隐患和问题清单、整改工作清单、复查验收清单,缺项的每次扣 1 分。DB21/T 3839202312附 录 B(资料性)评估报告格式B.1评估报告基本格式要求如下:a)封面;b)著录项;c)前言;d)目录;e)正文;f)附件。B.2字体字号正文的章、节标题分别采用二号宋体、三号黑体,项目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字;内容的文字表述部分采用四号宋体字,表头、图标题表述部分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数字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附件的图表可选用复印件,附件的标题和项目标题分别采用三号和四号黑体字,内容的文字和表格表述采用的

39、字体同正文。B.3规格应采用A4开本,幅面尺寸为210mm279mm,允许公差1mm,左侧装订。B.4封面样张封面式样如图 B.1 所示。B.5著录项样张著录项首页、著录项次页式样分别如图 B.2 和图 B.3 所示。DB21/XXXXXXXXX13版次:使用使用单位名称单位名称(二号宋体加粗二号宋体加粗)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二号宋体加粗二号宋体加粗)评估评估报告报告(一号黑体加粗一号黑体加粗)评估单位评估单位名称名称(二号宋体加粗二号宋体加粗)年年月月(三号宋体加粗三号宋体加粗)图 B.1 封面式样DB21/T 3839202314使用使用单位名称单位名称(三号宋体加粗三号宋体加粗)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三号宋体加粗三号宋体加粗)评估评估报告报告(二号宋体加粗二号宋体加粗)法定代表人:(四号宋体)技术负责人:(四号宋体)评价项目组组长:(四号宋体)年年月月(小四号宋体加粗小四号宋体加粗)(评估单位公章)图 B.2 著录项首页样张DB21/XXXXXXXXX15评估人员表评估人员表(三号宋体加粗三号宋体加粗)姓姓名名职称或资格证书号职称或资格证书号签签字字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注:此表应根据实际参与人数编制,表中字体四号宋体加粗)图 B.3 著录项次页样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石化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