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26723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我们的家园练习一、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潦倒(lio) 譬如(p) 迁谪(zh) 纶巾(ln)B.双鬓(bng) 不羁(j) 阑干(ln) 裂帛(b)C.华发(hu) 訇然(hng) 荡漾(yng) 浔阳(xn)D.子衿(jn) 守拙(zhu) 钿头(din)长嗟(ji)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古来万事东流水B.遂命酒C.使快弹数曲D.商人重利轻别离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B.青冥浩荡不见底C.但为君故,沉吟至今D.赢得仓皇北顾4.下列句

2、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误落尘网中C.卷起千堆雪D.主人下马客在船5.下列对登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两联写景,既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有对长江秋色的全景描写。B.作者触景生情,思绪纵横“万里”“百年”,将家愁与国难融于一体。C.猿啸的“哀”与作者的“悲”“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情感表达。D.四联全都对仗,首联句中自对,用字精确,格律谨严,富有节奏感。6.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政治

3、斗争中险遭杀身之祸。在这首著名的词中,他借咏史,抒发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D.本词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词人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的豪情。7.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上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引发感慨。B.下片开头追述刘义隆草率出兵而溃败的史实,建议当权者挥师北伐。C.结尾词人以廉颇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D.作品运用典故自然贴切,寄意深远,历史感怀与现实忧思互相交织。8.下列对琵琶行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与

4、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A.“浔阳江头夜送客”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都做了概括介绍。B.“枫叶”“荻花”“江月”等意象渲染了诗人送客时的落寞伤感。C.通过“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正面描写,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D.选文的语言通俗却有强烈的感染力,虽是叙事却有高度的概括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6分)“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

5、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斜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 ,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9.依次填入文中

6、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司空见惯同流合污青云直上心驰神往B.层出不穷随波逐流青云直上赏心悦目C.层出不穷同流合污扶摇直上赏心悦目D.司空见惯随波逐流扶摇直上心驰神往10.下列各项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C.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苏轼认为词自是一家,从而在婉约风格之外有意识地大量创作豪放词,使词突破了狭隘的儿女艳科,成为士大夫们抒写怀抱、

7、议论古今的工具。举凡怀古、怀旧、记游和说理等可以用诗来表达的题材,他都尽情入词,使词恢复到诗词未分之阶段,使词诗化、散文化,这就是他的“以诗为词”,也正是他进行词体革新的关键所在。那么究竟什么叫“以诗为词”呢?“以诗为词,按照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把诗的作法、风格引入词中。”(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朱靖华在苏轼“以诗为词”促成词体革命一文中也指出:“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特点,在于他把词和诗看成是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识地把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方式尽情入词。”词至苏轼,在描写领域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凡是可以入诗的题材均可以入词。词可以咏史吊古,可以说理谈禅,可以用象征寄托幽思,可以借音节抒写情怀。在苏轼的眼

8、里,词之取材与诗无异。他把“缘情”与“言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词品与人品高度地统一融合起来,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社会与人生的道路,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词长于言情,而苏轼能够充分利用这一长处写出新意,拓展词境。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将悼念亡妻与感叹个人身世熔为一炉,悼亡妻,情真意切;叹身世,感慨万端。在此类词中,更为瞩目的是,苏轼在大量描写歌妓侍妾的词中,没有将描写的重点放在对方的色相上,更没有调情嬉戏的描写,而是把视点放在了对她们品质人格的赞颂上和对她们命运遭遇的深切同情上。词中所写的离别情意,此前多局限于男女情事,而苏轼词中的离情别意多系表达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并借此抒发人生

9、感叹,颇似唐代的离情诗。如满江红(天光无情),在抒写依依不舍的离情的同时,抒发人生之叹、田园之想;又如江城子(别徐州),在写离情时又抒发沦落之感。品读苏轼的这类词,看不到艳情的宣泄,嗅不到胭脂的气息,这些词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抒写离情的名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还将劳动者的生活作为词的描写对象,开启了词的新领域。如渔夫四首,写渔民生活;望江南(春已老),写春日农忙景象;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写儋州春日备耕祈求丰收的农村景象等。他将视角投向社会底层劳动者,描写田园风光、农村风情、农民生活,丰富了词的内容,为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苏轼词集东坡乐府中不难发现,词这一本来内容单一贫弱的

10、领域在此已异彩纷呈,绚丽多姿。无论是咏物言情、记游赠答,还是怀古发论,谈禅说理;无论是感时伤事、送别悼亡,还是田园风光、身世友情,他都能用词来吟唱。他的“以诗为词”的确扩大了词的取材范围。正如刘熙载所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可以这样说,词至苏轼,词境始大,词格始高,词体始尊,取得了与诗同等的文学地位。(摘编自崔永创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意义)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认为词自是一家,即在突出词的婉约风格的前提下,又要体现其诗化、散文化的特点。B.苏轼将诗的意境和诗的创作方式入词,意在追求更大的表现自由,像诗那样抒写怀抱,议论古

11、今。C.苏轼词的创作正视现实、社会与人生,从而实现了“缘情”“言志”双举、“词品”“人品”相融。D.苏轼在内容、手法和风格上进行的一系列大胆革新,使词全面恢复到与诗同等地位的阶段。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引用王水照、朱靖华等人的论断,意在简要诠释第段所言苏轼“以诗为词”的内涵。B.本文先明确何为“以诗为词”,然后结合作品逐一阐明苏轼“以诗为词”的具体体现及影响,条分缕析,论而有据。C.本文最后一段引刘熙载之言,将苏轼词与杜甫诗作比较,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强调了两者在文学史上的同等地位。D.“以诗为词”是苏轼词体革新的关键,这不仅体现在他对于词的全新认识,更体现

12、在他由此而进行的一系列创作实践。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词并不回避对歌妓侍妾的描写,而是改变描写的重点,关注人物的品质人格,同情她们的命运遭际。B.苏轼词写离情别意,突破了男女情事的局限,更多的是表达与朋友的深情厚谊,并借此抒发人生的感叹。C.苏轼词写田园,不再单纯去描绘所谓的“风光”,而是将自己当作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去感受和表现他们的艰难。D.词至苏轼,描写领域得到拓宽,词境得到拓展,词的格调得到提高,从而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词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诗祭陈敏尘土飞扬的人流中,颠簸的马车缓缓穿过垓下古战场。李清照揭开窗帘,她嗅到了风的气息。“到了

13、,夫人。”随从们说。乌江亭下的渡口上拥满了数以千计的逃难者。金国的金戈铁马、强弓利箭击碎了她的“浓睡”与“闲愁”,冷冷清清的李清照遁入了无数逃难者的行列。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李清照孑然一身,漫步江岸,她似乎仍在寻寻觅觅。她找到了一位在江边渡船的老艄公。李清照询问:“今夜能否过江?”艄公答道:“不行,夜里是从来渡不过船的,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可这样的日子为数不多啊!很多年了,这江水好像从来都没有平息过。”李清照追问原因,老艄公说:“唉,这都是因为楚霸王的阴灵不散,八千亡魂兴风作浪所致啊。”李清照低头倾听,她听见江水在唱着一首歌,一首飘忽在眼前这片古战场的空旷与荒

14、凉中的挽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的血在乌江翻卷、吟唱,一直吟唱了一千年。“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临江而立,这首英雄末路的悲凉之歌,又有谁能够听得懂?唯有她能听得懂。夜间,李清照来到山后一座颓败的古庙里过夜。庙的墙皮已斑驳脱落,杂草丛生。借着灯光,李清照可辨认出门楣上的字迹“霸王祠”。这是个很小的庙宇,面对着江水,耸立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庙的四面长满了丛生的灌木。多年战乱,小庙早已断了香火,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蛛丝。借着残光,李清照看清了祠内供奉着的是一组霸王别姬的雕像。只见霸王伏案长吟,独特的“双瞳”炯炯闪亮,虽然穷途末路,却依然

15、英姿勃勃。他的左边立着那匹与他出生入死的乌骓马,右边是为他且歌且舞、仗剑引颈的虞姬。虞姬的塑像像磁石一样吸住了李清照的目光。莫非这就是传说中那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迷蒙而又凄婉的眼神,娇小的下巴,视死如归的面庞真是惟妙惟肖。这个与项王风雨同舟、形影相随的奇女子,在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殉情的最后瞬间,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怨,有的只是坦然的情怀和幸福到骨子里的微笑。人世间至情如此,真不知比帝王身下的宝座要珍贵多少倍!李清照的眼睛湿润了。在仔细端详中,她觉得自己是那样地熟悉她,好像是千万次地见过她。她忽然发现这个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照见了自己。“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李清照听到这首柔肠寸断的歌。黑暗越来

16、越浓。江面上的风吹奏出呜呜咽咽的凄凉,江流翻滚,发出震天的嘶鸣。李清照的纤手滑过项王身上的每一片甲胄。黑暗中,她觉得自己是在触摸一团火这是黑暗中陡然迸发起来的一团天火,就是这团火,曾经从江东一直熊熊燃烧到阿房宫。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昨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然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想到此时此刻偷安的王朝早已风雨飘摇,而西子湖畔依然灯火明灭,笙歌画舫的酣梦残酒使李清照炽灼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了起来,化作一股透骨的冰凉。山河破碎如亡夫赵明诚一路飘零的金石拓片纷纷扬扬;生灵涂炭似金人南侵铁蹄下的乌黑道路泥泞不堪。飞鸟群袭而

17、自毁良弓,狡兔作祟却诛杀忠臣良将,大厦将倾啊,谁人独撑?李清照仰天一阵狂笑,尖厉的笑声划破黑幕,惊得庙宇下蛰居的蝙蝠扑棱着翅膀一阵乱撞。李清照跪倒在项王的神台上。此时此刻,她多么渴望这位神坛上的英雄能走下来,以横扫六合、气盖八方的气势北上中原,背水一战,一举扫除强虏,救民生于水火之中。李清照满腔的幽情别恨化作滴血的泪水连绵不断地流淌着,她伏在项王的雕像前,哭诉了整整一夜。项王啊!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竟然刚硬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而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东方开始泛白,李清照站起身来,拭干泪水,用尽全部力量,咬破玉指

18、,在墙壁上疯狂地涂写起来,殷红的血迹凝成一首千古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自从霸王祠有了这首诗后,乌江不再呜咽,渡口开始日日渡人。(有删改)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3段文中有意使用“浓睡”“闲愁”“冷冷清清”等词语,来折射人物的才华和过往,用以突显李清照今日的飘零与苦难。B.“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用了比拟和借代的手法,既渲染了沉重压抑的氛围,又为下文内容作铺垫。C.本文用语精当,“山河破碎”“亡夫”“金石拓片纷纷扬扬”,内含信息量极大,使人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天下动荡的历史画面。D.李清照寻觅救

19、民的英雄而不得,将内心的隐恨和景仰化作绝句血祭项羽,从此乌江平息,这是作者的再创作,暗含对项羽的敬仰。15.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李清照形象的。16.这是一篇历史小说,请从“历史”和“小说”的角度简析这篇小说的基本特征。三、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2题。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唐元稹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柏梁诗

20、,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固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

21、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耳。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袝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

22、,拜余为志。辞不能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注苏子卿、李少卿指汉代苏武、李陵。沈、宋指唐代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曹刘,“三曹”之曹植、建安七子之刘祯,他们是汉代诗人。颜谢,指南朝宋的诗人颜延之和谢灵运。徐庾,指南朝梁陈的诗人徐陵和庾信。襄袝事:完成合葬之事。襄,成;袝,合葬。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工为五言 工:善于,长于B.下该沈宋该:同“赅”,完备C.途次于荆次:临时止宿D.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雅:很,极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臣以赓歌相和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B.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

23、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C.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D.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1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我读诗读到杜甫,才知道他是个集前代优秀文化之大成的诗人。B.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但诗句的含义简练深远,介绍事物表达感情,如果不是有目的地创作,那么诗文就不随意写出来。C.历世之文,能者互出。每个皇帝在位的时期,都有著名诗人出现。D.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格律切当但是劲健的风度丧失了,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非常华美。20.

2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楚辞与诗经时间上相差不远,所以创作风格有相似之处。B.作者认为南朝(宋、齐、梁、陈)时期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均不可取。C.作者认为虽然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但在律诗创作上两人差距非常大。D.作者认为把杜甫作品按照体裁分别归类,可以为后人提供学习的范本。2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译文: 22.作者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请用自己的话阐述作者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悲秋杜甫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

25、,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注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凉风动万里”运用夸张的修辞,在点明时令的同时,渲染秋日的凄冷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颔联“家远”“秋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表现家人离散、季节更替。C.颈联将天上的飞鸟和地上的自己对举,借天上飞鸟的轻快迅疾反衬自己的迟缓老迈,表达了作者无法像鸟儿一样飞回故乡的愁绪。D.杜诗以格律严谨见长,本诗八句,炼字精到,对仗工整自然而又不着痕迹。24.此诗情感沉郁,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简析

26、本诗表达了哪些悲情。四、填空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 ”。五、作文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清曾国藩做一个真正勇敢无畏的人。美林肯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27、800字。答案:1. B2. D3. C4.(1)具体论述了乡村建设的方向和重点;(2)思考了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思路。(言之有理即可)5. (1)存在“大水漫灌”式扶贫,缺少针对性;(2)存在单一的“农村思维”,缺少全面性;(3)存在“行政区划限制”,缺少协调性;(4)存在不尊重农民流动规律的现象,缺少客观性;(5)存在“冒进思想”,缺少稳妥性。(言之有理即可)6. D7. B8. (1)文章以梦萦南浔为题,前半部分以较多文字写没到过南浔,既呼应了题目中的“梦萦”二字,也彰显出作者对南浔的情感;(2)先写没到过南浔,再写两到南浔,这种欲擒故纵的写作方式,使行文曲折有致;(3)从没

28、有去过时的日思梦萦、到去过后的迷恋深深,以情感为主线,自然而然将情感推向高潮。9. (1)江南小镇南浔是浙江丝绸之府的根源之头,它镌刻着历史的印痕,凝结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文化符号无可替代;(2)在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南浔因其“不是一般意义的小镇”而得到保护,作者为之深感欣慰并由衷表示感谢;(3)作者借对南浔小镇的感谢,传达出对作为历史见证的古村镇加以保护的呼唤。10. A11. C12. A13. (1)(荀彧)名声享誉天下(或名声极大),没有人不把他当做榜样,天下的英才俊杰都尊崇他。(2)我凭借微末的功劳被任用,位列宰相,难道还需要依仗女儿争宠吗!14. (1)荀彧不居功自傲。(死前把向

29、曹操建言奇策密谋的文书尽毁)(2)荀彧重视教化。(建议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渐敦教化,王道两济)(3)荀彧忠于汉室。(对于汉献帝要报怨曹操隐而不言)参考译文: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荀彧自担任尚书令以来,常常用书信陈述事情,他临死之前,将所有书信焚毁,所以他的奇策密谋我们已经无法完全知道。荀彧曾对曹操建言:“高祖初期,军队才刚刚建立完备,但仍然选拔民众中擅长传播文化和礼制的人,叔孙通(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曾协助汉高祖制定汉朝的宫廷礼仪)在行军打仗的间隙学习礼仪,世祖(指光武帝)也有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指在军中仍不废学)的事迹,君子连吃一顿饭的空闲中也不会违背仁德之道。如今主公在外战功赫赫,在内

30、复兴文化和教育,使战乱停息,王道得以传播实行,国难刚刚消弭,六礼得以恢复,这是周公旦得以迅速平定天下的方法。主公若能既立德立功,又同时立言(立德、立功、立言,即三不朽),完成孔子著述的本意;那么不仅在当下可以显扬新的制度,更会流芳百世,这难道不是美好的盛事吗!如果一定要等到战争结束,再制定规范、著述经典,拖延了治理和教化,这样就不算治国勤勉了。主公应当召集天下有才能的学者,考论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刊定人物传记,保存古今学术成果,删掉那些繁文缛节的部分,保留统一其中的精华和真理,使礼学一并兴盛,让社会上逐渐有敦厚守礼的风气,这样王业和大道终可以两全其美。”曹操赞赏并采纳。荀彧德行周全完

31、备,为人正派,名声享誉天下(或名声极大),没有人不把他当做榜样,天下的英才俊杰都尊崇他。 锺繇认为颜子去世后,能具备九种美德,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只有荀彧做到这样了。有人问锺繇:“您甚是敬重荀君,将他比作颜子,自以为不如,能听听您为什么这么想吗?”锺繇说:“明君以臣子为老师,其次以他们为朋友。太祖这样聪明的人,每次遇到大事,都要先咨询荀君的意见,这是古时亦师亦友的情义。我们只是奉命而行,有时还不能把事完全做好,相差的难道不远吗?”献帝春秋记载:董承被杀后,伏皇后给父亲伏完写信,说司空曹操杀董承,皇帝想为他报仇。伏完收到信后给荀彧看,荀彧虽然厌恶,但隐瞒了很久没有说出去。伏完又给妻弟樊普看,樊

32、普密封了书信,呈献给曹操,曹操于是暗地里做好准备。荀彧后来怕事情被发觉,想自己揭发这件事,于是请求到邺城,劝曹操将女儿嫁给皇帝。曹操说:“现在朝廷里有伏皇后,我的女儿怎么配得上呢!我凭借微末的功劳被任用,位列宰相,难道还需要依仗女儿争宠吗!”荀彧说:“伏皇后没有孩子,性情又凶狠邪恶,以前经常给她父亲写信,信中言辞丑恶,可以借此废黜皇后。”曹操说:“你之前为什么不说呢?”荀彧装作吃惊道:“从前已经对主公说过了呀。”曹操说:“这难道是小事,我会忘记的吗!”荀彧又震惊道:“真的是没有和主公说过吧!之前主公在官渡和袁绍相持,我怕增加主公对后方的担忧,所以没有说。”曹操说:“那官渡之后为什么不说呢?”荀

33、彧没有回答,只是承认自己的过失,请求原谅而已。曹操因此记恨荀彧,但对外又表现得很包容,所以世人都不知道。到了董昭建议曹操进封魏公时,荀彧意见不同,想和曹操谈论这件事。到了他奉诏劳军、饮宴礼毕之后,荀彧留下请曹操有空时一叙。曹操知道荀彧想说封魏公的事,于是拱手长揖,请他离开,所以荀彧没得到向曹操进言的机会。荀彧死在寿春。15. D16. (1)“雪销”两句描述眼前春寒料峭、残雪未尽、梅花凋残、黄昏时刮风下雨的情景,烘托词人元宵节难以尽兴游赏的苦闷心情。(2)“长记”四句转入对往昔首都临安城元宵节的热闹景象的追忆,字里行间透露出词人对故国繁盛的怀念。(3)“天涯”两句宕开一笔,极写国破家亡、沦落天

34、涯,表现词人无以寄身的凄惨和对故国的缅怀。(4)“今夜”四句由昔而今、由梦境而回到现实,在对照中凸显词人孤苦的处境与凄凉的心境。17. (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8. 日落而息行色匆匆款款而行 婉转悠扬19. B20. 偶尔有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飘忽着,常常被孩子们捉进瓶子里,提在手里显摆、把玩。21. B22. 月球上是否存在水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这些水是怎么来的23.写作指导:作文材料中小羽在“推陈出新”但“被模仿”后,便“公开流程、制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审题难度不大。从材料中出现的“推陈出新”“假冒伪劣”“公之于众”“规范”“创新”“成为致富带头人”等信息中可以判断出,本题可以从“分享”“规范与发展”“合作共赢”“责任”“担当”“眼光与胸襟”这些范畴立意作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