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规范(2020修订)-标准全文.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29762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规范(2020修订)-标准全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规范(2020修订)-标准全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规范(2020修订)-标准全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规范(2020修订)-标准全文.pdf(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3 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规范 (修订征求意见稿)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3 术语和定义.6 3.1 必备项目.6 3.2 评价项目.6 4 必备项目.7 5 评价项目.12 5.1 电气一次设备(350 分).12 5.1.1 光伏组件(40 分).12 5.1.2 逆变器(90 分).13 5.1.3 变压器(含组合式箱式变压器)(55 分).14 5.1.4 电力电缆(35 分).15 5.1.5 高压配电装置(40 分).16 5.1.6 接地装置(50 分).16 5.1.7 过电压(40 分).17 5.2 电气二次设备(180 分)

2、.18 5.2.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00 分).18 5.2.2 直流系统(50 分).22 5.2.3 光伏电站一次调频(10 分).25 5.2.4 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系统(10 分).25 5.2.5 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系统(10 分).26 5.3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120 分).27 5.3.1 调度自动化(75 分).27 5.3.2 电力系统通信(45 分).32 5.4 安全生产管理(350 分).34 5.4.1 生产运行管理(65 分).34 II 5.4.2 生产技术管理(65 分).36 5.4.3 安全管理(100 分).38 5.4.4 设备管理(45

3、 分).40 5.4.5 消防管理(45 分).41 5.4.6 应急管理(30 分).42 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III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发电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开展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在总结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基础上,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家和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综合考虑光伏发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需求,提出了光伏发电站并网安全必备条件及具体的评价项目。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1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并网光伏发电站的电气一次设备、电

4、气二次设备、调度自动化及通信、安全生产管理四个方面安全性评价的必备项目、评价项目、相关的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依据。本规范适用于通过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 10kV 电压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光伏发电站,其他类型的光伏发电站系统参照执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发电站应通过并网安全性评价,已投入运行的光伏发电站应定期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周期不超过 5 年。已投入运行发电机组涉及并网安全的主要设备或系统经过改造的、发生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构成威胁的电力安全事件或设备事故的,应当对相关机组或全站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

5、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规范。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GB 1094.2-2013 电力变压器第 2 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 2894 安全标识规定 GB 2893-2008 安全色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4050-2008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 26860-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 36567-2018 光伏组件检修规程 GB 38755-2019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GB 50057-201

6、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9-2011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61-2010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 50169-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GB 50794-2012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GB

7、 50797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 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T 6495.10-2012 光伏器件第 10 部分线性特性测量方法 GB/T 6495.11-2016 光伏器件第 11 部分晶体硅太阳电池初始光致衰减测试方法 GB/T 7260.1-2008 不间断电源设备第 1-1 部分:操作人员触及区使用的 UPS 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3 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3729-201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8、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 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T 18210-2000 晶体硅光伏(PV)方阵-特性的现场测量 GB/T 19964-2012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19826-201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GB/T 20047.1-2006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 1 部分:要求 GB/T 26218.1-2010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 1 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 GB/T 26218.2-201

9、0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2 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子 GB/T 29319-2012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GB/T 29320-2012 光伏电站太阳能跟踪系统技术要求 GB/T 29321-2012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GB/T 31464-2015 电网运行准则 GB/T 32512-2016 光伏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GB/T 32900-2016 光伏发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GB/T 34936-2017 光伏发电站汇流箱技术要求 GB/T 35694-2017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 GB/T 33599 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控制规范 GB/T

10、36050-2018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基本规定 GB/T 37408-2019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 GB/T 38335-2019 光伏发电站运行规程 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T 50796-2012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DL 5027-2015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4 DL/T448-2016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459-2017 电力用直流电源设备 DL/T 475-2017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DL/T 516-2017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

11、行管理规程 DL/T 544-2012 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7-2010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8-2012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 DL/T 553-2013 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4-2010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 587-201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593-201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 596-2005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664-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 724

12、-2018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 795-2016 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 DL/T 866-2015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 DL/T 969-2005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995-201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1051-2019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DL/T 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 DL/T1100.1-2018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部分技术规范电力系统常用设备和系统对时间准确度的要求 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 DL/T 5003-2017 电力系统调

13、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44-201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56-2007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92-1999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7-201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02-2004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5 NB/T 10320-2019 光伏发电工程组件及支架安装质量评定标准 NB/T 32004-2018 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NB/T 33010-2014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主席令第 2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席令第 13 号中华人

14、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令第 115 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国能安全2014508 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 599 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主席令 69 号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务院令 708 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80 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15)国能安全2014161 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能安全201536 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国能安全2014205 号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发改委令第 14 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家发改委令第 21 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电监市场2

15、00642 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 电监会令第 22 号电网运行规则(试行)GF-2014-0518 光伏电站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必备项目 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的最基本要求,主要包含对电网和并网电站安全运行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技术和管理内容。3.2 评价项目 除必备项目外,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应满足的安全要求,主要用于评价并网光伏发电站及直接相关的设备、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中影响电网和光伏发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7 4 必备项目 序号 项目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方式应符合电网公司接入系统批复文件。查

16、看电气主接线图纸、光伏电站接入系统的批复文件。1.该工程可研(初步设计深度)中,电气主接线接入系统设计审查意见书。2 光伏电站应与所在电网调度机构按有关规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查阅并网调度协议。1.电网运行准则(GB/T 31464-2015)第 5.1.1、5.1.2 条;3 光伏发电站和并网点设备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接地网的接地阻抗实测值满足设计要求;变电站防雷保护范围应满足要求;110kV 及以上升压站跨步电压、接触电势测试合格。查阅交接试验报告。(适用于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光伏项目)。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 50150-2016)第

17、25.0.3 条;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T 50064-2014)第 5 章;3.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 475-2017)第 3.7、4.3、5 条;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第 4.3.5条;5.光伏电站防雷技术要求(GB/T32512-2016)第 5.2、5.3条。4 变电站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或组合电器交接试验项目应齐全,试验结果应合格;变压器(含电抗器、消弧线圈)交接试验项目应齐全,试验结果应合格。查阅电气交接试验报告。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第 8、9、11、12

18、、13、14、15 章。5 高压配电装置的外绝缘爬电比距和电气安全距离应满足安装点的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海拔)要求。查阅升压站绝缘母线、高压开关柜等各带电设备的技术资料、设计资料,现场检查。(适用于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光伏项目)。1.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 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GB/T 26218.1-2010)、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 2 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子(GB/T 26218.2-2010);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T 50064-2014)第 10.1.7、10.1.8、8 序

19、号 项目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0.1.9 条。6 通过 35kV 及以上并网的光伏电站,以及通过 10kV电压等级与公用电网连接的光伏电站应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和高电压穿越能力、一次调频能力、动态无功补偿能力。通过 380V 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以及通过 10(6)kV电压等级接入用户侧的光伏电站,其逆变器应具备快速检测孤岛且立即断开与电网连接的能力,防孤岛保护动作时间不大于 2s。查阅设备的技术资料、设计资料及相关权威部门出具的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高、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报告,现场检查。1.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GB/T 37408-2019)第 7.4条;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

20、规定(GB/T 19964-2012)第8 条;3.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29319-2012)第8.4 条;4.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 38755-2019)3.5.3 和3.5.4章节。7 光伏发电站接入的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应满足规程要求,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和谐波在规定的范围内。光伏电站运行频率在规程要求的偏离范围内,能够正常运行。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资料,查阅电能质量检测数据,查阅运行记录。1.电网运行准则(GB/T 31464-2015)第 5.2.2、5.2.3、5.2.4、5.2.5 条;2.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2325-2008)第

21、 4条;3.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第 4、5 条;4.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第 4、5条;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945-2008)第 3 条。8 与电网直接连接的一次设备的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应满足相关的技术规程以及反措的要求,选型应当与电网要求匹配,并能正常投入运行。查母线、辅助保护、出线保护配置,后备保护范围;自动装置应按电网要求设置等。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第 3.3 条;2.电网运行准则(GB/T 31464-2015)第 5.3.2 条;3

22、.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 号)第 18 条;4.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第 10 章。9 继电保护定值应当执行定值通知单制度并与定现场检查,查阅保护设置方案。1.电网运行准则(GB/T 31464-2015)第 5.3.2.1、5.3.2.3、9 序号 项目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值单相符。并网点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按电网调度机构编制的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进行整定,且每年应依据电网短路电流的变化进行校核或修订。与电网保护配合的光伏电站内的保护定值须满足电网配合的要求。查阅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通知单、调试报告、整定计算方案。5.3.2.

23、6、6.11.1 条;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16)第 11.3条。10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现行标准规定,且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查阅装置型式试验报告,查阅现场测试报告。1.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T 50797-2012)第 8.7、9.3 条;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第4.1.2、4.8 条。11 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配置及蓄电池组的放电容量应符合相关规程的技术要求。查阅设计文件、蓄电池组充放电记录,现场检查。1.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14)第 3.

24、1.1、3.1.2、3.2.1、3.3.2、3.3.3、4.1、4.2.1、4.2.2、6.1.1、6.1.5、6.1.6 条;2.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8)第 5.2.1、5.3.3、6.1、6.2、6.3 条;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2012 第 4.2 条。1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电源应安全可靠,站控层采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供电。查阅装置功能说明书和现场测试报告。1.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T 50797)第 8.7 条。13 低/高电压穿越与低/高电压保护定值配合符合相关规程要求。查阅光伏电站低电

25、压保护定值整定记录,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技术资料。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第 8 条;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T 50797-2012)第 6.3 条。14 电站正式并网前,调度自动化相关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应满足当地调度部门及调度自动化的相关技术要求。设备应包括:远动终端、电能计量装置、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光伏查阅系统配置情况,接入系统审查资料,设计资料以及相关的调试记录,并与相关调度部门核对。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 5003-2017)第 6.3.4 条;2.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第 11 章;3.电网运行准则(GB

26、/T 31464-2015)第 5.3.4 条、第 10 序号 项目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功率预测系统、电力调度数据接入设备和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通过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光伏电站,以及通过 10kV 电压等级与公用电网连接的光伏电站应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发电站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监控;2.应满足调度自动化要求,完成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远动功能;3.电气参数的实时监测,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其他电气设备的监控操作。通过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大型光伏电站应装设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4.2.9.1(b);4.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L/

27、T 1870-2018)第 6.3.4条;5.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T 50797-2012)第 8.7 条。15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应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保障电力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查阅光伏电站网络系统图、核查设备设计、接入相关资料。1.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能安全201536 号)第 2.2、2.3.1、2.3.3、2.4.1、2.4.3条;2.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令第 14 号;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16-2017)第 10 章;4.电网运行准则(GB/T 31464-2015)6

28、.15.1 条。16 存在次/超同步振荡风险的光伏电站应具备次/超同步振荡风险研究报告,加装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及保护装置,并采取有效抑制措施。查阅相关文档资料、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1.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L/T 1870-2018)第 6.7条;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 38755-2019)第 3.5.5 条。17 新投运光伏电站应在整站投运6个月内根据相关试验标准要求,组织具有电网调度机构技术管理要求现场电力试验单位出具的AGC、AVC、电能质量、一次调频1.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L/T 1870-2018)6.3.8、6.3.11、6.3.12 节;2.光伏发电接入电

29、力系统技术 11 序号 项目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资质的电力试验单位完成:1.有功/无功功率(AGC/AVC)控制能力测试;2.电能质量测试;3.高/低电压穿越能力验证;4.电压、频率适应能力验证;5.一次调频试验。正式测试报告。(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光伏项目)。规定(GB/T 19964-2012)13.2条;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 38755-2019)3.5.3 章节。18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制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2.应具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运行规程、系统图和管理制度。3.有权接受调度命令的值班人员,应经过调度管理

30、规程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查阅光伏电站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管理办法或细则等文档资料;实际抽查与并网运行有关的主要岗位人员 3-5 人,询问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掌握和落实情况。查阅电站管理文件资料。查阅光伏电站有关人员配置文档资料,核实实际有权接受调度指令人员状况;逐一核查电网调度机构培训、颁发的证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 13 号)第四、十七、十九、二十条;2.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 21 号;3.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第 4.7 条;4.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115 号)第 11 条;5.电网运行准则(GB/T 31464-20

31、15)第 5.3.1 条;7.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第 4.8 条。12 5 评价项目 5.1 电气一次设备(350 分)5.1.1 光伏组件(40 分)序号 项目内容 标准分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光伏组件、直流汇流箱制造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图纸、试验报告、调试报告应完整齐全,并符合相关标准。15 查阅光伏组件技术资料、试验和调试报告,查阅监控系统参数设定值。1.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6.3.1、6.3.2、6.3.3、6.3.4、6.3.10、6.3.11、6.3.12、6.3.13 条;2.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 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210

32、-2000);3.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4.光伏器件第 10 部分线性特性测量方法(GB/T 6495.10-2012);5.光伏器件第 11 部分晶体硅太阳电池初始光致衰减测试方法(GB/T 6495.11-2016)。2 直流汇流箱应配置防雷保护(防止过电压)设施。10 查阅设备资料、图纸资料,现场查看。1.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6.4、6.3.12 条;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第 4.3.5、4.3.6 条。3 光伏组件安装应满足光伏发电站设计和施工标准规范要求,同一光伏组件串中各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

33、应保持一致。支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强度,按正5 查阅设备资料,现场检查。1.光伏发电站施工标准规范(GB 50794-2012)第5.3 条;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6.4.2、6.8 条;3.光伏电站太阳能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 29320-2012);4.光伏发电工程组件及支架安装质量评定标准(NB/T 10320-2019)。13 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结构和构件的变形。4 检 查 光 伏 组件热斑、隐裂、弯曲、损伤及破碎问题;检查光伏组件接线、汇流箱绝缘、接地安全性问题;检查内部断路器是否有异常熔断、未接通问题。5

34、查 阅 设 计 文件,现场检查。1.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第 4.3.5、4.3.6 条;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6.4条;3.光伏发电站施工标准规范(GB 50794-2012)第5.3 条、第 5.4 条;4.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GB/T 35694-2017)第5.6.10 条;5.光伏组件检修规程(GB 36567-2018)第 5.2条,5.3.2 条;6.光伏发电站运行规程(GB/T 38335-2019)第6.3.1-a 条。5 直流汇流箱应具备电流、电压监测功能、数据通信功能和防逆流功能。5 查阅设备资料、图纸资料

35、,现场查看。1.光伏发电站汇流箱技术要求(GB/T 34936-2017)第 6.3.1、6.3.2 条;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6.3.12条。备注:适用于有汇流箱的光伏电站项目,其他电站类型此项为满分。5.1.2 逆变器(90 分)序号 项目内容 标准分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逆变器制造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图纸、试验报告、调试报告应完整齐全,并符合相关标准。30 查阅逆变器的技术资料、试验和调试报告,查阅监控系统参数设定值。1.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第 6.2条。2 逆变器安装于室内时,逆变器室通风系统应完备。逆变器应具有冷却

36、系统,确保逆变器持10 现场检查。1.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11.2.9条;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第4.3.7 14 续正常工作不因温度过高而对逆变器造成损害。条。3 1.逆变器应具备有功和无功调节能力,具备一次调频控制功能。(户用电站除外);2.应具有电压适应性能力;3.应具有频率适应性能力;4.应具备极性误接保护能力;5.应具备直流输入、交流输出过载保护能力;6.应具备滤波功能;7.应具备反放电保护能力;8.应具备绝缘阻抗和残余电流检测能力;9.逆变器应具备数据通信功能,通信内容包含逆变器运行状态、故障告警等信息。40 查阅

37、逆变器相关资料和第三方认证报告。1.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NB/T 32004-2018)第7.1、7.2、9.3.1、9.4、9.5、9.6 条;2.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GB/T 37408-2019)第 6.5.2、6.7、7.5.1、7.5.2条。4 交流汇流箱应配置防雷保护(防止过电压)设施。10 查阅设备资料、图纸资料,现场查看。1.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6.4、6.3.12 条;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第4.3.5、4.3.6 条。5.1.3 变压器(含组合式箱式变压器)(55 分)序号 项目内容 标准分 评

38、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变压器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应项目齐全、结果合格。220kV及以上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合格,110kV 变压器,当对绝缘有怀疑时,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油浸变压器防火间距应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20 查阅交接试验或预防性试验报告,查阅设计图纸,现场测量。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第 8 章;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2005)第 6.1、6.2、6.3、6.4 条;3.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9-2019)第 11.3 节;4.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14.2节。15

39、 2 运行中变压器的温度不应超出规定值,就地及远方测温装置应准确,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测温装置应校验合格。15 查阅运行记录、温度计校验报告,现场检查。1.电力变压器第 2 部分温升(GB/T 1094.2-2013)第 4 条;2.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2010)第 3.1.5、4.1.3、4.1.4、6.1.5、6.1.6条。3 变压器分接开关应动作正常(有载开关及操作机构应无缺陷)、接触良好,测试合格。10 查阅交接试验报告;查阅预防性试验(含大修后试验)报告。1.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2010)第 5.4.1、5.4.2、5.4.3、5.4.4 条;2.

40、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74-2010)第 5、7.2、7.3 条;3.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2005)第6.1 条表 5-18。4 变压器油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测试,油色谱分析结果合格;油浸变压器的油枕及套管的油位正常,各部位无渗漏现象,3566kV的 8MVA 及以上变压器和 110kV 及以上变压器油枕中应采用胶囊、隔膜、金属波纹管式等油与空气隔离措施,维护情况良好;强迫油循环变压器冷却装置的电源设置符合规程要求、冷却系统运行正常。10 查阅产品说明书及有关资料、试验报告,查阅变压器绝缘油色谱分析报告,现场检查。1.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2

41、010)第 5.1.4条 a、b、f,5.1.6 条 c;2.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 722-2014)第 9、10 章。5.1.4 电力电缆(35 分)序号 项目内容 标准分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电力电缆试验项目应齐全,试验结果合格。电缆选择应满足规范要求。电缆接头温度应满足规范要求。15 查阅交接试验报告或预防性试验报告。核对图纸、现场检查。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第 17 章;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2005)第 11章;3.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第 8.9 节。16 2

42、 10kV 及以上高压电缆头制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10 查相关专业资质证书。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18)第 6.1.1、6.1.2、6.1.3、6.1.4 条。3 电缆沟内电缆敷设应整齐,分层合理。直埋电缆应规范,地面标志符合要求。10 现场检查。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18)第 6.1、6.2、6.4 条;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第 5.1、5.3、5.5 条。5.1.5 高压配电装置(40 分)序号 项目内容 标准分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预

43、防性试验项目应齐全、结果合格;采用 SF6气体绝缘的电气设备,SF6气体检测项目齐全,结果满足要求。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及压力动作阀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20 查阅电气设备出厂资料、交接试验报告或预防性试验报告、查阅缺陷记录、现场检查。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第 11、12、13、14 章;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2005)第8.1、8.2、8.3、8.6、8.10 条;3.变电站运行导则(DL/T 969-2005)第 6.6.1 条。2 高压配电装置设备参数符合实际工况;各类电气设备连接引线接触良好;各部位不应有过热现

44、象。10 查阅电气设备出厂资料、查阅红外测温、夜间巡视记录,现场检查。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DL/T 593-2016)第 4.4.1、4.4.2、4.4.3 条;2.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2016)第4、5 章。3 无功补偿装置的调节符合电网运行要求,运行方式按电网调度机构的要求执行。10 查阅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资料,光伏电站并网点电压历史记录等。1.电网运行准则(DL/T 1040-2007)第 6.6.2.1、6.6.2.2条;2.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GF-2003-0512)第 7.4条;3.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

45、2)第 8.6 条;4.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第 9.1 条。5.1.6 接地装置(50 分)17 序号 项目内容 标准分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变压器中性点应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其截面应满足系统最大短路电流热稳定要求。20 查隐蔽工程记录,现场检查。查阅调度部门参数文件,核对热稳定计算。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 号)第 14.1.5条。2 光伏发电系统及高、低压配电装置实测接地阻抗应满足设计及规程要求,并应进行接地引线的电气完整性测试。10 查阅测试记录,现场检查。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

46、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第 25 章;2.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2008)第 5 条。3 升压站主接地网及电气设备接地引线的截面应满足系统最大短路电流热稳定要求。10 查阅热稳定校验计算书。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第 4.1 条;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T 50065-2011)第6.2.7、6.2.8、6.2.9 条,附录 C。4 逆变器、直流汇流箱、组件支架应可靠接地。10 现场检查。1.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第 5.8.3、5.8.5 条;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

47、范(GB/T 50796-2012)第 4.3.6条。5.1.7 过电压(40 分)序号 项目内容 标准分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升压站防直击雷保护范围应满足被保护设备、设施和架构、建筑物安全运行要求;避雷器配置和选型应正确,泄漏电流指示应在正常范围内,避雷器试验合格。10 现场检查,按规程要求进行查阅分析,查阅有关图纸及设备说明书。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 5.2.1-5.2.7、7.1.6-7.1.9 条;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第 20、25 章;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

48、0)。2 110kV 及以上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应完善、可靠。升压箱变过电压保护应满足相应规程要求。10 现场检查,查阅相关图纸资料,如无间隙可装设避雷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 4.1.1 条 b、4.1.5条 c、7.3.5 条。18 3 10kV-35kV 高压配电装置应有防止谐振过电压的措施。10 查阅有关图纸资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反事故措施等,现场检查。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 4.1.2、4.1.5、4.1.6、4.1.7 条。4 光伏发电站架空集电线路与送出线路的过电压保护应满足相应规程要求。

49、升压变压器和避雷器配置和选型应绝缘配合要求,设备试验合格。5 查阅有关资料,现场检查。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 6.1.1、6.1.2、6.1.4、6.1.7、6.1.8、6.1.9 条;2.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第 6.0.14 条;3.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第 9.0.1 条。5 光伏组件及汇流系统应具备防雷保护功能(每个光伏子系统的输入输出端应具有防止雷电串扰的保护措施)。5 现场检查,查阅汇流箱资料、接地阻抗试验报告。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

50、0797-2012)第 6.3.12条。5.2 电气二次设备(180 分)5.2.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00 分)序号 项目内容 标准分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和选型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满足电网安全要求。9 现场检查保护配置。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第 3.3 条;2.光伏发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GB/T 32900-2016)第 5 章。2 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反事故措施。6 重点检查双重化、电源、交流回路接地、抗干扰接地等。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