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一篇基础过关课时训练02自然界的水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一篇基础过关课时训练02自然界的水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时训练(二)自然界的水|夯实基础|1.2018镇江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导热性B.延展性C.氧化性D.挥发性2.2019扬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铁C.氯化钠D.氧气3.2019扬州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我国的“节水标志”是()图Z2-14.2017连云港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图Z2-25.2017苏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B.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C.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6.2017南京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
2、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7.2019菏泽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8.2018镇江如图Z2-3,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气体。图Z2-3(1)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填“变大”或“变小”)。9.2018淮安水与我们密
3、切相关,请回答:(1)自然界中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实验室中常用水作溶剂,下列物质分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填序号)。A.泥土B.蔗糖C.食用油(4)工业上用水和甲烷(C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2019营口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图Z2-4(1)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区分硬水和软水。(3)如图乙是自来
4、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A.步骤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的作用是消毒杀菌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4)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11.2019昆明(1)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将水样静置,用如图Z2-5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填序号)。图Z2-5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杂质和臭味。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
5、说明该水样属于(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用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作用。12.2017常州水是生命之源。图Z2-6(1)如图Z2-6甲为电解水的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X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
6、体是。(2)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天然水称为硬水,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采用(填序号)。a.电解b.吸附c.消毒(3)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OH,在废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两种酸液的密度相同)来处理,通过调节流量阀来控制酸液的流量(Q),使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如图乙),两种酸溶液的流量大小关系是:Q(稀硫酸)(填“”“”“(4)CH4+2H2O4H2+CO2解析(1)通过观察图可以发现,X管气体多,X所收集的气体是氢气,Y管气体少,Y所收集的气体是氧气。(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
7、泡沫少的是硬水;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方法,不用电解。(3)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由氢氧化钠和盐酸、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如果要中和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所需HCl和H2SO4的质量比为7398,因为两种酸的密度、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所以所需硫酸溶液的体积较大,其流量Q也较大。拓展提升1.C2.A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而造成火灾;用天平称量NaCl固体时需放在纸片上,固体药品应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上,砝码放在右边的
8、托盘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千万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3.C解析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4.A解析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故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体积不变;正常的雨水呈酸性,而酸雨是指pH解析(1)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2)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3)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试管连接正极,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水中加入了酚酞,实验过程中b试管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pH7。9.(1)bcdg(2)验纯烧杯内壁
9、有水珠(或水雾)产生2.5(或2.38)(3)增强导电性在相同条件下,O2较H2稍易溶于水(4)3Fe+4H2OFe3O4+4H2(5)m1m2-m1空气中的H2O、CO2等进入B中(合理即可)解析(5)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m1,装置B的干燥管和其中的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m2,可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是m1,氢元素的质量是m2-m1,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m1m2-m1;空气中的H2O、CO2等进入B中,使得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10.(1)吸附(2)肥皂水(3)化学12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等有害物质,故能用作净水剂。(2)将
10、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放入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硬水中产生泡沫少,软水中产生泡沫多,故可以用肥皂水区别。(3)该反应中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为水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H2C2H6O+H2O,故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是12。11.(1)H2(2)3Fe+4H2OFe3O4+4H28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增重(3)acO2和H+(4)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合理即可)解析(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可燃气体是氢气。(2)根据水
11、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Fe3O4+4H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该反应若生成1 g氢气,则有21 g的铁转化为29 g的四氧化三铁,铁制枪管应增重29 g-21 g=8 g;若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增重。(3)电解水实验中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导电性;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极N产生的是氢气,故与电源负极相连。电解中,电极N附近溶液显红色,呈碱性,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则管A中溶液呈酸性,且管A中电极M与电源正极相连,故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O2和H+。(4)根据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图示可知,图中C2H6O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少,而CO2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多,则可推断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