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515-2019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357831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2515-2019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23∕T 2515-2019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23∕T 2515-2019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T 2515-2019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35.240.01L70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25152019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2019-12-25发布2020-01-24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T25152019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13.1智慧城市.13.2数据中台.13.3应急通信网络.13.4运维阶段.13.5社会运营.14缩略语.25概念模型.26技术框架模型.37通用要求.47.1感知物联层.47.2传输网络层.57.3存储计算层.57.4数据与服务融合层.57.5智慧应用层.97.6安全保障体系.107.7组织保障体系.117.8政策保障体系.117.9

2、标准保障体系.11IDB23/T2515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华电网络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赛迪智慧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新华三集团、哈尔滨龙网信息工程管理测评有限公司、哈尔滨珏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

3、启迪、于新海、曹一兵、杨景灿、孟炬、赵辉、辛继魏、刘勇、聂飞、肖洪涛、赵玉明、张志君、周斌、周全、王倪虹、林富明、孟昭辉、刘志勇、徐维科、于喜涛、岳海宾、张庆、刘宝龙、谷俊涛、朱洪建、黄鑫。IIDB23/T25152019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慧城市术语和定义、智慧城市概念模型、技术框架模型和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及整体规划设计。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改造、升级及具体智慧类项目建设亦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4、件。GB/T34678-2017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DB23/TXXXX-2019智慧城市建设指南DB23/TXXXX-XXXX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管理和运行维护3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慧城市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型城市。3.2数据中台通过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存储、加工,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3.3应急通信网络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综合利用卫星通信、公众通信等通信手段和方法,

5、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自然或人为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网络。3.4运维阶段运营管理和运行维护阶段。3.5社会运营智慧城市建设中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项目集合。1DB23/T25152019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TM: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ICT: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P:网络协议(InternetProtocol)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LORA:远距离的局域网无线标准(LongRange)M

6、STP: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TransmissionPlatform)NAS: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AttachedStorage)NB-LT: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OGC: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GeospatialConsortium)OTN:光传送网(OpticalTransportNetwork)QoS: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SAN:存储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OA: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TDM:时分复用(Tim

7、eDivisionMultiplexing)WDM:波分复用(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5概念模型智慧城市概念模型主要从建设周期、技术要素、应用领域三个视角出发,给出了关于智慧城市整体范畴的一种抽象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各个视角具体描述如下:a)建设周期:建设过程中包含的不同阶段,主要包括规划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运维阶段和评估改进阶段。b)应用领域:不仅包括特定行业领域,也包括综合型应用领域。其中,比较典型的行业应用领域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等,综合型应用通常涉及较多跨行业、跨部门协作的集成业务应用,比如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能制造等。c)技术要素

8、: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各项功能所需要的ICT技术相关要素,可分为层级要素和跨层级要素,层级要素包括“感知物联”“传输网络”“存储计算”以及“数据及服务融合”四个方面相关的技术要素,跨层级要素包括“标准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相关的技术要素。2DB23/T25152019图1智慧城市概念模型6技术框架模型智慧城市技术框架模型见图2图2智慧城市技术框架模型3DB23/T25152019智慧城市技术框架模型从城市信息化整体建设考虑,以ICT技术为视角,根据第4章中c)款“技术要素”提出的所需要具备的五个层次要素和四个支撑体系,横向层次要素的上层对其下层

9、具有依赖关系;纵向支撑体系对于五个横向层次要素具有约束关系,分别为:a)感知物联层:提供对人员、设施和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感知设备及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人员、设施、环境等数据的识别、采集、监测和控制;d)传输网络层:包括公用网络、专用网络、应急通信网络等,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e)存储计算层: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和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f)数据及服务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g)智慧应用层:在

10、感知物联层、传输网络层、存储计算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应急、智慧农业、智能制造和智慧供热等,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政务及行业管理者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h)保障体系:智慧城市建设应包括组织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以及标准保障体系。7通用要求7.1感知物联层7.1.1感知设备7.1.1.1总体要求在遵循GB/T34678-2017中8.1.2.1的基础上还应有以下要求:a)具备模拟量、数字量的采集能力,支持IPV6;b)感知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网络安全要求;c)根据黑龙江省自然气候特点,

11、感知物联设备的户外工作环境应考虑严寒地区环境温度。7.1.1.2身份感知设备在遵循GB/T34678-2017中8.1.2.2的基础上还应有以下要求:a)具备对人体面部、指纹、虹膜等生物体征识别的能力;b)身份识别标签和传感器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协议。7.1.1.3位置感知设备按GB/T34678-2017中8.1.2.3的规定执行。7.1.1.4图像感知设备按GB/T34678-2017中8.1.2.4的规定执行。7.1.1.5环境感知设备按GB/T34678-2017中8.1.2.5的规定执行。4DB23/T251520197.1.1.6安全感知设备按GB/T34678-2017中8.1.2.

12、6的规定执行。7.1.1.7设施感知设备按GB/T34678-2017中8.1.2.7的规定执行。7.1.1.8其他感知设备按GB/T34678-2017中8.1.2.8的规定执行。7.1.2控制设备按GB/T34678-2017中8.1.3的规定执行。7.2传输网络层7.2.1基本要求按GB/T34678-2017中8.2.1规定执行。7.2.2电子政务外网政府对外服务的业务专网,与国际互联网通过防火墙逻辑隔离,主要用于政府机关访问国际互联网,发布政府公开信息,受理、反馈公众请求和运行安全级别不需要在政务专网运营的业务:a)凡是属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及不需要在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上部署的业务

13、应用全部纳入国家政务外网运行;i)必须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实现与中央电子政务外网的有效对接和畅通运行;j)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履行对本地区、本部门政务外网网络和承载的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7.2.3应急通信网络应急通信网络是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公众通信和相关专网现有资源及最新发展成果,建设公用应急卫星通信,整合和完善我省空间和地面应急通信网络资源,满足突发事件处置中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的应急通信需求。7.3存储计算层按GB/T34678-2017中8.3规定执行。7.4数据与服务融合层7.4.1概述数据与服务融合层由数据来源、数据融合和

14、服务融合三个部分组成。在强调智慧城市数据来源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数据与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7.4.2服务融合7.4.2.1服务聚集5DB23/T25152019应满足以下要求:a)支持接入符合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服务;b)提供常见通信协议的适配转换功能;c)支持常见报文格式及通过二次开发实现特殊报文格式的转换;d)支持业务服务流程的编排和路由选择,支持顺序、条件、循环、异常处理等语义;e)支持服务定时启动和事件启动;f)支持服务监控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监控业务服务的运行状态、访问成功率、访问量统计、访问时间分布、访问日志等数据;对于异常状态能够自动通过短信、邮件、系统

15、消息等多种方式告警并按预设方案尝试自动恢复等功能。7.4.2.2服务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a)提供服务目录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支持授权用户通过服务目录查看到智慧城市相关的所有业务服务及详细信息;支持用户订阅服务等功能;b)提供服务注册功能,支持授权用户将业务服务注册到服务目录中;c)提供服务审核和服务发布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支持授权用户进行服务注册、经过审核后向外发布、支持按照访问控制的要求提供给公众或特定部门、特定角色、特定用户等功;d)提供服务启动和停止功能,并支持系统管理员或授权用户手动控制对外开放的业务服务的启动状态;e)提供服务注销功能,用来关闭不再开放的业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订阅该服

16、务的用户应收到服务注销通知、注销后的业务服务应不能再被访问等功能。7.4.2.3服务整合应满足以下要求:a)提供服务路由的选择功能,支持多种路由方式;b)提供业务服务流程编排功能,以将原始服务通过一定逻辑组合成新的服务,同时支持顺序、条件、循环、异常处理等语义。7.4.2.4服务使用各层设备应向智慧城市应用开放接口,以便智慧城市应用可通过接口对各层设备进行使用、控制、分析和管理,和对其中的数据进行读取、修改、存储、删除。服务使用应满足以下要求:a)提供鉴权接口,支持对智慧城市应用进行鉴权;b)提供使用接口,支持智慧城市应用使用启用、配置、停用设备的各项功能;c)提供管理接口,支持智慧城市应用通

17、过接口对设备进行查询、调度和管理;d)提供查询接口,支持智慧城市应用通过接口进行统计分析。7.4.3数据中台7.4.3.1数据来源智慧城市的数据应来源于:a)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资源;b)通过共享交换获取的信息资源;c)行业、企业、团体组织等领域应用系统中的信息资源;6DB23/T25152019d)网络空间上的互联网信息资源。7.4.3.2数据标准数据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a)业务定义。明确标准所属的业务主题以及标准的业务概念,包括业务使用上的规则以及标准的相关来源等;b)技术定义。描述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数据长度以及来源系统等技术属性,从而能够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提供指

18、导和约束;c)管理信息。明确标准的所有者、管理人员、使用部门等内容。7.4.3.3数据采集与汇聚应满足以下要求:a)具备对来自传感设备、行业应用及互联网等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发现、获取、采集、传输、接收、识别与存储的能力;b)具备对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c)支持数据的实时可信传输和处理能力;d)具备对采集对象和采集过程进行监控管理的能力。7.4.3.4数据模型应满足以下要求:a)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以及数据间的联系等;b)数据操作。描述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上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c)数据约束。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词义联系、他们之

19、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7.4.3.5元数据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a)业务元数据。业务元数据应定义和业务相关数据的信息,用于辅助定位、理解及访问信息;b)技术元数据。可分成结构性技术元数据和关联性技术元数据。结构性技术元数据提供在信息技术的基础架构中对数据的说明。关联性技术元数据描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数据在信息技术环境之中的流转情况;c)操作元数据。操作元数据应包括与元数据管理相关的组织、岗位、职责、流程,以及系统日常运行产生的操作数据。7.4.3.6数据整合与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a)支持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b)具备对非结构

20、化数据进行自动或半自动识别、提取、标注的能力;c)提供整合与处理的工具或软件,提供监控管理功能。7.4.3.7智能挖掘与分析应满足以下要求:7DB23/T25152019a)具备为智慧应用提供多种数据挖掘与分析的能力,如描述性分析、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因果性分析等;b)支持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文本分析、视频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c)具备知识模型库构造、单一领域或跨领域模型构建及扩展的能力;d)提供可视化表达工具,以图形、图像、地图、动画等方式展现数据的关系、特征或趋势。7.4.3.8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a)提供元数据管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支持元数据的持久化存储、支持元数据组织模

21、型的创建与维护、支持元数据内容的更新维护、检索查询、版本控制等功能;b)提供数据质量管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支持数据质量规则的定义、支持基于数据质量规则进行数据内容检测、清洗和校正活动等功能;c)提供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支持用户制定明确的数据管理策略、过程和活动,支持对数据的创建、接收、分发、使用和销毁进行管理和控制等功能。d)提供数据连续性管理能力,维护数字生成文件及数字凭证,以数字方式保存和数字方式使用,以保证数字信息以数字方式可取、可信、和可持续性使用,实现数字内容可追溯、可关联、可电子取证和进行数字身份认同。7.4.3.9数据交换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系统,提高数据共享的时

22、效性,精确掌握数据的流向。7.4.3.10数据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a)数据存储安全。包括物理安全、系统安全存储数据的安全,主要通过安全硬件的采购来保障数据存储安全;b)数据传输安全。包括数据的加密和数据网络安全控制,主要通过专业加密软件厂商进行规范设计和安装;c)数据使用安全。从业务系统层面进行控制,防范非授权访问和下载打印客户数据信息;部署客户端安全控制工具,建立完善的客户端信息防泄漏机制,防范将客户端上存储的个人信息非授权传播;对于生产及研发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敏感数据进行严密管理。7.4.4统一认证采用SOA架构模式,应满足以下要求:a)组织人员管理,支持管理系统内的组织、人员、岗位等要

23、素的关系,明确组织和人员的归属,为授权建立主体基础;b)账户同步,支持对已有应用服务建立用户的一一映射关系,保证为已有的应用服务提供基本的统一认证、授权;c)模型管理,支持可扩展的访问控制模型;d)分级授权,可建立分级授权的基本规则;e)访问策略,支持访问主体(操作者),访问客体(资源),访问类型(访问权限)及其关系的管理;f)配置管理,根据授权的基本权限,配置相对应的系统功能;8DB23/T25152019g)身份认证,支持平台管理的管理员身份认证,统一认证及授权子系统安全认证;h)应用注册,支持需要接入的应用或者服务提供应用注册的统一接口,提供应用服务接入的控制;i)单点登录,支持提供注册

24、应用或者服务的统一认证;j)日志审计,支持记录操作日志和访问日志的信息。7.4.5空间地理信息应满足以下要求:a)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宜以标准OGC服务方式提供。本行政区范围覆盖全域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比例尺至少为1:10000,要素主要包括境界、居民地、水系、交通、地名、植被等要素及相关附属设施;主城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1:1000或1:500比例尺的数据,要素主要包括境界、道路、建筑物、绿地、水系、地名点、兴趣点等要素及相关附属设施;b)影像数据服务,宜以标准OGC服务方式提供。本行政区范围覆盖全域的影像根据应用需求,可选择优于2米或亚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主城区影像可为卫星遥感影像或航摄影

25、像,分辨率宜达到0.5米;c)城市三维数据服务,以服务或数据方式提供。主城区城市三维倾斜摄影数据地面分辨率宜达到5厘米;d)空间分析服务,支持叠置分析、缓冲分析、空间统计分析、路径分析服务等服务。7.5智慧应用层智慧应用层划分为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社会运营四大领域,各类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应满足下列要求:a)支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实现城市运行的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b)具备接入并利用感知物联层、传输网络层、存储计算层以及数据与服务融合层所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的能力。7.5

26、.1政务管理政务管理包括但不限于:a)行政服务: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公开与查询、网上申报、审批查询、投诉建议等子系统构成;b)行政审批:审批办理、信息查询、信息交互、电子监察等子系统构成;c)智慧城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调工作、地理编码、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资源管理、数据交换九大基础系统及城管扩展应用;d)智慧交通:交通监控、公交管理调度、出租车管理调度、交通运输监管、出行信息服务、电子警察等系统构成;e)智慧市政:路灯管理、给水管理、排水管理、地下管网管理等子系统构成;f)智慧环保: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污染源管理、排污管理、环境信息发布、环

27、保投诉管理等子系统构成。7.5.2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包括但不限于:9DB23/T25152019a)智慧教育:教育管理、在线备课、反转课堂、智能测评、网络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等子系统构成;b)智慧医疗:挂号预约、在线诊断、健康档案、双向转诊、辅佐决策、区域医疗影像、远程医疗等子系统构成;c)智慧养老:档案管理、智能呼叫、人员定位、视频关爱、远程监控监护、生命特征志愿者管理等子系统构成;d)市民一卡通:政务应用系统、社保应用系统、公积金应用系统、居住证应用系统、交通卡应用系统、医疗卡应用系统、校园卡应用系统、社区卡应用系统、企业卡应用系统、旅游卡应用系统、信息亭应用系统等子系统构成;e)智慧

28、供热:室外温度采集、供热模型分析、温度智能调节、舒适供热等子系统构成。7.5.3城市安全城市安全包括但不限于:a)分级管控:风险识别、风险辨识、风险分类、风险评价、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四色图、风险告知等子系统构成;b)隐患排查:隐患分级与分类、隐患清单、隐患排查、分级负责等子系统构成;c)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应急保障系统、应急协调指挥系统、应急监测与预警系统、应急方案编制管理系统、地理信息(GIS)系统等子系统构成;d)智慧矿山:矿山生产监管、矿山应急调度、自动化预警、可视化管理等子系统构成。7.5.4社会运营社会运营包括但不限于:a)智慧旅游:电子门票、景区环境检测、停车场智

29、能管理、资源调度应急、虚拟游览、景区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管理、电子门票销售、旅游预警、综合门户、消费投诉系统等子系统构成;b)智慧农业:农业生产服务网、农业综合服务APP、智慧农业交易平台、生产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农业技术服务系统、农副信息管理系统、设施农业系统等子系统构成。c)智慧园区: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车辆出入系统、人员出入系统、门禁系统、访客系统、事故模型系统、招商服务、企业孵化等子系统构成。7.6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应贯穿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智慧城市的建成最终会形成数据资源池,当中包含大量城市管理相关数据,涉及到数据的对外开放与交换。应满足以下要求:a)具有对来自传感器

30、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使不同种类数据可以在同一平台被使用;b)具有针对智慧城市重要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完整性检测的能力,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b)具有加密或其他有效措施实现智慧城市重要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c)具有对智慧城市重要数据提供数据备份与恢复能力,如本地数据备份、同城数据备份、异地数据备份等;d)对关键网络设备节点、通信线路和关键计算设备需实现硬件冗余,保证智慧城市业务的高可用性;e)具有鉴别数据的新鲜性,避免历史数据的重放攻击的能力;f)具有鉴别历史数据非法修改的能力,避免数据的修改重放攻击。10DB23/T251520197.7组织保障体系发挥政府

31、功能公共性、建立指导性组织机构;加强政府信息化项目资金的统一管理,合理使用。从而促使建设主体发挥创新功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组织保障应满足以下要求:a)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各层级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以及办公室;b)成立智慧城市管理机构;c)成立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咨询与服务支撑团队;d)加强相关部门信息化、电子政务等职能整合,实行统一管理;e)加强政府各部门信息中心职能、人员、资金的整合,打破传统模式。7.8政策保障体系应遵循现有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与指导意见,使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同时随着技术与事业环境因素的更新,政策法规变化而进行更新。7.9标准保障体系遵循现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使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接口统一,并随着技术与环境因素的变化,更新相关标准。_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