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邓州市春雨国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邓州市春雨国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南省邓州市春雨国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汪先生所说“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往往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自有他大体上的正确性,但是“人类自己的想象”本是一句有伸缩性的话,所以很难从这里看到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汪先生曾提到,我们在抗战时代,后方在极艰苦的生活中,6年里增加了6倍左右的资本物。这自是值得骄傲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成绩完全归功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如果考虑到抗战时沿海资本的内移和国际的协助,后方是否能有此成绩,还是值得怀疑的。这怀疑并不是想否定汪先生所说“尤其是这种忍受是在有一种光明的希望作
2、支持的时候”。汪先生用抗战时代我们中国人民所表现积聚资本的能力,来说明心理因素的重要是极适合的。因为抗战涉及生和死,主人和奴隶的选择。在忍痛还是死亡、个人受罪还是子子孙孙被奴属的比较中,一个普通人不会有太多的犹豫。但是这种局面是非常的,而且这种非常局面能维持多久也值得考虑。在一个常态的、平时的、长期的现实里,我们要希望一个人能承受的痛苦必须有一限度,那就是生存和健康。生存和健康不但是事实的需要,也是一个社会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我说这是事实的需要,因为生存和健康是维持生产劳动的必需条件。我说这是最低的水准,因为我认为除了自卫之外,社会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公民为了别人没有报酬地牺牲他的健康和生存。我这
3、样说也就包含着我们今后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那就是,保证每个人能得到不饥不寒的水准,同时也要保证在这水准上的剩余能储蓄起来,有效地积聚和利用成为资本。这两个纲领其实是相成的。因为在饥寒的人民中累积的资本塔尖是不稳定的。除了在战时(不是内战),一个不足以维持不饥不寒的生活的生产者,不但在体力上支持不住他的生产工作,而且在心理上也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光明的希望”不能是一句口号,更不能是一个骗局。“光明的希望”之所以有光明,必须在希望者有兑现的信念。一方面要维持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一方面又要积聚资本,我们有此能力吗?如果保持我们原有的分配方式,我想吴景超先生的悲观论是有根据的,真是“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
4、了”。这里我要回到我的乡土复员论了。我已提出过乡土财富不应再任其外流的主张,地主放弃土地权,使经常在乡村里无偿输出至少值农产1/4的财富保留在乡村里。其中一部分补足他们本来要乞贷的数目,假定有一半的农民不能有剩余,我们还可以希望有1/8的农家收入可能在不饥不寒的水准之上储蓄成为资本。汪先生曾规定一个较低的目标就是增加现有资本的一倍,约值87亿美元。以中国每人每年平均收入3英镑或12美元计算,4亿农民中有2亿可以有1/4的剩余,需要14年,但是如果这资本每年能加以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复利计算,缩短到10年左右。这是极约略的估计,不过表示汪先生所谓“应该不太难筹”的实质棱角罢了。如果我们接受这个估计
5、,我们可以说,即在平时,没有战争的刺激,中国乡村里现有的生产力也有累积资本的能力,假如我们能使乡土财富不致无偿地外流。换一句话说,中国土地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乡土还是一个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还是我们复兴的基地)注汪敬虞,又名汪馥荪,经济学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里也无法看出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B. 社会没有理由要求公民牺牲健康和生存,这是事实需要也是社会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C. 生产者体力不能维持工作,剩余资本不能有效积聚利用,这违背经济复苏的根本纲领。D. 2亿农民中1/4的剩余收入
6、转化为资本,这符合文中乡土是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的要求。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多处引用汪馥荪的话,意在引出下文自己的不同见解,为立论服务。B. 文章基于对战时河寻常现实民众心理因素的分析,推导出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C.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抛出对方观点,然后予以深入分析,最后得出己方观点。D. 文章立足于对社会真实状况的客观分析,否定对方的认知,显现出思辨色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抗战时代资本物的增加完全归功于“忍受痛苦的能力”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B. 生产者不饥不寒是资本稳定累积的前提,满足这个条件有利于今后经济的
7、复兴。C. 改革原有分配方式,不再任乡土财富外流,吴景超先生悲观论现象才可能消失。D. 根据当时的收入水平乐观估算,可发现汪先生目标资本增加的观点依然不现实。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读书之乐(节选)(法)阿兰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他的行为使我受到了感染,这“感染”如今看来使得我比那些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对我来说,如果我有意想学些什么,那一定是什
8、么也学不进去的。即便是数学题,也只有等我像读小说一样地去理会它的时候,才能悟出其中的名堂。总之,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懒洋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是说那书的位置一定要近在咫尺,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所以也难怪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它毕竟不属于我呀!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
9、浆玉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卷代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我读孔德似乎同读巴尔扎克一样,从不去追究书中的道理。不过,我更喜欢巴尔扎克,而且也只满足于做巴尔扎克不倦的读者而已。什么叫读书呢?读书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书上的字。当然也还要约略琢磨一下整体的,也就是一页当中的内容。这不是我个人的经验。我发现有不少读者跟我一样,读前一页的时候总要附带地偷眼看一看下一页讲的什么,甚至也顺便浏览一下后边的情节,好像饥饿的乞丐觊觎一块馅饼。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断言不过也许为时过早读者的想像力恰似笼中之鸟,永远无法摆脱书中字词以及作品原义的束缚。当然,熟练的读者用不着咬文嚼字,不
10、过我还做不到这一步,我虽不至于嚼字,句子总还须咂一咂的。我读书就好像骑一匹马,时而纵马狂奔,时而拨马回头,不敢神驰遐想,惟恐偏离作者指出的道路。有趣的是,我仅以这种方式去读体面的出版物。至于日记之类,我以为价值不大,不必认真去读。手稿就更不必说,它总使人觉得不可靠,因为它只不过是书的雏形而已,可以随意增删改动。一本书的分量就不同了,特别是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更不允许你去怀疑。甚至可以说,巴尔扎克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禁锢你的想像力。真的,读他的书谁也不用胡思乱想,为所欲为,只有规规矩矩,按他的路子走这便是优秀叙述体小说的风格:作者预设圈套让读者去钻。巴尔扎克历来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反复阅读比只读一遍收效
11、更大的原因。由于我对自己的经验十分自信,所以很想在这方面做些探讨。你熟悉翻动书页时所发出的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要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段朗诵是不能任意中断的,它促使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但作为读者有这个自由。只不过读者往往不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味读过的内容,或臆测未来的情节,而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发展,以腾出时间来咀嚼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我重新回到作品中来的时候总是要略微复习一遍前面的内容,仿佛想要再度积蓄起自己的兴致。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若有所失,觉得失掉了前面的内容。的确,优秀小说
12、是不容许随意抽取片断的,不论手段多么巧妙,即便是配以分析也总不能被人接受。不是吗?优秀小说本身就杜绝了任何形式的简化或综述。相反,劣等小说却恰恰像被阉割过似的,只剩下事件和线索的罗列,一切似乎是为了向读者解释,唯恐读者理解不了下文。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追索。(有删改)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开篇从比较读书与做梦的不同切入,引出作者关于读书是补救人生困境的良药的观点。B. 作者认为自己比“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是因为他不是为功利目的而有意读书。C. 优秀的叙述体小说会设置圈套,禁锢读者的想象力,从而引领读者进入自己创造的艺术天
13、地。D.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通过对比,突出优秀小说是完整的艺术品,不容简化概括。5. 本文标题是“读书之乐”,作者认为读书之乐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 王佐良的散文上图书馆叙述了“上图书馆之乐”,他写道“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本文作者却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
14、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颇多质疑,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非议,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
15、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和交融?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之中国的好奇。他们以
16、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
17、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摘编自北京日报2019年12月11日)材料二: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印记,加之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地在视频中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甲】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
18、,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乙】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不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一个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丙】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
19、人类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摘编自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0日)材料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人们开始感叹,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乡村生活和美
20、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
21、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年,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但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他还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后来这部电影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记录那个年代的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从对中国的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
22、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主要原因。澄清争议,走出误区,相信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摘编自新媒网2019年12月7日)7. 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在国内却受到
23、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B. 国内很多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C. 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D. 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8. 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A. 甲 B. 乙 C. 丙 D. 丁9.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
24、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B. 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C. 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在国内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种经历与李子柒很相似。D. 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10.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11. 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25、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师说)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今之众人 众人:一般人 B. 圣人
26、之所以为圣 所以:的原因C. 小学而大遗 遗:丢弃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羞耻13.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也A.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C. 夜驰之沛公军 D.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14.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15.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选段只是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B. 选段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C. 选段
27、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D. 选段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五、情景默写16. 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杜甫登高中,“_”道出诗人郁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无法用酒排遣的无限悲凉之情。(2)李白的蜀道难中“_,_”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千变万化的景象。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注崔曙汉文皇帝有高台
28、,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注】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函谷关附近。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心情顿觉开朗。B. 前面写登台所见,结尾表达酬赠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C. 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抒情袒露直接,感染力强。D. 尾联言志
29、。诗人认为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也就不必再汲汲于仕途了。18. 本诗与登高都是登高抒怀之作,但诗人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七、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美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视和_。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的_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是帮助孩子
30、们跨越锻炼第一道自我的门槛。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_。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_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边缘化 棘手 趋势 不容置喙B. 隔离化 敏感 共识 不容置疑C. 隔离化 敏感 趋势 不容置喙D. 边缘化 棘手 共识 不容置疑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才能一层层夯实成长的基石B. 生活的技能才能不断提高C. 成长的基石才能
31、一层层夯实D. 人生基础才能一步步夯实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第一道门槛。B. 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C. 这些生活技能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尽管都很琐碎。D. 这些生活技能能帮助孩子们第一道跨越锻炼自我的门槛,尽管都很琐碎。八、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听不见声音;
32、眼也渐渐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
33、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 )。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 )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是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入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22.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充满 标志 一鸣惊人 了无牵挂B. 充溢 标志 不同凡响 毫无羁绊C. 充满 标示 一鸣惊人 毫无羁绊D. 充溢 标示 不同凡响 了无牵挂2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
34、人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那上下翻飞的水雾,把人的眼睛迷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4.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九、材料作文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有些流浪汉和拾荒者也来到馆中,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些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该馆馆长,说允许流浪汉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材料二: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规定,只接待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
35、业研究人员。有读者认为这一规定有学历歧视的嫌疑。图书馆方面回应称:制定这一规定是为了减少珍贵书籍使用频率,保护古籍善本。古籍等文献内容比较专业,普通读者需求不大。两家图书馆的做法迥异,但似乎又各有道理,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汪先生所说“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往往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自有他大体上的正确性,但是“人类自己的想象”本是一句有伸缩性的话,所以很难从这里看到人类
36、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汪先生曾提到,我们在抗战时代,后方在极艰苦的生活中,6年里增加了6倍左右的资本物。这自是值得骄傲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成绩完全归功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如果考虑到抗战时沿海资本的内移和国际的协助,后方是否能有此成绩,还是值得怀疑的。这怀疑并不是想否定汪先生所说“尤其是这种忍受是在有一种光明的希望作支持的时候”。汪先生用抗战时代我们中国人民所表现积聚资本的能力,来说明心理因素的重要是极适合的。因为抗战涉及生和死,主人和奴隶的选择。在忍痛还是死亡、个人受罪还是子子孙孙被奴属的比较中,一个普通人不会有太多的犹豫。但是这种局面是非常的,而且这种非常局面能维持多久也值得考虑。在
37、一个常态的、平时的、长期的现实里,我们要希望一个人能承受的痛苦必须有一限度,那就是生存和健康。生存和健康不但是事实的需要,也是一个社会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我说这是事实的需要,因为生存和健康是维持生产劳动的必需条件。我说这是最低的水准,因为我认为除了自卫之外,社会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公民为了别人没有报酬地牺牲他的健康和生存。我这样说也就包含着我们今后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那就是,保证每个人能得到不饥不寒的水准,同时也要保证在这水准上的剩余能储蓄起来,有效地积聚和利用成为资本。这两个纲领其实是相成的。因为在饥寒的人民中累积的资本塔尖是不稳定的。除了在战时(不是内战),一个不足以维持不饥不寒的生活的生产者
38、,不但在体力上支持不住他的生产工作,而且在心理上也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光明的希望”不能是一句口号,更不能是一个骗局。“光明的希望”之所以有光明,必须在希望者有兑现的信念。一方面要维持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一方面又要积聚资本,我们有此能力吗?如果保持我们原有的分配方式,我想吴景超先生的悲观论是有根据的,真是“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了”。这里我要回到我的乡土复员论了。我已提出过乡土财富不应再任其外流的主张,地主放弃土地权,使经常在乡村里无偿输出至少值农产1/4的财富保留在乡村里。其中一部分补足他们本来要乞贷的数目,假定有一半的农民不能有剩余,我们还可以希望有1/8的农家收入可能在不饥不寒的水准之上储蓄成
39、为资本。汪先生曾规定一个较低的目标就是增加现有资本的一倍,约值87亿美元。以中国每人每年平均收入3英镑或12美元计算,4亿农民中有2亿可以有1/4的剩余,需要14年,但是如果这资本每年能加以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复利计算,缩短到10年左右。这是极约略的估计,不过表示汪先生所谓“应该不太难筹”的实质棱角罢了。如果我们接受这个估计,我们可以说,即在平时,没有战争的刺激,中国乡村里现有的生产力也有累积资本的能力,假如我们能使乡土财富不致无偿地外流。换一句话说,中国土地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乡土还是一个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还是我们复兴的基地)注汪敬虞,又名汪馥荪,经济学家。1. 下
40、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里也无法看出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B. 社会没有理由要求公民牺牲健康和生存,这是事实需要也是社会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C. 生产者体力不能维持工作,剩余资本不能有效积聚利用,这违背经济复苏的根本纲领。D. 2亿农民中1/4的剩余收入转化为资本,这符合文中乡土是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的要求。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多处引用汪馥荪的话,意在引出下文自己的不同见解,为立论服务。B. 文章基于对战时河寻常现实民众心理因素的分析,推导出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C. 文章在论证结构
41、上,先抛出对方观点,然后予以深入分析,最后得出己方观点。D. 文章立足于对社会真实状况的客观分析,否定对方的认知,显现出思辨色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抗战时代资本物的增加完全归功于“忍受痛苦的能力”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B. 生产者不饥不寒是资本稳定累积的前提,满足这个条件有利于今后经济的复兴。C. 改革原有分配方式,不再任乡土财富外流,吴景超先生悲观论现象才可能消失。D. 根据当时的收入水平乐观估算,可发现汪先生目标资本增加的观点依然不现实。【答案】1. C2. D 3. B【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即使是在非常时
42、期,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里也无法看出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错误,原文“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往往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但是人类自己的想象本是一句有伸缩性的话,所以很难从这里看到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是很难从“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这句话中看出人类积聚资本的能力的限度,而不是“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里”无法看出。B.“社会没有理由要求公民牺牲健康和生存,这是事实需要也是社会应当做到的最低水准”曲解文意,原文是“因为我认为除了自卫之外,社会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公民为了别人没有报酬地牺牲他的健康和生存”,并不是“没有理由要求公民牺牲健康和生存”,而是“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公民为了别人没有报酬地牺牲”。D.“
43、2亿农民中1/4的剩余收入转化为资本,这符合文中乡土是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的要求”曲解文意,原文说“中国乡村里现有的生产力也有累积资本的能力,假如我们能使乡土财富不致无偿地外流。换一句话说,中国土地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乡土还是一个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可见,“乡土是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的要求”并不仅仅只是多少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中国土地问题,让“乡土财富不致无偿地外流”,这才能够成为“创造复兴能力的基地”。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D.“文章立足于对社会真实状况的客观分析,否定对方的认知”错误,作者并非“否定对方的认知”,从“自有他大体上
44、的正确性”“汪先生用抗战时代我们中国人民所表现积聚资本的能力,来说明心理因素的重要是极适合的”等可见,作者认为他的认知在某些情况下是正确的,适合的。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B.“生产者不饥不寒是资本稳定累积的前提,满足这个条件有利于今后经济的复兴”以偏概全,原文说“我们今后经济复兴的根本纲领,那就是,保证每个人能得到不饥不寒的水准,同时也要保证在这水准上的剩余能储蓄起来,有效地积聚和利用成为资本”可见,并不仅仅要满足生产者不饥不寒,还要“保证在这水准上的剩余能储蓄起来”,这才是经济复兴的前提。故选B。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读书之乐(节
45、选)(法)阿兰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他的行为使我受到了感染,这“感染”如今看来使得我比那些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对我来说,如果我有意想学些什么,那一定是什么也学不进去的。即便是数学题,也只有等我像读小说一样地去理会它的时候,才能悟出其中的名堂。总之,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懒洋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是说那书的位置一定要近在咫尺,
46、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所以也难怪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它毕竟不属于我呀!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卷代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我读孔德似乎同读巴尔扎克一样,从不去追究书中的道理。不过,我更喜欢巴尔扎克,而且也只满足于做巴尔扎克不倦的读者而已。什么叫读
47、书呢?读书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书上的字。当然也还要约略琢磨一下整体的,也就是一页当中的内容。这不是我个人的经验。我发现有不少读者跟我一样,读前一页的时候总要附带地偷眼看一看下一页讲的什么,甚至也顺便浏览一下后边的情节,好像饥饿的乞丐觊觎一块馅饼。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断言不过也许为时过早读者的想像力恰似笼中之鸟,永远无法摆脱书中字词以及作品原义的束缚。当然,熟练的读者用不着咬文嚼字,不过我还做不到这一步,我虽不至于嚼字,句子总还须咂一咂的。我读书就好像骑一匹马,时而纵马狂奔,时而拨马回头,不敢神驰遐想,惟恐偏离作者指出的道路。有趣的是,我仅以这种方式去读体面的出版物。至于日记之类,我以为价值不大,不必认真去读。手稿就更不必说,它总使人觉得不可靠,因为它只不过是书的雏形而已,可以随意增删改动。一本书的分量就不同了,特别是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更不允许你去怀疑。甚至可以说,巴尔扎克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禁锢你的想像力。真的,读他的书谁也不用胡思乱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