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高中教学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高中教学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2024 学年度(上)四校联考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三生物试卷学年度(上)四校联考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三生物试卷考试时间:考试时间:75 分钟试卷总分:分钟试卷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细菌可利用锰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菌合成有机物方式和硝化细菌相似B.该细菌与植物叶肉细胞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的来源相同C.该细菌合成的有机物可用于自身
2、的生命活动D.细胞质基质可作为该细菌细胞呼吸的场所2.甲图中无螺纹,有螺纹,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组合放大倍数大于组合B.若从丙转为乙时,视野变太亮,需调大光圈C.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D.若丙是由乙放大 10 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 10 倍3.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 M1、M2、M3、M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 M1和 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 M1的耗氧量多B.m3和 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C.细胞中的
3、M3具有调节生命活动或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的黑龙江省佳木斯高中教学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图中的 M1、M2、M3、M4均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4.如图为细胞中常见的生化反应,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虚线框内为肽键B.该反应为脱水缩合反应C.化合物甲含三个游离羧基D.化合物丙的 R 基为-CH2COOH5.脂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C.固醇类物质包括维生素 D、性激素和胆固醇等D.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6.1972 年,
4、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为蛋白质,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膜上的蛋白质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7.如图是某同学画的细胞中某种膜的简单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 1、2 各代表一层生物膜,则图示可表示线粒体膜,且 1 面积大于 2B.若 1、2 共同构成一层生物膜,则图示可表示细胞中溶酶体的膜C.若 1、2 共同构成一层生物膜,则图示可表示
5、细胞中的内质网膜D.若 1、2 各代表一层生物膜,则图示可表示叶绿体膜8.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血浆中的 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 ATP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9.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 Ca2和 Si4的曲线。影响 A、B 两点吸收量差异与 B、C 两点吸收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离子浓度、载体蛋白数量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
6、蛋白数量、呼吸作用强度10.采用新鲜菠菜叶片开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B.研磨时加入 CaO 可以防止叶绿素被氧化破坏C.研磨时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D.画滤液细线时应尽量减少样液扩散11.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和蓝色等颜色,它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含量要高于普通马铃薯。研究发现,查尔酮合成酶(CHS)是紫色马铃薯合成水溶性花青素的关键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查尔酮合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细胞内合成 CHS 的过程不需要消耗 ATPC.CHS 可为花青素的合成提供活化能D.不同温度下
7、CHS 的活性可能相同12.如图所示为细胞中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需要酶催化,过程不需要酶催化B.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不是过程释放的C.过程和不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D.过程和过程分别与吸能反应、放能反应相联系13.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A.乙细胞内染色单体数为 8B.甲、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2C.甲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1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
8、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B.细胞核体积缩小C.多数酶的活性降低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15.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A.细胞生长B.细胞增殖C.细胞分化D.细胞的全能性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有选错得分,有选错得 0 分。分。16.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
9、清溶液,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后溶液中含有氨基酸B.过程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高温后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吃熟鸡蛋容易消化D.过程若加入取自动物消化道中的物质,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影响肽键17.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标号与细胞器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是溶酶体B.是叶绿体C.是高尔基体D.是线粒体18.痢疾内变形虫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肠壁组织,再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将其消化,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有关痢疾内变形虫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人体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B.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分泌蛋白酶C.消化肠壁组织细胞与溶酶体有关D.“
10、吃掉”肠壁组织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19.关于细胞中的 H2O 和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 H2O 产生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 H2 OC.植物细胞产生的 O2 只能来自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只能来自于 H2O20.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是()A.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B.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C.细胞两极发出丝状结构形成纺锤体D.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三、非选择题:本题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5 分。分。21.镁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植物镁元素含量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11、回答下列问题:(1)镁元素参与植物叶肉细胞中_的组成。(2)为验证 Mg 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甲组:正常植物+完全培养液,乙组:正常植物+缺 Mg 培养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因素是_,对照组是_。实验结果预测:_,结论:_。另一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尚有可疑之处,其处理方式是向培养一段时间后的乙组植物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含 Mg 化合物,观察乙组植物加入 Mg 前后的生长状况并与甲组植物对比。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_。22.图 1 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图 2 表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 X
12、 与核酸共有的元素有_,分泌蛋白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_(填名称)(2)假如图 2 为高等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填标号),应该添加的结构是_(填名称)。(3)假设图 1 过程中合成了一条含有 2 个天冬氨酸(R 基为C2H4ON)、分子式为 CXHYOZN17S2的多肽链,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 126,则该多肽链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最大质量为_。产物水中氢原子的来源是_。(4)用台盼蓝对某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监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
13、是_。23.图甲表示几种类型细胞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温度和 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速率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酵母菌中可进行的过程是_(填序号),能在人体骨骼肌细胞中进行的过程是_(填序号)。(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_点对应的温度,AB 段说明_。(3)若丙图表示酵母菌的呼吸情况,则曲线 II 表示_呼吸。(4)细胞呼吸产生CO2除了用澄清石灰水检测外,还可以用_试剂检测,检测的现象为:_;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用_试剂检测。24.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回答问题(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2)暗反应需要光
14、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 和_。(3)图中是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图中是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25.图 A、图 B 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 C 表示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的 (1)图 A 为细胞有丝分裂_期图。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如果通过药物抑制 DNA 的合成,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_期。(2)图 A 所示细胞中共有_条染色体,_个核 DNA 分子;图 B 所示细胞中共有_条染色体,_条姐妹染色单体(3)如果图 A 细胞表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它处于分裂末期时与洋葱根尖细胞在形态上最主
15、要的区别是_。(4)图 A 细胞处于图 C 的_段,图 B 处于图 C 的_段。(5)有丝分裂最主要的特点是_,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2023-2024 学年度(上)四校联考第一次调研考试学年度(上)四校联考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三生物试卷高三生物试卷考试时间:考试时间:75 分钟试卷总分:分钟试卷总分:100 分分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细菌可利用锰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下
16、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菌合成有机物的方式和硝化细菌相似B.该细菌与植物叶肉细胞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的来源相同C.该细菌合成的有机物可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细胞质基质可作为该细菌细胞呼吸的场所【答案】B【解析】【分析】该细菌可利用锰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所以该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详解】A、该细菌能利用锰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该细菌合成有机物的方式与硝化细菌相似,都是化能合成作用,A 正确;B、该细菌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的来源是化学能,而植物叶肉细胞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的来源为太阳能,B 错误;C、该细菌合成有机物可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C 正确;D、
17、该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其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 正确;故选 B。2.甲图中无螺纹,有螺纹,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组合放大倍数大于组合B.若从丙转为乙时,视野变太亮,需调大光圈的C.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D.若丙是由乙放大 10 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 10 倍【答案】C【解析】【分析】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2、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
18、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低倍镜下转动转换器换为高倍镜时,视野变暗,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明亮,此时细胞数目减少。3、显微镜下呈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4、视野中看到的污物,有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装片上,移动载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物均不移动,则污物可能在物镜上。【详解】A、甲图中无螺纹,为目镜,有螺纹,为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组合放大倍数小于组合,A 错误;B、若从丙转为乙时,就是由高倍镜观察转为低倍镜观察,视野变太亮,需调小光圈,B 错误;C、显微镜下呈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C 正确;D
19、、显微镜放大倍数为物体边长的放大倍数,若丙是由乙放大 10 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边长增大为乙的10 倍,而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 100 倍,D 错误。故选 C。3.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 M1、M2、M3、M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 M1和 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 M1的耗氧量多B.m3和 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C.细胞中的 M3具有调节生命活动或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D.图中的 M1、M2、M3、M4均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图可以判断: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M1是多糖;
20、主要储能物质 M2是脂肪;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M3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M4是核酸。【详解】A、M1是多糖,M2是脂肪,相同质量的 M1和 M2被彻底氧化分解,M2的耗氧量多,A 错误;B、M3是蛋白质,m3是氨基酸;M4是核酸,m4是核苷酸,氨基酸不具有五碳糖和碱基,B 错误;C、M3是蛋白质,细胞中的蛋白质具有调节生命活动或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C 正确;D、M2是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D 错误。故选 C。4.如图为细胞中常见的生化反应,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虚线框内为肽键B.该反应为脱水缩合反应C.化合物甲含三个游离羧基D.化合物丙的 R 基为-CH2COOH【答案】D【解
21、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 R 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 R 基的不同。【详解】A、图中虚线框内的基团(-CO-NH-)含有肽键,A 错误;B、该反应为水解反应,其逆反应是脱水缩合反应,B 错误;C、结合图示可知,化合物甲含两个游离羧基,C 错误;D、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化合物丙的 R 基为“-CH2-COOH”,D 正确。故选 D。5.脂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
22、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C.固醇类物质包括维生素 D、性激素和胆固醇等D.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答案】D【解析】【分析】1、脂肪的作用: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等。【详解】A、与糖类相比,脂肪中含有的 H 元素多,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因此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A 正确;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B 正确;C、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C 正确
23、;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植物细胞膜上没有胆固醇,D 错误。故选 D。6.1972 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为蛋白质,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膜上的蛋白质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为糖蛋白,为蛋白质,为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
24、支架,支持着蛋白质,A 正确;B、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保护和润滑等有关,B 正确;C、为蛋白质,细胞膜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C 错误;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表现为流动性,该特征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等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D 正确。故选 C。7.如图是某同学画的细胞中某种膜的简单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 1、2 各代表一层生物膜,则图示可表示线粒体膜,且 1 面积大于 2B.若 1、2 共同构成一层生物膜,则图示可表示细胞中溶酶体的
25、膜C.若 1、2 共同构成一层生物膜,则图示可表示细胞中的内质网膜D.若 1、2 各代表一层生物膜,则图示可表示叶绿体膜【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具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详解】A、若 1、2 各代表一层生物膜,则题图可表示线粒体膜,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1 面积小于 2,A 错误;BC、若 1、2 共同构成一层生物膜,则 1 和 2 是磷脂双分子层,题图可表示细胞中的内质网膜,也可表示细胞中溶酶体的膜,内质网和溶酶体都具有单层膜结构,BC 正确;D、若
26、1、2 各代表一层生物膜,则题图可表示叶绿体膜,叶绿体具有双层膜,D 正确。故选 A。8.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血浆中的 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 ATP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脂溶性小分子。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详解】A、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扩散方式
27、进入细胞,A 错误;B、血浆中 K+量低,红细胞内 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 ATP 并需要载体蛋白,B 正确;C、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 错误;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 错误。故选 B。9.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 Ca2和 Si4的曲线。影响 A、B 两点吸收量差异与 B、C 两点吸收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离子浓度、载体蛋白数量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蛋白数量、呼吸作用强度【答案】D【解析】【分析】番茄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
28、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因此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也会影响主动运输。【详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 两点的氧气浓度相同,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即供应的能量相同,因此影响 A、B 两点吸收离子量不同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不同;B、C 两点是番茄吸收 Ca2+数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C 点氧气浓度高,细胞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运输 Ca2+数量多,即影响 B、C 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呼吸作用强度,综上所述,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10.采用新鲜菠菜叶片开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
29、错误的是()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B.研磨时加入 CaO 可以防止叶绿素被氧化破坏C.研磨时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D 画滤液细线时应尽量减少样液扩散【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无水乙醇能溶解绿叶中的各种光合色素;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有差异。【详解】A、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而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A正确;B、研磨时需要加入碳酸钙(CaCO3),可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B 错误;C、研磨时加入少许石英砂(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利于破碎细胞使色素释放,C 正确;D、画滤液
30、细线时应尽量减少滤液扩散,要求细、直、齐,才有利于色素均匀地分离,D 正确。故选 B。11.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和蓝色等颜色,它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含量要高于普通马铃薯。研究发现,查尔酮合成酶(CHS)是紫色马铃薯合成水溶性花青素的关键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查尔酮合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细胞内合成 CHS 的过程不需要消耗 ATPC.CHS 可为花青素的合成提供活化能D.不同温度下 CHS 的活性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知识点:(1)酶活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激活剂或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31、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3)作用机理:催化剂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4)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5)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详解】A、查尔酮合成酶(CHS)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A 错误;B、细胞内合成查尔酮合成酶(CHS)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B 错误;.C、查尔酮合成酶(CHS)可降低花青素合成时所需要的活化能,C 错误;D、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
32、温度两侧存在两个不同的温度,这两个温度下酶的活性相同,因此不同温度下查尔酮合成酶的活性可能相同,D 正确。故选 D。12.如图所示为细胞中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需要酶催化,过程不需要酶催化B.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不是过程释放的C.过程和不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D.过程和过程分别与吸能反应、放能反应相联系【答案】B【解析】【分析】ATP 的中文名称是腺苷三磷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分子 ATP 由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过程是 ADP 与 Pi 合成 ATP 的过程,需要酶催化;过程是 ATP 水解产生 AD
33、P 和 Pi,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也需要酶催化,A 错误;B、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不是过程释放的,是由光能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提供,B 正确;C、ATP 的合成与水解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如某细胞内线粒体合成 ATP,合成蛋白质消耗 ATP 等,C 错误;D、过程合成 ATP,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水解 ATP,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D 错误;故选 B。13.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A.乙细胞内染色单体数8为B.甲、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2C.甲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
34、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分裂期的主要变化:(1)前期: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纺锤体解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详解】A、乙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染色单体,A 错误;B、甲、丙两细胞中,细胞核中均含有 4 条染色体,每
35、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两个 DNA,故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2,B 正确;C、甲细胞为动物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 正确;D、甲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为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为后期,丙细胞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中央为中期,D 正确。故选 A。1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B.细胞核体积缩小C.多数酶的活性降低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答案】B【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
36、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A 不符合题意;B、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B 符合题意;C、衰老细胞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 不符合题意;D、衰老细胞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5.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A.细胞生长B.细胞增殖C.细胞分化D.细胞的全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
37、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3、细胞的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4、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
38、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有选错得分,有选错得 0 分。分。16.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后溶液中含有氨基酸B.过程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高温后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吃熟鸡蛋容易消化D.过程若加入取自动物消化道中的物质,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影响肽键【答案】BC【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有着免疫、调节、运输、催化等功能。【详解】A、蛋白质经盐析处理后再溶解还是蛋白质,A
39、 错误;B、过程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 正确;C、高温后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更易被蛋白酶水解,吃熟鸡蛋容易消化,C 正确;D、过程蛋白质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催化水解,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D 错误;故选 BC。17.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标号与细胞器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是溶酶体B.是叶绿体C.是高尔基体D.是线粒体【答案】BC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是液泡,是叶绿体,是高尔基体,是线粒体。【详解】A、是液泡,可维持细胞形态,A 错误;B、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B 正确;C、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 正确
40、;D、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 正确。故选 BCD。18.痢疾内变形虫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再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将其消化,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有关痢疾内变形虫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人体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B.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分泌蛋白酶C.消化肠壁组织细胞与溶酶体有关D.“吃掉”肠壁组织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AB【解析】【分析】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胞吞或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痢疾内变形虫与人体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A 错误;B、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吐方式分泌蛋白分解酶,B 错误;C、痢疾内变形虫最终
41、“吃掉”肠壁组织细胞,与溶酶体作用有关,原因是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C 正确;D、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D 正确。故选 AB。19.关于细胞中的 H2O 和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 H2O 产生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 H2 OC.植物细胞产生的 O2 只能来自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只能来自于 H2O【答案】AB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 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 2 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
42、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 ATP 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 C5固定形成 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糖的过程有水生成,A 正确;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 CO2和H,所以一定消耗 H2O,B 正确;C、有些植物细胞含有过氧化氢酶(例如土豆),可以分解过
43、氧化氢生成 O2,因此植物细胞产生的 O2 不一定只来自光合作用,C 错误;D、光反应阶段水的分解产生氧气,故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只能来自于 H2O,D 正确。故选 ABD。【点睛】20.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是()A.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B.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C.细胞两极发出丝状结构形成纺锤体D.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AC【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前期末期区别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的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向周围扩散形成细胞壁动物中心粒周围发出星
44、射线形成纺锤体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A 正确;B、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都会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B 错误;C、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 正确;D、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 错误。故选 AC。三、非选
45、择题:本题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5 分。分。21.镁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植物镁元素含量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回答下列问题:(1)镁元素参与植物叶肉细胞中_的组成。(2)为验证 Mg 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甲组:正常植物+完全培养液,乙组:正常植物+缺 Mg 培养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因素是_,对照组是_。实验结果预测:_,结论:_。另一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尚有可疑之处,其处理方式是向培养一段时间后的乙组植物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含 Mg 化合物,观察乙组植物加入 Mg 前后的生长状况并与甲组植物对比。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最可
46、能是_。【答案】(1)叶绿素 (2).Mg 的有无 .甲组 .甲组植物长势比乙组好 .Mg为植物的必需元素 .乙组植物加入 Mg 后长势变好,与甲组植物的长势基本一致的【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Mg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无机盐,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 Mg,因变量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实验的原理是:Mg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植物缺 Mg 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缺少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实验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要按照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完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小问 1 详解】Mg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植物缺 Mg 会影响叶绿
47、素的合成。【小问 2 详解】实验中自变量是 Mg 的有无,对照组是甲组。实验结果预测:甲组长势比乙组好,Mg 为植物的必需元素。另一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尚有可疑之处,其处理方式是往培养一段时间后的乙组加入适量的含 Mg 的化合物,观察乙组加入 Mg 前后的生长状况与甲组的对比情况。其实验结果观察到最有可能的是乙组加入 Mg后长势变好,与甲组基本一致。该同学设置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二次对照,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22.图 1 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图 2 表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 X 与核酸共有的元素有_,分泌蛋白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所经过的细胞器
48、依次为_(填名称)(2)假如图 2 为高等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填标号),应该添加的结构是_(填名称)。(3)假设图 1 过程中合成了一条含有 2 个天冬氨酸(R 基为C2H4ON)、分子式为 CXHYOZN17S2的多肽链,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 126,则该多肽链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最大质量为_。产物水中氢原子的来源是_。(4)用台盼蓝对某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监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答案】(1).C、H、O、N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
49、2)1、3、9 .中心体 (3).252 .氨基和羧基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差速离心法【解析】【分析】分析图 1:图 1 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分析可知图中物质 X 表示氨基酸,a 为核糖体,b 为内质网,c 为高尔基体,d 为线粒体。分析图 2:图 2 表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具有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据此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其中 1 是细胞壁,2 是细胞质,3 是叶绿体,4 是线粒体,5 是细胞核,6 是高尔基体,7 是核糖体,8 是内质网,9 是液泡。【小问 1 详解】物质 X 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表示氨基酸,元素组成主要是 C、H、O、N,
50、核酸的元素组成为 C、H、O、N、P,两者共有的元素是 C、H、O、N。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即分泌蛋白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问 2 详解】假如图 2 为高等动物细胞,在 19 结构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1 细胞壁、3 叶绿体和 9 液泡,应添加的结构是中心体。【小问 3 详解】天冬氨酸的 R 基(-C2H4ON)中含有 N 原子,故其分子式中含有两个 N 原子,若图 1 过程中合成了一条含 2 个天冬氨酸,分子式为 CXHYOZN17S2的多肽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