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1/1 17 7导导论论知识点名称内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1.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色诺芬最先使用“经济经济”一词2.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首次蒙克莱田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词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英国英国的威廉威廉配第、亚当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斯密、大卫李嘉图李嘉图4.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英国英国的马尔萨斯马尔萨斯、法国法国的萨伊萨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资料的总和总和构成生产资料生
2、产资料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2.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1)生产生产是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环节(2)分配和交换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桥梁和纽带(3)消费消费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规律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研究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客观经济规律2.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原因(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
3、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3.经济规律的类型(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3)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第一章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知识点名称内容社会基本矛盾与经济制度变革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
4、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自然经济1.自然经济存在的社会制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2 2/1 17 7(1)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2)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经济(3)是直接的劳动交换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商品经济1.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1)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初始形式,从属于占主导地位
5、的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一种补充自给自足经济的一种补充(2)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始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占支配地位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1)前提前提:社会分工社会分工(2)决定性条件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经济的特征特征(1)是以社会化生产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2)是以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3)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1.市场经济的优缺点(1)优点1)调节资源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把社会资源配置配置到效
6、率较高的环节中去2)发挥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力的发展3)实行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给微观经济主体以压力和动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活力市场应变能力和活力(2)缺点1)容易造成经济总量的失衡总量的失衡,造成资源浪费资源浪费2)引起贫富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出现两极分化两极分化3)对于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2.计划经济的优缺点(1)优点:1)国家从经济运行的长远和全局出发,控制经济总量控制经济总量,保证经济的协调运行2)国家通过经济预测,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
7、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3)国家通过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规范经济主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公平竞争(2)缺点1)难以准确把握种类繁多、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容易造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脱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脱节2)计划难以协调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难以消除整体经济利益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冲突,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导致企业因缺乏足够的动力而使技术进步缓慢和企业因缺乏足够的动力而使技术进步缓慢和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制度是经济1.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形态中最基本最基本、最本质的最本质的经济关系经济
8、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3 3/1 17 7体制的基础2.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第二章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商品和价值知识点名称内容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包含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两个因素2.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9、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4.交换价值(1)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物质承担者(2)交换价值与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统一于商品之中,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物质载体质载体(2)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矛盾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
10、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2)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存在差别和
11、矛盾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其他一切矛盾(2)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本质及私有制商品经
12、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3)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命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成反比4 4/1 17 7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2.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熟练程度(2)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3)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组织形式(4)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质量和效能(5)自然自然条件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
13、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使社会资源配置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第三章第三章 货币与信用货币与信用知识点名称内容货币的产生1.货币:商品交换发展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物的商品2.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的
14、发展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3)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是价值形式发展中的质变是价值形式发展中的质变(4)货币形式: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5 5/1 17 7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1.一定时期内影响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因素(1)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2)
15、商品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2.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1)公式一(2)公式二:货币的支付手段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3.纸币流通规律(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金属货币量纸币贬值,物价上涨(2)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纸币发行量金属货币量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下跌信用的产生及形式1.历史上最早的最早的信用活动是实物的借贷实物的借贷,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信用活动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货币借贷2.商业信用的特点6 6/1 17 7(1)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2)主要是职能资本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其债权人和
16、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3)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3.银行信用的特点(1)债权人债权人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债务人债务人是职能资本,银行信用的实质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信用关系(2)对象是货币资本货币资本,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间接融资(3)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1.积极作用(1)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2)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3)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4)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5
17、)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2.消极作用(1)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2)引发货币信用危机(3)刺激投机第四章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知识点名称内容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中的价值增殖价值增殖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 G-W 还是 W-G,商品的价值量都不发生变化商品的价值量都不发生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经过流通过程,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2.剩余价值的产生(1)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流通领域产生(2)离开流通领域流通领域,
18、剩余价值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率1.商品价值:不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剩余价值(c+v+m)2.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v)的比率)的比率表示方法(1)物化劳动表示法: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2)活劳动表示法: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产生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工作日的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提高劳动提高劳动强度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19、,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7 7/1 17 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1.联系(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看,二者在本质本质上是一致的,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量(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起点2.区别(1)物质技术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生产技术不变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发展缓慢相适应,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不断变革为条件(2)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在简单协作阶段简单协作阶段,主要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场手工业和机器
20、大工业阶段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阶段,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意义越来越大资本主义工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再生产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简单再生产: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原有规模上重复进重复进行行的资本主义再生产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所揭示的特点特点(1)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工资,即用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2)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件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过
21、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把一部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资本新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有机构成1.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一般用C:V 表示2.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形式(1)资本积聚资本积聚: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2)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合并成少数大资本3.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因(1)由于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所形成的产业后备军产业后备军,使资本主义生产的
22、发展随时都能获得可榨取的劳动力(2)由于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资本家还可以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第五章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知识点名称内容1.货币资本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一 G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货币2.生产资本生产资本的循环:PW-GG-WP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生产资本3.商品资本商品资本的循环:W一 G GWPW8 8/1 17 7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周转速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社会
23、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生产在原有规模原有规模上不断重复进行的生产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社会生产在扩大规模扩大规模上不断重复进行的生产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在生产技术不变、生产资料效率不变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增加生产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2)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在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条件下,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9 9/1 17 7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态或转化形式表现形态
24、或转化形式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 m/v(2)利润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 m/c+v3.利润率的主要影响因素(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3)不变资本的节约(4)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利息1.概念:借贷资本家由于让渡资本使用权而取得的报酬2.本质: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利息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例利息率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借贷资本总量资本主义地租的主要形式第六章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
25、制度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知识点名称内容1.垄断组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大企业的联合1010/1 17 7垄断组织与垄断利润实质: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来实现(垄断高价/垄断低价)3.垄断利润实现的主要途径垄断利润的最终来源最终来源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1)垄断企业垄断企业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通过高价出售和低价购
26、买生产资料,占有非垄断企业和小生产者非垄断企业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或剩余价值(3)通过高价出售消费品,把工人和其他消费者的一部分收入工人和其他消费者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垄断利润(4)通过资产阶级政府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一部分社会财富(5)通过对外投资和不等价交换,占有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1.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新的资本形式2.金融寡头: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3.金融寡头的统治方式1111/1 17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
27、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2.危机阶段危机阶段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决定性阶段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第七章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知识点名称内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1)国有经济国有经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2)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3)混合所
28、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占优势(量量的优势/质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控制力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个体经济: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不带有剥削性质不带有剥削性质的私有经济)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获取利
29、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存在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3.外资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虽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在公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必然是主体(2)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中,尽管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股息、债券利息等非劳动收入增加,但按劳分配的收入仍占较大比重按劳分配的收入仍占较大比重(3)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
30、的参照参照标准标准2.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212/1 17 7(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前提条件前提条件(2)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3)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谋生的手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新特点(1)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商品货币形式实现(2)按劳分配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以企业为单位进行(3)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和货币工资形式的制约市场机制和货币工资形式的制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1.按资本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所有者的收入剥削收入剥削收入2.按资金分配:劳动者购买股票
31、、债券、银行利息所获得的股息、红利、利息,个体劳动者、承包农户的投资收入非剥削收入非剥削收入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工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工人获取收入的方式4.按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分配5.个体劳动收入:个体劳动者依靠自己劳动依靠自己劳动所获取的收入6.福利性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1)经济关系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经济管理法制化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1)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2、(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第八章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知识点名称内容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1)经济总量的增长总量的增长(2)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3)经济质量的提高质量的提高2.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1313/1 17 73.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动力(3)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程度以新的理念发展经济1.创新创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动力第一动力2.协调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
33、要求内在要求3.绿色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4.开放开放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道路必须遵循的道路5.共享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本质要求产业结构优化1.第一产业是广义的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2)农业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原材料和劳动力(3)农业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广阔的市场2.第二产业是加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作用(1)工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装备和技术手段主要装备和技术手段(2)
34、工业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主要产品主要产品(3)工业为提高国防国防力量提供主要的技术装备技术装备3.第三产业是广义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益重要的作用(1)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服务,有效地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率(2)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服务,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3)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九章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知识点名称内容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1.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实物形式:当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总和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总和,用于满足社会再生产的需
35、要2.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价值总和,即生产过程中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总和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总和,用字母表示是 c+v+m3.国民收入: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当年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新价值,用字母表示是 v+m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4.决定和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1)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2)提高劳动生产率(3)节约生产资料1414/1 17 7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1.社会总供给: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国内供给+国外供给/收
36、入+储蓄+进口2.社会总需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3.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1)平衡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相等基本相等(不是指供求双方绝对相等)(2)社会生产不足社会生产不足:总供给总需求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政策1.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1)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2)弥补市场缺陷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3)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调控的政策(1)财政政策:由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支出(政
37、府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调节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1)平衡财政政策:保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2)赤字财政政策: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3)盈余财政政策: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2)货币政策:由货币发行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主要措施有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3)收入政策: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对个人收入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的政策1)扩张性收入分配政策:主要功能是通过扩大社会总需求规模来刺激经济增长2)紧缩性收入分配政策:主要功能是通过压缩社会总需求规模来抑制经济
38、增长(4)产业政策:国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主要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核心部分1)产业结构政策:主动地对各产业结构变化实施的各种政策措施2)产业组织政策:对产业组织的调整、优化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3)产业技术政策:为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支持社会保障体系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1)社会保障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安全网安全网”的作用(2)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
39、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制度保证2.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1515/1 17 7(1)社会保障体系纳入法制化轨道法制化轨道(2)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先尽义务,后享受权利(3)国家、单位、个人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保障资金3.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1)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基本出发点(2)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依据(3)以法制化管理法制化管理为目标目标(4)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4.社会保险体系第十章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
40、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知识点名称内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1.生产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以国际水平分工国际水平分工为基础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以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616/1 17 7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4.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5.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调控经济能力国家调控经济能力的影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1.增强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根本保证2.加强国际合作
41、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3.建立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重要方面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知识点名称内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1.跨国直接投资跨国直接投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生产领域相互联系和依赖的重要方式,国际直接投国际直接投资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之间2.商品贸易商品贸易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之间在贸易领域相互联系和依赖的基本形式。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由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转变为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3.货币关系国际化货币关系国际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联系和依赖的重要方
42、式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不平衡是贸易冲突的内在根源内在根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2)经济全球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3)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4)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波动的可能性(2)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4)经济全球化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经济新秩序1.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1)变革现有的国际
43、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分工(2)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资源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资源,并享有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的权力,取消取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限制性商业活动限制性商业活动(3)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地充分地、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改组现有的国际机构;加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从而改变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方面无权的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方面无权的状况状况2.如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要靠
44、自身的经济发展自身的经济发展(2)充分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经济旧秩序中的有用资源旧秩序中的有用资源(3)加强加强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1717/1 17 7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知识点名称内容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1.对外贸易: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基础和主要形式2.对外资金交流:包括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两部分(1)间接投资:各种长期的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长期的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常见的形式有出口信贷、银行信贷、发行债券、租赁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2)直接投资:外国资本向东道国直接从事生产及其他经营活动的
45、一种投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三资企业三资企业”3.对外技术交流:包括引进技术和输出技术引进技术和输出技术两部分4.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5.发展国际旅游业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1.进一步优化结构进一步优化结构,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投向中西部地区2.进一步丰富方式进一步丰富方式,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3.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
46、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4.优化投资软环境优化投资软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5.有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有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完善外债管理实施”走出去“战略1.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境外投资合作2.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3.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4.加快完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注重风险防范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维护中国海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