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868-2020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5∕T 1868-2020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91.100.10Q13DB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18682020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highwayengineeringmanufacturedsandconcrete2020-03-20发布2020-04-20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5/T18682020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要求.35机制砂的制备.36机制砂的分级与规格.57机制砂的质量要求.58机制砂的质量检验.89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10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1
2、111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检验与验收.14IDB15/T18682020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路桥工程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米世忠、宋幸芳、王稷良、杜晓丹、周海龙、徐军、贾向春、何永、陈志忠、王万华、吕骄阳、张军、贾云平、于咏妍、许恒博、于敏、杜天玲、王秋霞、吕志刚。IIDB15/T18682020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建设中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基本要求、机制砂的制备、分级与规格
3、、质量要求与检验、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生产与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8076混凝土外加剂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9142混凝土搅拌机GB/T14684建设用砂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1
4、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4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41
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T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DB15/T18682020JTG/TF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GJ/T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10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TS/T236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T522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T/T523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T/T819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G/T3310公路
6、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70.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机制砂manufacturedsand岩石或卵石经除土开采,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公称粒径4.75mm的岩石或卵石颗粒。注1:改写于JT/T819-2011,定义3.1。注2: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颗粒。3.2石粉含量stonepowdercontent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m的颗粒含量。3.3亚甲蓝MB值methyleneblueMBvalue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m颗粒的吸附性能的指标。注:该指标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
7、小于75m的颗粒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3.4压碎指标crushingindex用于检验机制砂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及控制其颗粒形状的技术指标。3.5粉体材料powdermaterials机制砂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与石粉的总称。2项目级级级母岩饱水抗压强度(MPa)8060卵石压碎指标(%)2025DB15/T186820203.6细度模数finenessmodule衡量砂粗细程度的指标。4基本要求4.1机制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可按照JTG3362、JTGD40、JTG3370.1规定进行取值。4.2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性能与耐久性应符合设计
8、要求;无设计要求时,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JTG3362、JTG/T3310、JTGD40、JTG3370.1、JTG/TF30、JTG/TF50、JTG/TF60的相关规定。4.3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用于硫酸盐侵蚀环境时,应进行专项试验论证,并满足设计要求。4.4机制砂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强制式搅拌设备。4.5机制砂混凝土适用的工程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a)机制砂混凝土可直接应用于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及复合式路面或桥面下面层,也可直接用于涵洞、简支梁桥、跨径50m的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等各部位;b)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机制砂,应经过相关的专项试
9、验论证;特殊结构桥梁(跨径50m的连续箱梁桥或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钢管拱桥)除基础、承台、锚碇、墩柱、系梁及其他附属结构的混凝土外,其他部位混凝土使用机制砂时,应经过相关的专项试验进行论证。4.6机制砂母岩的放射性应符合GB6566的规定。4.7当使用含有机制砂的混合砂制备混凝土时,应经过相关的专项试验进行论证。5机制砂的制备5.1母岩选择5.1.1母岩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确定采料场和制砂场。5.1.2开采时,应防止泥土、风化岩、树根、草皮等杂物混入。5.1.3制备机制砂的母岩品质应符合下列规定:a)母岩应洁净、质地坚硬、无软弱颗粒且未风化,宜优先选用石灰岩、花岗
10、岩、白云岩、石英岩、辉绿岩、凝灰岩、玄武岩等岩石,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母岩及卵石的物理力学性能b)生产路面或桥面混凝土用机制砂时,母岩的磨光值不应35,且不应选用耐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生产机制砂;c)机制砂母岩不宜具有潜在碱集料反应活性。3DB15/T186820205.2工艺要求5.2.1机制砂的生产宜采用砂、石联产工艺,应根据实际供水、污染排放、石粉含量控制等情况选择生产工艺。5.2.2机制砂场设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5.2.3机制砂采用干法制砂工艺时,其工艺应包括初破、中破、制砂、筛分、干法选粉以及收尘等系统;当采用湿法生产时,其工艺应包括初破、中破、
11、制砂、筛分、洗砂、细粉回收以及收尘等系统。5.2.4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应根据生产条件、母岩种类、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等进行确定。5.2.5机制砂生产设备选型要求:a)机制砂破碎过程中,初破宜选用颚式破碎机,中破宜选用反击式破碎机或圆锥式破碎机,制砂宜选用冲击式破碎机;b)机制砂筛分设备宜选用圆振动筛,筛网宜采用正方形筛孔,不宜采用长方形、圆形;c)机制砂输送系统布置应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转运距离,且应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混料现象;d)干法制砂工艺:干法选粉宜选用制砂分级机、风选机、收尘器等,选粉设备的大小、数量应根据机制砂石粉含量要求合理选择,并根据生产工艺进行合理布置;湿法除粉工艺:应采用轮
12、式洗砂机,并应配置细砂回收装置。洗砂机的转速、水流速度应可调控,并应配备相应大小的沉淀池或污水处理系统。5.3质量控制5.3.1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参数应根据设备的特性进行优化,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破碎机内衬板、筛网等易损部件。5.3.2初破宜采用振动给料机喂料,清除母岩中表皮土、夹层土及其它杂质。振动给料机筛条间距宜控制在8cm12cm之间,或根据母岩中渣土含量进行调整。5.3.3制砂机的喂料粒径不宜超过40mm;制砂机的喂料量应根据设备与母岩性质进行合理控制。5.3.4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可通过调试振动筛的筛面倾角、筛孔形状和筛孔尺寸进行控制,机制砂筛网宜采用正方形筛孔,筛面
13、最大倾角不宜超过25,筛孔尺寸不宜4.0mm。5.3.5机制砂输送系统安装倾角宜控制在30以内,下料高度应以机制砂不发生离析为准。干法制砂工艺中,输送系统上方宜加设微型喷水装置喷洒适量水。当机制砂大规模堆放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离析,如对机制砂建立递升的倾斜堆料层,倾斜坡度不宜3:1,如图1所示;或对机制砂建立递升的水平堆料层,如图2所示。机制砂的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应超过5m。图1递升倾斜堆料4DB15/T18682020图2水平递升堆料5.3.6当采用干法制砂工艺时,应通过收尘或选粉设备控制机制砂石粉含量;当采用湿法工艺制砂时,应通过洗砂设备进行控制。洗砂用水应采用洁净的淡水。5.3.
14、7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每生产班次应抽样检验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目标控制值0.2,石粉含量变化范围不应超过目标控制值2.0%。5.4环保要求5.4.1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对破碎、筛分和输送系统等设备应进行封闭形成工厂化车间,并安装除尘器将粉尘进行收集储存及回收利用。粉尘排放应符合GB16297的要求。5.4.2机制砂湿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进行回收利用,不得乱排、乱放。废水排放应符合GB8978的要求。5.5储存与运输5.5.1机制砂应按规格、级别分别堆放,宜设置隔离墙进行分隔,防止串料、混料;堆放场地应硬化、清洁,设置斜坡和排水沟,并应设防雨棚。5.5.2机制砂运
15、输前,应对运输设备进行清扫,防止运输过程中混入杂质;运输装卸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撒漏、粉尘飞扬;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防止人为碾压、颗粒离析和混入杂物。6机制砂的分级与规格6.1机制砂的分级机制砂按技术要求分为级、级、级。具体如下:a)级应用于强度等级C60的混凝土;b)级应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它要求的混凝土;c)级应用于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6.2机制砂的规格机制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两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a)粗砂:3.73.1;b)中砂:3.02.3。7机制砂的质量要求7.1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2的规定。机制砂的颗粒级配除4.75mm和60
16、0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应不5%。5方孔筛级配区I区II区III区累计筛余9.50mm0004.75mm1001001002.36mm4053001501.18mm65355010250600m857170414016300m957592658555150m100851008010075当采用机制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表2的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经试验验证能保证混凝土质量后方可使用。项目指标I级II级III级a云母含量(按质量计,%)1.02.02.0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1.01.01.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0.51.0有机物(用比色法试验)合格合格合
17、格项目石粉含量I级II级III级桥涵、隧道结构物aMB值1.405.07.010.0MB值1.402.03.05.0路面、桥面MB值1.403.05.07.0MB值1.401.03.05.0a当用于非暴露结构时,在MB值合格情况下,经专项试验论证后,可适当放宽石粉含量的限值。DB15/T18682020表2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区7.2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机制砂的石粉量限值单位:%7.3机制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沥青等杂物。机制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氯化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限值6项目指标I级II
18、级III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以S03质量计,%)0.50.50.5-氯化物(以Cl离子质量计,%)0.010.020.06a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机制砂中云母含量不应1.0%。项目指标级级级饱和面干吸水率(%)2.02.02.5项目指标I级II级III级单级最大压碎指标(%)202530项目指标I级II级III级质量损失率(%)8810DB15/T18682020表4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限值(续)7.4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机制砂压碎指标7.5机制砂的坚固性应满足表6的规定。表6机制砂坚固性a)表观密度2500kg/m;b)松散堆积密度1400kg/m;7.6机制砂的表观密
19、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33c)空隙率44%。7.7机制砂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应满足表7的规定。表7机制砂饱和面干吸水率7.8机制砂的碱集料反应活性应符合下列规定:a)机制砂碱活性判定应先用岩相法鉴定岩石的种类及所含的碱活性矿物种类。岩相法检验结果为不含活性矿物的机制砂,可不再进行检验;b)岩相法检验结果为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时,应采用快速砂浆棒法进一步进行检验,在规定试验龄期内其砂浆棒膨胀率应0.10%;当砂浆棒膨胀率0.10%,且0.20%时,应采取抑制碱-硅酸反应的技术措施;当砂浆棒膨胀率0.20%时,不应使用;7序号项目名称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母岩的放射性+-2母岩饱水抗压强
20、度+-3卵石压碎指标+-4颗粒级配(细度模数)+5石粉含量+6MB值+7云母含量+-8轻物质含量+-DB15/T18682020c)岩相法检验结果为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时,应采用岩石柱法进一步进行检验,在规定试验龄期内其砂浆棒膨胀率应0.10%,否则不应使用;d)在盐渍土和受除冰盐作用等含碱环境中,不得采用砂浆棒膨胀率0.10%的潜在碱活性机制砂。7.9路面和桥面混凝土所用机制砂磨光值应35。8机制砂的质量检验8.1检验分类机制砂产品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产品通过型式试验后,才能批量生产。8.2型式检验8.2.1机制砂型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8的规定。8.2.2机制砂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
21、。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时;b)原材料产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c)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检验。8.2.3型式检验按下列规则判定:a)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需重新加倍抽样,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然不合格,则判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b)经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型式检验合格。8.3出厂检验8.3.1机制砂产品需经生产单位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机制砂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8序号项目名称型式检验出厂检验9
22、泥块含量+-10有机物含量+-1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12氯离子含量+-13压碎指标+14表观密度+-15松散堆积密度+16空隙率+-17坚固性+18吸水率+-19碱集料反应活性+-20磨光值*-注:+为检验项目,-为不检验项目,*为根据需要而定检验项目。DB15/T18682020表8机制砂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续)8.3.2机制砂产品检验批量应根据厂家生产规模而定。日产量600t以上的,应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级别的600t为一检验批;日产量600t以下的,应以日产量为一检验批。8.3.3机制砂的取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a)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
23、铲除,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b)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于皮带等宽的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头出料处全断面定时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c)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d)取样量应大于试验用样量的一倍。8.3.4出厂检验按下列规则判定:a)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若复检样品仍有不合格的,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b)经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该批产品为合格。8.4检验方法8.4.1母岩的放射性按照GB6566规定的方法检验。8.4.2
24、机制砂的母岩抗压强度按照JTGE41规定的方法检验,卵石压碎指标按照JTGE42规定的方法检验。8.4.3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MB值、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压碎指标、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坚固性、吸水率等项目按照JTGE42规定的方法检验。8.4.4机制砂的氯离子含量和碱集料反应活性按照GB/T14684规定的方法检验。9m/kg,并宜与粉煤灰以1:1的比例复掺使用。DB15/T186820209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1一般规定9.1.1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9.1.2用于桥涵、隧道和水泥路面的机制砂混
25、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分别符合JTG/TF50、JTG/TF60、JTG/TF30的相关规定。9.1.3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GB50010、GB/T50476及JTG/T3310的相关规定。9.1.4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按照JGJ55的相关规定进行。9.1.5有抗裂要求的机制砂混凝土,应通过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和收缩试验确定配合比。9.1.6机制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时,应进行温控设计计算。9.1.7机制砂配制预应力混凝土时,应考虑机制砂及所含石粉对混凝土弹性模量、徐变和收缩值的影响。9.2原材料选用及技术要求9.2.1机制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规定,选用机制砂时还应
26、遵循以下规定:a)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所选用机制砂细度模数宜为2.53.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所选用机制砂细度模数宜为2.83.3。C55及以上混凝土也可选用细度模数不超过3.6的机制砂;b)当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MB值1.0的机制砂;c)当机制砂细度模数越大、粒形越尖锐时,或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拌合物流动性能越高时,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可取高限值;d)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不宜高于7%;e)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级机制砂;极重、特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宜使用级机制砂;复合式路面或桥面下面层水泥混凝
27、土宜使用级机制砂。9.2.2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确定。通常情况下,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指标应符合GB175的要求;当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有防腐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时,其性能还应符合JTG/TF30和JTG/T3310的相关规定。9.2.3粗集料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粒形方正、吸水率低、针片状含量较小的粗集料,其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4685、JTG/TF50、JTG/TF60及JTG/TF30的相关规定。若粗集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0.10%。否则应采用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不得
28、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集料。9.2.4机制砂混凝土宜选用粉煤灰、矿渣粉等作为矿物掺合料,其性能应分别符合GB/T1596及GB/T18046的要求。对于有降低混凝土温升及提高抗裂性要求的机制砂混凝土,矿渣粉比表面积不宜45029.2.5机制砂混凝土用外加剂的匀质性及其他指标应满足JT/T523和GB/T8076等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受冻融、化学腐蚀尤其是干湿循环作用的混凝土中,不应掺用无机盐类的早强剂、防冻剂或掺有含碱金属盐和氯盐的各种减水剂、引气剂等。9.2.6机制砂混凝土拌合水的品质应符合JGJ63的规定。养生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可不作要求外,其他项目应符合JGJ63的规
29、定。109.3.9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总碱含量不宜超过3.0kg/m。DB15/T186820209.3配合比设计9.3.1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9.3.2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中规定的步骤进行计算,水胶比与强度关系式仍遵循天然砂普通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9.3.3机制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可按JGJ55规定的基本参数进行初选,再通过试验进行调整。调整机制砂混凝土用水量时,应充分考虑机制砂的级配、粒形以及石粉含量等因素。9.3.4配制机制砂混凝土时,宜掺用高性能减水剂,且减水剂的掺量
30、宜在天然砂混凝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其掺量可近似地按混凝土中粉体材料质量百分比确定。9.3.5机制砂混凝土的砂率选取应充分考虑机制砂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石粉含量等因素。通常,机制砂混凝土的砂率宜较天然砂混凝土砂率提高3%6%。9.3.6采用机制砂配制高强、高性能、泵送、大流动性混凝土时,宜掺用一定量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或硅灰等矿物掺合料,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GB/T50146、JGJ55、JTG/TF50、JTG/TF30的规定。9.3.7当采用假定表现密度法进行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机
31、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宜比天然砂混凝土增加30kg/m50kg/m。9.3.8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含气量不宜2.0%(干硬性混凝土除外)。当混凝土有抗冻要求时,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根据抗冻等级的要求经试验确定,含气量宜在4%6%的范围。39.3.10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符合JTG/TF50和JTG/T3310的相关规定,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JTS/T236的规定进行测定和计算。9.3.1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a)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品种或质量有显著变化时;b)混凝土质量指标有变化时;c)施工环境有较大变化时;d)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10机制砂混
32、凝土的施工10.1一般规定10.1.1机制砂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GB50164、GB50666、GB50204、JTG/TF50、JTG/TF60、JTG/TF30的有关规定。10.1.2有防腐要求的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应符合JTG/T3310的有关规定。10.1.3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特点、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制定机制砂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10.1.4机制砂混凝土冬期施工时,应符合JGJ/T104的有关规定。10.1.5大体积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应符合GB50496的规定。11原材料品种水泥、掺和料粗、细集料水外加剂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搅拌1211现场
33、搅拌2322坍落度(mm)4040-100100允许偏差(mm)102030DB15/T1868202010.2混凝土拌制10.2.1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计量应采用电子自动计量设备。并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计量。原材料计量系统应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且混凝土生产单位应每月自检一次,大、中修或搬迁后应重新进行检定。原材料的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一次,每盘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按质量计,%)10.2.2机制砂、粗集料含水率的检验每工作班不宜少于2次;当雨雪天气等外界影响导致混凝土集料含水率变化时,应及时检验,并应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10.2.
34、3机制砂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制,混凝土搅拌机和拌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9142、GB50164、JTG/TF50、JTG/TF30的相关规定。10.2.4机制砂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在天然砂混凝土搅拌时间的基础上适当延长,一般延长20s30s。10.2.5机制砂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宜在搅拌站和浇筑现场分别取样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及其损失,每工作班不应少于2次,并观察有无分层、板结、离析、泌水现象,必要时对含气量指标进行检测。10.2.6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10.2.7机制砂混凝土应按下列要求加强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稳定性的控制:a)严格控制
35、设备计量精度;b)加大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MB值的检测频率,当同一来源的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超过0.2或石粉含量变化范围超过2.0%时,应分别堆放,并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砂率及外加剂用量,以保障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c)机制砂、粗集料堆料、取料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离析;d)应加大机制砂、粗集料的含水率的检测频率,并按含水量变化及时调整机制砂、粗集料和拌合用水的称量,保障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e)加大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检测频率,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10.3运输、浇筑和振捣10.3.1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现场时,不得出现离析、泌水或
36、分层现象。10.3.2当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时,途中应以2r/min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卸料前应采用快速档旋转搅拌罐不少于30s,当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而难以正常卸料或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不得向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快速旋转搅拌均匀,并在达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后再进行浇筑施工。12大气潮湿(50%RH75%),无风,无阳光直射大气干燥(RH50%),有风,或阳光直射日平均气温湿养生期限日平均气温湿养生期限5T1014天5T1021天10T2010天10T2014天207天2014天DB15/T1868202010.3.3采用泵送的机制砂混凝土,其运输应保证混凝土连续泵送,并应符合JGJ/T10的有关规定。10.3.4机制砂混凝土在夏季施工时,可采取下列措施保持混凝土工作性:a)控制或降低胶凝材料温度;b)避免粗、细集料暴露在太阳下直晒;c)使用保坍性能良好的高性能减水剂;d)避开高温时段施工。10.3.5机制砂混凝土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宜根据拌合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等不同情况,控制在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