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25分)1(10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能喷冰的“火山”叶青青随着一声巨响,土地猛烈震动了起来。阿胡那火山开始喷射了。这个庞然大物高约4千米,底部直径30千米左右,大小相当于半座珠穆朗玛峰。这次突然的爆发,地动山摇,构成山体的冰块与岩石大面积滚落。然而,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奇妙之处,阿胡那火山喷出的不是赤红的岩浆,竟是白色的冰岩浆,这种含冰、水、氨、甲烷和氯化物的混合物,被强大的推力射向高空,形成数百米乃至数万米的白色喷流。落到地表时,冰岩浆呈液态四下流淌,随后,因为暴露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而凝结成固体。众所周知,地球上的火山
2、喷出的都是岩浆,为什么这座火山偏偏与众不同,喷出的却是冰呢?原因就是这座火山不属于地球,而是矮行星谷神星上唯一一座圆顶形状的冰火山冰火山是一种在地球上找不到,但在我们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它们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者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在形态上,冰火山与地球上的火山很相似,它们从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口,当喷发时,会排放出四处流淌的液体。但关键性的差别是地球火山主要由岩石和重金属组成,冰火山主要由坚固的冰壳构成,冰火山的岩浆也是冰冻的沉积物,所以,在喷发时,会出现大量冰块被喷出的奇观。据资料显示,地球火山喷发是由密度和压力差造成的。当岩浆温度比周围的岩石更高时
3、,密度就会更低,这种压力差会使得岩浆做上升运动,当岩浆上升时,岩浆释放的气体会形成气泡,气泡会释放大量的压力,这一压力使岩浆喷出地表。那么,冰火山是如何喷发的呢?冰火山的喷发原理和地球火山相似。由于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热能聚集,或由于潮汐摩擦而生热,致使深部的冰层熔融。如果这时上部的冰层破裂,深部融化了的冰水就像地球内部的岩浆一样,在周围压力的挤迫下,沿裂缝喷发出来,这就是冰火山爆发的过程。而如果冰岩浆跟周围的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冰火山就会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可能会成为永远的死火山。不过,虽然冰火山名字听上去似乎是火山的一种类型,喷发过程又跟地球火山类似,但严格意义上说,它只是有与地球火山相似
4、的地貌,并不是真正的火山。(选自大科技,有删改)(1)文章第段文字有什么表达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答。(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2(15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快手刘冯骥才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
5、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
6、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
7、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
8、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
9、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1)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2)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4)作者最后说“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你能结合现实生活说说原因吗?二、古诗文阅读(31分)3(17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10、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病梅馆记龚自珍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
11、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注释】斫(zhu):砍,削。鬻(y):卖。(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B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C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
12、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D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B执策而临之(临:靠近)C以欹为美( 欹:倾斜)D遏其生气 (遏:阻止)(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千里马”无疑是悲剧的,造成它悲剧的根本原因是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B【甲】文的文体是“说”,常用来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见解,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借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说明事理。C【乙】文中,作者对“梅”被摧残成病态十分悲痛,并付诸行动来医治病梅,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
13、的迫切愿望。D【甲】文和【乙】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4(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送凌十一归长沙曾国藩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注】凌十一:作者的朋友。(1)首联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含义。5(6分)古诗文默写。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1)桃花源
14、记中“ , ”蕴含着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思想,呈现出人们生活安康、心情舒畅、安静自足的理想境界。(2)苏轼定风波中道出词人对天气微妙变化的顿悟,表达了词人宠辱不惊的超然情怀,饱含了人生哲理的词句是:回首向来萧瑟处, , 。(3)名楼离不开名诗文。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勾勒了流动变幻、色彩明丽的图画;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范仲淹岳阳楼记“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雄伟壮阔、摄人心魄的景象。三、名著阅读(7分)6(7分)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甲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
15、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得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A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乙“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1)甲文段选自 ,A处的人物是 ;乙文段选自 。(2)从两个文段中任选一个
16、主要人物,分析文段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四、积累与运用(17分)7(3分)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荒谬(mio)告罄 阔绰(chu)冥思暇想B佝偻(lu) 恻隐 隐匿(n) 在劫难逃C什物(sh) 慰藉 蓦然(m) 锋芒必露D拮据(j) 迁徙 按捺(ni) 麻木不人8(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人的一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但也不会一直处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只要不放弃希望,总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B某校举办了主题为“担当与责任”的演讲比赛,各位参赛同学在演讲过程中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C虽然他们两人的
17、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理解谁,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一致认为不是小王的问题。D某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热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9(3分)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方寸之中有乾坤。小小的筷子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内涵,说它是饮食文化中的“中国符号”,也名副其实。B电影金刚川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而拍摄的。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以血肉之躯顽强拼搏的场景催人泪下。C四川东部即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该区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约18左右。D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
18、床进一步的勘察,科学家认为裂缝是在湖水巨大的压力下形成的。10(5分)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小明说:“多读多背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我们一定要多开展背诵比赛!”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100字左右)11(3分)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活动感言,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罄竹难书,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古典诗歌如花一般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通过“古诗苑漫步”活动,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古典诗歌如
19、春雨一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崇尚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五、作文(40分)12(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被父母、老师、同学等人夸赞过:“你真聪明!”但聪明并不代表智慧。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它多数是得益于一种遗传:而智慧,是一种生存的境界,它更多的是后天的一种修为。请你以“智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的经历。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套作。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25分)1(10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能喷冰的“火山”叶青青随着一声巨响,土地猛烈
20、震动了起来。阿胡那火山开始喷射了。这个庞然大物高约4千米,底部直径30千米左右,大小相当于半座珠穆朗玛峰。这次突然的爆发,地动山摇,构成山体的冰块与岩石大面积滚落。然而,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奇妙之处,阿胡那火山喷出的不是赤红的岩浆,竟是白色的冰岩浆,这种含冰、水、氨、甲烷和氯化物的混合物,被强大的推力射向高空,形成数百米乃至数万米的白色喷流。落到地表时,冰岩浆呈液态四下流淌,随后,因为暴露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而凝结成固体。众所周知,地球上的火山喷出的都是岩浆,为什么这座火山偏偏与众不同,喷出的却是冰呢?原因就是这座火山不属于地球,而是矮行星谷神星上唯一一座圆顶形状的冰火山冰火山是一种在地球上找不
21、到,但在我们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它们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者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在形态上,冰火山与地球上的火山很相似,它们从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口,当喷发时,会排放出四处流淌的液体。但关键性的差别是地球火山主要由岩石和重金属组成,冰火山主要由坚固的冰壳构成,冰火山的岩浆也是冰冻的沉积物,所以,在喷发时,会出现大量冰块被喷出的奇观。据资料显示,地球火山喷发是由密度和压力差造成的。当岩浆温度比周围的岩石更高时,密度就会更低,这种压力差会使得岩浆做上升运动,当岩浆上升时,岩浆释放的气体会形成气泡,气泡会释放大量的压力,这一压力使岩浆喷出地表。那么,冰火山是如何喷
22、发的呢?冰火山的喷发原理和地球火山相似。由于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热能聚集,或由于潮汐摩擦而生热,致使深部的冰层熔融。如果这时上部的冰层破裂,深部融化了的冰水就像地球内部的岩浆一样,在周围压力的挤迫下,沿裂缝喷发出来,这就是冰火山爆发的过程。而如果冰岩浆跟周围的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冰火山就会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可能会成为永远的死火山。不过,虽然冰火山名字听上去似乎是火山的一种类型,喷发过程又跟地球火山类似,但严格意义上说,它只是有与地球火山相似的地貌,并不是真正的火山。(选自大科技,有删改)(1)文章第段文字有什么表达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答。(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23、文章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开篇介绍了阿胡那火山在爆发喷射白色的、冷气逼人的冰岩浆的情形,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接着分析这座火山喷出冰的原因、冰火山喷发原理。最后说明冰火山只是有与地球火山相似的地貌,并不是真正的火山。【解答】(1)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文章第段介绍了阿胡那火山在爆发喷射白色的、冷气逼人的冰岩浆的情形,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冰火山;同时描写阿胡那火山喷发时地动山摇的情景,现象奇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说明内容。(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本文为了说明“冰火山”的特点,将将“冰火山”与地球.上的“活火山”成分构成、地表形态、喷
24、发原理等内容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地说明了“冰火山”喷冰的原理。具体的内容如:“在形态上,冰火山与地球上火山很相似,它们在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当喷发时,会爆发出四处流淌的液体”。(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分析。不能去掉。“可能”表猜测、估计,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如果冰岩浆跟周围的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冰火山就会处于休眠状态,冰火山永远成为死火山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如果去掉,表述太绝对化了。“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答案:(1)交代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冰火山喷发原理的介绍。(2)作比较。将冰火山和地球火山进行比较,具体而生动地说明了冰
25、火山。(3)不能去掉。“可能”表猜测,说明如果冰岩浆跟周围的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冰火山永远成为死火山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如果去掉,太绝对化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点评】说明文经常考查修饰限制性词语能不能删去的问题,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先表态,然后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进而比较删除后的不同,最后明确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15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快手刘冯骥才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
26、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
27、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
28、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
29、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
30、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1)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2)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4)作者最后说“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你能结合现实生
31、活说说原因吗?【分析】这篇文章记叙了“快手刘”的两次表演:第一次是在“我”童年时,快手刘壮年时的表演让“我”惊叹,戏法成功之后他口气中充满得意;第二次是在“我”上高二时的暑假,快手刘已经老了,手也笨拙了,当“我”看到这帮孩子在为难快手刘时,为了帮助他摆脱窘态,“我”转移了孩子的视线。文章通过两件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快手刘精湛技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民间文化技艺传承问题的担忧。【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根据“挤”字的本义,可知句中用“挤”字表现了观众很多,从侧面表现出快手刘的表演很精
32、彩,很引人。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作用的分析。感叹号是表达情感的符号,连用三个感叹号,则是为了加强语气,肯定孩子们判断的正确性,作者这么写的目的也是为了侧面表现快手刘的表演失误之大。(2)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第段处于文章的中间位置,首先可以判断其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合本文内容来看,本段交代了我很久没看“快手刘”表演的原因,“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为下文写再次看到他的表演漏洞百出作铺垫。(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两件事述,前文重在表达
33、对快手刘精湛技艺的赞美,后文则重在以“快手刘”的“不灵和失手”,来表现作者对民间文化技艺传承问题的担忧。他的前后表演的巨大差距,突出他生活境况的悲凉,而这种鲜明的对比,表现出的正是传统文化技艺再没有人重视与喜爱的现状的表现。所以后文重点突出这些内容,能深化主旨,引起读者的关注。(4)本题考查阅读的拓展能力。题干要求我们“结合现实生活”来表述原因。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知道现在很少有“快手刘”这样的民间艺人了,因为即使有这样的艺人,也没有人愿意在露天的市场去观看。电视上播放的像“快手刘”这样的表演有很多,还配合着不同的灯光与音效,看起来要有趣味得多。而且在家里从电视上看此类节目,人也舒服。综合
34、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让“快手刘”这样的民间艺人不再有市场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与感受要求都在提高。据此表述即可。答案:(1)“挤”字写出了观众之多,侧面烘托了快手刘的表演精彩,引人入胜。加强肯定的语气,肯定孩子们判断正确性,侧面表达了快手刘表演的失误、不灵。(意思对即可)(2)内容上:交代了“我”很久没看“快手刘”表演的原因,快手刘成了我记忆的一部分。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快手刘表演的生动描写,为下文写快手刘的苍老、表演失误作一定的铺垫。(3)写“快手刘”表演的不灵,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快手刘”晚年生活的悲凉。表达了我对像“快手刘”一样的俗世奇人老无所依的深切同
35、情。对民间文化技艺传承问题的一种担忧。(4)社会节奏快,这种古老的技艺已经失去了市场;技艺学习需要下工夫,年轻人已经少有这份耐力;科技的发达,电子产品的普及夺人眼球等等,言之成理即可。【点评】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第一步:解释词义或指出词语所用的修辞、描写方法等。第二步,揭示内容表现力。即结合语境分析指定词语和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动作行为和状态性质等产生的原因。第三步,揭示表达效果。分析该词是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等,或指出其与中心、上下文的关系,揭示的作者或人物的特殊情感等。二、古诗文阅读(31分)3(17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
36、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病梅馆记龚自珍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
37、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注释】斫(zhu):砍,削。鬻(y):卖。(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A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B纵之顺之/毁其/盆悉
38、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C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D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B执策而临之(临:靠近)C以欹为美( 欹:倾斜)D遏其生气 (遏:阻止)(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A【甲】文中的“千里马”无疑是悲剧的,造成它悲剧的根本原因是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B【甲】文的文体是“说”,常用来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见解,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借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说明事理。C【乙】文中,作
39、者对“梅”被摧残成病态十分悲痛,并付诸行动来医治病梅,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的迫切愿望。D【甲】文和【乙】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分析】【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
40、,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
41、。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
42、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故断为: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故选:C。(
43、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CD.正确;B.有误,句意:拿着鞭子面对它。临:面对。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ABC正确。D有误,两文都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
44、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策,鞭打。以,按照。食,喂养。句意:(饲马者)用马鞭赶它,却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重点词:予,我。以,来。句意: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答案:(1)C(2)B(3)D(4)(饲马者)用马鞭赶它,却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点评】“而”的用法:学而不思则罔。(而:表示转折关系)温故而知新。(而:表示承接关系)杂然而前陈者。(而:表示修饰关
45、系)博学而笃志。(而:表示并列关系)4(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送凌十一归长沙曾国藩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注】凌十一:作者的朋友。(1)首联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含义。【分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答】
46、(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先理解首联所写内容。“微雨”写天气,“残秋”写季节,“微雨送残秋”是一幅秋雨萧瑟的画面。“落叶东西随水流”,秋雨中,落叶纷纷,掉落水中,随水流漂向远方。这是一幅秋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示例:昨日一场秋雨过后,树叶飘落,在水中凌乱地漂浮,随着雨水漂向远方。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分析尾联的含义。这是曾国藩写给朋友凌十一的诗,从颔联和颈联可知,凌十一谋事未成功,“谋道谋事两无补”,此时心情应该是抑郁的。“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且欢喜”曾国藩劝慰友人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要有乐观宽广的胸襟。“丈夫由来轻万
47、里”,告诉他好男儿志在四方,去干一番事业,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根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词句的理解,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劝解朋友面对逆境要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大丈夫自古至今志在千里,勇敢面对磨难。要抓住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进行分析。答案:(1)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2)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译文:昨日的小雨送别最后的秋天,落叶飘满河沟,随水漂流。世间万事都是命中注定,是走是留,是早是晚,都由不得我们做主。 我们足迹踏遍了九州大地,却对谋求道、谋求衣食都是于事无补,劝君一杯酒,快乐起来吧,大丈夫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