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六章 排除违法性的事由.ppt

上传人:刘静 文档编号:96311207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6、第六章 排除违法性的事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6)--6、第六章 排除违法性的事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6、第六章 排除违法性的事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6、第六章 排除违法性的事由.ppt(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LOGO第六章第六章 违法性阻却事由法性阻却事由对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但实质上不具备实质违法性的行为进行分析。一、违法性阻却事由二、正当防卫三、紧急避险重点重点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第一第一节 违法性概述法性概述一、一、违法性的概念与意法性的概念与意义1、违法性,是指行为在法律上不被允许的性质。2、构成要件属于违法类型,符合构成要件就具有了形式违法性,但是否具有实质违法性仍然需要从法整体进行个别化的、具体的和非定型的判断。如果不具有实质违法性,则应当被排除出犯罪论体系之外。3、国内外各种的提法:阻却违法性、排除违法性、排除社会危害性、排除犯罪化的事由二、构成要件与二、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关系法性的关系A

2、.构成要件是对违法行为的类型化,属于违法类型B.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通常就具有实质的违法性C.存在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但是实质上不构成犯罪的行为第一第一节 违法性概述法性概述三、三、违法性的法性的实质 1、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 2、规范违反说与法益侵害说 3、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 第一第一节 违法性概述法性概述四、四、违法性阻却事由法性阻却事由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自救行为 4、正当业务行为医疗行为、竞技行为 5、履行职务的行为 6、基于权利人承诺或自愿的损害 7、法令行为五、可五、可罚的的违法性法性可罚的违法性是指,对于法益侵害或者危险的程度轻微,从而不宜动用刑罚干涉的情形,就

3、是不具备可罚的违法性。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一、正当防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的概念和意义(一)正当防卫的概念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T20)1、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2、正当防卫一般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二)正当防卫的意义正当防正当防卫的本的本质是是为了了保保护法益法益而而制止正在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的不法侵害。是正对邪或者正对不正的行为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二、正当防二、正当防卫的条件的条件(一)防卫意图1、防卫意图的内容 A、防卫认识认

4、识到不法侵害的存在和正在进行、紧迫性和不法侵害者以及认识到正当防卫所需要的手段、强度等。B、防卫目的以防卫手段制止不法侵害,以保护合法权益的心理愿望。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2、不具备正当防卫意图的几种情况:(1)防卫挑拨(2)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3)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4)偶然防卫 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二)防卫起因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必须是违法行为3、不法侵害的存在具有现实性不法侵害要求是:人为的、客观的、现实的、法益侵害即可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教学案例教学案例6.1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

5、斗,将其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不法侵害的具体认定:1、只有当行为威胁法益时,才能对之进行正当防卫。2、不法侵害不限于故意不法侵害,对于过失不法侵害,符合其他条件的,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3、不法侵害不限于作为的不法侵害。4、对自己招致的不法侵害能否进行正当防卫5、对物防卫的认定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教学案例教学案例6.2司机甲依据操作规程进行了必要的观察后倒车,但有一个六岁的小孩飞奔过来出现在车后。在此紧急时刻、对此意外现象,过路人乙可以对甲进行正当防卫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三)防卫对象不法侵害者本人1、原则上,对无责任能力的人的侵害行为

6、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但须加以限制。2、对动物的侵袭如果动物被作为犯罪的工具,当然可以;如果不是,就不存在不法侵害,对动物的打击就不是正当防卫3、针对第三人“防卫”:故意犯罪或者假想防卫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四)防卫时间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阶段。1、不法侵害开始的时间已经着手直接实施侵害行为2、不法侵害尚未结束不法侵害行为或其导致的危害状态尚在继续中3、防卫不适时 A、事先防卫不法侵害尚处于预备阶段或犯意表示阶段 B、事后防卫不法侵害已经结束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教学案例教学案例6.3村妇甲某上山砍柴时遇到邻村的张某,张某顿时起了淫心,要求与甲某发生性关系,遭拒绝后,

7、张某用柴刀进行威胁,并强行奸淫了甲某。强行奸淫后,张某穿裤子时,甲某用柴刀朝张某的头部连砍两刀致其重伤,然后急忙逃走。甲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五)防卫限度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1、必要限度相当说应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为标准,同时要求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在手段、强度等方面加以比较,看是否相适应。2、特殊防卫权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教学案例教学案例6.4甲和乙同是乘坐火车的旅客,在火车上相

8、邻而坐,但是彼此不相识。甲发现乙很有钱,便乘乙上洗手间之际往乙食用的可乐罐中投放麻醉药,乙回来后饮用了可乐,几分钟后昏睡。甲试图拿乙的箱包。此时目睹了整个过程的同车乘客丙忍无可忍,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刺向甲,边刺边说:“杀死你这个抢劫犯。”如何评价丙的行为第二第二节 正当防正当防卫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一)防卫过当的概念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二)罪过形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三)刑事责任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过当程度 2、权益性质 3、防卫目的 4、罪过形式第三第三节 紧急避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一)紧急避险为了国家、

9、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T21)(二)意义紧急避险的本质分洪原则法律允许为了保全较大的利益而牺牲较小的利益。紧急避险是正对正,因此限制更多第三第三节 紧急避急避险二、紧急避险的条件(一)避险意图正当的避险意图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避险手段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1、避险认识2、避险目的(二)避险起因危险1、自然的力量2、动物自发的侵袭3、非法侵害行为。4、人的生理、病理过程 第三第三节 紧急避急避险(三)避险时间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四)避险对象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五)避险限度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

10、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保护的权益损害的权益(六)避险限制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客观限制条件(七)避险禁止“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第三第三节 紧急避急避险案例6.6 受受强制的制的紧急避急避险例如,绑架犯甲绑架了乙的儿子,要求乙抢劫银行巨额现金,否则杀害其子。乙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而实施了抢劫银行的行为。问题一:乙的行为是否成立紧急避险?问题二:银行职员对乙的反击,属于对甲的不法侵害的紧急避险?受受强制的制的紧急避急避险涉及到客观违法性论与主观违法性论的争论:第三第三节 紧急避急避险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一)避险过当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

11、的损害的行为。(二)刑事责任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危险的来源不同 2、损害的对象不同 3、实施的条件不同 4、限度的标准不同第三第三节 紧急避急避险教学案例教学案例6.7聋哑人甲在狩猎时,误将前方弯腰采药者丙当作野兽正在瞄准即将射击;与甲一同狩猎、处在甲身后较远的乙发现了这一现象,立即向甲开枪,打伤其胳膊,保护了丙的生命。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第三第三节 紧急避急避险教学案例教学案例6.8甲在林间打猎,看到不远处一汽车在铁轨上行使,对面正有一列火车迎面开来,在铁路并行的公路上一辆警车闪烁着警灯,并用喇叭警告该汽车马上离开铁轨,但是汽车仍然朝着火车驶去。此时,甲端枪朝着汽车司机开枪,司机被当场打死,汽车翻到路旁。问: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