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济南初中生物七年级期末典型试卷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济南初中生物七年级期末典型试卷3.pdf(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济南初中生物七年级期末典型试卷3一.选 择 题(共 2 5小题)1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点水蜻蜓款款飞”“葵花朵朵向太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环境能影响生物生存生物都有生殖特性新陈代谢生物能影响环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B.C.D.3 .我们在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坚韧的皮剥去;咀嚼
2、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试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甘蔗茎由哪些组织构成是()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C.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4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盖 盖 玻 片 展 平 滴 加 清 水 取材.A.B.C.D.5 .如 图 为 小 麦 叶 肉 细 胞 内,部 分 代 谢 过 程 示 意 图。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水 氧气 水二氧化碳)一 有 机 物7一 二 氧 化 碳A.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C.生产
3、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过程D.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6.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受精卵-叵 I受精极核-画-卜 种 子 应,幼苗-种皮一A.与细胞的基因组成有可能不相同B.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C.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D.过程的初期需要阳光7.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澄清的石灰水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
4、化碳8.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存在于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 甲(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 0%,则丁获得的能量是()A.等于 0.1N B.等于 0.01N C.少于 0.1N D.多于 0.1N9.如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 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B.B 为消费者,它和C 的关系为消费关系C.C 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若 A、B、C 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10.下列生命现象中,与“明月别枝惊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含羞草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合拢
5、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11.某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右图时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草的数量短期内会减少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是最多的由于杠杆不平衡,所以该生态系统属于不平衡状态。A.B.C.D.1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 选 用()组镜头组合?甲 乙 丙 丁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1 3.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A.取放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
6、左手托住镜座B.装好物镜后,先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D.最后慢慢往上调节镜筒高度,直到看清物像为止14.“人体有200多种细胞,其基本结构都很相似”,这是指这些细胞都具有除下列哪项之外的结构?()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15.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1 6.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时要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物镜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C.当光线较强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对光D.显微镜下观察到“p”,玻片上写的是“b”17.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
7、)A.草一食草昆虫一青蛙一蛇B.草一食草昆虫一鼠一青蛙C.草一兔子一食草昆虫一猫头鹰D.狐一兔一蜘蛛f草18.下列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设置了对照实验的是()种子的萌发过程产生了二氧化碳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探究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否来自于空气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验证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B.C.D.19.D D T是一种不易被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杀虫剂。D D T进入生物体后,就与生物体内的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体外。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D D T含量的测定结果: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D D T含 量(毫克)0.0540.0330.0020.1610.010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
8、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A.E f DY f B f A B.C-E B A D C.DAB f E Y D.A B C D E20.关于生物圈的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仅是地球上很薄的一层B.包括了整个地球,是地球上很厚的一层C.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圈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2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丙能进行光合作用B.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生物乙C.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乙和丙的数量将
9、增加D.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乙一甲一丁一丙22.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的关系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反映一条食物链:蝉一螳螂一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3.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做法 主要原理A 正其行,通其风 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 及时排涝 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C 移栽前剪掉部分枝叶 避免水分散失过多D 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A.AB.
10、BC.CD.D24.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光合作用强度错误的是()B.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逐渐增强C.曲线DE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D.C 点较B 点低是由于正午的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叶片的气孔大多关闭,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减少,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2 5.我国有七千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列措施与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移栽植物要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呼吸作用B.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氮肥,提高土壤肥力C.及时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合理密植-
11、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二.解 答 题(共 5 小题)2 6.图甲A、B、C 分别表示植物叶片进行的三项生命活动,图乙是某植物叶片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生理活动。(填字母)(2)图甲中C项 生 命 活 动 能 合 成 贮 存 着 能 量 的,并能维持大气中的 平衡。其中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是图乙中的o(3)图甲中的A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 作用,其主要意义是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o(4)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采用 方 法(答一种即可)。2 7.根 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2、,回答下列问题:(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 o(2)盖好盖玻片后,进行染色时应将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3)染 色 后,某 同 学 按 规 范 操 作,在 实 验 过 程 中 看 到 了 以 下 几 个 视 野: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观察过程中,他 看 到 的 视 野 顺 序 是。从视野B-D,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从视野A-C需 要 调 节 显 微 镜 的。(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的组合中,和 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填序号)(5)在视野C中,细 胞 内 着 色 较 深 的 结 构 是。2 8 .
1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若C是腐生性微生物,则c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C对生态系统的物质起着重要的作用.(2)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D代表非生物环境,则该图表示的是地球上最 大 的 生 态 系 统.(3)若A代表草,B代表牛,则A与B构成 关 系.B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4)该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调节能2 9 .图一表示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三表示番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图二(1)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番 茄 叶 肉 细 胞 特 有 的 结 构 是 图 一 中 的
14、(填 序 号)。(2)番茄生长过程中,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多,含硅的无机盐少,这与图一中的f I有关。(3)成熟的番茄富含番茄红素,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4)图三中的a和b过程表示细胞的,此过程中,图一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5)图三中的c过程叫做,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番茄的表皮和番茄的果肉分别属于 组织。(6)用名称和箭头写出人体的结构层次:一人体。3 0.图一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植物所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表示相关物质;图二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三是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图二图三(1)间作套种、合理
15、密 植是 为 了 提 高 图 一 中生 理 过 程 的效率,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二的结构中,该生理过程可以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2)图一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用于完成植物的 生理过程,大部分通过图二中的散发到空气中,除外,从该结构进出的物质还有 o (填序号)(3)图 二 中 的 细 胞 结 构 由 图 三 中 的 (选 填 E”或 F”)构成;E和 F的主要区别是 F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济南初中生物七年级期末典型试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 择 题(共 25小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大树底下好乘
16、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解答】解:A、“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A 正确;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
17、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B 错误;C、“北雁南飞”,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南方食物丰富,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 正确;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 正确。故选:Bo【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点水蜻蜓款款飞”“葵花朵朵向太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环境能影响生物生存生物都有生殖特性新陈代谢生物能影响环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B.C.D.【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
18、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说明生物都有生殖的特性;“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Bo【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我们在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试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甘蔗茎由哪些组织
19、构成是()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C.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分析答题。【解答】解: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甘蔗坚韧的皮位于茎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
20、的甜汁,甜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说明有营养组织;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主要是茎内的输导组织。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植物的主要组织以及功能在中考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要注意掌握。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盖盖玻片 展平 滴加清水 取材.A.B.C.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结构,首先明确实验步骤.【解答】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镶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
21、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镶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 复 2 3 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正确的顺序是。故选:Co【点评】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验步骤掌握.5.如 图 为 小 麦 叶 肉 细 胞 内,部 分 代 谢 过 程 示 意 图。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水 氧气 水二氧化碳 一 有 机 物 一 二 氧 化 碳A.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
22、的碳一氧平衡C.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过程D.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分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 机 物(储存能量)+氧,图中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叶绿体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线粒,二氧化碳+水+能量。图中表示呼吸作用【解答】解:A、图中表示呼吸作用,不能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错误B、过程是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
23、圈中的碳一氧平衡,B 正确;C、因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C 错误;D、过程在光下进行,光下黑暗条件下都能进行,错误;故 选:B。【点评】要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内容考查的较多,应熟练掌握。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6.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受精卵受精极核A 种 子 幼苗-种皮A.与细胞的基因组成有可能不相同B.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C.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D.过程的初期需要阳光【分析】(1)
24、由花到果实的发育情况为:子房壁发育成1(珠被-里直威-种 皮、融 合=关 盲 成mL胚 珠 卵 现 胞+精彳-受 精 卵-胚 赢,发育成I极核+精 子,受 精 极 核 一 胚 乳.果)皮 里(2个)(1个)(2)图中为胚,为胚乳,为珠被,是种子的萌发过程。【解答】解:A、为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遗传物质来自精子与卵细胞,为珠被,由母体的遗传物质决定,发育成种皮,所以与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A 正确。B、为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B 错误。C、为胚乳,一般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胚乳,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没有,C 错误。D、是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萌发与阳光无关,D 错误。故选:A【点
25、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的过程。7.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澄清的石灰水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一选叶遮光一光照一摘下叶片f酒精脱色f漂洗加碘一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
26、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 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塑料袋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B正确;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
27、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 正确;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 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8.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存在于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 甲(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丁获得的能量是()A.等于 0.1N B.等于 0.01N C.少于 0.1N D.多于 0.1N【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共有3 条食物链,分别是甲一乙一丁、甲一丙一丁、甲一丁。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于甲(生产者)
28、固定的太阳能为N,而能量传递效率为10%.根据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甲到丁食物链最短,当丁完全通过这条食物链来自甲时所获得的能量最大值为0.1 N.因此,丁获得的能量少于0.1N。故选:C。【点评】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水、无机盐A.A 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B.B 为消费者,它和C 的关系为消费关系C.C 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若 A、B、C 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功能。据此解答。【解答】
29、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 产 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消 费 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营养方式为异养。);分 解 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由图可知:图中A 利用太阳的光能,需要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可判断图中A 为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 为消费者,C 为分解者。故 B 与 C 之间的关系为分解与被分解的关系。C 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并且给生产者提供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可判断为分解者。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i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
30、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可见D 的叙述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关系。10.下列生命现象中,与“明月别枝惊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含羞草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合拢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
31、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遗传的特性,不符合题意。B、含羞草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与“明月别枝惊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符合题意。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不符合题意。D、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不符合题意。故 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1.某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右图时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草的数量短期内会减少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是最多的由于杠杆不平衡,所以该生态系统属于不平衡状态。A.B.C.D.
32、【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解答时可以从自动调节能力和生态平衡两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生态系统就达到了生态平衡。图中蛇的数量最少,鼠的数量比蛇多,草的数量最多,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草一鼠一蛇,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鼠因天敌减少,数量大增,鼠吃的草就多,导致草的数量短期内会减少。在食物链草一鼠一蛇中物质和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草的数量是最多的。杠杆不平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草的数量鼠的数量蛇的数量。因此该生态系统处于
33、平衡状态。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时学生容易误认为由于杠杆不平衡,所以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没有正确答案。1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 选 用()组镜头组合?甲 乙 丙 丁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分析】甲乙一端有螺纹为物镜,丙丁无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图示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目
34、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物镜乙和短目镜丙。选项A 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13.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A.取放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B.装好物镜后,先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D.最后慢慢往上调节镜筒高度,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分析】本题是考查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解答】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5、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最后整理实验台,收放仪器。故选:Bo【点评】注意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14.“人体有200多种细胞,其基本结构都很相似”,这是
36、指这些细胞都具有除下列哪项之外的结构?()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据此答题。【解答】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人体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不包括细胞壁。故选:D。【点评】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是中考的热点,经常以读图填图的形式出现。15.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37、分析】制作临时装片要注意: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时,要用洁净的纱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盖盖玻片时,要用镜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再缓缓放下;染色时要把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这样染液才能浸润标本的全部。据此解答。【解答】解: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观图可知A 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如何制作临时装片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验操作掌握。16.下列关于
38、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时要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物镜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C.当光线较强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对光D.显微镜下观察到“p”,玻片上写的是“b”【分析】A、对光时要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物镜镜头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C、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解答即可.【解答】解:A、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对准光孔,A 正确;B、物镜镜头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B 错误;C、当光线较强时
39、,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对光,C错误: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 8 0 度后得到的像。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d ,D错误。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 7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A.草一食草昆虫一青蛙一蛇B.草一食草昆虫一鼠一青蛙C.草一兔子一食草昆虫一猫头鹰D.狐一兔一蜘蛛一草【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解答】解:A
40、、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B、食物链中吃与被吃的关系颠倒了,B 错误;C、食物链中吃与被吃的关系颠倒了,C错误;D、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错误故选:A o【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1 8 .下列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设置了对照实验的是()种子的萌发过程产生了二氧化碳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探究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否来自于空气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验证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B.C.D.【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
41、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种子的萌发过程产生了二氧化碳,以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进行对照,正确。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以有叶绿体(绿叶部分)、无叶绿体(叶的非绿色部分)为对照,正确。探究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否来自于空气,以有无细菌为对照,正确。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没有设置了对照实验,错误。验证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没有设置了对照实验,错误。故选:Ao【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19.DDT是一种不易被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杀虫剂。DDT进入生物体后,就与生物体内的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体外。如表是
42、对几种生物体内DDT含量的测定结果: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DDT含 量(毫克)0.0540.0330.0020.1610.010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A.E-D-C-B-A B.C-E-B-A-D C.D-A-B-E-C D.A-B-C-D-E【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表中C 体内
43、有毒物质最少应为生产者,D 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应为最高级消费者,所以食物链为:C-E-B f A-D。故选:B。【点评】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生物富集现象是解题的关键。2 0.关于生物圈的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仅是地球上很薄的一层B.包括了整个地球,是地球上很厚的一层C.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圈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范围。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44、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2 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丙能进行光合作用B.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生物乙C.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乙和丙的数量将增加D.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乙一甲一丁一丙【分析】在
45、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生物数量就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故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丙一丁一甲一乙。【解答】解: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丙数量最多是生产者,能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B、由生物富集知道,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高,所以最高的是乙,B正确;C、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由于食物充足数量增加,丁应为天敌增加而数量减少,丙会因为丁的数量减少而增加,C正确;D、由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46、是熟记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就越多22.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的关系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反映一条食物链:蝉一螳螂一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分析】(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
47、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解:A、豆苗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等,因此“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A 正确;B、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因 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 正确;C、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因 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呈现出一条食物链:植物一蝉一螳
48、螂一黄雀,C 不正确;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所 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 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的组成。23.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做法 主要原理A正其行,通其风 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及时排涝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C移栽前剪掉部分枝叶避免水分散失过多D及时晾
49、晒收获的小麦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A.A B.B C.C D.D【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2)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一二氧化碳+水+能量。【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A正确;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田间松土、及时
50、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错误;C、移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C正确;D、收获的小麦及时晾晒,可以减少小麦中的水分,抑制小麦的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光合作用强度A.曲线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B.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逐渐增强C.曲线DE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D.C 点较B 点低是由于正午的光照过强、温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