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化学适应性练习试卷(福建省)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化学适应性练习试卷(福建省)2.pdf(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新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福建)选 择 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 .(4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引起一系列大气污染问题。光化学烟雾属于其中之一,它的污染源是()A.二氧化碳 B.氮的氧化物C.氟 氯 烧(即氟利昂)D.二氧化硫2 .(4分)中药透骨草中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B.苯环上的一漠代物共5种C.I m o l该化合物最多与4 m o i N a O H反应D.该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面3.(4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 L O.l m o b L 1(
2、N H 4)2 F e (S O 4)2 溶液中 F e?+的数目为 O.INAB.将I m o l S O 2和1 m o l 0 2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1.5NAC.1 0 0 m L pH=2的C H 3 c o O H溶液中所含氢离子数小于1.0 X 1 0 3NAD.1 0 g D2 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4.(4分)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配 制 O.lOOmol L 一 的 称 取 5.3g固体Na2co3 于烧Na2c03溶液 杯中,加入少量蒸储水溶解,冷却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A.A B.B C.C D.DB探究温
3、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将 适 量 N 0 2 充入一支试管中,用塞子密封,然后用酒精灯微热试管,观察实验现象C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称取相同质量的大理石和纯碱,加入到盛有浓度、体积均相同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 2 支各盛有5mL不同浓度的 NaHS0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5.(4 分)向 Im LO.5m oiA 1C 13溶液中加入3mL饱和NaF溶液,再加入1mL 3 m o i氨水,没有生成白色沉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3 mo i 氨水的浓度不够大,溶液的碱性不够强B.NaF溶液碱性较强,AP+完全反应生
4、成A102,而 AlCh-不能与氨水反应生成AKOH)3C.氨水为弱碱溶液,A|3+不与弱碱反应D.AP+与F 结合生成新物质,溶液中几乎没有A13+6.(4 分)某种有机发光材料由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R、W、X、Y、Z 组成。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和 X 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 的原子序数,只有W、X、丫同周期,且 W、X、丫相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Z Y X B.最高正价:R W X Pc(CO2)从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为。1612304Q0.0,0.(2)利用电化学装置可实现CH4和 C02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2 所示。阴极上的反应式为 0若生成的
5、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2:1,则消耗的CH4和 C02体积比为。(3)CO2与甲醇直接合成DMC(CH3OCOOCH3)近年来备受关注。一种在有氧空位的催化剂上合成DMC的反应机理如图3 所示。上述过程包括吸附和脱附,其中属于脱附的是 o (填数字)合 成 DMC的 反 应 方 程 式 为。14.(12分)ZnGeP2和 KTiOPCU都是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在激光技术方面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 e原 子 的 价 电 子 排 布 式 为。(2)0、P、K、Z n按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o(3)H2O、PH3、KH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熔点差异的原因(4)以Z n为顶点
6、的Z n G e P 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Z n的配位数为 以G e为顶点的晶胞中,Z n原子位于1 5.(1 0分)天然麝香是珍稀中药材,其有效成分是麝香酮。为保护野生动物,研究人员设计合成酯类麝香酮(H)的工艺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 物 中 含 有 羟 基 的 是。(填名称)(2)该流程中,与V I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反应。(3)E是F的同分异构体,E的结构简式为(4)反应V I I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5)下列对类麝香酮(H)的描述,正确的是。(填标号)a.易溶于水b.加氢还原生成醇c.所有碳原子共平面(1.一氯代物有7 种(不含立体异构)2021年新高考
7、化学适应性试卷17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 .(4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引起一系列大气污染问题。光化学烟雾属于其中之一,它的污染源是()A.二氧化碳 B.氮的氧化物C.氟 氯 烧(即氟利昂)D.二氧化硫【分析】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关系密切,氟氯烧(即氟利昂)能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二氧化硫主要形成硫酸型酸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气体之一,但不是污染物,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无关,故 A错误;B.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会发
8、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所以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氮氧化物,故 B正确;C.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能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无关,故 C错误;D.二氧化硫与水、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无关,故 D错误;故选:B o【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侧重考查常见的环境污染与治理等热点问题,熟悉常见环境污染的形成、危害和治理措施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 .(4分)中药透骨草中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B.苯环上的一澳代物
9、共5 种C.1 mol该化合物最多与4mol NaOH反应D.该分子中最多有7 个碳原子共面【分析】A.由结构可知,含 酚-0 H、碳碳双键、-C O O C-;B.苯环上含5 种 H;C.酚-OH、-COOC-及水解生成的酚-0 H 均与NaOH反应;D.苯环、双键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解答】解:A.由结构可知,含酚-0 H 可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COOC-可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 A 错误;B.苯环上含5 种 H,则苯环上的一澳代物共5 种,故 B 正确;C.酚-OH、-COOC-及水解生成的酚-0 H 均与NaOH反应,则 Imol该化合物最
10、多与5moi NaOH反应,故 C 错误:D.苯环、双键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且可能与-C O O C-及后面的苯环共面,则最多共面的碳原子一定大于7 个,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 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3.(4 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L O.lm oP L1(NH4)2Fe(S04)2 溶液中 Fe2+的数目为 O.INAB.将 Imol SO2和 I mol O2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1.5NAC.100mLpH=2的 CH
11、3coOH溶液中所含氢离子数小于l.OX IONAD.10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分析】A.Fe2+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B.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C.p H=2的 CH3C00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2mol/L;D.求 出 10g重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重水中含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来分析。【解答】解:A.Fe2+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此溶液中亚铁离子的个数小于O.INA个,故 A 错误;B.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其分子总数大于1.5NA,故 B错误;C.pH=2的 CH3C00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2m ol/L
12、,故 100mL此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n=001m ol/LX 01L=0001m ol,个数为 LOX IONA,故 C 错误;D.10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nO.5mol,而重水中含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故 0.5mol重水中含中子和质子的个数均为5NA个,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4.(4 分)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配制 O.lOOmol L 1的 称 取 5.3g固 体 Na2c0 3 于烧Na2c03溶液杯中,加入少量蒸储水溶解,冷却后,转移至5
13、00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将 适 量 NO2充入一支试管中,用塞子密封,然后用酒精灯微热试管,观察实验现象C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称取相同质量的大理石和纯碱,加入到盛有浓度、体积均相同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 2 支各盛有5mL不同浓度的 NaHS0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力口入2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A.A B.BC.CD.D【分析】A.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配制0.100m ol,Lr的Na2c03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保证固体在烧杯中溶解;B.只有温度一个变量;C.大理石和纯碱与酸反应,与物质本身的性
14、质有关;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现象不明显。【解答】解:A.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5m ol,配制0.100mol I7】的 Na2c03溶液,需要 500mL容量瓶,应加适量水溶解,蒸储水太少时固体不能完全溶解,故 A 错误;B.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可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故 B 正确;C.大理石和纯碱与酸反应,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不能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C 错误;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现象不明显,不能说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D 错误;故选:Bo【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溶液配制、实验
15、技能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5.(4 分)向 ImLO.5moi L A1C13溶液中加入3mL饱和NaF溶液,再加入1mL 3 m o i 氨水,没有生成白色沉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3 mo i 氨水的浓度不够大,溶液的碱性不够强B.NaF溶液碱性较强,AU+完全反应生成A102,而 A102 一不能与氨水反应生成AKOH)3C.氨水为弱碱溶液,+不与弱碱反应D.A13+与F 结合生成新物质,溶液中几乎没有A13+【分析】如果没有加入NaF溶液,在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会产生白色沉淀,但加入N aF 溶液后再加入氨气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
16、生,说明氟化钠和氯化铝发生了反应导致溶液中铝离子几乎没有,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3 m o i1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足以使溶液中的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 A 错误;B.氟离子水解程度很小,则氟化钠溶液碱性很弱,不能使铝离子完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故 B 错误;C.氨水为弱碱,但铝离子能和弱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 C 错误;D.如果没有加入N aF溶液,在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会产生白色沉淀,但加入NaF溶液后再加入氨气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只能是A13+与 不 结合生成新物质,溶液中几乎没有A13+,所以不产生沉淀,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化学反应原理,根
17、据反应现象确定发生的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4 分)某种有机发光材料由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R、W、X、Y、Z 组成。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和 X 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 的原子序数,只有W、X、Y 同周期,且 W、X、丫相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Z Y X B.最高正价:R W X Y Z,故 A错误;B.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0、F 除外,则最高正价为R Z W 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Pc(CO2)Pb(CO2)Pa(CO2)。16120304。0.0.0.4 8 12 16反及时同/min图1(2)利用电
18、化学装置可实现CH4和 CO2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2 所示。阴极上的反应式为CO2+2O=CO+C2 一 。若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2:1,则消耗的CH4和 C02体积比为,J。(3)CO2与甲醇直接合成DMC(CH3OCOOCH3)近年来备受关注。一种在有氧空位的催化剂上合成DMC的反应机理如图3 所示。上述过程包括吸附和脱附,其中属于脱附的是4。(填数字)合 成 DMC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OH+CO2cH30coOCH3+H2O。【分析】(1)已知:C(s)+2H2(g)UCH4(g)ZH=-75kJm oLC(s)+O2(g)UCO2(g)A H=-394k J mol-
19、1 C(s)O2(g)UCO(g)A H=-lllkJmor 1根据盖斯定律:-+X 2 即可得;温度下,在体积为2 L 的容器中加入2moicH4、ImolCCh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02的转化率是50%,CH4(g)+CO2(g)=2CO(g)+2H2(g)(单位:mol)起始量:2 1 0转化量:0.5 0.5 1平衡量:1.5 0.5 1平衡常数K;01根据沉积碳的生成速率可知:CH4压强越大,CO2压强越小,沉积碳的生成速率越小,在 p(CH4)一定时,p(CO2)越大,积碳量就越小;(2)在阴极上CO2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CO;在阳极上CH4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CH2=
20、CH2及 C H 3-C H 3,该电极上甲烷失电子生成 C2H4 反应式为 2CH4-4e+2O2 一 =C2H4+2H2O,生成 C2H6 反应式为 2cH4-2e+O2=C 2H6+H2O;当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乙1时,阳极总反应:6CH4+5O2-10e=2C2H4+C2H6+5H2O,消耗 6moicH4 生成 2moic2H4、ImolC2H6 时,则转移电子 lOmoL阴极反应式为CO2+2e=CO+O2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进行计算;(3)根据图示可知:过 程 1、2、3 为吸附过程,过程4 为脱附过程;CH30H与 CO2反应产生碳酸二甲酯(即D M C)和水。【解答】解:(
21、1)已知:C(s)+2H2(g)UCH4(g)A H=-75kJm oL C(s)+02(g)=8 2 (g)A H-394k J mol-1 C(s)O2(g)UCO(g)A H=-lU kJ.m or1根据盖斯定律:-+X 2 即可得:CH4(g)+CO2(g)=2C0(g)+2H2(g)H=(+75+394-111X2)W m ol-1=+247kJ*mor 1,故答案为:+247;温度下,在体积为2 L 的容器中加入2moicH4、1mol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CH 4 (g)+CO 2 (g)=2 C0 (g)+2 H 2 (g)(单位:m
22、o l)起始量:2100转化量:0.50.511平衡量:1.50.511平衡常数K,故答案为:;根据沉积碳的生成速率可知:CH 4压强越大,CO 2压强越小,沉积碳的生成速率越小,在p (CH 4)一定时,p (CO2)越大,积碳量就越小;根据图象可知:物质的积碳量a b C,则 CO 2 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c (CO 2)p b (CO 2)p a (CO 2),故答案为:p c (CO 2)p b (CO 2)p a (CO 2);(2)在 阴 极 上CO 2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C O,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 2+2 e -CO+O2,故答案为:CO2+2 e =CO+O2-;在阳极
23、上CH 4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CH 2=CH 2及CH 3-CH 3,该电极上甲烷失电子生成 C2 H 4 反应式为 2 CH 4 -4 e +2 O2-=C 2 H 4+2 H 2 O,生成 C2 H 6 反应式为 2 c H 4 -2 e +O2=C 2 H 6+H 2 O;当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2:1时,阳极总反应:6 CH 4+5 O2-1 0 e=2 C2 H 4+C2 H 6+5 H 2 O,消耗 6 m o ic H 4 生成 2 m o ic 2 H 4、I m o l C2 H 6 时,则转移电子 l O m o L阴极反应式为CO 2+2 e =CO+O2,根据电子守
24、恒可知,当转移电子l O m o l时,消耗5 m o ic 0 2,所以消耗CH 4和CO 2的物质的量比或体积比为6:5,故答案为:6:5;(3)根据图示可知:过 程1、2、3为吸附过程,过程4为脱附过程,故答案为:4;C H 3 0 H与C 0 2反应产生碳酸二甲酯(即D M C)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c H 3 O H+CO 2 c H 3 0 c o O CH 3+H 2 O,故答案为:2cH30H+C02cH30coOCH3+H2O。【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计算、电化学、化学平衡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计算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把握
25、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即可解答,注意三段式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4.(12分)ZnGeP2和 KTiOPCM都是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在激光技术方面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 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2。(2)0、P、K、Zn按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0 P Z n K 。(3)H20、PH3、KH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KHH2OPH3,熔点差异的原因KH为离子晶体、H20和 PH3为分子晶体且水分子间存在氢键。(4)以Z n为顶点的ZnGeP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Z n的 配 位 数 为 4。以 G e为顶点的晶胞中,Zn原子位于 棱心、面 心。【分
26、析】(1)基态G e原子4 s能级上2 个电子、4P能级上2 个电子为其价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其价电子排布式;(2)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3)熔沸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含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较高;(4)根据图知,以体心的Z n 为例,距离其最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有4个;根据图知,如果G e 为顶点的晶胞中,Z n 原子位于棱心和面心上。【解答】解:(1)基态G e 原子4 s 能级上2 个电子、4 P 能级上2个电子为其价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其价电子排布式为4 s 2 4 P 2,故答案为:4 s 2 4 P 2;(2)这儿种元素对键合电子吸引力大小顺序
27、是0 P Z n K,所以电负性大小顺序为0 P Z n K,故答案为:0PZnK;(3)熔沸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含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较高,KH为离子晶体、H 2 0 和 P H 3 为分子晶体且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熔点:KHH2O P H 3,故答案为:KHH2O P H 3:KH为离子晶体、H20 和 P H 3 为分子晶体且水分子间存在氢键:(4)根据图知,以体心的Z n 为例,距离其最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有4个,所以Z n 原子的配位数是4,故答案为:4;原子位于棱心和面心上,所示,红色线所画部分,如 果 Ge为顶点的晶胞中,Z n故答案为:棱心、面心。【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
28、,涉及晶胞计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空间想象能力,明确原子结构、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元素周期律内涵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4)的判断为解答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1 5.(1 0分)天然麝香是珍稀中药材,其有效成分是麝香酮。为保护野生动物,研究人员设计合成酯类麝香酮(H)的工艺如图。(1)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中含有羟基的是 甲 醇。(填名称)(2)该流程中,与V I反应类型相同的是I I反应。(3)E是F的同分异构体,E的结构简式为(4)反应V H的化学方程式为.(5)下列对类麝香酮(H)的描述,正 确 的 是b d 。(填标号)a.易溶于水b.
29、加氢还原生成醇c.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一氯代物有7种(不含立体异构)【分析】A和N a在二甲苯溶剂中发生反应生成B,B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C发生类似A生成B的反应生成D,D与水反应生成E,E发生重排反应生成F,结合F、D结0 H构简式知E为 J ”,F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G,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和,然后发生催化氧化生成H。【解答】解:(1)A含有酯基,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竣酸盐和甲醇,产物中含有羟基的是甲醇,故答案为:甲醇;(2)vi为消去反应,n是消去反应,V II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vi n为氧化反应,所以该流程中,与VI反应类型相同的是n反应,故答案为:n;0 H(3)通过以
30、上分析知,E的结构简式为 O.故答案为:OH(4)G 中叛基和碳碳双键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应VD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5)a.H 分子中不含亲水基,则 H 难溶于水,故 a 错误;b.H 分子中含有城基,可以和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羟基,故 b 正确;c.分子中除了酮装基上的碳原子外,其它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结合烷烧的结构特点可知,该物质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 C 错误;d.该物质结构对称,有 7 个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7 种,故 d 正确;故答案为:b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侧重考查对比、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确反应前后碳链、官能团变化及反应中断键和成键方式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甲烷、乙烯、苯结构特点判断原子是否共平面,题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