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强化训练-板块二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55988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强化训练-板块二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强化训练-板块二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强化训练-板块二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强化训练-板块二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后强化训练(八)文言文阅读(一)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7页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陈禾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 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 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

2、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增戍:增加防守兵力。格:搁置。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抗疏:上书直言。宦寺:宦官。曹:辈,等。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弛()(2)或()(3)本()答案:(1)松弛(2)有的人(3)根本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答案:(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

3、让自己说完。(2)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碎裂头颅(死谏)来报答陛下吗?3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答案: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的方式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参考译文】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当时)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防守兵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有的人指责这是无

4、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当时童贯的权势越加扩张,和黄经臣等一起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说:“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首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依仗恩宠玩弄权势,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说皇上将任用某人,做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相同。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呢?”陈禾上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

5、,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碎裂头颅(死谏)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

6、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为逸老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有删节)【注】矫厉:振奋。重肉:两种以上的肉。义庄:一种慈善救助机构,由范仲淹开创。治第:建住宅。逸老:安享晚年。形骸:形体、身体。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感激()(2)逾()(3)树()答案:(1)有所感而情绪激动(2)超过(3)种植

7、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2)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答案:(1)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2)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答案: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参考译文】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

8、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每当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赡养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在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我现在超过六十岁,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种植

9、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为他恸哭如悲痛父亲,斋戒三天才离去。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邵民瞻为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 东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日入新第, 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 见东坡,泣自若。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

10、我,而吾子不肖, 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 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注】邵民瞻:人名。东坡:苏轼的号。五百缗:五百贯钱。倾囊:尽出其所有。偿:偿还。卜:选择。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得日:过了几天。徙倚:徘徊。何其:多么。老妪:老妇人。自若:依然如故。不肖:不成材。诸:相当于“之于”。诀别:分别。宁:难道。徐:慢慢地。售:这里是“买”的意思。券:契据。翌日:次日。索:求取。

11、直:同“值”,价钱。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闻()(2)怆然()(3)竟()答案:(1)听到,听见(2)悲伤(忧伤)的样子(3)最终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2)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答案:(1)东坡询问老妇人为什么悲痛到这种地步。(2)原来就是东坡用五百贯钱所买到的住宅。3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答案:苏东坡无偿退还老妇宅第。【参考译文】邵民瞻替苏东坡买了一栋房子,花了五百贯钱,东坡掏光所有积蓄也只能勉强偿还而已。选择好日子搬入新居,过了几天后,夜里苏东坡和邵民瞻在月光下散步,不经意到了一个村里,听到有一位老妇人哭得很悲伤。东坡徘徊着倾

12、听,说:“奇怪啊,她是多么悲伤啊!难道有难以割舍的大事伤了她的心吗?我要问一问她。”于是和邵民瞻推门进去,看见一位老妇人,老妇人看到东坡(二人),依然像原先一样哭泣。东坡询问老妇人为什么悲痛到这种地步。老妇人说:“我家有一栋房子,已相传百年,一直保存到现在,但是我的儿子不成材,就把这所宅子卖给了别人。我今天搬到这里,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怎么能不心痛呢?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东坡也为她感到非常悲伤。问她的老房子在哪里,原来就是东坡用五百贯钱所买到的住宅。于是东坡再三安慰老妇人,并且慢慢对她说:“您的房子是被我买了,您不必太难过,我理当将这房子还给您。”于是就令人拿来屋契,在老妇人面前烧了

13、。同时叫她儿子第二天迎接母亲回老屋去,最终也没向她讨回买房的五百贯钱。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选自明宋濂宋

14、学士文集)【注】犊:小牛。豕(sh):猪。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淖(no):烂泥。诏:告诉,告诫。服田:驾牲口耕田。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过()(2)安()(3)顾()答案:(1)错误(2)怎么(3)回头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2)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答案:(1)我同情您才告诉您,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是为什么呢?(2)我难道不知道耕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3本文具有讽喻性,形象生动地抨击了什么社会问题?答案:形象生动地抨击了统治者不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

15、参考译文】 商於子家很贫穷,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您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 宁毋先生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您才告诉您,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是为什么呢?”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耕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

16、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呢?”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原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课后强化训练(九)文言文阅读(二)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 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 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

17、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 为人所笑。”(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注】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意气相投。钳口:闭口不言。可:岂,哪。福祚(zu):福禄,福分。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此处指国运。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不逮:不足之处,比不上。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纳()(2)寻()(3)后()答案:(1)接受、采纳(2)不久(3)后人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2)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答案:(1)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独自保全自己的家族。(2)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不同的。3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君主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参考译文】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君臣本应共同安定天下,安危与共,如果君主能接受(臣民)忠诚的谏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如果君主自身贤明,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想要国家不危难灭亡,是不可能的。君主要是

19、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独自保全自己的家族。像隋炀帝(为人非常)暴虐,臣子不敢进言,终于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隋朝灭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久远,我和各位大臣哪能不谨慎,(我们)不能被后人耻笑啊!”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不同的。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徳,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而秦朝肆意骄奢淫逸,喜欢施行刑罚,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就灭亡了。这难道不是施行仁政可以延长国运,施行暴政则使国运衰败吗?我又听说桀、纣虽为帝王,(但是)即便与平民作比,平民也认为自己受到了羞辱;颜回和闵损虽是平民,但与帝

20、王作比,帝王也以此为荣耀。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惭的。我时常用这些事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经常告诫自己,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足,被人嗤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邹平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尝有富民为人罗织, 门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是事。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

21、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 且索谢金。呜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也。【注】邹平:地名。罗织:虚构罪名,加以诬陷。听鞫:接受审问。按:审问,审查。适:刚才。谐:和谐,融洽,这里是“成功了”的意思。苞苴:蒲包,此指馈赠的礼物。鉴:镜子。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若()(2)嗜()(3)颔()答案:(1)你(2)嗜好,爱好(3)点头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2)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答案:(1)大人向你索要二百两银子,应该迅速办好;不这样的话,官司就

22、要打输了!(2)官员自以为很廉洁,但是骂他贪赃的人却很多。3请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并说说讽刺了哪一类人。答案:本文寓意是为官者不但要洁身自好,更要加强对下属的监管,避免受到下属蒙蔽,徒背恶名,讽刺了像李匡九这样的官员。【参考译文】 邹平有一个进士叫李匡九,做官十分廉洁贤明。曾经有一个富人,被人虚构一些罪名而送官究治。开堂之前,门役吓唬他说:“大人向你索要二百两银子,应该迅速办好;不这样的话,官司就要打输了!”富人害怕了,答应给一半。门役摇摇手,表示不行。富人苦苦地哀求他,门役说:“我没有不尽力帮忙的,只怕当官的不允许罢了。等到接受审问时,你可以亲眼看到我为你说情,看看当官的是不是允许,也可以让

23、你明白我没有别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李匡九升堂审问这个案子。门役知道李匡九早已戒烟,却走到他跟前低声问:“你要吸烟吗?”李匡九摇摇头。门役马上跑下去对富人说:“我刚才把你的数目告诉他,他摇头不答应,你看见了吧?”富人相信了,心里很害怕,答应如数送二百两。门役知道李匡九爱好喝茶,又走到他跟前小声地问:“你要喝茶吗?”李匡九点点头。门役假托去泡茶,快步走下来对富人说:“给你说成功了!刚才他点头,你看见了吧?”接着就审理结案,富人获得了无罪释放,门役就收下了用作贿赂的钱,还向他索取谢金。 唉!官员自以为很廉洁,但是骂他贪赃的人却很多。这是纵狼行凶而自己却不知道啊。世上这类事情更多,可以为当官的人备下

24、一面镜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注】孝公:秦孝公。卫鞅:人名,即商鞅。虔:人名。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25、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怪()(2)明()(3)法()答案:(1)认为奇怪,对感到奇怪(2)表明(3)依照新法处罚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2)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答案:(1)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2)(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3文章主要写了商鞅的哪两件事来体现商鞅变法的坚决和果敢?答案:北门立木和处罚太子。【参考译文】 秦孝公已经决定任用商鞅了,商鞅想要变法,又担心天下对自己的非议。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他恐怕百

26、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搬走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

27、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清官周忱明焦竑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己巳之难, 英宗既北狩, 鞑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

28、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注】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大举袭扰,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鞑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民瘼(m):老百姓的疾病痛苦。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

29、)案()(2)恐()(3)谢()答案:(1)案卷(2)担忧、担心(3)道歉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答案:(1)周文襄公听到一个地方,突然点头高兴地说:“幸亏有这点能够使他活下来。”(2)周文襄公笑着安抚宽慰他,并且听他把事情说完才离开。3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答案:为了救活一个囚犯,而让官吏读大量的案卷给他听;周文襄公的建议巧妙合理地处理了通州粮仓的粮食;周文襄公关心民生,与百姓一起闲聊并且清楚农事。【参考译文】周文襄公检阅一个应判死刑的案件,想让他活没有出路,忧愁叹息表现在脸上。让官

30、吏抱来案卷阅读,读到数万字,背着手,站着听,周文襄公听到一个地方,突然点头高兴地说:“幸亏有这点能够使他活下来。”于是就把那个人放出来了。己巳之难, 英宗已经逃亡或被俘,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将要侵犯京城,扬言要占据通州的粮仓。整个朝廷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议论的人想派人点火烧仓,担心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当时周文襄公恰好在京城,因此建议命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食,命令他们前来取走。路上肩挨肩,脚碰脚,拥挤不堪。不几天京城立刻充实了,而通州仓因为这个变空了。 周文襄公任巡抚时,往来都乘小轿,驿站又在村庄偏僻处,征询访问老百姓的疾病痛苦。有个五保叫王槐云的人,在夏夜明月树林下

31、乘凉。周文襄公到了,与他一起坐,说田里间事很熟悉,一会儿随从到了,才知道是巡抚,磕头道歉。周文襄公笑着安抚宽慰他,并且听他把事情说完才离开。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泠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32、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选自中华书局白居易集)【注】余杭郡:杭州。撮:聚集。渟渟:水流停滞而聚积。蠲(jun)烦析酲:消除烦闷、解除困乏。矧(shn):况且。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尤()(2)甲()(3)益()答案:(1)突出,特别(2)第一(3)益处,好处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2)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答案:(1)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脱酒醒后的疲惫,激发游人的兴致。(2)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3选文描写的对象是冷泉亭,为什么文章一开始要写余杭郡、灵隐寺呢?答案:通过视觉镜头的不断

33、缩小,采用逐步烘托的方法,突出冷泉亭这一胜景。 【参考译文】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好。在郡里,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聚集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花草的芬芳,树林的茂盛,在这里可以呼吸纯净新鲜的空气,使人心平气顺,使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脱酒醒后的疲惫,激发游人的兴致。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出,水与亭的台阶相齐平。你坐着玩赏,可用亭椅下清泉洗脚;你卧着

34、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况且又有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出家的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一见冷泉就能除去尘垢。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说不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的第一去处啊。课后强化训练(十)文言文阅读(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1页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

35、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节选自古文观止,有改动)【注】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家:安家。龂龂(yn yn):形容争论的样

36、子。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辱没。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阳()(2)更()(3)奇()答案:(1)北面(2)更改(3)奇异,奇特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2)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答案:(1)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都是向上冒出的。(2)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3“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案:当地居民有的称之冉溪,有的称之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参考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

37、“过去有个姓冉的人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小溪叫作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更改为“愚溪”。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作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都是向上冒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

38、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奇异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这个名称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 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

39、。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兰椒,味过醪醴。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亡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不召嫔御者,数月乃复。【注】甔甀(dn chu):盛水的陶器。瀵(fn):泉水。醪醴(lo l):美酒。埒(li):山上水道。札厉:瘟疫。侪

40、(chi):共同,一起。孳(z)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同“富”,繁盛。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涂()(2)臭()(3)缘()答案:(1)同“途”,道路(2)气味(3)沿着,顺着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则醉,经旬乃醒。(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答案:(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几天后才能醒。(2)(他)回到周国宫殿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觉得十分失意,精神恍惚。3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答案:“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

41、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想。【参考译文】大禹治理洪水,迷失了道路,错到了一个国家。该国在北海北边的海滨,不知离齐州有几千万里。那个国家名叫终北,国家的正当中有座山,山名叫作壶领,形状像个瓦瓮。山顶上有个口,形状像个圆环,名叫滋穴。有水从中涌出,名叫神瀵,气味胜过兰椒,甘甜胜过美酒。从这一个水源分出四条支流,流注到山脚下。经过全国,没有浸润不到的地方。土气中和,没有瘟疫。人性柔弱,顺其自然,不竞逐,不争夺;心地善良,筋骨软弱,不骄傲,不嫉妒;年

42、长和年幼的都平等地居住在一起,没有国君,没有大臣;男女混杂游耍,没有媒妁,没有聘嫁;沿着水居住,不种田,不收割;土气温和适宜,不织布帛,不穿衣服;活一百岁才死,不早夭,不生病。那里的人民繁衍盛多,有喜有乐,没有衰老、悲哀和痛苦。那里的风俗喜欢音乐,手拉手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饥饿疲倦了就喝神泉的水,力气和心志便又恢复中和与平静。(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几天后才能醒。用神泉的水洗澡,肤色柔滑而有光泽,香气十几天才消散。周穆王北游时曾经经过那个国家,三年忘记回家。(他)回到周国宫殿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觉得十分失意,精神恍惚,不想吃酒肉,也不见嫔妃,好几个月以后才恢复正常。三、阅读下

43、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 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长洲尤翁开钱典。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 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

44、,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冯梦龙智囊知微)【注】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钱典:当铺。詈(l)语:骂人的话。事:量词。件,样。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舟()(2)遣()(3)质()答案:(1)乘船(2)打发(3)抵押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2)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答案:(1)这是因为他不知情,(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2)凡是别人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临。3夏翁、尤

45、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答案: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参考译文】夏翁,是江阴县的大族人家,曾经乘船经过市桥。有一个人挑着粪倒入他的船里,溅到了夏翁的衣裳。然而此人还是旧相识。他的僮仆很生气,想去教训他。但是夏翁说:“这是因为他不知情,(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然后就用好话把他打发走了。回家后,夏翁翻阅债务账册查索,原来这个人欠了他们家三十两钱,最后无法偿还,想借此求死。夏翁因此撕毁债

46、券,不再索取。长洲尤翁开当铺营生。年末,听到门外有吵闹声,出门一看,原来是邻居。 管理典当的职员上前对尤翁诉说:“这个人拿衣服来抵押借钱,现在却空手前来赎取,而且出口骂人,有这种道理吗?”此人还是一副剽悍不驯的样子。 尤翁慢慢地告诉他说:“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是为新年打算而已。这种小事,有必要在这里争吵吗?”随后就命家人检查他原来抵押的物品,清点出来一共有四五件衣服。尤翁指着棉衣道:“这件是御寒之物,不可少的。”又指着长袍道:“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不是急需的衣物,自然可以留在这里。”这个人拿了两件衣服,默默地离开了。但是当夜竟然死在别人家,官司打了一年。原来这个人负债太多,自行服毒后在没有发作前,心想尤翁有钱,打算讹诈尤翁,之后没有收获,又转移到别人家去。有人问尤翁:“为什么事先知道而强忍着?”尤翁说:“凡是别人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