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287239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古代诗歌阅读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1516题。 病起遣怀(其二) 文征明 经时卧病断经过,自拨闲愁对酒歌。 意外纷纭知命在,古来贤达患名多。 千金逸骥空求骨,万里冥鸿肯受罗。 心事悠悠那复识,白头辛苦服儒科。 【注】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明代藩王)意图夺取皇位,效仿王莽礼贤下士非常谦卑罗致英才博取名声,就给文征明送来了聘书和聘礼,文征明称病请辞。冥鸿:指高飞的鸿雁。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3分) A诗的首联写出诗人长久卧病无聊,对酒当歌排遣闲愁。 B诗人认为,自古以来,很多贤达之士担忧自己的名声。 C诗人用“逸骥“冥鸿”自比,表明自己具有远大理想。 D尾联表达出无人理解心事,不愿继续深耕儒学的情感。 16文嘉在先君行略一文中写道,“衡山文先生征明有病起遣怀二律,盖不就宁藩之征而作也。词婉而峻,足以拒于千里之外。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516题。 雪中过虎牢李汾 萧萧行李戛弓刀,踏雪行人过虎牢。广武山川哀阮籍,黄河襟带控成皋。 身经戎

3、马心愈壮,天入风霜气更豪。横槊赋诗男子事,征西谁为谢诸曹 【注】虎牢:战国末期秦国建置。西汉时易名成皋关。谢诸曹:指晋谢安及其弟谢石、其侄谢玄。淝水之战时,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石监江北诸军事,以将军假节征讨大都督,大败苻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马儿在嘶鸣,行李与弓刀时相擦刮。在纷扬的风雪中,兵士们走过了虎牢关口。首联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萧瑟寂寥的雪中行军图。 B. “哀阮籍”表明诗人与阮籍同病同怜,都有不能为世所用的孤独寂寞。相近的身世,使诗人处旧地而思古人,与阮籍惺惺相惜。 C.颈联由“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句式和意境脱化而来。诗人虽身经战乱、气

4、候恶劣,却反而使自己心胸更壮、胆气更豪。 D.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气势恢宏。前两联以铺叙起笔,间以抒情,虽深沉壮阔却不失蕴藉;后两联则粗犷豪迈,酣畅淋漓。 16.“横槊赋诗男子事”与苏轼赤壁赋“豳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都提到了横槊赋诗的曹操,各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1.下列对

5、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军行这首七言绝句,以起兴的手法先说环境恶劣,再引出艰苦行军的征人。 B.“横笛闻声不见人”句写“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 C.李益巧妙用“一时回首传神地传递出望月的动态,把征人的形象写得飞动丰满。 D.两首诗中都写到“海风天山雪”,描绘了塞外典型意象,衬托了战争的艰苦。 12.这两首诗歌都用了“横笛这个意象,传达出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凭韦少府班觅松

6、树子栽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南轩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成都草堂营建时,诗人向朋友讨要松树苗。韦少府,即韦班,官少府。老盖,酉阳杂俎谓松树千年始平顶偃盖,故称“老盖”。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杜诗前两句将松树与其他树作对比,从体态和颜色上衬托出松树独有的形象特点。 B. 李诗写南轩松树荫下生出古苔,上下辉映,绿染秋空,侧面表现松树的古久茂盛。 C. 李诗起笔平淡,交代松树的位置和状貌,而在诗行推进中逐渐体

7、现出不凡的气象。 D. 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16. 清代吴乔围炉夜话中说“诗中须有人。从两首写“松”的诗中,分别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大单元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2018年全国三卷)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

8、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6.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古代诗歌阅读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1516题。 病起遣怀(其二) 文征明 经时卧病断经过

9、,自拨闲愁对酒歌。 意外纷纭知命在,古来贤达患名多。 千金逸骥空求骨,万里冥鸿肯受罗。 心事悠悠那复识,白头辛苦服儒科。 【注】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明代藩王)意图夺取皇位,效仿王莽礼贤下士非常谦卑罗致英才博取名声,就给文征明送来了聘书和聘礼,文征明称病请辞。冥鸿:指高飞的鸿雁。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写出诗人长久卧病无聊,对酒当歌排遣闲愁。 B诗人认为,自古以来,很多贤达之士担忧自己的名声。 C诗人用“逸骥“冥鸿”自比,表明自己具有远大理想。 D尾联表达出无人理解心事,不愿继续深耕儒学的情感。 16文嘉在先君行略一文中写道,“衡山文先生征明有

10、病起遣怀二律,盖不就宁藩之征而作也。词婉而峻,足以拒于千里之外。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15.D(“不愿继续深耕儒学”是曲解文意) 16.借生病委婉推脱。“知命在表明诗人安于命运,贤达人士担忧自己的名声,想要树立好声名,但诗人不愿为虚名所累。颈联表明诗人不愿被征召。宁王求贤若渴,“千金市骨”,但诗人有自己的打算。(6分,每点2分)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516题。 雪中过虎牢李汾 萧萧行李戛弓刀,踏雪行人过虎牢。广武山川哀阮籍,黄河襟带控成皋。 身经戎马心愈壮,天入风霜气

11、更豪。横槊赋诗男子事,征西谁为谢诸曹 【注】虎牢:战国末期秦国建置。西汉时易名成皋关。谢诸曹:指晋谢安及其弟谢石、其侄谢玄。淝水之战时,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石监江北诸军事,以将军假节征讨大都督,大败苻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马儿在嘶鸣,行李与弓刀时相擦刮。在纷扬的风雪中,兵士们走过了虎牢关口。首联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萧瑟寂寥的雪中行军图。 B. “哀阮籍表明诗人与阮籍同病同怜,都有不能为世所用的孤独寂寞。相近的身世,使诗人处旧地而思古人,与阮籍惺惺相惜。 C.颈联由“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句式和意境脱化而来。诗人虽身经战乱、气候恶劣,却反而使自己

12、心胸更壮、胆气更豪。 D.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气势恢宏。前两联以铺叙起笔,间以抒情,虽深沉壮阔却不失蕴藉;后两联则粗犷豪迈,酣畅淋漓。 16.“横槊赋诗男子事与苏轼赤壁赋“豳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都提到了横槊赋诗的曹操,各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 15(3分)A【解析】勾勒的是一幅壮丽苍凉的雪中行军图。 16(6分)苏轼是为了抒发苦闷。“横槊赋诗刻画了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的英雄形象,通过凭吊人物的兴亡,从而感叹人生短促,倾诉苦闷之情。李汾是为了抒发志向。他将这种英雄行为与寻常男子以一种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语气联系在一起,希望像横梁赋诗的曹操一样始终保

13、持傲立于世的英雄之气,从中展示了自己的昂扬斗志。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军行这首七言绝句,以起兴的手法先说环境恶劣,再引出艰苦行军的征人。 B.“横笛闻声不见人”句写“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 C.李益巧妙用“一时回首传神地传递出望月的动态,把征

14、人的形象写得飞动丰满。 D.两首诗中都写到“海风天山雪”,描绘了塞外典型意象,衬托了战争的艰苦。 12.这两首诗歌都用了“横笛这个意象,传达出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11.A 12.两首诗都使用了“横笛”这一边塞诗常见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从军行中“横笛表现的从军士兵的乐观进取的精神。在极为恶劣、严酷的环境里行军,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本是空旷孤寂的,但在茫茫白雪中,却见到了鲜艳的红旗直上天山,从军北征“横笛”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控诉。士卒正跋涉在艰苦的夜行军路上,谁知寂寞的夜空中到处传来行路难这古老的笛曲声,悲凉低回的曲声感染了征人,唤起情感的共鸣,引发了对遥远

15、家人的眷恋。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A.“以起兴的手法先说环境恶劣错,前两句不是用了起兴的手法而是属于对环境的描写,“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起兴意思是,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论述的事物。而从军行开头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正是当时军士所处环境的写照,目的是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先回答第一问。“横笛为边塞诗典型意象,两首诗的情感不一样。再分别结合两首诗歌来分析。从军行: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

16、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歌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从军北征:天山下了一场大雪,青海湖刮来寒冷的风。行军途中,战士都吹起行路难的笛曲,沙漠里征军三十万,一到夜晚,所有的战士都一起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写出了战士们对家乡及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17、,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南轩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成都草堂营建时,诗人向朋友讨要松树苗。韦少府,即韦班,官少府。老盖,酉阳杂俎谓松树千年始平顶偃盖,故称“老盖”。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杜诗前两句将松树与其他树作对比,从体态和颜色上衬托出松树独有的形象特点。 B. 李诗写南轩松树荫下生出古苔,上下辉映,绿染秋空,侧面表现松树的古久茂盛。 C

18、. 李诗起笔平淡,交代松树的位置和状貌,而在诗行推进中逐渐体现出不凡的气象。 D. 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16. 清代吴乔围炉夜话中说“诗中须有人。从两首写“松”的诗中,分别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5.D 解析: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错误,杜诗并非“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前两句是写诗人想象中的松树形象,后两句是表达诗人寻觅小松树栽种的来意。故选D。 16. 杜诗中以松树不同于其他树木的形象,暗喻诗人卓然不群、超然脱俗的形象特征,为存千年而觅霜根的做法,体现了诗人甘愿扎根

19、付出的务实精神。 李诗中描绘南轩孤松枝叶绵密茂盛、昂首天外,既展现诗人孤傲潇洒、超然物外的特点,又写出其刚正不阿、壮志凌云的形象。(每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先看杜诗。“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两句,诗人称赞松树“落落出群”“青青不朽,与榉柳杨梅截然不同,高超出群的形象,其实暗喻了诗人自己卓尔不群的形象;“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写诗人想要追求松树千年留存而从小小松树养起的行为,可见诗人有凌云壮志,而又愿意从小处做起,体现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再看李诗。李白的诗歌中,描写一棵孤松枝叶绵密,在清风中恣意摇曳,潇洒终日的姿态,流露出诗人孤傲洒脱、超

20、然物外的性情;而“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又写出诗人的凌云壮志,刚正不阿。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大单元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2018年全国三卷)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

21、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6.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5. A 16.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解析】 15.

22、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所选的诗歌材料是一首七言古风,诗歌作者针对精卫填海这个古代神话中“精卫”这个人物展开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于阅读面广、知道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难度不大;但对于阅读面较窄、不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则有一定难度。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前三项分别就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后一项对诗歌的语言进行赏析。其中,A项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 16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设置开放性答案,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此题可以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因此凡是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这里介绍两种观点:观点一:同意。原因有:(1)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精神的一种自我抒发;(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继承遗志,生命不息,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原因有:(1)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奋斗到底的毅力,表达了作者的赞扬和崇敬。(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自我之身,成全精卫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