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 4530.1-2023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 第1部分:培育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_T 4530.1-2023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 第1部分:培育指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03.120.01CCSA00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530.12023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第1部分:培育指南Cultivationofhigh-endbrandenterprisesinautomobileandpartsindustryPart1:Guidelinesforcultivation2023-07-31发布2023-08-31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4530.12023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品牌战略.14.14.24.34.4战略制定.1品牌定位.2品牌设计.2战略部署与沟通.25品牌
2、培育实现.35.1资源保障.35.2质量技术基础.45.3质量管理.65.4创新.75.5可持续发展能力.86品牌推广.86.1品牌文化.86.2品牌传播.96.3品牌国际化.97品牌维护.107.17.27.37.4品牌保护.10品牌更新.10品牌延伸.11诚信与社会责任.118绩效评价与改进.128.1绩效评价.128.2改进.12参考文献.13IDB34/T4530.1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4/T4530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的第1部分。DB34/T453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
3、部分:培育指南;第2部分:评价规范。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处、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蔚来控股有限公司、霍山汇能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安徽康明斯动力有限公司、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倩、李纯、张岩、曹静、龚治国、程跃志、李军、许绪华、姜华伟、汪洋、李婷婷、舒方玲、朱婷婷、徐娟、凌梦雅。IIDB34/T4530.12023引言关于开展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市监质202
4、13号)提出,根据不同行业发展特点,适时研制各个细分行业高端品牌培育评价标准,规范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在质量管理、科技研发、售后服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提高“皖美品牌示范企业”标准体系对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目前,已发布了DB34/T3456.1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第1部分:培育指南、DB34/T3456.2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第2部分:评价规范和DB34/T4063.1服务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第1部分:培育指南、DB34/T4063.2服务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第2部分:评价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标准,旨在健全“皖美品
5、牌示范企业”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品牌培育创建活动的引领作用,推动我省汽车产业产品(服务)质量、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以质量品牌升级为我省“三地一区”建设筑势赋能。本文件由两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培育指南。目的在于为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企业提供高端品牌培育的通用指南,将品牌培育融入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提高品牌培育的有效性和效率。第2部分:评价规范。目的在于为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企业高端品牌培育活动及其结果的评价提供基本实施规范,同时为政府部门开展“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培育评价提供基本依据。IIIDB34/T4530.12023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第1部分:培育指南1范围本文
6、件提供了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的指导和建议,给出了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企业品牌战略、品牌培育实现、品牌推广、品牌维护、绩效评价与改进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本文件适用于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的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730.1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类型GB/T27925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GB/T29185品牌术语GB/T29187品牌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要求GB/T
7、32230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指南GB/T36000社会责任指南GB/T36001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GB/T39654品牌评价原则与基础SB/T10761品牌管理专业人员技术条件DB34/T3456(所有部分)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DB34/T4063.1服务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第1部分:培育指南3术语和定义GB/T3730.1、GB/T29185、DB34/T3456(所有部分)和DB34/T4063.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品牌战略4.1战略制定4.1.1建立品牌战略,包括短期及中长期目标,并确保目标与总体发展战略、品牌发展现状相适应,同时符合市场特征、当前和未来资源与能力需求及顾客
8、的需求和期望。4.1.2明确最高管理者及其领导作用,决策层作出开展品牌培育的决策,形成品牌培育的共识。4.1.3进行品牌战略制定时,系统梳理自身发展现状,包括但不限于:经营情况,包括业务收入、利润水平、行业地位、技术、产品质量、商业信誉等;品牌架构,包括在用品牌及其关系、主营业务、所属细分行业、市场分布、重点顾客群等;品牌历史沿革与发展方向;1DB34/T4530.12023外部环境,包括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行业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变化等;资源保障和核心能力,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技术储备等,并对当前和未来的资源与能力需求进行评价。4.1.4建立、实施适当的程序,对品牌
9、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估全过程进行规范,持续监测、定期分析与品牌培育相关的环境,确定是否需要评审和更新其品牌战略。4.2品牌定位4.2.1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市场定位等因素,确定每个品牌的品牌特征和品牌形象。4.2.2在进行品牌定位时,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了解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分析和预测未来宏观与微观市场环境;依据顾客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并具有满足目标顾客群体需求的能力和潜力;识别、分析本品牌与竞争对手品牌的异同点,及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确定企业品牌与产品(服务)品牌、母品牌和子品牌之间的关系,明确品牌体系的改进需求;确
10、定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应考虑产品和(增加)服务的差异性。4.2.3根据不同市场间的差异及市场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品牌定位的调整与更新。4.3品牌设计4.3.1根据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开展品牌设计。4.3.2建立、实施适当的程序,对品牌设计的过程进行规范,强化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和联想,确保输出高品质的产品,高质量的视觉,高价格的价值感知,塑造高端品牌形象。4.3.3品牌设计元素包括品牌名称、标识、包装、色彩、宣传语等,设计完成的品牌元素应注册商标或以其他方式获得知识产权保护。4.3.4品牌设计元素应体现品牌的有形特性和无形特性,包括但不限于:与组织相关的:组织特性、市
11、场地位等;与顾客相关的:品牌个性、顾客价值等;与形象设计相关的:视觉形象、品牌标识、品牌历史等;与产品(服务)开发相关的:产品(服务)特性、产品(服务)功能、使用体验等;与采购和合作相关的:原产地、产品(服务)接收标准等;与营销相关的:价格、销售方式、文化等;与交付相关的:包装、交付方式、交付周期、交付效率等;与售后支持相关的:服务方式、服务承诺、客户体验等。4.4战略部署与沟通4.4.1部署4.4.1.1明确品牌培育目标完成的时间和相应的职责、权限。4.4.1.2传达品牌培育目标,并在各部门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4.4.1.3提供实施品牌战略所必需的资源。4.4.1.4合理评估品牌战略实施过
12、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机遇,并确定适当的应对措施。4.4.1.5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品牌培育目标所需开展的工作(活动)有效实施。4.4.2沟通2DB34/T4530.120234.4.2.1建立、实施适当的程序,开展品牌战略的内部和外部沟通。4.4.2.2内部沟通包括纵向和横向沟通,并根据对象不同调整沟通内容、方式。4.4.2.3外部沟通包括通过媒体宣传、产品发布会等方式将品牌理念、企业文化等信息向社会传播,并根据市场反馈获取的信息,策划开展新一轮的沟通。4.4.2.4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市场反馈获得的信息,对沟通内容、方式、频次等适时调整。5品牌培育实现5.1资源保障5.1.1总则5.1
13、.1.1识别高端品牌培育所需要的内外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自然资源、知识、信息和技术等。5.1.1.2制定与品牌战略相适应的资源管理(提供、分配、评价、优化、维护和保持等)制度和方法,确保资源有效保障和利用效率。5.1.2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做到但不限于:确定品牌培育职能部门及其职责,指定品牌专员,其职责包括明确品牌定位、培育目标、品牌架构及实施策略,归集品牌元素,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培育品牌文化等,品牌专员需参加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培训;满足整车或零部件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汽车产业链上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有计划地引进、培养品牌运营管理人才,加大对复合型和外向型技术人
14、才的引进;探索汽车行业委托共享、借用共享、购买共享、并购共享、项目共享和候鸟共享的人才管理共享机制,以满足企业在造型设计、车辆工程、软件开发、数学算法、芯片设计与开发、自动化控制,自动驾驶、视觉感知等专业的人才缺口;针对品牌培育中技能型人才存在的短板,加大对汽车研发、汽车高级销售等短缺型人才和维修配件经理、二手车鉴定估价师、维修站服务经理等新型人才的培养;明确管理型人才尤其是品牌培育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其首要职责是协调各团队内和团队间的合作;加强品牌培育方面的培训交流和能力提升,形成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品牌培育人才队伍,品牌管理专业人员宜符合SB/T10761的要求;采取激励引导、宣传动员、交
15、流互动等措施,营造并保持全员参与品牌培育活动的内部环境;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平台,定制专属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需求。5.1.3财务资源5.1.3.1确定与高端品牌培育相关的财务资源需求,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自我积累等方式有效保障高端品牌培育所需的财务资源,注重使用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新型直接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5.1.3.2宜加大对产品创新、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产业生态、产业融合等方向的财务资源分配,重塑既有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增强品牌竞争力,包括但不限于:加大对新一代整车平台、高效动力总成、先进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智能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等领域
16、核心技术创新和质量攻关的财务资源投入;3DB34/T4530.12023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等重点新型产业的财务资源投入;加大对实现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的财务资源投入;5.1.3.3宜加大对品牌质量管理、品牌传播、品牌国际化、品牌保护、品牌更新、品牌延伸、品牌风险管理、品牌评价与改进等品牌管理相关财务资源投入。5.1.3.4建立、实施适当的程序,监测和控制财务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5.1.4自然资源5.1.4.1承担并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汽车循环经济,包括但不限于:完善废旧汽车拆解及绿色回收处理系统,充分挖掘废旧汽车及零部件剩余
17、价值;推动蓄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构建完善的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形成行业领先的综合利用处理能力,大力发展蓄电池梯次利用、高效再生利用;加快推进老旧汽车淘汰报废,开展以旧换新、降价让利等优惠活动,推动置换购车。5.1.4.2分析研究长短期获取、使用与高端品牌培育有关的自然资源的风险和机会。5.1.4.3规划管理自然资源获取、储备、管理和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过程,维护供应链安全。5.1.4.4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自然资源的的高效利用,打造绿色产业链,包括但不限于:打造覆盖全汽车产业链的节能环保体系,实现废水再利用,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管理,降低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监控系统,通过能
18、源消耗可视化,实现全设备、全员工低碳生产;可通过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怠速启停、尾气处理装置等关键技术,推进动力总成优化升级,降低摩擦损失并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提升汽车节油效果。5.1.5信息和知识资源5.1.5.1识别、建立和维护与高端品牌培育相关的知识库,具有获取高端品牌培育所需知识的内外部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充分利用既有APP以及企业官网、车友俱乐部、经销商管理平台等系统,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建立质量动态评价机制,畅通企业与用户的信息沟通,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的研究能力,结合汽车消费者研究、感官评价等研究评价机制,提升用户主观体验;充分理解和吸收国际汽车组织和地区汽车协会对汽
19、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及其管理体系的评定要求,加强对材料科学、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与开发、产品验证、工艺制程、产品检测等外部知识和技术的获取和消化吸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零部件企业根据汽车整车制造商的新需求和新要求,不断强化技术开发、工艺优化能力,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5.1.5.2收集可靠、完整和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并将数据转化为高端品牌培育过程中评价、决策和改进活动所需的信息,借助数字资源,建立立体化的终端营销体验模式,形成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新零售模式的转变。5.2质量技术基础5.2.1标准化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做到但不限于以下几点:4DB34/T4530.12023识别、采用和汽车及零部件行
20、业相关的先进标准,通过宣贯、实施先进标准,改进提升产品质量,追求超越顾客期望的产品质量水平;实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工作,通过制定标准、应用标准以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互联互通的标识与标识解析服务,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全程可追溯,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整合资源、共享共用,为全产业链发展提质增效;促进创新成果向标准的转化,研制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尤其在能源能耗领域和碳排放领域,制定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标准,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汽车电子领域、汽车
21、芯片领域等新兴领域标准研制提出有助于行业发展、符合实际生产的合理要求和意见建议,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进步;建立与品牌定位相适应的企业标准体系,完善汽车安全领域、整车领域、零部件领域的标准体系,夯实产品质量提升基础;参与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专业委员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标准化机构、社会团体及行业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广应用国际先进标准,及时了解最新的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设置标准总监岗位,宣传贯彻标准化方针、政策、法规,组织制定实施企业标准化战略规划,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标准及标准体系的监督抽查及企业
22、标准化文化的创建,培养企业标准化人才队伍。5.2.2计量5.2.2.1应根据检测实际工况采用合理的校准方法,同步创新检测设备的计量工作,接轨国际先进的计量标准和规范。5.2.2.2加快对重要和通用的汽车零部件检测专用设备计量方法的研究,弥补汽车零部件检测专用设备系统校准、整体校准等相关计量校准规范的缺失。5.2.2.3统筹与强化各层次汽车检测设备计量人才建设,建立专项的计量人才培养机制。5.2.2.4对于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应在规定时间内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实行定点、定期的检定。5.2.2.5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一般测量设备应定期或使用前自行或委托外部
23、机构进行校准。5.2.2.6推行测量系统分析(MSA),使设备具有溯源性,保证产品测量的一致性。5.2.3检验检测5.2.3.1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建设自有检测实验室,或与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单位合作,以满足监督抽查要求、3C、公告等强制性检验和出口认证要求。5.2.3.2应提高质量在线检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提升产品性能与品质,保证生产和产品安全。5.2.3.3自有实验室或第三方合作机构应对关键岗位人员,如外检员、内检员、底盘检测员、尾气检测员、质量监督员等检验检测人员进行能力确认并保存记录,实施监督。5.2.3.4自有实验室或第三方合作机构宜配备与自身业务范围相关的汽车检测仪器设
24、备,如发动机性能检测及诊断仪器设备、底盘及整车检测与诊断设备、电气试验检测设备、电控系统检测及诊断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动力电池检测设备、尾气检测设备等,满足日常的检测需求。注:发动机性能检测及诊断仪器设备有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发动机功率测试设备、发动机转速表、汽缸压力表、5DB34/T4530.12023汽缸漏气检测仪、发动机温度表等;底盘及整车检测与诊断设备有底盘测功试验台、汽车制动试验台、汽车侧滑试验台、电脑四轮定位仪等;电气试验检测设备有电气万能试验台、电池检测仪、前照灯检测仪、压力表、汽车用万用表、测试灯等;电控系统检测及诊断设备有发动机综合分析仪、解码器、汽车传感器检测、示波器
25、、便携式发动机ECU测试仪等;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有新能源汽车EMC测试设备、汽车电气性能测试设备、群脉冲发生器、雷击浪涌发生器、阻尼振荡波发生器、静电放电发生器、电压跌落发生器等;动力电池检测设备有针刺挤压一体试验机、海水侵泡试验机、盐雾试验机、外部火烧试验机、跌落试验机、高频振动台等;尾气检测设备有汽柴两用尾气分析仪、汽车排气分析仪、汽车尾气分析仪等。5.2.3.5自有实验室或第三方合作机构应熟练并合理运用检视法、仪器测量法、无损探深法等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常用检测方法,保证检验检测的精准性。5.2.3.6自有实验室或第三方合作机构具体应做到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具备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工程机械等
26、传动系统及其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包括传动轴、驱动轴、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等;具备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工程机械等转向系统及其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转向传动轴、各类转向器、转向油泵、电动助力转向电机及其控制器、转向节等;具备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工程机械等制动系统及其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包括制动器、制动主缸(轮缸)、真空助力器等;具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检验检测能力,如:温度测试、机械测试、外部环境模拟测试、低压电气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电气安全测试、电池性能测试、滥用试验测试、电池管理系统测试;具备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检验检测能力,如测量HC、CO、CO2、O2、NOx(N
27、O+NO2)等尾气排放浓度数据;具备汽车车身及附件的相关检验检测能力,如:车身、车架、座椅及头枕、玻璃升降器等相关零部件;增强与国内外专业检验检测机构的交流合作和能力对比,提升检验检测能力。5.2.4认证结合所在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实际,选择性的开展管理体系或行业认证活动并有效实施,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绿色发展。注1:管理体系认证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注2:行业认证活动包括: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utomotiveSPICE汽车软件研发认证、ISO26262汽车电子
28、和芯片功能安全认证、ISO21448汽车智能化核心认证、ISO21434汽车网联化的基础认证、AEC-Q200汽车集成电路和芯片质量保障认证、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5.3质量管理5.3.1应严格贯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产品实现、支持、管理过程进行管控,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开发或引进卓越的质量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及方法,改进优化管理过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契合企业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模式,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追求超越顾客期望的质量水平。5.3.2富有成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的特征:改进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增加融入全球汽车行业的经验或采购
29、过程可信度;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释放质量任务资源,推行精益生产,具备完善的MES系统;6DB34/T4530.12023为供应商或分包商供应链的开发提供一套方法;减少重复的第三方认证。注:成熟的质量管理模式、工具及方法,如APQPC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FMEA(潜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VDA6.1质量体系审核、VDA6.3过程审核、VDA6.5产品审核。5.4创新5.4.1总则5.4.1.1识别法律法规、政策导向和目标顾客潜在的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从管理、技术、生产模式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增强满足社会公
30、共需求和顾客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提升生产的功能特性,赋予顾客新的消费体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能,减少能源消耗。5.4.1.2建立创新激励、促进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管理生态。5.4.1.3创新活动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跨界融合,关注产品定制化、高端化的发展要求,增强品牌生命力。5.4.1.4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培养、引进高端人才,保障创新活动所需的经费、基础设施等。5.4.1.5及时转化创新成果,在相关业务过程中普遍应用,并申报科研项目、科技奖励或转化为专利、标准等。5.4.2技术创新5.4.2.1加大研发投入,充分运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
31、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汽车制造业,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积极承担科研项目。5.4.2.2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资源,建立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领域合作,加强信息交流,组建协同攻关创新平台。5.4.2.3完善创新成果传播和转化应用机制,畅通科研成果转化链条,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建立研究院技术孵化、孵化器企业孵化、产业园区全产业链孵化的三级孵化机制。5.4.2.4借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平台,发布创新需求、购买创新成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5.4.2.5汽车及零部
32、件头部企业发挥牵引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展技术创新,推进创新成果在产业链的延伸应用。5.4.2.6识别、管理和开发与高端品牌培育有关的技术,为提升质量能力、创新能力等提供支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推进整车集成技术创新,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完善底盘悬架调校、发动机动力匹配、动力传递优化、安全性能、热管理、空气动力学等整车关键技术;围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总成,全面提升高比能、高安全动力电池及高效电驱动系统、先进电控系统、高性能长寿命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车载高精度传感器、高精度地图与地位、智能操作系统等行业所需的底层基础性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智能汽车芯片技术;积极推
33、动复杂系统体系构架、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控制、车路交互、网络安全等基础前瞻技术研发创新;7DB34/T4530.12023加速推动传统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融合,实现模块化生产,大力研发电动门窗、防盗、后视镜调节、灯光、侧安全气囊、音响等多个子系统和零部件的集成技术,实现车门、驾驶室、动力总成、前围四大模块的装备和检测,确保了电气和机械功能的系统可靠性;配合整车的轻量化以及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加大对高强度塑料、碳纤维等轻量化新材料的研发,提高汽车结构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汽车性能。5.4.3管理创新5.4.3.1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打
34、造多层次的汽车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供应链。5.4.3.2鼓励整车企业牵头开展跨界合作,加强资源整合,在产能建设、企业融资、研发创新、售后服务以及零部件配套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5.4.3.3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合资合作、交叉持股、建立战略联盟等多种模式加强战略合作,构建新型零整关系。5.4.3.4整车企业可培育或引进领先零部件企业进入配套体系,提升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配套率。5.4.3.5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跨界协同,围绕多样化生产和多样化应用需求,通过开发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涵盖解决方案、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使用保障、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
35、。5.4.3.6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技术、经济能力,对品牌从结构到性能、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体验。5.4.3.7在战略层面监测品牌表现,在战术层面监测产品开发、服务政策及品牌沟通活动的执行情况和效果,通过不断建立和维护品牌价值,避免品牌资产的流失。5.4.3.8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手段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活动,推进各方面管理创新,主要包括制度方面(制度改进、建设等)、组织方面(组织结构的调整、服务流程改造等)、机制方面(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引进、应用、改进等)。5.5可持续发展能力5.5.1在追求永续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对品牌培育的持续投入,增强运营能力、盈利能
36、力和发展能力。5.5.2通过调整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清洁生产、减少排放、资源储备等方法,确保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持续保持优势,实现稳健成长。5.5.3推动数字化转型,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5.5.4加大对汽车后市场的关注和投入,建立汽车金融市场、汽车保险市场、汽车养护市场、汽车用品市场、汽车租赁市场及二手车市场上等关联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强产业链协作,推动后市场的快速规范发展,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增加客户群体和粘性。5.5.5建立完善的售后客户服务体系。6品牌推广6.1品牌文化6.1.1培育和建立体现品牌内涵、品牌历史的品牌文化体系,阐述、传播品牌文化体系的语言或标识应精炼、准确。6.1.2系统地凝练、传播品牌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培育品牌忠诚。8DB34/T4530.120236.1.3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应体现品牌文化的要素,将品牌文化的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6.1.4在汽车产业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