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 3543-2023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_T 3543-2023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03.080CCSA12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35432023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Specificationforserviceofold-agehomevisiting2023-09-28发布2023-11-16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DB22/T3543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长春市家政服务协会起草。本文件由吉林省商务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市家政服务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彤、杨轶鹍、于龙飞、赵
2、岩、刘福军、徐珊珊。IDB22/T35432023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项目和管理要求和服务质量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T26516按摩精油GB/T30446.2心里咨询服务第2部分:服务流程GB38600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GB/T39511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操作规范SB/T10944居家养老服务规范SB/
3、T11016足部保健按摩服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老年人theaged60周岁及以上的人。3.2居家养老上门服务home-basedelderlycaredoor-to-doorservice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依据合同约定或临时邀约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3.3服务人员servicepersonnel依法取得健康证明、具备专业服务技能,能够提供规范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4基本要求4.1资质应依法登记注册并提供相关服务资质。4.2制度4.2.1应建立养老服务制度、服务流程及与提供上门服务项目一致的服务规范。1DB22/T354320234.2.2应公示服务项目及收费
4、标准。4.2.3应配备与公示服务项目及能力配套的服务人员及营养师、保健按摩师等专业技术人员。4.2.4应公示服务承诺书。4.3人员4.3.1应具备相应能力,着装整齐,操作规范。4.3.2行为规范应符合SB/T10944的规定。5服务项目5.1生活照料5.1.1日常清洁照料5.1.1.1晨晚间护理应为老年人提供身体清洁服务,更换衣裤、刮胡须、修剪指(趾)甲,有助浴服务:义齿者协助摘取、佩戴、清洗和存放,使颜面、口腔、手、足部、会阴部清洁。5.1.1.2清洁应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协助其淋浴或盆浴,给予卧床老年人床上洗头及擦浴,使身体清洁、无异味。5.1.1.3床单位清洁服务应按需为老年人清洁床单位,
5、使其清洁、平整、舒适。5.1.1.4环境整理服务应为老年人进行居室环境整理、定时通风,使室内整洁。5.1.2饮食照料5.1.2.1膳食准备应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营养状况、饮食习惯及宗教信仰为其准备适合的食物及频次。5.1.2.2进餐服务进餐前应为老年人准备适宜的进餐环境、合适的进餐体位;协助老年人经口进食/水,必要时为其喂食/水;为管饲老年人实施管饲喂养。5.1.2.3异常情况观察进餐过程中应观察有无噎食、呛咳、误吸、呕吐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5.1.3排泄照料5.1.3.1协助如厕协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如厕。5.1.3.2使用便器2DB22/T35432023为卧床老年人放置便器,及时取出,用
6、后清洗、消毒。5.1.3.3更换纸尿裤/尿垫及时为卧床老年人更换纸尿裤/尿垫并清洁身体。5.1.3.4协助排便为有此类需求的老年人进行肠造口及膀胱造口护理。5.1.3.5观察排泄物应观察排泄物的次数、量及性状,必要时协助排便、留取大小便标本、记录出入量。注:应注意保暖并保护老年人隐私部位。5.1.4睡眠照料5.1.4.1布置睡眠环境应根据老年人的睡眠习惯和需求为其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安静的环境及适宜的光线、温度等。5.1.4.2观察睡眠状况应适时巡视并观察记录老年人睡眠状况,协助睡眠障碍老年人入睡、遵医嘱协助老年人正确使用睡眠药物。5.1.5移动照料5.1.5.1辅助用具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
7、老年人实际情况及需求协助老年人选择合适的辅助用具,指导或协助老年人使用拐杖、轮椅、习步器等辅助用具进行移动。5.1.5.2体位转换应协助老年人床椅转移,根据老年人情况为使用轮椅或卧床的老年人变换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5.2送餐5.2.1餐具应符合GB14934的规定。5.2.2厨房设施及卫生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的养老机构,其厨房设施、卫生条件、人员等应符合食品经营许可的要求。5.2.3送餐上门5.2.3.1冬季送餐应有保温措施。5.2.3.2汤食、炖菜应使用密封餐具,防止溢洒。5.2.3.3送餐时限不应超出距离半径内承诺的时间,雨雪、大风等特殊天气应提前告知。5.2.3.4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应
8、进门后送到餐桌。5.3助餐3DB22/T354320235.3.1依据合同、订单或其他形式约定的服务内容,上门制作要求的餐食。5.3.2饭菜应卫生、可口、软硬适中符合老年人饮食习惯。5.3.3餐后清理厨房、餐桌、餐后垃圾,清洗餐具、有消毒条件的进行餐具消毒。5.3.4征得老年人同意后安排营养餐食。5.3.5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制作药食同源的调理餐食。5.3.6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喂食服务时,饭菜温度适宜,送食快慢适中。5.3.7喂食结束为老年人擦嘴,清理饭粒及汤汁。5.3.8冬季老年人居住室内温度低于20时,应注意餐食保温。5.4助浴5.4.1助浴前应提前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估。5.4.2助
9、浴前应做安全提示并签订服务协议。5.4.3根据气候和居住条件提供必要的设备、用品。5.4.4助浴过程中有家属或监护人在场,注意观察老年人身体情况,如遇身体不适立即采取应急措施。5.4.5助浴后应先做好保暖措施,妥善安置老年人后做好卫生清理工作。5.5环境清洁5.5.1居室清洁起居室、厕所、床铺等。5.5.2物品清洁生活物品、衣物、养老辅具等物品。5.5.3空气清洁通风消毒。5.6助洁5.6.1服务内容包括洗脸、洗头、梳头、理发、剃须、口腔清洁、淋浴、足浴等项目。5.6.2冬季水温4045,夏季水温3540,可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或要求适当调整。5.6.3毛巾温水浸湿后拧干、展开折叠后从上到下擦洗
10、面部、颈部及双手。5.6.4老年人同意后可使用洁面乳液或香皂、清水擦洗干净后,涂润肤霜。5.6.5洗头时使用适量洗发液揉洗头发,手指轻按头皮,温水冲洗净,干毛巾擦拭头发及面部水渍,吹干头发,梳理整齐。5.6.6口腔清洁时半坐卧或坐位,干毛巾或塑料围巾围于下颌和前胸;取下义齿清洁,协助老年人漱口;无假牙的非失能老年人将牙刷涂适量牙膏,递给老年人自行刷牙,刷完后温水漱口。5.6.7淋浴、足浴按5.4要求执行。5.7助医5.7.1服务内容包括协助就医、陪同就诊及治疗、康复训练护理、协助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5.7.2突发疾病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家属,协助医护人员急救及转运。医院诊疗陪护过程注意安全和健康
11、防护。5.7.3康复训练活动辅助老年人正确使用器械,防止机械受伤。4DB22/T354320235.7.4协助就医、诊疗、康复训练过程的安全防护应符合GB/T38600的规定。5.8助行5.8.1轮椅使用前应检查确认安全,搀扶老年人坐稳,慢速推动轮椅前行。5.8.2根据老年人出行的具体要求和交通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包括公共交通、出租车、代驾等,以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和舒适。5.8.3搀扶行走应扶稳抓牢,防止摔倒,安全防护应符合GB/T38600的规定。5.9代办5.9.1服务内容包括代理邮寄或接收物品、存取现金、办理缴费、购买生活用品等项目。5.9.2代办前后均应与委托人确认,并将办理结果的
12、票据移交委托人。5.9.3服务人员应按约定的时限办理委托事务。5.10保健5.10.1保健按摩操作应符合GB/T39511的规定。5.10.2足部按摩操作应符合SB/T11016的规定。5.10.3按摩使用的精油质量应符合GB/T26516的规定。5.11精神慰藉5.11.1服务内容包括访视探望、陪聊沟通、情绪疏导、精神安慰、心理咨询。5.11.2上门前应初步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情况,特别关注精神病史。5.11.3按约定的时间准时上门提供服务,不能按时到达的应提前通知,并取得理解。5.11.4上门服务人员应掌握老年人的心里特点和基础沟通技巧,观察服务对象的心理变化和情绪转变,通过心理干预方式调整
13、对方的心里状态,协助减轻心里压力。5.11.5调解纠纷时应重视服务对象的诉求,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无理要求耐心劝导,不得强行压制。5.11.6应尊重保护老年人隐私。5.11.7心理咨询服务应符合GB/T30446.2的规定。6管理要求6.1服务合同6.1.1应与老年人或家属签订服务合同,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6.1.2服务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6.2服务安排应根据服务协议制定服务计划,安排服务内容和人员,按约定提供服务。6.3意外事件处理应有防范服务风险的制度和措施,并制定上门服务意外应急预案。6.4服务档案应及时准确完整记录服务过程,建立服务档案并长期保存。5DB22/T354320236.5投诉应公开投诉电话等信息,及时受理、响应。7服务质量评价改进7.1应定期听取老年人及相关第三方的建议和意见,采取设置意见箱、网上收集等方式收集信息。7.2应定期开展机构内的服务质量检查。7.3应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服务对象或家属、监护人评价和第三方评价。7.4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_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