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八校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八校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pdf(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八校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 N A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 N A和R N AC.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 N A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 N A或R N A2.下列关于D N A结构模型构建的叙述,错误的是()A.富兰克林的D N A衍射图谱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B.根据D N 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 N A分子呈螺旋结构C.沃森和克里克在最初构建的双螺旋结构中,认为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在外部,碱基排列在内部,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D.D N 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甘酸
2、为单位连接而成的3.染 色 质(体)、D N A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较大区别。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 N A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内B.基因可以是D N A片段,但D N 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4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 N A由5 0 0 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喋吟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 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D N 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x 1 0 4个B,子代D N A分子中
3、含32P的单链与含3中的单链之比为1:7C.子 代D N A分子中含32P与含31 P的分子数之比为1:4D.复制过程需要2.4 x 1 0 4个游离的胞喀嚏脱氧核甘酸5 .同源染色体上的D N 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C.脱氧核甘酸的种类 D.(A+T)/(C+G)的比值6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一提出假说一演绎推理一检验假说一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两大遗传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 B.Fi与某亲本的杂交C.B 的
4、自交 D.F i的测交7.某植物的基因M 控制M 蛋白质的合成,在 M 中插入2 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 变 异()A.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B.可能会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C.导致该植物种群生物进化方向发生改变D.可能会改变基因中G+A/T+C的比值8.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 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_C_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413 R1 3 13 八1 3AW B./3 0n森 D.-9.a 基因控制狗的毛皮表现为有色,其等
5、位基因A 存在时会因无法合成色素使狗的毛色表现为白色。B 和 b 基因分别控制黑色和棕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果基因型为 AaBb的两只白色狗交配,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12:3:1 B.9:6:1 C.13:3 D.9:3:410.红绿色盲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 佝偻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得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P、男性抗维生素D 佝偻病发病率为 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中色盲基因频率为P,抗维生素D 佝偻病基因频率大于QB.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发病率大于PC.人群中女性抗维生素D 佝偻病发病率大于QD.抗维生素D 佝偻病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
6、以都正常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xx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中抽样调查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第2页,共4 1页12.某二倍体动物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 细 胞()A.将形成配子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D.正在发生DNA复制13.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7、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14.金鱼藻纯合红花(RR)与 白 花(rr)杂交,杂合体在强光低温下开红花,而在遮阴高温下开白花,这一事实说明()A.性状的表现与基因无关B.性状的表现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C.性状的表现由环境因素决定D.基因组成相同,生物体的性状表现一定不同15.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相比,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特有的观点是()A.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共同进化是生
8、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D.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16.如 图 表 示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该 过 程()-I)人 I R N A-/ATP ADP+Pi宠A.不受温度影响 B.不存在特异性结合C.必须由线粒体供能 D.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17.PEP为油菜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组研究出产油率更高的油菜品利 基本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EP影成确正1r种果J 油瓶缶白城A.该研究是通过抑制基因B 的转录来提高产油率B.基因B 的链1与 mRNA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C.过程和过程所需的喋吟碱基数量
9、一定相同D.基因A 和基因B 位置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18.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水稻细胞核中的Ghd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仅参与了开花的调节,而且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根据此项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的结 论 是()A.Ghd7基因的表达是边转录边翻译形成多肽,多肽还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有关性状C.该项研究表明生物的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D.水稻植物的开花只受细胞核中Ghd7基因的控制19.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
10、化都是通过捕食和竞争实现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环境对有利变异的定向选择D.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20.如图是某种动物的生活区域被一条20米宽、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条也是20米宽、东西向的铁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个区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会增加B.地理隔离影响该物种个体间的基因交流C.该物种在四个区域内的生存斗争均可能加剧D.该物种在区域进化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21.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4页,共4 1页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
11、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2 2 .据报道,2 0 1 7年我国二胎出生率显著提高,占总新生人口数量的5 1.2%,但是高龄产妇生下患有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也明显增加,下面有关遗传病及其预防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2 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内比正常人多一个染色体组B.高龄夫妇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概率更高一些C.可通过B超检查出苯丙酮尿症、猫叫综合症等单基因遗传病胎儿D.染色体变异导致患者病情很重,所以染色体异常者均在胚胎时期死亡2 3 .下列有关变异、育种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12、B.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经常先筛选B花粉类型,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2 4 .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化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为正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A.甲类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乙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花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可带有4个a基因C.乙的自交后代中(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R有3种矮化类型D.甲与乙杂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2:12 5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条件及试剂使用的叙
13、述错误的是()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 的“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酒精:与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使用方法相同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作用相同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溶液”使用目的相同A.B.C.D.26.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华南沿海发现了两个牡蛎未定种,结合线粒体和基因组分析,命名其中一种为电白牡蛎,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它的闭壳肌痕很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存在地理隔离而存在生殖隔离C.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不全相同D.
14、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2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甘酸序列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运载体C.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相同D.黑农五号是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取的28.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A.普通棉花的基因突变 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 D.苏云金芽泡杆菌中的抗虫基因2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B.进化一定能导致新物种产生进而增加物种多样性C.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生物多样性
15、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30.目前在超市中无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欢迎。这些无公害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药、杀虫剂和化肥等。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第 6 页,共 41页C.使用杀虫剂的剂量不断加大,害虫向抗药性能力增强方向定向变异D.害虫全部消失,最终导致某些害虫的物种灭绝3 1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植株杂交,F i基因型为A a B b.下列有关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的分析错误的是()A.若 日能产生四种配子A B、A b、
16、a B、a b,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B自交,F 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若F i测交,子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若F i自交,F 2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2: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 2 .如图为某原种植物(二倍体)育种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子 代I可维持原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B.子代I I和i n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c.子代i n的选育过程需经多代自交选育D.子代w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子代v一般为纯合子3 3 .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丫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
17、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方 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x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 i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x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 i结论: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丫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丫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方 法1+结论”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方 法1+结论”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方法2+结论”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方法2+结论”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34.如图是有关细胞分裂与遗
18、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I布”.分到 依改分制|受幡作M帆K染色4件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省T同源依色体口ih mfr同源叁色I V S);“陶I展因分*定闹 I雄因门|漏只访IA.和B.和C.和D.和35.将肺炎双球菌中控制荚膜形成的相关基因记做“A”,无此相关基因记做“a”,下列对甲、乙两组转化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实验甲: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R型活菌的菌液混合培养买验乙:将加热杀死的R型肺炎双球菌和S型活菌的菌液混合培养.A.转化前的S型、R型菌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aaB.甲实验中可检出R型、S型活菌,S型菌由R型菌转化而来C.乙实验中只检出S型
19、活菌,因为R型菌的a基因在S型菌体内不能表达D.转化前的S型菌和转化后形成的S型菌的遗传物质相同36.如图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遗传信息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表示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B.过程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C.过程、过程和过程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D.核DNA的过程和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37.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下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口-3无突变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8页,共4 1页nin8 9 10 11A.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o正常纥嵋正 常*”突支MdtlB.
20、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c.n-n的突变基因来自于i-2D.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3 8 .产前诊断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利用B超检查和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有一位怀有两个胎儿并患该遗传病的孕妇,医生建议其进行产前诊断,如图为医生对该对夫妇及两个胎儿进行诊断的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孕 妇 个 体1个体2个体3基因d探针基因D探针 O 。和 都 表 示JUi放射性,后者放射性强度是前者的2倍O表示无放射性 O OA.个 体1是父亲、个体2是儿子、个体3是女儿B.个体 1:XDY,个体 2:XdY,个体 3
21、:XdXdC.从优生的角度分析,该孕妇可以生育这两个胎儿D.仅根据上图,无法作出任何判断3 9 .某动物一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及其位置如图所示,该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若干精细胞中,出现了如图6种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b C DaB C D-2 3 ,6f A B C D AbJ)型 C d-C C D A b D C ib C DA.1和6属于同一变异类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2、4、5同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C.3发生的变异一般不改变碱基序列,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以上6种异常精子的形成都与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有关4 0.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
22、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减少的现象,此即为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这种对药物发生耐受性的现象,可表示为图中的(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A.物作用.药物作例物剂 高药物作用4 1.如 图 是 甲 病(用A、a表示)和 乙 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病是 染色体 遗传病。(2)5号的基因型是 ,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致病基因最终来自 号。(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4)经
23、医学检验发现,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只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 死亡,无法参与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则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 .O T O正常女性1 r V o正畲网性5甲病女患者j J_ n r 1 0乙病女患者S 乙病男患在7 X 9 IO4 2.甲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I、n代 表 的 结 构 或 物 质 分 别 为、o(2)完成过程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3)从甲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 o(4)根据表格判断:i n为(填名称),携 带 的 氨 基 酸 是。若蛋白质2
24、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第 10页,共 4 1 页脯氨酸CCA、CCCCCU、CCG苏氨酸ACU、ACCACA、ACG甘氨酸GGU、GGAGGG、GGC缀氨酸GUU、GUCGUA、GUG(5)用a-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a-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最可能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6)乙图为甲图中过程,图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图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43.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而农业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培育新的优育品种。下列图表分别表
25、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依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育种方式Inm育种程序p.0HMi不m轿(D D E -F 1F 1我i t z i t筋*科款愕,星力低产青毒菌株(20 单位/mL)物理因素1综合因素高产青霉菌株(5万 6万单位/mL)花药1离体培养加倍体幼苗秋水仙素1加倍纯合子f*o-。新 个 体(丙)C o-。图A(1)育种方式I中F2矮 杆 抗 病 的 基 因 型 是,F2表现型中需淘汰的类型占总 数 的 比 例 是,选育过程中可采用 方法(个体水平)鉴定出其中的抗病品种。(2)育种方式n用物理因素等对青霉菌进行处理时,如果引起基因非编码区序列的改变,可导致 不能与其结合,这样将影响
26、基因的表达。(3)育种方式DI获得单倍体幼苗是应用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从花粉粒到单倍幼苗形成,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经历两次重大变化的过程是 和 o(4)据你所知,要利用纯合的高杆抗病和矮杆抗病的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类型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o(5)如果想按照人们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人们 需 要 选 择(育 种 技 术),其在设计施工时需要用到2种工具酶:、。4 4.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
27、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 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 种 措 施 最 可 能 是.(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
28、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 说 明 两 个 种 群 之 间 存 在.(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第 12页,共 41页害虫种群密度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 正确;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 RNA,B 错误;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 错误;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 错误。故选:Ao1、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含有DNA和 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均为DNA。2、病毒只有一种
29、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 RNA。本题考查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2.【答案】C【解析】解:A、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A 正确;B、根据DN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得出DNA呈螺旋结构,B 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在最初构建的双螺旋结构中,并不知道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C错误;D、DNA分子是以四种脱氧核甘酸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D 正确。故选:Co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 DNA衍射图谱;查哥夫提出碱基A 的量总是等于T 的量,C 的量总是等于G 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 DNA分
30、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本题考查DNA结构模型构建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3.【答案】C【解析】解:A、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和基因还可存在于细胞质内,A 正确;第 14页,共 41页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可以是DNA片段,但 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B 正确;C、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错误;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D 正确。故选:Co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
31、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甘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细胞质中也有基因,非等位基因也可以在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也可以是相同的基因。本题考查染色质(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联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4.【答案】D【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DNA中 A=T=2000,C=G=3000,A、T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2 个,G、C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3 个,因此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2000 x2+3000 x3=1.3xl04,A 正确;B、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可知,子代D
32、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永仁=1:7,B 正确;2X22C、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是2 个,含有31P的是8 个,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4,c 正确;D、复制过程需要游离的胞喀咤脱氧核甘酸数为3000 x(8-1)=2.1x104个,D 错误。故选:D。1、分析题文:该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A 占20%,因此A=T=10000 x20%=2000,C=G=3000,DNA分子复制2 次形成4 个 DNA分子,DNA分子复制3 次形成了 8 个 DNA分子。2,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 与 T 配对,G
33、 与 C 配对的配对原则,A、T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2 个,G、C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3 个,因此G、C 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3、DN A分子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本题主要考查DN A的复制的相关知识,对于DN 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 A分子复制特点的理解,并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 .【答案】C【解析】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DN A分子中的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以二者碱基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错误;B、同源染色体上的DN A分子中的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而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基因突变可会导致脱氧核甘酸对
34、的数目改变,因此磷酸二酯键的数目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都由四种脱氧核甘酸组成,C正确;D、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不一定相同,因 此(A+T)与(C+G)的比值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C o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 A和 a。3、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等位基因。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上DNA分子之间的关系,难
35、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位基因中碱基的种类和数量的关系。6.【答案】D【解析】解: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不是验证实验,A错误;B、孟德尔检验假说时采用的是B的测交实验,而不是用R与某亲本杂交,B错误;C、H的自交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不是验证实验,C错误;D、孟德尔检验假说时采用的是F i的测交实验,D正确。故选:D。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 r 确定子第 16页,共 41页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
36、例。据此答题。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验子一代的基因型,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的意义,明确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B的测交实验,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答案】B【解析】解:A、该变异是M中插入2个碱基对,属于基因突变,不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数目,A错误;B、由于基因互作,该基因变异后可能会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B正确;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基因突变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 N A片段,双链D N A中G+A/T+C的比值都是1,因此碱基对插入不改变其比值,D错误。故选:B.基因突变是由于D N A分子中
37、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实质、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区别、生物进化与变异的关系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8.【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 aB B C 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 bC 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 B C C的比例;x ;x ;=白;2 2 4 16出现具有aaB C表现型女儿的比例法x l x j x片。故选:C o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38、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3、A a 与 aa杂交,后代基因型有A a 和 aa2 种,比例为1:1;BB与 B b 杂交,后代基因型有BB和 B b2 种,比例为1:1;C c 与 C c 杂交,后代基因型有C C、C c 和 c c 3 种,比例 为 1:2:1.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掌握
3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采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熟练掌握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9 .【答案】A【解析】解:基因型为A aB b的两只白色狗交配,后代中白色(A _ B _、A _ bb):黑色(aaB _):棕 色(aabb)=(9+3):3:1 =1 2:3:1。故选:A o根据题意分析:a 基因控制狗的毛皮表现为有色,其等位基因A存在时会因无法合成色素使狗的毛色表现为白色;B和 b 基因分别控制黑色和棕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
40、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 的个体都为白色,基因型为aaB 一的个体都为黑色,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为棕色。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分析题文内容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题干要求答题即可。i o .【答案】c【解析】解:A、由于色盲基因和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都位于X 染色体上,所以男性中色盲基因频率为P,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频率为Q,A错误;B、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P,则该城市女性红绿色盲的几率小于P,B错误;C、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若某一
41、城市人群中男性抗维生素 D佝偻病发病率为Q,则该城市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大于Q,C正确;D、由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至少有一个患该病,D错误。第 18页,共 41页故选:C o1、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为:男患多于女患、交叉遗传、一般为隔代遗传;2、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此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为:女患多于男患、表现为世代相传。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常见的几种人类遗传病,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特点,明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
42、多于男患者,再选出正确答案即可。1 1 .【答案】D【解析】解:(1)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2)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以患者家系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故选:D。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本题考查调查人类遗传
43、病,要求考生识记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应该选择的调查对象,掌握调查内容及调查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 2 .【答案】A【解析】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是某二倍体动物,说明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 n,含有同源染色体;题 中“细胞内含1 0 条染色体、1 0 个 DNA分子”,表明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说明此时着丝点已分裂,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题 中“细胞膜开始缢缩”,表明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后期。则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分裂结果细胞中只有5条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只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所以该细胞将形成配子,A正确;B、基因自由
44、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也有2个D N A分子,B错误;C、有丝分裂中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 N A分子,并且不发生细胞膜缢缩,C错误;D、D N A分子复制发生间期,间期的细胞膜不发生缢缩,D错误。故选:Ao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 N A含量变化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nnn2nnD N A数目4n4n4n2n2n2n2nn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 N 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答案】C【解析
45、】解:A、两者前期时染色体数目、D N A数目相同,但是染色体行为不同,减一前期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A错误;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 N A含量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但这两个时期的D N A含量相同,C正确;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 N A分子数目相同,D错误。故选:Co有丝分裂记忆口诀: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
46、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增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第20页,共41页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规律,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1 4.【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知,金鱼藻纯合红花(R R)与 白 花(r r)杂交,杂合子A a在强光低温下开红花,而在遮阴高温下开白花,这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的。故选
47、:B,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不同。对于表现型和基因型、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推理、获取正确结论的能力。1 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48、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析】A.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有的观点,A错误;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有的观点,B错误;C.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特有的观点,c 正确;D.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是自
49、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有的观点,D 错误。故选C。16.【答案】D【解析】解:A、ATP的水解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A 错误;B、tRNA具有特异性,一种tRNA只能与一种氨基酸结合,B 错误;C、ATP可以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C 错误;D、tRNA主要存在与细胞质基质中,并且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去,并且翻译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因此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正确。故选:D。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此时以mRNA为模板,通过tRNA的运输作用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并且一种tRAN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图形中可以看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 T
50、 P,并且需酶的催化.本题以结合图解为载体,考查了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答案】D【解析】解:A、该研究是通过促进基因B 中 1链的转录来提高产油率,A 错误;B、基因含有碱基T,而 mRNA含有碱基U,因此基因B 的链1与 mRNA所含碱基序列不完全相同,B 错误;C、过程和过程所需的喋吟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C 错误;D、基因A 和基因B 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基因A 和基因B 位置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D 正确。故选:D。1、基因与性状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