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 4501-2023 中医治未病科服务质量控制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304065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_T 4501-2023 中医治未病科服务质量控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4_T 4501-2023 中医治未病科服务质量控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4_T 4501-2023 中医治未病科服务质量控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_T 4501-2023 中医治未病科服务质量控制规范.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11.020CCSC05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5012023中医治未病科服务质量控制规范QualitycontrolstandardsfordepartmentofhealthmanagementofChineseMedicine2023-07-31发布2023-08-31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4501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

2、草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亳州市艾可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明光市中医医院、太和县中医院、天长市中医医院、蚌埠市中医医院、马鞍山市中医院、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宿州市中医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日龙、常丽娜、杨兆萱、陈军、孙灿光、吴倩、曹静、刘荣芝、程红亮、许奎、李献华、王军、李皖萍、周道春、高加齐、孙元、傅裕、曹慧珍、张秀琢、刘汉顺。IDB34/T45012023中医治未病科服务质量控制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医治未病的科室设置、管理要求、服务提供、服务评价

3、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机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治未病healthmanagementofChinesemedicine采取中医预防或治疗手段,

4、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在建立健康人数据库的同时,发现、跟踪、预警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过程,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内容。健康服务产品healthserviceproducts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应用于临床起到辅助诊断、治疗、调养作用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器具设备或健康干预技术产品。4科室设置场地设置4.1.1三级医疗机构治未病科服务区域应不低于200,二级医疗机构治未病科服务区域应不低于100。场地设置与功能区域相符合。4.1.2各中医诊室、中医检查室、治疗室应独立设置并有明显标识。4.1.3应至少包括如下区域(根据区域体现功能即可):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评估区域:

5、能完成采集、录入和分析服务对象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1DB34/T45012023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制定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管理,接受服务对象健康咨询;健康干预区域: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特色健康干预服务,各种干预方法服务区域应当保持相对独立,有效保护服务对象隐私;健康宣教区域:能完成服务对象健康宣教等,可包括影像播放、宣传手册及宣传栏等设施。4.1.4可根据实际条件和需求增加健康管理功能区域,完善健康追踪与管理功能。4.1.5基层单位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在满足功能要求及开展业务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相关服务区域可以整合,但至少应分为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

6、康咨询指导与干预两个功能区域。设施设备4.2.1应配备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叩诊锤、脉枕、诊疗床和观片灯等诊察装设施。4.2.2应具有符合开展中医体检、中医诊疗要求的仪器设备、医疗器械等。4.2.3所用仪器设备有备案登记,定点放置、专人负责,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有使用流程及操作说明。4.2.4应至少包括如下仪器设备: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如办公桌、办公椅、计算机、打印机、电话、专用文件柜等;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配置3种及以上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类设备,如体质辨识仪、四诊仪、舌像仪、脉象仪、经络检测仪、红外线热成像仪、五脏相音辨识仪等;健康干预设备及器具:配置6类以上中医

7、健康干预类设备,如针疗类、灸疗类、熏洗类、光疗类、电疗类、磁疗类等设备器具;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如健康教育宣传栏、影像等演示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信息网络系统设备等。4.2.5根据专科需要配备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及补充。人员配置4.3.1应由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并从事中医专业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治未病”科室负责人。4.3.2应设置中医执业医师、医技人员、中药师、护理人员等,工作内容与执业范围一致,从业人员有上岗培训证明。4.3.3应合理设置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确保年龄及学历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

8、才梯队。4.3.4三级医疗机构应当不少于6人专职医护人员,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执业医师占科室医师比例应不低于20,中医专业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科室医师比例不低于20。医师比例不低于50,中医类医护人员比例不低于70。4.3.5二级医疗机构应当不少于4人专职医护人员,应当有一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执业医师,且配备中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5管理要求科室管理5.1.1医疗机构应将“治未病”科设置为兼具管理与临床职能的一级科室,设立专职的科室负责人,不宜与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理疗科等临床科室合并设置。2DB34/T450120235.1.2可涵盖或设置体检(提供中西医健康评估

9、)、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健康宣教、健康管理等部门。5.1.3应建立管理制度,包括不限于:治未病科室岗位工作制度;治未病科室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治未病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治未病科门诊病历书写规范制度;治未病服务信息管理制度;治未病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5.2.1应配备专人负责中医治未病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建立信息系统故障应急处置预案,信息安全应符合GB/T20271的规定。5.2.2应建立治未病科电子病历记录平台,医师应在治未病科门诊电子病历平台记录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及健康干预方案等资料。5.2.3治未病科室人员应按照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的服务流程与操作规范,采集服务对象的治未病服务相关

10、信息,并进行定期维护、汇总与分析,鼓励建立服务对象健康档案。文化宣传管理5.3.1根据本单位和“治未病”科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特点。5.3.2在“治未病”科、医院广场及有关区域加强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的特色和优势。5.3.3在官网及多媒体端设立内容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专栏(专题)。5.3.4以健康讲座、保健沙龙等形式加强门诊及住院患者养生保健健康宣教。5.3.5组建专家团队和中医健康讲师团进社区、进单位、进校园,开展中医药健康巡回宣讲。5.3.6编制实用性中医科普资料,传播“治未病”理

11、念和养生保健方法,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治未病”健康文化氛围。科研管理5.4.1科室应建立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工作的制度和办法,并提供适当的条件与设施。5.4.2科室应建立将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应用的激励政策。5.4.3科室人员宜承担各级各类的中医药科研项目,撰写发表论文。5.4.4科室宜依法取得相关资质,并按药物、器械临床管理规范要求开展临床试验。5.4.5科室临床研究工作应符合相关伦理审查规程和要求。医院感染管理5.5.1医务人员手卫生应符合WS/T313的规定。5.5.2各诊疗区域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要求应符合GB15982、WS/T367及WS/T512的规定。5.5.3应规范存放和使用无菌物品

12、,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及时消毒,并有记录。5.5.4应分开放置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医疗垃圾转运应有记录,并有执行者签名。5.5.5应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5.5.6应采用合法、有效消毒方法,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3DB34/T450120236服务提供服务流程图服务流程图见图1。健康调养咨询服务、中医特色干预技术、中医健康产品、建立中医健康档案、互联网线上指导、效果评图1服务流程图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包括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等,具体范围参见附录

13、A。服务内容6.3.1治未病科室应开展不少于5项的治未病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项目、+价等。6.3.2治未病科室应开展6项及以上中医干预技术服务,包括针刺、灸法、拔罐、推拿、穴位贴敷、埋线、药浴、熏洗(蒸)、刮痧、砭石、音疗,及热疗、电疗等以及其它适宜技术。6.3.3开展3项及以上中医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经络、脏腑功能、血气状态评估等,并对中医体检信息进行登记、存储和管理。6.3.4提供3种及以上中医特色健康产品,如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器具、设备或健康干预技术产品等。注:同系列产品属于1种产品。6.3.5治未病科医师及服务人员应按照服务流程与操作规范,运用平

14、台开展服务满意度调查、医患交流、随诊等服务,并进行信息管理。4DB34/T450120236.3.6治未病科室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并保存相关记录,每月不少于1次,形式包括:现场咨询、健康讲座、发放养生保健知识手册等传统宣传方式和利用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网络、微信平台等新媒体传播中医健康文化。6.3.7三级医疗机构应指导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年为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治未病业务指导不少于3次,并做好指导工作记录,指导形式可包括:带教进修医师、专家坐诊带教、技术培训与指导等。7服务评价与改进服务质量评价方式7.1.1应成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7

15、.1.2明确科室质量目标,制订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年度质控计划。7.1.3定期抽查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并记录保存。7.1.4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工作讲评,对自查与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并做好记录。7.1.5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亚健康人群等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至少包括亚健康人员的评估的重点范围,评估人员的资质、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服务改进7.2.1满意度调查落实反馈:对不满意的事项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反馈,机构内部对反馈的问题进行核实,并提交整改措施。7.2.2建立单位、科室间和个人反

16、馈意见登记,并及时处理,反馈意见及处理意见记录真实。7.2.3建立漏诊、误诊登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有记录。7.2.4上级质控中心应定期对辖区内治未病科进行督查及指导工作。5DB34/T45012023附录A(资料性)治未病服务对象A.1中医体质偏颇人群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辨识结果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A.2亚健康人群一是机体或精神、心理上的不适感或表现,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或易感冒、胃肠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等;二是与年龄不相符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的表现,如记忆力减退、性生活质量下降等。A.3病前状态人群病前状态是指具备与具体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或出现理化指标异常,但未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容易向疾病状态转归的一种疾病前持续状态。常见有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经前综合征等。A.4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指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A.5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