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19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19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褴褛(l) 栈桥(zhn) 头盔(ku) 钟灵毓修(s) B.祈祷(q) 粗犷(kung) 气氛(fn) 味同嚼蜡(jio) C.酝酿(ning) 尴尬(gn) 谙熟(n) 乳臭未干(xi) D.唱和(h) 恣睢(zu) 肖像(xio) 风雪载途(zi)来*源:中教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矫健 一代天娇 炫耀 头晕目眩 B.苍茫 沧海桑田 覆盖 重蹈复辙 C.泛滥 粗制烂造 斑纹 班师回朝 D.克扣 刻不容缓 惶恐 张皇失措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
2、一句是( )(2分)ww&w.z*zstep.co#m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字,错字百出。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人家庭的温暖中&国教育#*出版网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
3、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_,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_“_。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_,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变幻莫测 别具一格 义正词严 B.变幻莫测 别有用心 义愤填膺 B变化多端 别有用心 义正词严 D.变化多端 别具一格 义愤填膺 6.名著积累(4分)阅读下
4、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人名);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2分)(2).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2分)_7.综合性学习(4分)(1)对联是传统文化
5、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 清水秀()粗茶淡饭() (2)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甲:水壶传我也爱看。甲:和祝英台嘛!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甲:你刚才说的梁山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乙:水泊梁山。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甲:宋江有吧?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乙:对对对!甲:有那本书啊!甲:扈三娘?www&.zz*st#乙: 。乙:有!来源#:&zzstep%.com甲:?甲:化蝶了嘛!乙
6、:梁山泊乙:哎呀!以上材料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2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2),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4),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中国#教&育出版网,”,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来*源:中教%网#”,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来源:#zzste
7、&p.c%o*m(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
8、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选自刘向新序)【注释】陶之朱公:即范蠡(l),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侔(mu):等同。缯(zng):丝织品的总称。9.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梁尝有疑狱 狱:案件 B臣,鄙民也 鄙:浅陋C不知当狱 当:应当 D殆未有也 殆:恐怕10.选出断句准确的一项( )(2分)A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B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C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D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1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
9、厚两块玉 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来源:中%教网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12.翻译句子(6分)(1)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2)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共4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
10、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14.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2分)_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共12分)快乐是一种能力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
11、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
12、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论语中说:“宽则得众。”得众者得快乐得成功。绪儒斯也说:“宽容大量会使强者变得更强。”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
13、今天,快乐奔明天。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关山重重最终实现。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这种信仰,与志相联,具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比,有难不知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
14、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6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本文结构严谨,从提出中心论点,到围绕几个分论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再到小结全文,一气呵成。B下面这个事例可作为事实论据用于第4段中: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以无可比拟的快乐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成功发明了炸药,他因此被誉为“炸药工业之父”。C本文全篇语言通俗明白,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
15、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第段中的“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一句,生动形象、委婉含蓄地点明了文章中心。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7本文第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它的作用。(4分)中国#教育*出版网&18结合本文,说说你对第段中“沙中有金,玉中有石”的理解,并举一例谈谈你的感悟。(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6分)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中&国教育出*%版网包利民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
16、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
17、,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来%&源:中#教网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
18、车祸中双双身亡。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
19、的笑意。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注释】盈然:漫溢的样子。19.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4分) 片断一: 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片断三: 20.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
20、丰富的表达效果。(4分)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21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2. 文章第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来&源:*zzstep.c%om四、作文(50分)23.晒出我的_“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1、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要求:(1)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答案解析1. C解析:A项中“褛”应读“l”、“毓”应读“y”;B项中“犷”应读“gung”;D项中“睢”应读“su”、“载”应读“zi”。2.D解析:其中A项中“娇”应为“骄”;B项中“复”应为“覆”;C项中“烂”应为“滥”。3.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辨识。“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不符合语境。4.【解答】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去掉“由于”或“使”去掉;B语序不当,应该是“只要
22、我们”;C正确;D语序不当,应该是“通过并推广”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5.【答案】选D 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 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变化多端: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别具一格: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ww#w.zzst&ep.co*m别有用心: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含贬义)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来源:zzstep.*%&com6.(1)【解析】本题是对
23、名著知识积累的考查。解答这题,要根据题干的提示作答,如第一空要求填写的是名著的作者;第二空要求填写的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来源%:#zzstep.&com*【答案】笛福 星期五(2)【答案】示例一:星期五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示例二:一位英国妇人为“我”代管财产近三十年,后来“我”酬谢了她,并长期接济她。7.(1)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盘珍馐等) (2)水浒(或水浒传)(1分);对经典名著阅读很少,张冠李戴,不明所以,似是而非(1分)。(意对即可)8.(1)匹夫不可夺志也(2)了却君王天下事(3)一览众山小(4)醉翁之意不在酒(5)鸟向
24、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9.【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C项中加点的“当”的意思应为“断定10.A11【解析】本题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依据文章内容进行解答。A项的“布衣”是指陶朱公凭借布衣(百姓)的身份,并不是说做布衣生意。C项,陶朱公并没有直接给梁王建议,只是以白璧为喻,委婉地告诉梁王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厚德治国。文章并没有提到梁王推行仁政,厚赏国人。D项,两人讨论“狱讼”一事,意在说明“有国畜民施政者,宜厚之而可耳”。【答案】B。12(1)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
25、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2)由此看来,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就容易毁坏,酒薄(淡,不醇厚)就容易发酸13.C 14.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快乐是一种能力。16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7本文第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它的作用。中#国教育&出版网对比论证,“缺失信仰有信仰。”将二者进行比较,突出信仰对能力的重要性;道理论证,“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突出立志的重要性;比喻论
26、证,“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将立志过程中的种种情况比作上述内容,生动形象地揭示信仰的重要意义。18结合本文,说说你对第段中“沙中有金,玉中有石”的理解,并举一例谈谈你的感悟。“沙中有金,玉中有石”的意思是事物都是辨证的,有利必有一弊,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就会走向成功。19片断二:望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以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片断三: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两个片断各2分,意合即可)20(4分)(“一枕”扣住了“夜”“不眠”(2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枕卧床上,难以入睡的情状。(2分)。(言之成理即可)来源:&中*教%#网21(4分)表达此刻“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意合即可)来%源:中教网&22.(4分)动作描写(1分),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1分),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奏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2分)。来#源:中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