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六三制)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练习-16八年级下册文言知识.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55464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六三制)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练习-16八年级下册文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六三制)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练习-16八年级下册文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六三制)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练习-16八年级下册文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六三制)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练习-16八年级下册文言知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知识一、桃花源记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便要还家_2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_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古义:_ 今义:似乎,好像(3)豁然开朗 古义:_ 今义:(思想、心胸、性格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 今义:运输事业(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绝境:古义:_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6)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_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7)无论魏晋 古义:_ 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8)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_今义:不充足 外人

2、:古义:_今义:没有亲友关系的人(9)寻病终 古义:_ 今义:找3一词多义(1)舍:便舍船 _屋舍俨然 _(2)出:不复出焉 _皆出酒食 _(3)志:处处志之 _寻向所志 _(4)寻:寻向所志 _寻病终 _4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_(2)欲穷其林 _(3)处处志之 _(4)未果,寻病终 _5其他实词(1)缘溪行 _(2)落英缤纷 _(3)初极狭,才通人 _(4)屋舍俨然 _(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6)阡陌交通 _(7)悉如外人 _(8)黄发垂髫 黄发:_ 垂髫:_(9)具答之 _(10)咸来问讯 _(11)皆叹惋 _(12)停数日,辞去 _(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14)此中人

3、语云 _(15)便扶向路 _(16)及郡下 _(17)诣太守 _(18)欣然规往 _(19)后遂无问津者 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与:遂与外人间隔_(2)为:武陵人捕鱼为业_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不足为外人道也 _(3)之:忘路之远近 _渔人甚异之 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具答之 _处处志之 _闻之,欣然规往 _(4)其:欲穷其林 _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既出,得其船 _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_(5)乃:见渔人,乃大惊 _乃不知有汉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判断句)2林尽水源。(省略句,省略介词“于”)3便舍船,从口入。(省略句,省略主语“渔人”)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4、。(省略句,句首省略主语“桃花源中人”,“问”后省略宾语“渔人”)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_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_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_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1文中写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你说说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动荡、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2作者借“桃花源”表达

5、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二、小石潭记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古今异义(1)全石以为底古义:_ 今义:认为(2)以其境过清 古义:_ 今义:干净;纯洁等(3)不可久居 古义:_ 今义:居住(4)乃记之而去 古义:_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5)崔氏二小生 古义:_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2一词多义(1)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隶而从者 _(2)乐:心乐之 _似与游者相乐 _(3)环:如鸣珮环 _四面竹树环合 _(4)清:水尤清

6、冽 _以其境过清 _(5)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_不可知其源 _3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2)心乐之 _(3)近岸 _(4)皆若空游无所依 _(5)斗折蛇行 斗:_蛇:_(6)其岸势犬牙差互 _4其他实词(1)水尤清冽 _(2)日光下澈 _(3)佁然不动 _(4)俶尔远逝 _(5)往来翕忽 _(6)悄怆幽邃 悄怆:_ 邃:_5虚词意义及用法(1)与:似与游者相乐 _(2)其:不可知其源 _(3)乃:乃记之而去 _(4)之:心乐之 _乃记之而去 _(5)以:卷石底以出 _以其境过清 _(6)而:潭西南而望 _乃记之而去 _隶而从者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全石以为底。(省略句,省略主语

7、“水潭”;倒装句,宾语“全石”前置)2坐潭上。(省略句,省略介词“于”)3斗折蛇行。(省略句,省略主语“溪流”)4影布石上。(省略句,省略介词“于”)5心乐之。(省略句,省略主语“余”)考点3 重点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简要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在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是暂时的

8、,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三、核舟记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 _2古今异义(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古义:_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2)高可二黍许 可:古义:_今义:表示同意 许:古义:_今义:同意,许可(3)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_ 今义:比较(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_ 今义:曾经(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义:_ 今义:简单(跟“繁”相对)3一词多义(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_(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_中轩敞者为舱 _(3)可:高可二黍许 _珠可历历数也 _(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_其人视端容寂 _4

9、词类活用(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2)石青糁之 _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 (4)居右者椎髻仰面 _5其他实词(1)能以径寸之木 _(2)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_ 因:_ 象:_(3)尝贻余核舟一 _(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_ 兴:_(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6)如有所语 _(7)佛印绝类弥勒 _(8)矫首昂视 _(9)神情与苏、黄不属 _(10)珠可历历数也 _(11)其船背稍夷 _(1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_(13)钩画了了 _(1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_(1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能以径寸之木 _(2)焉:雕栏相望焉 _(3)与:神情

10、与苏、黄不属 _(4)者:中轩敞者为舱 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5)之:能以径寸之木 _箬篷覆之 _闭之 _左臂挂念珠倚之 _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_(6)而:启窗而观 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_(7)其:其两膝相比者 _而竖其左膝 _其船背稍夷 _则题名其上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2卧右膝,诎右臂支船。(省略句,省略主语“佛印”)3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4其两膝相比者。(倒装句,定语“相比”后置)5细若蚊足。(倒装句,状语“若蚊足”后置)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_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_

11、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_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料体积小;所刻事物繁多;所刻人物情态毕备。2作者没有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开启、关闭,设计巧妙,先写船舱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的情景。四、北冥有鱼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北冥有鱼,其名为鲲_2古今异义(1)怒而飞 古义:_ 今义:愤怒(2

1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_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3)去以六月息者也 古义:_ 今义:呼吸时进出的气;休息(4)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_ 今义:一种哺乳动物3词类活用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_ 怪:_4其他实词(1)水击三千里_(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_ 扶摇:_(3)亦若是则已矣 _5虚词意义及用法(1)于: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2)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_不知其几千里也 _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其视下也 _(3)之:鹏之背 _鹏之徙于南冥也 _(4)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考点

13、3重点句子翻译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_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3齐谐者,志怪者也。_4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_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1文章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和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有什么联系?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即“逍遥”要有所依凭。2说说你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理解。这里运用类比手法,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在空中飞行还只是梦想的年代,庄子能设想

14、空中的大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古今异义(1)是鱼之乐也古义:_ 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古义:_ 今义:安定;安装(3)请循其本 古义:_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2一词多义固:固不知子矣 _子固非鱼也 _3其他实词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4虚词意义及用法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_子之不知鱼之乐 _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判断句)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倒装句,状语“于濠梁之上”

15、后置)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2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鱼是快乐的?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这符合庄子思想,由此他断定鱼“乐”是理所当然的事。六、虽有嘉肴考点1 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学学半_2古今异义(1)虽有嘉肴 古义:_ 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 古义:_ 今义:意义;用意;目的(3)教然后知困 古义:_ 今义:困难;疲乏等(4)教学相长也

16、 古义:_ 今义:生长;成长等3一词多义学:学学半 _学学半 _4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 _(2)不知其善也 _5其他实词(1)虽有至道 _(2)然后能自反也 _(3)教学相长也 _6虚词意义及用法其:不知其善也 _其此之谓乎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2其此之谓乎! (倒装句,宾语“此”前置)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3故曰:教学相长也。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别人,能知道自己的困惑,自我勉励,增长自己的学问,即“教学相长”。七、大道之行也考点1

17、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1)选贤与能_(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_2.古今异义(1)大道之行也古义:_ 今义:大路(2)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_ 今义:返回;还给(3)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古义:_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贼:古义:_今义:偷东西的人3一词多义(1)独:故人不独亲其亲 _矜、寡、孤、独 _(2)亲: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 亲:_(3)子:不独子其子 子:_ 子:_4词类活用(1)选贤与能 贤:_ 能:_(2)故人不独亲其亲 _(3)不独子其子 _(4)使老有所终 _(5)壮有所用 _(6)幼有所长 _(7)故外户而不闭 _5其他实词(1)讲信修睦 _(2)矜、寡、孤、

18、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寡:_ 孤:_(3)男有分,女有归 _(4)货恶其弃于地也 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之:大道之行也_(2)者: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3)于:货恶其弃于地也 _(4)而:是故谋闭而不兴 _(5)其:故人不独亲其亲 _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是谓大同。(判断句)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倒装句,状语“于地”“于己”后置)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

19、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八、马说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3)才美不外见 _2古今异义(1)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_ 今义:或者(2)是马也 古义:_ 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_ 今义: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等待(4)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_ 今义:安定;安装等3一词多义(1)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

20、食不饱,力不足 _(2)能:虽有千里之能 _安求其能千里也 _(3)策:策之不以其道 _执策而临之 _4词类活用(1)一食或尽粟一石_(2)策之不以其道 _(3)食之不能尽其材 _5其他实词(1)骈死于槽枥之间 _ (2)不以千里称也 _(3)一食或尽粟一石 _(4)策之不以其道 _(5)食之不能尽其材 _(6)执策而临之 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于: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2)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3)而:而伯乐不常有 _执策而临之 _(4)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马之千里者 _策之不以其道 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5)以:不以千里称也 _策之不以其道 _(6)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_食之

21、不能尽其材 _其真无马邪 _其真不知马也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策之不以其道。(倒装句,状语后置)2马之千里者。(倒装句,定语“千里”后置)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倒装句,状语“于奴隶人之手”后置)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_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1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2清代龚自

22、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写的是通过伯乐来识别、发现人才;而龚自珍的诗句意为人才选拔要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应该怎么做?示例1: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2:我要做到心态平和,努力完善自己,以做得更好。参考答案文言知识一、桃花源记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同“邀”,邀请2(1)新鲜美好(2)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3)开阔敞亮(4)交错相通(5)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6)隔绝、不通音讯(7)不要说,更不必说(8)不值得,不必桃

23、花源外的人(9)随即,不久3(1)舍弃,离开房屋(2)出去拿出(3)做记号记号(4)寻找随即,不久4(1)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2)形容词用作动词,尽(3)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4)名词用作动词,实现5(1)沿着,顺着(2)繁多的样子(3)仅仅、只(4)整齐的样子(5)类(6)田间小路(7)全,都(8)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9)详细(10)全,都(11)感叹惋惜(12)离开(13)邀请(14)告诉(15)沿着、顺着(16)到(17)拜访(18)打算,计划(19)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6(1)介词,跟、和(2)作为介词,对、向介词,对、向(3)结构助词,的代词,指眼前看到的景象代词,这代词,指桃花源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