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芦洲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芦洲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芦洲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 3 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患难之交毛姆我阅人至今已经有三十年之久。如果只凭一张脸来雇用一个仆人,我肯定要犹豫不决,然而我想我们多半只凭一张脸来判断我们所遇见的人,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常常弄对多于弄错。人家对我说他们对一个人的初次印象一准不会错的时候,我耸耸肩。就我来说,我发现自己认得越久的人,他们越使我迷惑不解。我最老的朋友们,恰恰是我可以说一点也不了解的人。我产生这些想法是因为今天报纸上登载爱德华?海德?勃吞在神户逝世的消息。他是一个商人,我跟他交情很浅,可是有一次他使我大吃一惊,才对
2、他感到兴趣。要不是听他亲口说的,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他竟然做出这种事情。不论是外貌,还是举动,他都使人想起一种定了型的人物。他身材矮小,细瘦文弱,一头白发,一脸皱纹,气色红润,眼睛湛蓝。我在日本横滨的英国俱乐部被人介绍跟他认识。他在俱乐部里看来人缘颇好,他离开以后,人家说他属于最高尚的人当中的一个。有一种人吸引你,是因为你觉得他对人们具有真诚的爱。他确有魅力。一天下午,我坐在旅馆休息室里。不久,勃吞走进休息室,我们闲谈起来。“你认识伦尼 勃吞吗?”“没有,我似乎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可真巧,他和我同姓氏,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桥牌手。他不是个坏人,我喜欢他。他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有那么点漂亮。女
3、人家很欣赏他。他落拓不羁,饮酒过度。每个季度都有一点钱寄给他,他打牌又赢得一点。他赢了我很不少的钱,这个我知道。”勃吞和颜悦色地轻声一笑。“我想这就是他倒霉的时候来找我的缘故;还有一点就是他和我同姓氏。有一天,他到我的办事处来找我给他安排一个职业。他告诉我,家里不再寄钱给他了。我问他几岁。“三十五,”他说。“你至今都做过些什么事呢?“我问他。“嗯,没做过什么,”他说。我忍不住笑了。“我怕目前一点也帮不了你的忙,我 说。“再过三十五年来找我吧,那时我再看看怎么办。”“他不走,然后告诉我他不想老是打桥牌,于是打了扑克,结果垮了台。他一败涂地,要是找不到事情做,只好自杀了。”我打量了他一会,看得出他
4、整个儿垮了。酒喝得比平常更多,像是个五十岁的人了。“那么,除了玩牌以外,你还会做什么事呢?”“我会游泳。”他说。“我忽然有了个主意。”勃吞中断了他的故事,转脸对着我。“你可熟悉神户?”他问道。“不,”我说。“有一次路过那儿,但是只过了一夜。”“那么你不知道汐屋俱乐部了。我年轻时候,从那儿游泳,绕过灯塔,到樽见的小海湾登岸。有三英里多路呢,而且因为绕过灯塔那儿的潮流湍急,是很难游过去的。好,我就和我那位同姓氏的青年谈了这一情况,”并且说,“要是他能游过去我就派给他一个工作。”“我看到他相当为难。”“你说你是个游泳家嘛。我 说。“我的状态不怎么好。”他回答。我没说什么。耸耸肩膀。他对我瞧了片刻,然
5、后点点头。“好吧,”他说,“你要我什么时候去呢?”我看看表。十点刚过。“游这段路顶多需要一小时零一刻钟多些。我在十二点半开车到那边小海湾接你。”“行。”他说。“我们握握手。我祝他运气好,他走了。那天上午我有许多工作要做,总算刚好在十二点半赶到樽见的小海湾。其实用不着匆忙;他一直没有露面呢。”“他在最后关头吓退了吗?我问。“没有,他没有吓退,开头游得顺利。然而酗酒放荡当然毁坏了他的体质。绕过灯塔的潮流他对付不了。大约三天之后才发现他的尸体。”有一两分钟我说不出话来。我有点儿震惊。然后问了勃吞一个问题。“你打算给他一个工作的时候,可知道他会淹死呢?”他温和地微微一笑,那双善良忠厚的蓝眼睛望着我。他
6、一只手摸着下巴颁儿。“嗯,当时我的办事处里并没有空位子。”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患难之交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缩短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容易引起共鸣,也使文本的笔调显得亲切,读者易于接受。B.这篇小说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展开叙述,开始作者就发表了一段感悟:人性复杂,人的外表具有欺骗性。这是由于看到了主人公爱德华的死讯,至此拉开了大故事的帷幕。C.爱德华对伦尼痛下杀手,只是因为伦尼赢了他“不少钱”。一个不学无术,靠“国内寄钱过日子”的浪荡公子赢了他辛苦挣来的钱。D.这篇小说刻画了以作者“我”、爱德华、伦尼为代表的三类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崇尚的“金钱”价值观对人
7、性的摧残和扭曲。5.小 说 的 标 题“患难之交”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4.C5 .题目与人物形象的反讽效果,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人面兽心的伪君子形象题目与内容的对比,增加了故事的悬念。题 目“患难之交”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是置朋友于死地,讽刺了资本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对人性的扭曲:爱德华为了失去的金钱可以置朋友于死地。4.试 题 分 析:C项,“只是因为伦尼赢了他 不少钱”错误,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嫉妒,“他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有那么点漂亮。女人家很欣赏他”,而爱德华“矮小,细瘦文弱,一头白发,一脸皱纹”。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小说中语言的理解,也涉及到
8、了对小说中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的把握。其 中A项鉴赏小说的叙述角度,B项鉴赏小说的叙述方式,C项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D项分析小说的主题。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3)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5.试 题 分 析: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从标题的含义、突出人物、突出主题等角度分析。“患难之交”指的是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读者读到这样的标题会对小说内容产生预期,以为小说反映的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9、但小说的内容却与标题完全相反,小说中的人物爱德华?海德?勃吞表面上“人缘颇好”“高尚”,实际却对朋友狠下杀手,也不属于“患难之交”的范畴,这就使得小说标题起到了突出人物、突出主题、设置悬念的作用。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4)题。(25分)樊纲:实践的梦想家一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BM W 中经智库专家樊纲侧记樊纲,一个中国经济领域的学术明星,一个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以及每一个关键时点,总是能帮国家廓清思路,看清未来的决策智囊。不了解樊纲的人,会觉得他是镁光灯前遥不可及的精英,而了解他的人,则常常能从他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哲理的言
10、语中领悟到一位经济学家的风骨。“不会干实事,只会做学术”历经8 年下乡生活的樊纲,于 1978年自河北省围场县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 攻“西方经济学”,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88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BM W 中经智库经济学家。经历颇丰的樊纲在接受记者采访伊始,便调侃式地告诉记者,“我这辈子没干过实事,不会办企业也不做官,只会做学术的事情。”不 应“哗众取宠”,不 应“似是而非”要融会贯通,要把问题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否则就是搅和。樊纲表示,学者不应“哗众取
11、宠”,学说不应“似是而非”。一向温文尔雅的樊纲甚至会在此类问题上锚铢必较,这种治学原则也大多体现在他对学生的教育上:“基本的功底,直接决定你的上升空间。”樊纲在教学方面特别强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他要求学生读博士期间不用发表太多文章,而是要把书读透,把体系理清,把基本功打牢。“理解自身,方可理解世界”当然,除了这些看起来硬邦邦的治学原则之外,樊纲也有他的另外一面,他喜欢古典音乐,并进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获得对经济学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我在写东西时会放些音乐,我有500张大唱片,还有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带回来的高级音响。我的文学修养及对艺术的理解,其实是源自在农村的时期,那时没有正规教育
12、,下乡八年,找到什么书读什么书,从马列全集,到俄罗斯文学史,再到西方艺术史,以及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当时都认真读过,反而是搞经济学后就没什么时间看这些了。”对于艺术修养之于经济学研究的价值,樊纲向记者举例说,“不仅你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同时你也要了解世界的哲学、宗教,从而了解人类社会有共同规则。这在经济学科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寻找一般规则,并借鉴经验教训。你把一个国家的发展作为一个阶段来看待,与其他国家同样的阶段来比较,就可以看出当中的问题。”共同的东西。“当你对科学有些不太理解的时候,文化艺术的修养能帮你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高度。”梦想:“中国再有30年高增长”尽管早已站在中国改革
13、进程的潮头浪尖,樊纲却一直坚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最基层的观点,他非常赞同梦想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谓北漂、民工都是有梦想的,因此就有动力。中国整体上还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因此中国有追求梦想的动力。”对于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樊纲,却从未放弃个人梦想,“我真正的梦想,就是希望中国能发展起来,中国人民能富足起来,希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能走出国门收购国外的优秀企业。中国能走过当前这一阶段,若再持续30年的高增长,不发生大的危机,真正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各项差距,这才是我们的梦想。”对于梦想、精神如何与严谨、负责共存这一问题,樊纲显然有过深刻的思索,“梦想是一种动力,严
14、谨是一种实践的手段。经济学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很难说是硬科学还是软科学,经济学不像自然科学可以做实验,但要想实现目标,必须是严谨科学的,必须是没有废话的,不是信口开河的,胡说八道的。这是对我们自己的要求。不说那些不能被证明的事实及理论上没有基础的事情。目前我们必须警惕的是有些人还在做这样的事情。”对于满怀梦想期待成功的年轻人,樊纲则告诫,“年轻人的眼光要放长远些,如果有足够的学术兴趣,就坚持走下去,你会越来越发现它的乐趣,也会获得精神上的收益,我不能反对你考虑房子、结婚等现实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你受到社会尊重,社会也不会在物质生活方面亏待你。你选择了做学术,就不要再羡慕那些亿万富翁,他们有他们
15、的苦恼,你有你特殊的乐趣,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可比的。”“关键是要有学术兴趣,又不为五斗米折腰,长期坚持才会有收获。”樊纲如是说。1 3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8年的下乡生活磨练了樊纲的意志品质,提升了他的文学修养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这是樊纲日后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B.樊纲能够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在努力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做出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崇高品格。C.樊纲认为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提升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对学习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它对经济学研究尤为重要。D.樊纲告诫年轻人要做好学术要把眼光放长远些
16、,既要有足够的学术兴趣,也要有执着的精神,不能考虑现实问题,更不能盲目攀比。E.樊纲认为中国只要再持续3 0年的高增长,就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各项差距,真正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2)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樊纲主张的治学原则和态度。(6分)答:(3)樊纲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的“风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答:(4)樊纲说:“梦想是一种动力,严谨是一种实践的手段。”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参考答案:(1)B项3分,C项2分,D项1分。(2)严谨,实事求是。不哗众取宠,不信口开河、似是而非,不 说“不能被证明的事实及理论上没有基础的事情”;要
17、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过分关注眼前生存的现实问题;要有坚持走下去的勇气,把书读透,把基本功打牢;要有足够的学术兴趣和梦想作为动力。(每 点 2分,答 出 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3)做学问严谨认真,不哗众取宠。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有广泛的知识积累,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则有一定的了解。有崇高而伟大的梦想,而且从未放弃自己的个人梦想。热爱祖国,关心民生,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出重要贡献。(每 点 2分,答 出 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4)梦想是激励人前进的动力,但只有严谨求是才能更好地实现梦想,否 则,梦想就会变成
18、空想。(2分)樊纲从未放弃个人的梦想,始终带着激情和梦想去工作,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他的成功也源于他的严谨的作风和扎实的基本功。(2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樊纲一样为自己确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一个崇高的梦想,让它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2分)同时,我们也要为了实现梦想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地学习、工 作,踏实地努力。(2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 5 分)李佩甫:“过程是不可超越的”孔会侠2 0 1 5 年 8月 1 6 0,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李佩甫的 生命册获此殊荣。河南省作协主席、勤恳笔耕了三十八年的李佩甫成为河南本土作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第一人。“过程是不可
19、超越的”,这是佩甫常挂在嘴边的话。回望李佩甫六十二年的人生经历和三十八年的创作过程,似乎都准确而形象地印证着他的这句话。1 9 5 3 年 1 0 月,在许昌市的一个大杂院里,李佩甫出生了。同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佩甫生在草木灰上。后来,这个城市的街道、学校、人群,以及乡下的田野、村民,也逐渐融入他的生命。李佩甫对生活的体验,从大杂院开始。那时候,大杂院的人们整天忙忙碌碌,有拉煤卖炭的,有挑担剃头的,也有像李佩甫父亲那样在工厂上班的。父亲工资低,不够维持家用,母亲就在街道上干活挣钱,补贴家用。所以,佩甫这个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对穷人的体恤和认识就成了他生命的“底色”、他作品的“底色”。1 9
20、6 0 年,佩甫入读小学。佩甫班里有个男同学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家柜子里锁着许多书,调皮的孩子们将那些书偷出来,交换其他孩子的螺丝糖、蛔蛔笼和橡皮等。就这样,佩甫读了许多书,有苏联作家的作品,有鲁迅的作品,还 有 三侠五义等。读书的日子,佩甫感到充实而愉快,他常常读到深更半夜,这习惯保持到现在。从此,他进入了丰富的文字世界,那世界与现实生活不一样,吸引了他的心。这是文学对他最初的浸润,也是冥冥中命运悄然打开的一扇门。1971年3月,佩甫怀揣壮志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到许昌县苏桥镇侯王村当知青。在侯王村的时候,他亲身经历了农村所有的劳动,真实体验了农民生计的各种苦累。这段日子
21、里,佩甫与村人们打交道,从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切地感知并理解着村庄。后来,在不断的继续行走和了解中,蒋马、候王就成了李佩甫文字中的大李庄、画匠王、扁担杨.1978年 至1985年是佩甫创作的起始阶段,他左突右奔、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写作领地。习作的摸索期迷茫、痛苦、压抑。佩甫这拨“50后”作家,在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下,开始了以地理上的家乡位置为中心的火热的“圈地运动”:莫言找到了“高密东北乡”,贾平凹划定了“商州”,内秀而要强的佩甫压力很大,每天晚上像狼一样满大街乱走,他不断地变化着、苦苦寻找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寻到并推开了自己文学领地的大门。1986年,佩 甫 在 莽原上发表了
22、红蚂蚱绿蚂蚱,这是他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他沉睡的乡村记忆和乡村情感被唤醒,在文字间氤氯出动人的诗意。1987年,下乡积累写作素材后,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李氏家族第十七代玄孙发表,其创作抵达第一个高峰。1999年,佩甫的长篇小说 羊的门出版,随即引起了轰动。2012年,佩甫经过八年时间的准备和调整,写 出 了 生命册。这是他付出心力最多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给他带来一生的盛誉和报偿。写作之前他频繁地下农村,了解新变化,沉淀新感受,着意弥补自己新农村生活经验和认识的匮乏。他还拿出一部分钱去炒股,只为了解炒股的常识,体会书中人物的心态起伏。这部作品的立足点是未来中国,佩甫在检省我国社会五十多年发展
23、的过程中思考前途,试图在困厄中为未来寻找“让筷子立起来”的方法。将 生命册放在佩甫的创作过程中,翻看他的每一部作品,就像铺展开了一幅动态的图谱,会发现过程就是这样不可超越,每次努力都是一层台阶的递进,佩甫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了过来,走到了今天。(有删改)相关链接:作 为“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李佩甫花甲之年出版的 生命册几乎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李佩甫说,整部作品写了 3年,但积累的时间用了 5 0年。创作过程中,李佩甫废掉了已经写了七八万字的初稿,原 因 是“没有找到开头的第一句话”。(江南时报)上 世 纪8 0年代初期,我开始编故事找素材,后来突然发现我自己最熟悉的这个领域没有动用。我就是
24、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对熟悉的生活不用去编,我最终把平原当作自己的写作领地,这是一步一步实现的,从上世纪8 0年代一直到9 0年代才完成。1 1 1.C o m(河南时报)(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李佩甫在创作上注重积累,在侯王村做知青的时候,就主动体验农村的各种苦累,与人们打交道,从各方面了解村庄。B.李 佩 甫 在 莽原上 发 表 的 红蚂蚱绿蚂蚱,标志着他寻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领地,他开始以自己熟悉的环境一一平原为中心进行写作。C.生命册是李佩甫付出心力最多、写作花费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是他年近花甲完成的作品,也是给他带来一生盛誉和报偿的成功作品。D.文学
25、对李佩甫最初的浸润,是他上小学时阅读的他同学父亲的许多书,他常常读到深更半夜,进入到丰富的文字世界,感到充实而愉快。E.对穷人的体恤和认识之所以能成为李佩甫生命的“底色”与 作 品 的“底色”,与他的家庭出身、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是密不可分的。(2)李佩甫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3 )本 文 第 五 段 为 何 要 写 到 莫 言 和 贾 平 凹?请 简 要 分 析 原 因。(6分)(4)李佩甫说,生命册整部作品写了 3年,但积累的时间用了 5 0年。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E.D (选E给3分,选D给2分,选C给1分。选A.B不得分
26、。)(2)深入生活,感悟人生:他上山下乡,深入农村,亲自炒股,体会生活。勤奋读书,孜孜以求:他博览群书,苦读勤读,从小至今,从不懈怠。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创作起始阶段,他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写作领地,在写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直到满意为止。(每 点2分)(3)莫言和贾平凹都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领地,而李佩甫却没有,他因此苦苦探索,以此突出了李佩甫要强的性格特点和执着的精神。将李佩甫与文坛中极为重要的两位作家作比,也进一步表明李佩甫是和这两位一样优秀的创作者。(每 点3分)(4)启示:厚积薄发方能成功。(2分)李佩甫是在深厚积累之后才开始创作的。他从小阅读广泛,插队农村后深入而真实地体验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
27、面,这些都成为他写作的基础。李佩甫的重要作品是经过多年的准备和调整才写出来的。李佩甫在写 生命册过程中常下乡寻找素材,并 经 过5 0年的积累才获得 生命册的成功。古今中外,厚积薄发而取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曹雪芹批阅十载,删减五次,终 成 红楼梦;屠呦呦能够提取青嵩素,也与她在中医研究上的积累分不开。(每 点2分)【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蓬含在其中的内涵.A 项,“主动体验”说法不准确,他在侯王村傀知青时的一些侬法并不是为了积累素材.B 项,“标志着他寻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领地 情,相关辞接中,李
28、佩南说“我最终把平原当作自己的写作领地,这是一步一步实现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9 0 年代才完成”.C 项,“花费时间最长”没有依据,李佩甫说“时间用了 50年”,强调的是积累.【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
29、本题的五个选项都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A B C三项的分析与文本有出入。(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李佩甫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 简 要 分 析 ,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考生应到文中找到李佩甫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表现,然后再进行概括。第 三 节“佩甫读了许多书,有苏联作家的作品,有鲁迅的作品,还 有 三侠五义等。读书的日子,佩甫感到充实而愉快,他常常读到深更半夜,这习惯保持到现在,第 四 节”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到许昌县苏桥镇侯王村当知青。在侯王村的时候,他亲身经历了农村所有的劳动,真实体验了农民生计的各种苦累。这段日子里,佩甫与村人们打交道,从实际生活的
30、各个方面真切地感知并理解着村庄”,第 五 节 19 7 8 年 至 19 8 5 年是佩甫创作的起始阶段,他左突右奔、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写作领地”,第六节 写作之前他频繁地下农村,了解新变化,沉淀新感受,着意弥补自己新农村生活经验和认识的匮乏。他还拿出一部分钱去炒股,只为了解炒股的常识,体会书中人物的心态起伏”。【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李佩甫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 简要分析,这句话中就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到文中李佩甫文学创作所做出的储备,然后再进行概括。依据题干所
31、说,到文中圈划出相关的信息,最后依据分值分条作答。(3)【试题分析】题干间的是“本文第五段为何要写到莫言和贾平凹?请简要分析庾因,这是考查传记文学中材料安拉的匠心.先回到文章第五节,看第五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莫言和贾平凹都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领地,但是李佩南却没有,他苦苦探索,两相对照,表现出李佩甫执着要强的性格特点;另外,将李佩甫与莫言和贾平凹这两位大家并举,表现出李佩甫也是优秀的创作者.【考点定位】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此类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较难的一道题,因为它不仅仅要求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更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就需要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积累。如:考查的
32、文段在文章的首段部分,那么其基本作用有:开篇点题、总括全文、引领全文、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照应文章标题、有文采吸引读者、首尾呼应、交代时间地点社会环境、起兴、交代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作用。如:这一文段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则有: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补充说明、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人物形象、交代缘由、使文章内容富于变化别具情致、丰富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呼应标题等作用。而作为文章尾段部分则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照应前文、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等作用。只要对这些理论性的内容烂熟于心再按照这种题的答题格式:语段的作用+结合文本具体阐释
33、来作答,就一定是一个完美的答案。比如本题考查的中间材料的安排,主要从对传主形象的衬托角度作答。(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李佩甫说,生命册整部作品写了 3年,但积累的时间用了 5 0年。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首先应分析“生命册整部作品写了 3年,但积累的时间用了 5 0年”这句话的内涵,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厚积而薄发。然后到文中找到李佩甫如何厚积,再联系现实生活中厚积薄发的事例进行阐发即可。【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
34、;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 准 题 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 意“问”与“答”要照应好。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 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比如本题,从题干的提示中可以知道,考生应到文中找出李佩甫厚积的内容,然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 3 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
35、而演 周易;仲尼厄 而 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 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 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 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36、,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报任安书节选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
37、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窄、昆明,还报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
38、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 诗 书,作 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目:“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一 一 史记 太史公自序节选1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左丘失明,厥 有 国语 (才)卒故发愤且(将要)B.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察)废孔子脩旧起(整理)C.则仆偿前辱之责(责任)之。(以为准则)则学者至今则D.要之死日,然 后 是 非 乃 定(总之)绝。(丢弃殆尽)而诸侯相兼,史记放1 5.下列各组句
39、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且夫孝始于事亲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扬名于后世,以显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为太史,无忘父母C.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D.重为乡党所笑吾所欲论著矣1 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 文(一)开始列述古代众多境遇悲惨而德才不凡的历史人物,是想以他们的精神勉励自己,同时表明自己发愤著书、雪耻扬名的决心和顽强意志。B.选 文(二)以司马迁父子对话的形式,表明撰写 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这 与 选 文(一)中所说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不矛盾的。C.选 文(一)的第二段,说明了自己
40、史记的体例和规模,更多地表现了自己忍辱著书成功后的激动兴奋,所以要和任安分享一一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D.选 文(二)中,司马迁的父亲提及“孔子脩旧起废,论 诗 书,作 春秋”的史实,意在勉励儿子,以孔子为榜样,继承发扬好史官修史传统。1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2)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参考答案:14.C 15.B 16.C1 7.(1)他们就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想让自己的著作流传后世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2)儿子虽然鸳笨,但我会详细编纂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稍有缺漏。【1 4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
41、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 本 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则仆偿前辱之责”中“责”如解释为“责任”,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这样我就补偿了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句 中 的“责”是通假字,同“债”,可翻译为“侮辱”。故选C项。【1 5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 本 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
42、分析用法。本题中,B项,两个“以”都为目的连词,来,A项,“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中“于 ,至U;“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从。C项,“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连词,表转折;“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日”中“而”是连词,表修饰。D项,“重为乡党所笑”中“所”与前面的“为”一起表被动;“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中“所”是助词,和动词一起构成名词性短语。故选B项。【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 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选 文(一)的第二
43、段,说明了自己史记的体例和规模,更多地表现了自己忍辱著书成功后的激动兴奋”错误,从文中来看,更多的是悲凉无奈的感慨。故选C项。【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退”,退隐;“论”,撰写;两 个“以”,都是目的连词,来;“舒”,抒发;“其”,代词,他们的;“垂”,使动用法,让流传;“空文”,古今异义,著作;“自见”,宾语前置句,应 为“见自”,“见”同“现”,表现。第二句中,“不敏”,鸳笨;“悉”,
44、详细,详尽;“论”,编纂;“次”,记,整理;“阙”同“缺”,缺漏。【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
45、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 根 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
46、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 等 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 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 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 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 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 有 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 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
47、秦国,写 出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毕
48、,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我现在真正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侮辱,又有什么后悔的呢!但是,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再说,戴罪被侮辱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又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面目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我舶腹中肠子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像丢失了什么
49、;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岩穴隐居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难道不是与我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的吗?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只是略为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恭敬地拜两拜。史记 太史公自序节选译文:司马迁生于龙门,在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过着耕牧生活。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二十
50、岁开始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嶷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峰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于是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经略邛、隼、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这一年,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而太史公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所以心中愤懑,致病将死。其子司马迁适逢出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了父亲。太史公握着司马迁的手哭着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夏之世便显扬功名,职掌天文之事。后世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继做太史,就会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