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贵阳市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资治通鉴手稿卷轴外侧的小字是(2分)( ) A.资治通鉴稿内府鉴定真迹 B.司马光通鉴稿内府鉴定真迹 C.司马光通鉴稿鉴定内府真迹 D.司马光资治通鉴稿内府鉴定真迹 3.说说资治通鉴成为一部宏伟严谨的巨著的原因。(4分) 三、基础积累(14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读书是一种ch c
2、hng_。漫步书中,可以在八百里秦川厚土上漫步徜徉,可以在fng yn bin hun 、改朝换代的轮回中穿梭。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有了倾听的耳朵,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 B.胜利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像乡间小路,走这条路的人需要耐心和毅力。 C.蚂蚁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啊!难怪人们常说:千里江堤毁于蚁穴。 D.他带我到他的藏书室,里面的藏书虽然纷至沓来,数量却相当可观。 6.默写。(6分) (1)虽有至道,弗学,_ _ 。(虽有嘉肴) (2)是故谋闭而不兴,_ _ 。(大道之行也) (3)_ _ ,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4)万
3、籁此都寂,_ 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虽然受到环境的摧残,却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_, _ 。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C.马说是清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诗。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名著阅读 8.下列事件中保尔没有经历的一项是(2分)( ) A.第一次
4、世界大战 B.十月革命 C.国内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现代文阅读 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 朱鸿达 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 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16岁,从未远离家门。 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时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 老家距县城较远。当
5、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 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癯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 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
6、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 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至于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责怪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 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走遍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
7、里成长。 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每次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接我 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 记忆中,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她的生命植根在故乡的院落里,植根在故乡的土地上,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稼,以至于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只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很久,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附近的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 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
8、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榆树般,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 终点。 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的父母而心酸。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最后走向人生的春天,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行渐远,消
9、失在我泪眼模糊中。 (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3月,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选文回忆了父亲送“我”坐长途汽车上学和远行而母亲总是在村头接“我回家的事,引发了“我”对生活、亲情的思考。 B.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是这样变化的:从高中时的依赖到大学时的不屑,很多年后深感自责,而现在是满怀感恩之情。 C.文章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衰老沧桑的形象。 D.文章第段中说“我”生命的脚步走过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这里的意思是说“我”在外面闯荡不容易,还是要回到故乡发展。 10.文章第段写了母亲生命活
10、动的半径很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分) 11.结合文章,探究一下题目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的含义。(8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于令仪诲人 宋王辟之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 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伋,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 令族。 注长(zhn)厚:为人忠厚。忤(w):违逆,抵触。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
11、的事。寡,少。悔,懊悔。延:聘请。掖:教育。 1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汝素寡悔/素湍绿潭 B.夜负十千以归/负者歌于途 C.如其欲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卒为良民/良多趣味 13.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B.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C.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D.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商人于令仪为人忠厚,到老年时,他的家境颇为殷实。 B.邻人之子因为家中实在太贫穷,才不得已去做偷窃的事。 C.直
12、到邻人之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于令仪才让他离开。 D.于令仪重视子弟的教育,最终使家族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断雁:失群之雁。侵晓:破晓。 15.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颔联“处的字是(2分)( ) A.唤 B.惹 C.警 D.见 16.这首羁旅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五、语言运用(5分) 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7.下面是一段开场介绍,其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中国历来
13、有和颜悦色、琴瑟和鸣、和和美美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 “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 它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第 处,修改:_ _ 。 第 处,修改:_ _ 。 六、写作能力(40分) 18.家庭里有亲人的陪伴,学校里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大千世界里有朋友、书籍、花草等的陪伴。 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与要求: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贵阳市南明区永乐第
14、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书写水平(5分) 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资治通鉴手稿卷轴外侧的小字是(2分)(B) A.资治通鉴稿内府鉴定真迹 B.司马光通鉴稿内府鉴定真迹 C.司马光通鉴稿鉴定内府真迹 D.司马光资治通鉴稿内府鉴定真迹 3.说说资治通鉴成为一部宏伟严谨的巨著的原因。(4分) 答案:司马光对编纂工作的严谨认真,使书中记述的内容翔实可信。 三、基础积累(14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读书是一种ch chng驰骋。漫步书中,可以在八百里秦川厚土上漫步徜徉,可
15、以在fng yn bin hun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的轮回中穿梭。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D) A. 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有了倾听的耳朵,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 B.胜利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像乡间小路,走这条路的人需要耐心和毅力。 C.蚂蚁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啊!难怪人们常说:千里江堤毁于蚁穴。 D.他带我到他的藏书室,里面的藏书虽然纷至沓来,数量却相当可观。 导析:DD项,“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6.默写。(6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3)满面尘灰烟火色,
16、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虽然受到环境的摧残,却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C.马说是清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诗。 导析:BA项,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C
17、项,韩愈是唐代的文学家;D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杜甫。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名著阅读 8.下列事件中保尔没有经历的一项是(2分)(D)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十月革命 C.国内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导析:DD项,保尔没有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现代文阅读 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 朱鸿达 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 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16岁,从未远离家门。 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
18、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时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 老家距县城较远。当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 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癯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 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三年
19、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 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至于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责怪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
20、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 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走遍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 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每次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接我 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 记忆中,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她的生命植根在故乡的院落里,植根在故乡的土地上,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
21、稼,以至于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只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很久,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附近的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 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榆树般,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 终点。 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
22、和满脸皱纹的父母而心酸。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最后走向人生的春天,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行渐远,消失在我泪眼模糊中。 (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3月,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选文回忆了父亲送“我”坐长途汽车上学和远行而母亲总是在村头接“我回家的事,引发了“我”对生活、亲情的思考。 B.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是这样变化的:从高中时的依赖到大学时的不屑,很多年后深感自责,而现在是满怀感恩之情。 C.文章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用比喻的修辞手
23、法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衰老沧桑的形象。 D.文章第段中说“我”生命的脚步走过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这里的意思是说“我”在外面闯荡不容易,还是要回到故乡发展。 导析:DD项,“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意思是说无论“我”的脚步走得多远,“我也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沐浴着亲情不断成长的。 10.文章第段写了母亲生命活动的半径很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分) 答案:内容上反映了母亲将全部心血倾注到家庭中,表现了母亲甘心付出、重视亲情、牵挂亲人的品质;结构上为下文写“我”想带父母远行、为他们买电动三轮车做铺垫。 11.结合文章,探究一下题目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的含义。(8分)
24、答案:“春天比喻美好灿烂的人生,“生命之车”比喻父母的关爱呵护。表面意思是“我在父亲的陪伴下坐着长途汽车读书、远行,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天地;深层含义是儿女在父母的呵护下,沐浴着亲情,学习成长,追求着美好的生活,走向灿烂的人生。 (三)古代诗文阅读 于令仪诲人 宋王辟之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 ”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
25、,子伋,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 令族。 注长(zhn)厚:为人忠厚。忤(w):违逆,抵触。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寡,少。悔,懊悔。延:聘请。掖:教育。 1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B) A.汝素寡悔/素湍绿潭 B.夜负十千以归/负者歌于途 C.如其欲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卒为良民/良多趣味 导析:BA项,一向/白色;B项,都是“背”的意思;C项,给予/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D项,好/甚,很。 13.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B.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C.一夕盗入/其室
26、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D.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导析:B这句话应翻译为:有天晚上,一名小偷进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儿子。故断句为: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商人于令仪为人忠厚,到老年时,他的家境颇为殷实。 B.邻人之子因为家中实在太贫穷,才不得已去做偷窃的事。 C.直到邻人之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于令仪才让他离开。 D.于令仪重视子弟的教育,最终使家族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导析:C从“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中可知,于令仪担心邻人之子晚上带
27、着十千钱回去,会被人盘问,因此让他天亮后才离开。 参考译文:曹州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家产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进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儿子。 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 ”(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按照他的要求给了他。等到(小偷要)离开时,(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非常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背着十千钱回去,恐怕会被人盘问。让小偷留下,到了天亮时才让他离去。小偷非常感动
28、、惭愧,最终成了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善人。令仪选择子侄中优秀的人,办了学堂,聘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教育他们,儿子于伋及侄子于杰、于仿都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断雁:失群之雁。侵晓:破晓。 15.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颔联“”处的字是(2分)(C) A.唤 B.惹 C.警 D.见 导析:C颔联中作者对着寒灯回忆往事,却被孤雁的叫声惊醒了凄寂梦魂。“警字不但有唤醒之意,还能从中看出作者从睡梦中“惊醒”的状态,更可见其此时心境的凄凉。 16.这
29、首羁旅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答案:从“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可见诗人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描绘出诗人寒夜思乡的图景。“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虚实结合,表现出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以设想之词,勾勒出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把浓烈的思归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中。总之,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语言运用(5分) 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7.下面是一段开场介绍,其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30、。(5分) 中国历来有和颜悦色、琴瑟和鸣、和和美美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 “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 它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第处,修改:在“等”后面加上“词语。 第处,修改:将“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 ”与“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 互换位置。 六、写作能力(40分) 18.家庭里有亲人的陪伴,学校里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大千世界里有朋友、书籍、花草等的陪伴。 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与要求: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除诗歌外,文体不
31、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听力材料】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物中,有众多历代典籍、孤本、善本,这众多的古籍堪称纸质国宝文物,其中就有这份资治通鉴的手稿。在手稿卷轴的外侧是清乾隆年间题写的几个小字:司马光通鉴稿内府鉴定真迹。展开微微泛黄的卷轴,司马光当年的亲笔手迹徐徐呈现在眼前,手卷长130厘米,宽33.8厘米,共书写29行465个字。关于这份手稿的珍贵,就让我们从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故事说起。司马光在孩童时就冷静睿智;读书时,司马光也是勤奋好学。宋仁宗年间,年仅20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司马光担任天章阁待制兼侍
32、讲官时,整日都和史书打交道,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司马光渐渐地产生了一个想法,希望编写一本系统又简明扼要的中国通史。在编纂过程中,司马光还特别得到了当时在位的皇帝宋英宗的支持,宋英宗为编纂史书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特别准许司马光借阅各类皇家藏书,从宋英宗治平二年开始,一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历时19年之久。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终于完成。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在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十几年中,几乎耗尽了他的心血,史书记载说:资治通鉴完成后,司马光曾上表皇上说“臣现在骨瘦如柴,老眼昏花,牙齿也没几颗了,刚刚做过的事情,转过身就忘记,臣的精力全都耗费在这本书里了”。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49卷,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1 362年的中国历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文化等。司马光在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时,对史实严格考证和筛选,所记述的内容翔实可信,这也使它成为后世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史学巨著,而这份共书写29行465字的手稿就是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历史见证。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这份资治通鉴手稿,就是当时司马光伏案写下的一篇笔稿。正是他对编纂工作的严谨认真,才最终使得资治通鉴成为一部宏伟严谨的巨著。那么这份手稿中,司马光究竟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