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员-公路篇-第3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案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安全员-公路篇-第3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案例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交通安全员-公路篇-第3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案例题共享题干题背景资料:某厂进行职工安全教育,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厂长甲为大家系统讲解了我国安全管理方针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江南博哥)则、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等。甲讲,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甲进一步说,所谓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指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
2、于能量大小、能量集中程度、接触能量的人体部位、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能量的种类。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B.所谓“安全第一”,就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C.所谓“预防为主”就是预防事故的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D.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按照个人的意志开展生产活动,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 正确答案:B背景资料:某厂进行职工安全教育,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厂长甲为大家系统讲解了我国安全管理方针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等。甲讲,所谓系统
3、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甲进一步说,所谓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指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能量大小、能量集中程度、接触能量的人体部位、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能量的种类。判断题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短,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背景资料: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13年,A铜
4、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13年1月开工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出。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13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员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
5、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査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发生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单选题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A.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 正确答案:B单选题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A.物体打击B.灼伤C.火灾D
6、.容器爆炸 正确答案:B判断题7.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判断题8.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背景资料:甲建设单位在某省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由取得安全产生许可证的乙施工单位总承包,由丁监理公司监理。乙经过甲同意将非主体工程分包给丙施工单位。丙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违反乙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导致架桥机倾覆并致17人死亡的严重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900万元。单选题9.根据刑法修正案(六)的相关规定,该案属于()。A.责任事故罪B.劳动事故罪C.工程重大事故
7、罪D.危险事故罪 正确答案:A判断题10.本事故属于特别重大事故。()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判断题11.本案中,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属于事故应报告的内容()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判断题12.本案中,“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属于事故应报告的内容。()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背景资料:某石油化工企业在A省B市C县的一天然气生产矿井发生了井喷事故。井喷后作业人员应急处置不当,含有H2S的有毒气体向下风向扩散,造成周围群众13人死亡,105人急性中毒。单选题13.此事故等级为()。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般事故 正确答案:A单选题14.依据生产安
8、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负责组织此次事故调查的是()。A.国务院B.省人民政府C.市人民政府D.县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A判断题15.因为该事故死亡人数未满30人,因此属于重大事故。()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判断题16.生产矿井发生井喷的物质中含有H2S的有毒气体,该有毒气体是危险源。()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背景资料:某工程公司在一大厦广场基础工程进行护坡桩锚杆作业。当天工地主要负责人、安全员、电工等有关人员不在现场。下锚杆筋笼时,班组长因故请假也不在现场,15名民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自行作业,因钢筋笼将配电箱引出的380V电缆线磨破,使钢筋笼带电,事故
9、造成6人死亡、3人重伤、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单选题1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属于()。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般事故 正确答案:C单选题18.根据生产安全,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关于此次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的人员构成、主要工作程序与任务、责任和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事故调查实行“政府领导、专家负责”的原则B.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应括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C.事故掉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D.
10、较大事故凋查组的成员组成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技术人员 正确答案:C判断题19.事故的等级主要是依据死亡人数来确定,同时参考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判断题20.这起事故中,操作人员没有违规操作的行为。()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背景资料:2015年某业主将一栋大型剧院建筑的拆除任务,发包给无拆除资质的防腐保温劳务公司,由于不了解拆除作业的危险性,操作人员决定先拆混凝土梁,后拆混凝土板。操作时,现场无安全人员在场,也无安全措施。在梁拆至一半时全部楼板塌下,造成多人死亡。唞后检查该施工方法无方案、无交底,公司也无施工方案管理制度。单选题21.拆除作业应由()单位
11、施工。A.总承包单位B.专业承包单位C.劳务分包单位D.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正确答案:D单选题22.拆除作业的施工方案由()批准后,方可施工。A.安全员B.项目经理C.企业技术负责人D.项目技术负责人 正确答案:C判断题23.先拆混凝土梁后拆混凝土板是事故发生原因之一。()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判断题24.大型拆除作业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必要情况下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背景资料:某施工队在城市一条街道旁的一个旅馆工地拆除钢管脚手架。钢管紧靠建筑物,临街面架设有10kV的高压线,离建筑物只有2m,由于街道狭窄,暂无法解决距离过近的问题。而由于某些原因,又不能
12、切断对高压线的供电。由于上午下过雨,下午墙上仍比较湿。虽然上午安全员向施工工人讲过操作方式,要求立杆不要往上拉,应该向下放,但下午上班后在工地二楼屋面“女儿墙”内继续工作的泥工马X和普工刘x仍在屋顶上往上拉已拆除的一根钢管脚手架立杆。向上拉开一段距离后,马x、刘x以墙棱为支点,将管子压成斜向,欲将管子斜拉后置于屋顶上。由于斜度过大,钢管临街一端触及高压线,当时墙上比较湿,钢管与墙棱交点处发出火花,马x的胸口靠近管子烧弯处,身上穿着化纤衣服,当即燃烧起来,身体被烧伤。刘x手触管子,手指也被烧伤。楼下工友及时跑上楼将火扑灭,将受伤者送至医院。马x烧伤面积达50%,由于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于2月
13、20日晚12时死于医院。刘x烧伤面积达15%,三根手指残疾。判断题25.本案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设计不良,即高压线距建筑物过近。()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判断题26.本案中,“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把立杆往斜上方拉”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判断题27.本案中,“钢管距高压线过近而未采取隔离措施”属于存在的安全管理的缺陷。()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判断题28.本案中,“工人不具备安全生产的知识和能力”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背景资料:某一纶纤厂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清洗工序,评价清洗剂挥发这一作业条件时,可用下述方法来确定每种
14、因素的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清洗剂使用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就属一级可燃蒸汽。而组件清洗时需将清洗剂加热后使用,致使H甘醇蒸汽扩散到车间,如通风不良,就具有潜在的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单选题29.根据公式D=LEC,本案中,D=LEC=3615=270,危险等级属于()。A.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B.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D.般危险,需要注意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单选题30.此案中,假定E=10其他条件不变,则危险等级属于()。A.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B.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D.般危险,需要注意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D=LEC=31015=450单选题31.此案中,假定C=40,其他条件不变,则危险等级属于()。A.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B.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D.般危险,需要注意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D=LEC=3640=720判断题32.LEC方法又称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或格雷厄姆一金尼方法。()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