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5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试题.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53750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5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5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5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5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项(五)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类型一中和反应1.25 时,向20.0 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G5-1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G5-1A.b、d两点对应溶液的pH:bd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无色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G5-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5-2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

2、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3.2019海南现有如下药品:NaOH溶液、浓硫酸、Na2CO3溶液、Fe、Mg、酚酞试液、蒸馏水用来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请回答:(1)实验时涉及图G5-3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填序号)。图G5-3(2)小明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请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提供的药品继续实验,判断酸和

3、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方案为。4.2019遵义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G5-4)。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图G5-4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图G5-5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图G5-5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

4、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步骤现象结论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证明没有NaOH实验2: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HCl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产生证明有NaCl生成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评价反思.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类型二氢氧化钠

5、与二氧化碳的反应5.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图G5-6(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G5-6甲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G5-6乙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

6、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6.2019贵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G5-7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CO2对本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图G5-7(1)步骤一:关闭K,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m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 。步骤二:打开K,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

7、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G5-8所示,B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g。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C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 。图G5-8(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结合图中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理由是 。类型三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7.从下列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图G5-9CO2能溶于水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O2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色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A.B.C.D.8.2019南京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回顾(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

8、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实验探究图G5-10(2)如图甲所示,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上述试管,发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写出上述变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 。(4)如图乙所示,在C处放入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完成以下实验:在A处持续而缓缓地通入气体X。当关闭K时,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当打开K后,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的二氧化碳,则B瓶中盛

9、放的溶液可以为(填字母);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则B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填字母)。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交流反思(5)该小组用空气样品和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的空气的样品,控制相同条件测定二者在光照前后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G5-11。则与空气样品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是(填“a”或“b”),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图G5-11请简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功与过: (各写一点)。类型四其他反应9.2018广元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明同学往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即认为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亮同学却有疑问。提出问题在溶液中,

10、NaHCO3和NaOH真的不反应吗?猜想假设溶液中,NaHCO3和NaOH能反应;。查阅资料(1)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在水中能解离出对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2)部分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阴离子阳离子OH-Cl-CO32-HCO3-Na+溶溶溶溶Ba2+溶溶不溶进行实验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往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2往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3将实验1和实验2所得的溶液混合有沉淀生成解释与结论(1)根据实验1中无明显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填序号)。A. 混合溶液中没有NaClB. 混合溶液中没有Ba(HCO3)2C. 混合溶液中没有NaHCO

11、3D. 混合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不能形成不溶物(2)实验3中生成的沉淀为(填化学式),该沉淀中的阴离子只能来源于实验(填“1”或“2”)所得到的溶液,则实验(填“1”或“2”)必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依据上述实验及分析,猜想成立。总结反思两种溶液混合,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填序号)化学反应。A.一定没发生B.一定发生了C.不一定没发生【参考答案】1.D解析由图可知b点所示溶液的pH7,所以b、d点对应溶液的pH:b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aOH+HClNaCl+H2O4036.5由于题干中没有提及两种溶液的密度,所以无法确定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图可知,b

12、点所示溶液的pH7,所以溶液的溶质既有酸碱中和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2.B解析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有剩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由a点到b点,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地增大到等于7,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图像中pH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3.(1)C(2)若硫酸过量,加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硫酸过量(若溶液变红,则恰好完全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稀释浓硫酸时,

13、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为若硫酸过量,加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即判断酸是否有剩余,可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不变色,则硫酸过量;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恰好完全

14、反应。 4.(1)放出(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3)没有蓝色沉淀生成白色固体评价反思.生成的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2NH3H2O+H2SO4(NH4)2SO4+2H2O解析(1)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放出热量。(2)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3)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说明生成了氯化钠。评价反思.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生成的氯化钠也

15、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氨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H2SO4(NH4)2SO4+2H2O。5.(1)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2)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有白色沉淀产生Na2CO3+BaCl2BaCO3+2NaCl(3)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除去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解析(1)二氧化碳不但能跟氢氧化钠反应,而且也能溶于水与水反应。(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可用盐酸来检验是否有碳酸钠生成,也可用氯化钡来

16、检验是否有碳酸钠生成。(3)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除去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6.(1)CO2+2NaOHNa2CO3+H2O增大接触面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2)1060.1m80或260.1m80+0.1mNa2CO3+Ba(OH)2BaCO3+2NaOH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导致反应后溶质质量减少(3)NaOH和Ba(OH)2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A点相等,都为0.1m g,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

17、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将甲、乙混合后氢氧化钡有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解析(2)二氧化碳和m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生成碳酸钠的质量,图中B点对应的是反应生成的碳酸钠质量,设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2NaOH+CO2Na2CO3+H2O80106m g10%x80106=mg10%xx=1060.1m80g图中BC段表示乙中的氢氧化钡溶液进入甲中,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该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由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

18、关系可知: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导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7.B8.(1)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2)CO2+H2OH2CO3H2CO3H2O+CO2(3)在一定温度下,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4)ABAB(5)a功: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等;过: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例如,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等(答一点即可)解析(1)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9、,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汽水瓶中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加热试管中的红色石蕊试液时,由于碳酸分解而导致石蕊又变为紫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3)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4)由图所示可知,打开K直接将未经干燥的二氧

20、化碳气体通入C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若关闭K后,则C处紫色的石蕊纸花不变色,说明B瓶中盛放的溶液能干燥CO2气体或能吸收CO2气体,则浓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若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O2在该溶液中的溶解量极小,带有水蒸气的CO2还会使C处的纸花变成红色。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则B中盛放的液体可以是能干燥CO2和氯化氢气体的溶液(如浓硫酸),也可以是能同时吸收CO2和氯化氢气体的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若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该溶液可吸收氯化氢但不能吸收CO2,结果会使含水蒸气的CO2通到C处,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5)CO2能产生温室效应,因此相同光照条件下,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的空气升温更高,即图中a为空气样品温度变化曲线,b为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的空气样品温度变化曲线;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有功亦有过,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则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不适合人类居住或生存;但温室效应加剧,则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如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影响生态系统,改变生物的多样性等。9.猜想假设 在溶液中,NaHCO3和NaOH不反应解释与结论 (1)D(2)BaCO322NaHCO3+NaOHNa2CO3+H2O(3)总结反思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