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理解。 心系竹林(节选) 季羡林 故乡的竹林是很大的一片,斜斜地长在山上。远远望去,犹如一床厚厚的绿被软软地盖着大山。那浓浓的绿,浸绿了巍峨的山峰,润绿了云雾缭绕的山谷。 儿时,常约了伙伴到竹林,摘下一片嫩嫩的竹叶儿放入口中,吹出百灵鸟叫般清脆的声音,逗得竹枝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开了,留在口中的是竹叶的幽幽清香。我们在林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就找块地方躺下,那软绵绵的厚厚的金黄的叶子,给人躺在炕上般的感觉,那么舒服,那么惬意。闭了眼,叶间的光点儿照在眼上,便感到红彤彤的一片。
2、在这一片红亮的色彩中,幻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将来 在春天,细雨纷纷的日子里,我会跑到林中去寻找“竹荪(sn)”。那是一种粉红色的菌类,像根倒立着的胡萝卜,半透明的,上面还沾着水珠,鲜灵灵的。我将它们采上一大把,蹦跳着带回家,于是餐桌上就会添上一份清香四溢的荪汤。初冬时,那株株鲜笋已经长高,裹在它们身上的笋壳也随风飘落。我就把那壳捡了来,母亲拭去上面的绒毛,然后剪成鞋的形状,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布条纳成“千层底母亲说那样的鞋底可以隔湿,抵御冬寒。于是到了冬天,当皑皑白雪压弯竹梢时,我便穿着母亲做的暖和的新鞋和伙伴们在竹林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时间流逝,我现在已经远离了故乡,但是我的心
3、仍然系在竹林里。 (有改动) (1)短文围绕竹林写了哪几件事?概括填空。 _ 捡笋壳纳鞋底 (2)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正确的选项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描写方法: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好处:_ (3)短文写的是竹林,实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_ (4)根据下面的材料和短文中的图片,将第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至少用两种说明方法。 竹荪 一种菌类,寄生在枯竹根部,网状。 菌帽 深绿色。 菌柄 圆柱状,雪白色。成熟时高15-20厘米,顶端有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厘米以上。 菌托 蛋形,粉红色。 _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雨的四季 我喜欢雨,
4、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
5、来了。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
6、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本文作者刘湛秋,选文有删减) (1)在
7、作者笔下,四季的雨形象生动,特点鲜明,请选出不同雨的特点。 A.热烈而粗犷 B.自然而平静 C.端庄而沉静 D.娇媚而有生机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2)描写秋雨的段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用“ ”画出静态描写的语句。 (3)作者“喜欢雨的原因有( )。多选 A.雨给作者的思想带来流动 B.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跃,给作者的感情带来滋润 C.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D.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4)下列对短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四季雨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B.短文从形、声、气质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和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
8、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优美 D.短文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5)文中画“ 的语句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写一写这样描写的好处。 _ 3.阅读理解。 松坊溪雪景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
9、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雪止了。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从石桥上走过时,我听见溪水正在淙淙地流着。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小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在白雪世界间,有一群群彩色的溪鱼,正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的洞隙间游去,都看不见了。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又看见一群又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映照在溪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
10、游过去了。 (本文作者:郭风) (1)读了短文,请你写出两个形容雪景的四字词语: 、_。 (2)短文主要写了松坊溪 和 的景色。 (3)读画“ ”的句子,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和 _,写出了雪花的 (A.颜色多 B.形态美 C.种类多)。 (4)雪中的溪石变成了一群白色的小牛、 、 _,雪中的石桥变成了 _,雪后的溪水中有一个 世界。 (5)最后一个自然段对溪鱼进行了 (动态 静态)描写,展示出溪鱼的活泼可爱。 (6)短文对溪鱼的描写,让我体会到( )。多选 A.雪后的松坊溪是美丽的,彩色的溪鱼点缀在白色的雪景中尤为漂亮 B.作者笔下的溪鱼具有多、美、活泼的特点 C.作者描写溪鱼,寒中有暖,
11、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 D.溪鱼的生命力极强,不怕严寒 (7)【对比阅读】想一想四季之美和松坊溪雪景的异同,填写下表。 文章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四季之美 松坊溪雪景 4.阅读理解。 春天住在我的村庄 厉彦林 我的故乡坐落在古老的沂(y)蒙山区东部,村庄四周的驼背山、鸡鸣山、柴虎山,自然排成弧形扇面,像三双呵护的大手。村庄就端坐在三山相倚的一块丘陵之上。 春天的村庄,隐藏在刚冒芽的树木丛中,从远处看只觉得像一幅淡淡的水粉画,透出几分朦胧、神秘和素雅。房前屋后,那椿树、槐树、杨树、楝(lin)树、梧桐树,稀稀疏疏,比赛似的成长。 无数条小路,蜿蜿蜒蜒地钻进村子。路边是高低、大小不一的田地
12、,茂密的庄稼尽情享受着春风的宠爱。小麦在风中你推我搡,正忙着蹿个儿和灌浆;黄色的油菜花,身披暖洋洋的阳光,携手跳着舞蹈;辛勤的蜜蜂穿行其间,忙着采花酿蜜;田野里顶顶草帽或苇笠在浮动,乡亲们正忙着间苗或除草;路旁,放羊的老人,坐在树下铺着的蓑衣上,嘴里含着一根长旱烟,眯缝着眼,神态自如,悠然自得。 靠近村庄,路两边是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菜园。各家各户的菜园之间没有篱笆和围墙,菜长得无忧无虑,常常把枝蔓伸到邻家的菜地里。谁家来了贵客,或者是菜接济不上了,只要说一声,就可跑到邻居的菜园里去采摘。 春雨中的村庄异常漂亮。灰蒙蒙的雨雾,隐隐地遮住每一栋房舍,村庄就像披着彩纱、含着几分羞涩的村姑。走进村庄
13、,那泥土、青草、庄稼和牛马粪味,混杂在一起,让人特别坦然和舒服。一下雨,路上的人就自然多起来,大人们跑着去田里堵水灌地;放学的孩子顶着书包往家跑,不小心摔个四仰八叉,那黄泥汤溅了满屁股,书本也甩了满地。母亲呼喊孩子的声音,在湿润的空气中回荡,震落树上的水珠。 雨过天晴。到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把山岭、田园、村庄涂抹得金灿灿的,水库和塘坝里更是金波荡漾。各家屋顶上早已升起了直直的炊烟。熏暖的微风中,一缕缕饭香扑鼻而来。这时喊孩子和唤鸡鸭的叫声,牛羊“哞哞“咩咩”的叫声,长一声、短一声,高一声、低一声,响彻村庄的上空。家家的柴门“吱扭吱扭地响着,锅碗瓢盆合奏着。上了年纪的老人,饭前说啥也得品上二两老
14、烧酒,脸色红润,悠然陶醉。 等圆月从山嘴上升起,把银色的月光洒满山乡的角角落落,村庄已枕着夜色和湿润润的雾气,沉浸到恬静、安谧的梦乡里去了。 故乡虽然土地瘠薄,却是一片知痛知热的土地,村民就是生生不息的庄稼,在一茬一茬、一年一年地生长。那熟悉和气的乡音,那慈善、亲切的笑容,会把你带回一种原始且真诚的记忆中去。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头扎进故乡的怀抱,仔细品味乡村那 的景色,享受山乡那 的真情,便捡回 的心境和割不断、理还乱的乡村情结。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然、纯真、素雅 纯洁善良、宽容厚道 豁达、宽容、淡泊 A. B. C. D. (2)下面对
15、“春天住在我的村庄”这个标题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和“我的村庄的缘分。 B.“住”字用得最巧妙,它强调了春天对“我的村庄情有独钟。 C.标题写出了“我”的村庄与春天的亲近感。 D.标题表现了“我对村庄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3)品读下面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描写方法。 小麦在风中你推我搡,正忙着蹿个儿和灌浆;黄色的油菜花,身披暖洋洋的阳光,携手跳着舞蹈;辛勤的蜜蜂穿行其间,忙着采花酿蜜。 这句话运用 (A.静态 B.动态)描写,使用 和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村庄充满 _,使画面充满 (A.静态 B.动态)美。 (4)第3自然段中,作者不仅写了忙碌的乡亲,
16、还对路旁放羊的老人进行了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写一写。 _ (5)对下面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村庄,隐藏在刚冒芽的树木丛中,从远处看只觉得像一幅淡淡的水粉画,透出几分朦胧、神秘和素雅。(动态描写) B.放学的孩子顶着书包往家跑,不小心摔个四仰八叉,那黄泥汤溅了满屁股,书本也甩了满地。(动态描写) C.各家屋顶上早已升起了直直的炊烟。熏暖的微风中,一缕缕饭香扑鼻而来。(动态描写) D.等圆月从山嘴上升起,把银色的月光洒满山乡的角角落落,村庄已枕着夜色和湿润润的雾气,沉浸到恬静、安谧的梦乡里去了。(动静结合) (6)下列对短文内容及情感表
17、达的理解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第2自然段,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里 “我”的村庄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文笔清新、优美、生动。 B.作者通过对田园风光和淳厚民风的描绘,表达了对乡亲们勤劳朴实品质的赞美。 C.春意融融,作者在“我的村庄收获了美丽的景色,收获了淳朴的乡情。 D.文末作者说“割不断、理还乱的乡村情结”,可见作者对故乡的思绪是散乱无序的,体现了作者淡淡的乡愁。 5.课外阅读。 天山美景 碧野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雪山的寒气,会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
18、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层层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的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野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有改动) (1)用“ 画出文中
19、的两个比喻句,再填空。 第一句把 比作_。 第二句把 比作_。 (2)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 、 、 等景物,写出了天山的美丽。 (3)把文中能揭示中心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训练要点】下列属于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 B.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 C.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 D.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5)“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任何一个春天的花园都比天山美丽。
20、B.天山的美比任何一个春天的花园都逊色。 C.这是一个反问句,说明天山的景色比任何一个春天的花园都美丽。 D.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的作用。 (6)想一想,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6.(阅读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瑞雪图 峻青 11月17日,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第二天下午,从辽远的西伯利亚地带袭来的寒流,就侵入了胶东半岛。 连日来,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天气,骤然变得冷起来了。一清早,天空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这是入冬以来
21、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这雪下得很大,也很稳。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
22、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积雪足有一尺深。人在雪地上走着,脚下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1)照样子,写词语。 毛茸茸(ABB式) _ 簌簌落落(AABB式)_ (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雪景特点。 下雪前 下雪时 下雪后 _ (3)下列四句话中,与本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或描写的景象完全不同的是( )。 A.瑞雪兆丰年 B.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3、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这句话运用了( )的写法。 A.环境描写 B.侧面烘托 C.以动衬静 D.对比 这样写的好处是_ 二、古诗词赏析 7.阅读理解。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陂(bi)塘:池塘。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飏(yng):飞扬,飘扬。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1)这首词描绘的是( )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
24、.秋天 D.冬天 (2)这首词下阕中的“ 、 、 营造出一幅莺啼燕舞、蝴蝶翻飞的图画。 (3)这首词通篇写景,但上下阕采取的视角不同。上阕侧重于 (静态 动态)描写;下阕侧重于 (静态 动态)描写。 (4)【静态描写、动态描写】这首词勾勒出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请用“ ”画出词中的一处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想象画面,描绘出来。 _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或词?试着写一写。 _ 8.快乐阅读。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
25、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两水:指宛溪、句溪。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1)仔细读题目,完成练习。 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 全诗描写了诗人登上 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诗的最后一句“临风怀谢公中的“谢公”是指 _。 (2)“双桥落彩虹中“彩虹”是指( )。 A.河边美丽的景色 B.双桥在水中的倒影 C.夜晚街上美丽的彩灯 D.天空中的彩虹 (3)理解诗句内容,并填空。 全诗中,“ 这句诗高度概括了诗人登高望远所见之美景,在文中起到总领全篇的作用。 整首诗,作者描写了 、 、山野炊烟、橘柚深绿、 等景物,构成了淡雅脱俗的意境。 “人烟寒橘柚,
26、秋色老梧桐”中的“ 字写出了秋色的苍凉,“ ”字写出了诗人内心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伤感之情。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江城在诗中指的是宣城。( ) “两水夹明镜”中的“两水是指宛溪、清溪,“夹”写出了这两条溪水交汇的特点。“明镜的比喻,写出了秋水的清澈、明净。( ) “双桥落彩虹”中“落将双桥写成从天而降的彩虹,有化静为动的效果。( ) 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写法。( ) (5)想象“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用语言描绘下来。 _ 9.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练习。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
27、)本曲中的“飞鸿指的是_。 (2)这首元曲在景物的选择上动静搭配,其中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青山、绿水等都是静止不动的,“轻烟”使画面更为萧瑟,而“ 的动,使原本萧瑟的气氛活泼起来,增添了情调。 (3)曲中“ ”四个字点出时间是傍晚,而且与“孤村相配,透露出一种萧瑟与凄清;“ ”四个字带有寒暮意味,加以“轻烟环绕,就更有一种惆怅和迷离的情思。 (4)关于这首元曲,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元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内容中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B.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喧嚣、辽阔的氛围 C.这首元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闲适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D.作
28、者用青、绿、白、红、黄五色,由远及近,交杂相错,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参考答案 1.【答案】(1)摘竹叶逗鸟叫;寻竹荪添荪汤;穿新鞋玩游戏 (2)B 写出了故乡竹林的葱郁、繁茂,表现出了故乡竹林独具韵味的美。 (3)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 (4)竹荪是一种菌类,寄生在枯竹根部。由菌帽、菌柄、菌托三部分组成。上端是菌帽,深绿色。菌柄呈圆柱状,到成熟时能长到15-20厘米高,雪白雪白的,顶端有网状的菌幕,像垂下的裙子,长达8厘米以上。而菌托仿佛一颗粉红色的鸡蛋。整个竹荪看起来像一根倒立着的胡萝卜。 【解析】(1)本题考查整体感知能力。首先要明白短
29、文写了些什么内容,第自然段写了摘竹叶,第自然段主要写寻找竹荪、堆雪人等。确定内容之后根据已知推未知,把握“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的原则,已知是“捡笋壳纳鞋底其标题形式是动词名词。所以答案可概括为“摘竹叶逗鸟叫 ” “寻竹荪添荪汤 “穿新鞋玩游戏”。 (2)本题考查解读信息能力。静态描写主要运用白描手法,“犹如一床厚厚的绿被软软地盖着大山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盖着、浸绿、润绿”是静止的绿,也是一种静止的美。 (3)本题考查整体感知能力。短文围绕儿时在竹林的欢乐时光,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记叙,如,在第自然段中和小伙伴们摘竹叶逗鸟可知是怀念童年生活;在第自然段中指出,自己已经远离故乡,但心系故
30、乡,可知是对故乡的思念。 (4)本题考查解决问题能力。根据短文中画线部分以及图片,再结合表格中给出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把所有的特点用一段连贯的文字写下来。注意在写时运用常用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 2.【答案】(1)D;A;C;B (2)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3)A;B;C;D (4)C (5)动态描写。这样描写不仅写出了夏天花朵、树叶和杂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再现了雨声、蝉声和蛙鼓交织在一起的声音,使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动态美,语言生动,写景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答案】(1)示例:粉妆玉砌;银装素裹 (
31、2)下雪时;雪止后 (3)比喻;排比;B (4)两只白色的睡狮;几只白色的熊;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发亮的白雪 (5)动态(6)A;B;C (7) 文章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四季之美 都通过列举具体事物写出了景色的美丽。 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 松坊溪雪景 描写了冬天松坊溪下雪时和雪止后的美景。 4.【答案】(1)C (2)A (3)B;排比;拟人;生机与活力;B (4)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再现了春天的乡村忙碌与悠闲并存的动人画卷,烘托村庄的自然淳朴之美,更表现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之情。(5)A (6)D 5.【答案】(1)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
32、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密密层层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云影 暗花 (或:雪峰间的区域 雪白的绸缎) 塔松 巨伞 (2)雪峰;原始森林;野花 (3)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4)B (5)C;D (6)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6.【答案】(1)示例:亮晶晶;金灿灿;风风火火;纷纷扬扬 (2) 下雪前 下雪时 下雪后 寒流入侵、寒风凛冽 彤云密布、簌簌落落 粉妆玉砌 (3)D (4)C;以动衬静,写出雪的大,雪夜的静。 7.【答案】(1)A (2)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3)静态;动态 (4
33、)示例: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园子看上去才那么一点点大,却收入了全部春光。你看那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子花和黄色的菜花,这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一幅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农村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示例: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或词还有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等。 8.【答案】(1)秋;谢朓楼;谢朓(2)B (3)江城如画里;溪水清澈;双桥倒影;梧桐叶黄;寒;老 (4); (5)示例:山下弯弯曲曲的宛溪与五里外的句溪如同仙子的两条玉臂环抱着宽阔清澈的明镜湖。宛溪上的凤凰桥、济川桥在晚霞的映射下,犹如两条彩虹落在宛溪上,绚丽多姿。 【解析】(1
34、) 这道题考查的是题目的理解。做古诗的题,如果下面有注释,一定要结合着注释一起来理解。根据注释可知,谢朓北楼是一个地点,是谢朓这个诗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题目中的“秋是秋天的意思,“登”是登上的意思,“宣城是一个地点。解读完题目,下面的3个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 这道题考查的是诗句的理解。想要理解这句诗就要结合诗句下面的注释。根据注释可知,“双桥”指的是凤凰桥和济川桥。因此这句话其实隐含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双桥落在水中的倒影比作了彩虹,因此“彩虹指的就是双桥在水中的倒影。 (4) 这道题考查的是诗句的理解。想要做对这道题就需要结合下面的注释。根据注释可知,第小题是正确的。第小题中说“两水”指的是宛溪、清溪。根据注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道题是错误的。第小题中,“双桥是静态的事物,在地上。“彩虹”高高在天上,一个“落”字将静态的事物变成了动态的事物,因此这一小题是正确的。第小题,借古讽今指的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这首诗前六句主要是写景状物,描绘了登上谢朓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后两句点明怀念谢朓之题旨,从登临到怀古,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因此没有借古讽今的意图,这道题是错误的。 9.【答案】(1)天空中的鸿雁 (2)飞鸿 (3)落日残霞;老树寒鸦(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