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96269088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景区内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图左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围,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该地彩色丘陵区()A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老B地表以外力堆积作用为主C隧道工程建设的良好选址D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3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风化侵蚀

2、水平挤压C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D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断裂抬升红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浆侵入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内部,经过长时间复杂置换作用而成的。下图是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示火山灰状态为常年扩散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甲、乙、丙三地最可能位于()A亚洲东部B北美洲西部C欧洲西部D大洋洲东部5红宝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置换作用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D置换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6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A欧亚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

3、板块、非洲板块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欧亚板块7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对应下图中的( )ABCD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分布”。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ABCD9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不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泥盆系C石炭系D第四系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其构造特征能揭示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图中地层()A被岩浆沿断层F侵入BS地层可能含裸子植物化石C受水平挤压形成向斜D泥盆纪岩层形成晚于岩浆岩11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固结

4、成岩断裂错位一褶皱隆起一岩浆活动B断裂错位褶皱隆起一岩浆活动固结成岩C褶皱隆起岩浆活动断裂错位固结成岩D固结成岩褶皱隆起断裂错位岩浆活动我国地质考察队在某地区岩层中发现了多种生物化石。左图示意化石分布,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推断ac之间属于()A火山B向斜山C断块山D背斜山13该地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某地地形地质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地层界线,P、O、R、S、T为不同地层的代号。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选项中,陡崖的高度最大可能为()A80米B120米C175米D210米15图中B处沿m1n1和m2n2两线的竖直方向地质地形剖面图可能为( )A

5、BCD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16图示地区( )A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处适合修建水库C处是背斜山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17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B河流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C断层形成早于褶皱D处断层北侧地壳断裂抬升二、综合题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西藏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其中主要山峰有南迦巴瓦峰。图左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图右为墨脱公路的盘山路段景观图。(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2)说明地形条件对墨脱县

6、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交通线路选址布局的影响。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地质图可表示区域地质现象、地层顺序等信息,是分析地质构造、地质演化特征的重要工具。图左示意某区域地质简图,Q、P、C、D、S2、S1为该区域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层,其年代依次变老。图右为图左中甲乙剖面线附近区域的放大图。(1)说明甲乙之间地貌的成因。(2)下图中实线表示甲乙沿线地形剖面,请用虚线绘制出该沿线P、C两个岩层的地质剖面,并标注其位置。(3)丁处的地貌为 ,该处不适合挖水井的原因是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沉积地层及其中的各种地质现象,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地层剖

7、面。(1)分析与P1相比,P2岩层较薄的原因。(2)结合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分析褶皱发生的时间。试卷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B 2A 3C【解析】1由图可知,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泥岩、砂岩和砾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右图中,风化物可以形成沉积岩,因此乙是沉积岩,B正确。甲丁可以形成沉积物,丙不能形成风化物,因此丙是岩浆,甲是岩浆岩,丁是变质岩,ACD错误。故选B。2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老,A正确;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的岩层缺失较多,且地表有沟谷及河流分布,受外力侵蚀较强,B错误;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是良好的

8、储水构造,不能修建隧道,C错误;背斜是储油气的构造,D错误。故选A。3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所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产生沉积岩层,后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褶皱岩层受力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层表面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向斜山及丘陵,C正确,ABD与该形成过程不符,ABD错误。故选C。【点睛】背斜、向斜统称为褶皱,它们都是在挤压作用下,岩层受力弯曲形成的。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所以,年代较新的背斜一般形成褶皱山脉,年代较新的向斜一般形成谷地。而在裙皱形成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发生张裂,物质不坚实,易受外力侵蚀,最

9、终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受侵蚀,最终成为山岭。这叫做地形倒置,一般发生于年代较老的背斜与向斜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工程建设上,背斜处适合建隧道,向斜处适合建水库。4D 5C【解析】4依据火山灰常年扩散方向可知,该地常年盛行偏西风,而亚洲东部主要受季风控制,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A错误;依据图示海陆分布及指向标可知,图中丁为大洋中部生长边界,甲、乙、丙均位于丁西部,即位于大陆东部,BC错误;当地盛行偏西风,大洋洲东部大部分区域为海洋,受西风影响大,D正确。故选D。5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石灰岩是在浅海环境下由生物遗体堆积形成的,之后石灰岩经变质

10、作用形成大理岩,最后岩浆侵入大理石内部,发生置换作用而形成红宝石,综合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板块碰撞的边界称为消亡边界,张裂的边界称为生长边界,消亡边界一般形成高大山系、海岸山脉、海沟、岛弧;生长边界一般形成裂谷、海洋、海岭。6B 7D【解析】6根据板块分布状况,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为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乙属于非洲板块。B正确,ACD错误,故选B。7根据板块分布状况可知,M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对应,N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对应。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板块消亡边界是两个板块挤压处,比如两张桌子,一起往中间拉,那中间

11、的边界就会消失。板块生长边界是两个板块张裂处,比如两张桌子,一起往两边拉,那中间的边界就会出现。比如: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往中间挤压,就形成了消亡边界,出现岛弧和海沟。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向两侧拉伸,就形成了生长边界,出现地中海不断扩张的现象。8D 9D【解析】8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降低,再升高,排除AB。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S2S1S2,新老变化为新老新,即岩层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弯曲,D正确,C错误。故选D。9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P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P地层、C地层、D地

12、层、S2地层、S1地层,即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结合选项可知,不可能发现的地层为第四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质构造的判断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2.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10A 11D【解析】10图中区域沿断层F形成岩浆岩,说明此处岩浆岩是被岩浆沿断层F侵入而形成的,A对;S地层为志留纪,属于古生代时期,而裸子植物兴盛于中生代,B错;图中地层中间为最老的寒武纪,两翼较新,为背斜而非向斜,C错;泥盆纪岩层被断层错断,说明形成早于断层,更早于侵入断层的岩浆岩,D错。故选A。11固结成岩形成岩层,褶皱隆起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13、,断裂错位形成断层,岩浆活动侵入断层形成岩浆岩,从图中各要素形成顺序看,形成的先后顺序应为地层褶皱断层岩浆岩,因此地质过程顺序是固结成岩褶皱隆起断裂错位岩浆活动,D对,A、B、C错。故选D。【点睛】向斜就是两边的应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所以经过抬升和剥蚀,中间是新地层周围是老地层;背斜就是两边应力作用下,向上隆起,经过抬升剥蚀,中间是露出来的是老地层,周围是新地层;花岗岩最硬、沉积岩受挤压力次硬,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多,抗外力侵蚀的能力最差12D 13C【解析】12三叶虫为古生代代表性生物,恐龙为中生代代表性生物,哺乳类动物为新生代代表性生物。根据岩石新老关系,由a-b-c岩石是中间老,两翼

14、新,故该地质构造是背斜,从地形来看,b处是山地,故该构造地貌是背斜山,D正确,B错误;该山地两侧无明显陡崖,故不是断块山,C错误;该岩石有生物化石,属于沉积岩,故不是火山,A错误。故选D。13由该山地岩石有生物化石,判断其岩石类型属于沉积岩。据右图,丁有三个箭头指向,乙有一个箭头指向,故乙是岩浆岩,丁是岩浆。丙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甲,故甲是变质岩,丙是沉积岩,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背斜指的是岩层向上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老外新,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老岩层,而两边是新岩层。14C 15A【解析】14读图可知,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由陡崖公式 (n-1

15、)dH(n+1)d (其中n为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陡崖相对高度)可知,陡崖的最小高度可以是100米,最大到不了200米,BC选项满足要求,结合题设问可知,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75米,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15m1n1一线上,由题图右侧关于新老岩层的提示可知,岩层由新到老的顺序为P-Q-R-S-T,由沉积岩的层理构造性质可知,较新的岩层应在较老的岩层之上,错误;沿m1n1一线的竖直方向地质地形剖面图应为;由图中等高线可知,m2n2一线上,地势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降低,岩层中部新、两侧老,属于向斜构造,故m2n2一线的竖直方向地质地形剖面图应为,错误。综上所述,正确,A正确,B

16、CD错误。故选A。【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H为:(n-1)dH(n+1)d,其中n为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16D 17B【解析】16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知,处岩层向上拱起,应为背斜构造,其中地下水沿岩层向两边分流,因此该地质构造不是良好的储水构造,A错误;图中显示,处河床下有明显的断层构造,地质结构不稳,不适合修建水库,B错误;图示地区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构造,因此处是向斜山,C错误;图示岩层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层,沉积岩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D正确。故选D。17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图示信息显示河

17、流南岸出现堆积物,因此可以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A错误;河流位于背斜的顶部,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受侵蚀,因此可以推测河流是背斜顶部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正确;图片信息显示断层南北两侧的岩层呈现出弯曲形态的连续性,因此可以判断断层形成晚于褶皱,C错误;根据图片中同一岩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判断出断层北侧断裂下降,D错误。故选B。【点睛】褶皱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判读:剖面形态: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18(1)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山体;流水、冰川持续向下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2)境内山高谷深

18、,地势起伏大;因此主要选择成本低及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公路;为降低线路坡度,公路线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往往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分析】本题以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与墨脱公路的盘山路段景观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地质作用与地形对交通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详解】(1)横断山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形抬升形成横断山区。山区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峡谷。此外该地冰川广布,外力侵蚀作用强。内力作用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为流水、冰川持续向下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2)对交通运

19、输方式的影响,山区地形起伏大,受地形限制,建交通线的成本及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山区主要发展成本及技术要求较低且受坡度影响相对较小的公路。对线路布局的影响,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为了减小坡度,延长距离,山区的交通线往往呈之字形迂回前行。19(1)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2)(3) 山谷 丁处是背斜,不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分析】本题以地质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貌的成因、地质剖面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据图可知

20、,甲乙之间经过C-P-C地层,C是石炭纪地层,P是二叠纪地层,P岩层较新,因此甲乙经过的是向斜。甲乙经过185米,其附近是小山丘,甲乙应该是向斜山。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2)甲乙之间是向斜,P在上,C在下,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绘图如下:(3)据丁处等高线判断,等高线凸向高处,说明丁处地貌是山谷;丁处岩层是S1,往外说S2,S2较新,说明丁为背斜结构,不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因此不适合挖水井。20(1)P2岩层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地势较高,外力侵蚀更强。(2)BK地层发生了明显倾斜,K地层形成最晚;N地层位于上部,没有发生倾斜,N地层形成最早;

21、因此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分析】本题以地层剖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P1、P2为同一时期形成的砂岩层,厚度原本相同。由图可知,该区域有断层分布,P2处于相对上升的一侧,P2处岩层抬升后,地势变高,受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较强,地层变薄。(2)褶皱会使岩层发生弯曲,两翼的岩层呈倾斜状。BK岩层,大致平行,且发生了明显的倾斜,说明褶皱发生在形成最晚的K岩层之后;N岩层位于倾斜岩层的上部,且未发生倾斜,呈水平状,说明褶皱对其没有产生影响,故褶皱应发生在K地层形成之后,N岩层形成之前。答案第5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