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学年.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269966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学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国论》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学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国论》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学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学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这篇文章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是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阐发观点,逻辑严密,有着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阅读这篇文章,要结合作者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总结作者的观点及论述的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体会其中所表现的古代人士家国天下的情怀。教学目标1.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4.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5.背诵全

2、篇教学重难点1. 能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2. 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古为鉴,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并立是如何演变为秦一统天下的,我们来学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亦被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与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3、。中国北宋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2.相

4、关背景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作者生于真、仁、英宗

5、三世。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 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志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3.解题六国,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论,是议论,它是以论证为主的说理方式,论的任务主要是论证某一问题、某一人物、某一事理的是非得失。它的特点是:要

6、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论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倒装省略句,实际应是“论六国破灭的原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4.文化常识(1) 邑:一种原始的聚落形态,自从人类开始定居,就有了原始的邑居;城是由邑发展起来的高级形态,为带城墙的聚落。如王安石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可见“邑”之原始与地域之小。城邑是古代城市的统称,也泛指一般城镇。(2) 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地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诸侯

7、名义上需服从王室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朝分王、侯二等,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3) 九州:古代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幽州,从雍州分出凉州。一般说“九州”,则泛指中国。如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4) 故事:旧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例如: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 遇: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时间或地点忽然相见,就叫“遇”。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犹如人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一样,在

8、礼节上要比“朝”简单。诸侯途中相遇,以距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用主宾之礼接待。(6)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u 环节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赂(l) 厥(ju) 暴(p) 弥(m)与(y) 燕(yn) 洎(j) 殆(di) 咽(yn) 邯郸(hn dn)u 环节三: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 疏通文意,品读内涵u 鉴赏第一段活动1:解释词语,疏通文意六国破灭,非兵(兵器)不利(锋利)【判断句】,战不善,弊(弊端)在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赠送财物。)。赂秦而(连词,表因果关

9、系)力亏(动词,亏损),破灭之道(道理,原因)也【句式:判断句】或(有人)曰:六国互丧(相继灭亡),率(全都,一概)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赂者丧(灭亡)。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故曰:弊在赂秦也。(句式:判断句)活动2:解读内容思考1:本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 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总领全文,提挈下文议论。思考2:梳理框架u 鉴赏第二段活动1:解释词语,疏通文意秦以(凭借)攻(攻战)取(取得)之外,小(形容词作活用为动词,小的方面)则获(获取)邑(小城镇),大(形容词作活用为动词,大的方面)则得城(大

10、城池)。较(比较)秦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得,与战胜而(连词,表因果关系)得者,其实(古义:它实际数量。“其”代秦之所得;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百倍;诸侯之所亡(所丢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那么)秦之所大欲(想要),诸侯之所大患(担心的),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回想)厥(相当于“其”,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暴(通:曝,暴露 )霜露,斩荆棘,以(相当于“而”,才)有尺寸之地。子孙视(看待,对待)之不甚惜,举(拿)以(把)予人(句式:省略句式 ),如弃草芥(小草)。今日割(割让)五城,

11、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安稳)寝(休息,睡觉)。起视四境,而(可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秦兵又至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献,送)之弥(更加)繁,侵之愈(更加)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确定,确定)矣。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以至于)颠覆(灭亡),理(道理)固(本来)宜(应当,应该)然。古人云:“以(用)地事(侍奉)秦,犹抱薪救火(成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得当,适宜)之。 拓展:战国七雄争霸秦、齐、楚、燕、韩、赵、魏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变

12、,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风云局势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封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各自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种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活动2:解读内容思考1: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中心意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思考2: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论证的观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

13、证。论证:分两层进行论述。第一层用三组对比加以论证:首先从数量上对比,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其次从程度上对比,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与后人割让土地的轻易这种事实上的对比,说明“得一夕安寝”是不可能的道理,因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最后从道理上对比,用“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餍”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这种关系上的对比,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道理。 第二层,引用古人的话为证,运用引证法,比喻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两层都论述了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

14、有力地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u 鉴赏第三段活动1:解释词语,疏通文意齐人未尝赂秦,终(最后)继(随着,跟随)五国迁灭(灭亡),何哉?与( 亲附、亲近 )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已经)丧,齐亦不免(幸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是故(所以 )燕虽小国而后亡,斯(这)用兵之效也(句式:判断句)。至丹以荆卿为(以.为: 把.作为)计,始(才)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祸焉。赵尝五战于秦(句式: 状语后置句 ),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李牧连却(使动用法,使.退却)之。洎(等到)牧以(因为 )谗(小人的坏话 )诛(句式:被动句式),邯郸为郡,

1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况且)燕赵处(处在 )秦革灭(消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古义:智慧和国力;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孤危,战败而亡,诚(实在)不得已。向使(以前假如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亲附、依附 )于秦,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天数,命运),存亡之理(天数,命运),当( 通“倘”,假如)与秦相较,或(或许 )未易(轻易)量(判断)。活动2:解读内容思考1: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明确:

16、不赂者以赂者丧。齐:与嬴而不助五国勿附于秦 燕:以荆卿为计速祸刺客不行赵:诛良将,用武不终良将犹在小结: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假设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首先,作者主要采用了事实论证,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

17、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然后,作者又反面假设推理论证,“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强调如能用兵而勿附秦,结局可能是另一样子,以证明确实是“不赂者以赂者丧”。思考2: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18、思考3: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 事实论证、假设论证。课堂小结,合作学习(12分钟)文中二、三段分别论证了“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明确:第一段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弊在赂秦”正面肯定的确凿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论述逻辑性受损。“或曰”句以设问呈疑,代读者提问,而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从“赂者”和“不赂者”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容不得人反驳,加强了中心论点

19、的严密性,增强了事理逻辑性。因为“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所以不能颠倒顺序。u 鉴赏第四段活动1:解释词语,疏通文意呜呼!以(用)赂秦之地,封(封赏)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名词作动词,礼遇)天下之奇才,并力(合力)西向(向西(进攻),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为所:表被动)劫,日(名作状,一天天)削月(名作状,一月月)割,以趋于亡。为(治理)国者无使为(表被动)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之所劫(胁迫)哉!【被动句】活动2:解读内容思考1: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明确 论证方法:假

20、设论证作用: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主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重用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贤下士;并力西向团结一致。u 鉴赏第五段活动1:解释词语,疏通文意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比)秦(句式:状语后置句),而犹(尚且)有可(可以)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苟(如果)以天下之大【状语后置句】,下(自降身份)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是(这)又在六国下矣。活动2:解读内容思考:文章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有何用意?明确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借古讽今,讽

21、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活动3:小组讨论1、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是否多余?明确:第四段,总结上文,解决问题。第五段,引古(六国破灭)讽今(在六国下)。结论:勿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不是画蛇添足,犹如画龙点睛,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篇末点题。2、文章前三段已将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为何还要第四、五段?明确:(1)第三段:本文布局上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误策略;接着,作者又进行反面假设推理,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图存之道”: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

22、良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第四段:“呜呼!”两句,紧承第三段为六国设计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如果这样,秦国就将败亡。“悲夫!”二句。又回到现实,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再次抨击六国的“下策”。“为国者”语带双关,由六国灭亡的史实,推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第四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述,结合历史进一步提出“抵抗秦国”的正确主张,再次揭示六国破灭的本质根源为国者为积威所劫。“呜呼”“悲夫”抒发自己对六国破灭史实的悲叹,“为国者勿使为积威所劫也”表达对当时时势

23、的担忧。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也为下文揭示自己的写作意图做好铺垫。(3)第五段:“六国破亡之故事”指:六国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 然终不免于灭亡。“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中“诸侯”指地方政权。“苟以天下之大”中“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 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第五段作为上文内容的引申,指出重蹈六国破亡之覆辙的不可取。换言之,上述“图存”的总体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在这里作者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u 整体鉴赏思考1:梳理脉络思考2:苏洵提出,六国灭亡的原

24、因是“弊在赂秦”,你认同么?谈谈你的理解。主观原因: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客观原因: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思考3:苏洵言“弊在赂秦”的原因在于?明确 针砭时弊总结北宋王朝对强敌契丹、西夏奉行贿赂苟安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苏洵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要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的观点。作者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非,为宋朝危机敲响警钟。首段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以古为鉴,议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任务活动二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思考1

25、: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1)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第一段开头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切分观点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接下来的第2、3段承两个分论点展开具体分析。第4段以假设指出解决之策,第五段一合,得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论证严密,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典范。(2)论证严谨,综合多种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列举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如“古人云:以地事秦,

26、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道理,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对比论证。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思厥先祖父”“秦人只食不得下咽”等。(4)巧用修辞,富于变化,纵横恣意对比、对偶、比喻、引用、设问、双关等。(5)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开篇一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一个“赂”字,似晴天霹雳,振聋发聩。这种单刀直入式的论断,如果没有对先秦历史的深思熟虑,如果没有过人的胆略和气魄,怎能以一字

27、论六国之衰败?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思考2:阅读比较六国论和阿房宫赋(8分钟)相同点:(1)评论内容:两篇文章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 (2)写作意图: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作者所处朝代的帝王进行规劝; (3)论证方法: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4)文章结构:都是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不同之处:苏洵的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妥协投降,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不要

28、重蹈秦亡之覆辙。思考3:六国灭亡已成为历史,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从六国破灭的故事学到了什么?(1)不震慑于权势。个人在权势面前如果表现出过多的胆怯和退缩,就会失去本身固有的爆发力和创造力,最终碌碌无为。所以我们要想干成一番不朽的事业,就要不震慑于权势,把自己熔铸成正气、胆色、韬略的利剑,勇往直前。(2)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封垒,而是一比一。今天,面对美国的强权,面对日本的挑衅,一定要精诚团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中华56个民族团结一心,敢问世界谁人能敌?我们中华56个民族手拉着手,心连着心,用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自强不息!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