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OPGW引下接续安装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OPGW引下接续安装技术规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OPGW 引下接续安装技术规范目次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一般规定45 OPGW 引下安装46 余缆安装57 接续盒安装88 安全与标识89 质量检查及验收10附录 A(资料性附录) OPGW 引入变电站杆塔安装方案建议12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落地余缆箱安装示意图17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验收项目质量检查流程19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变电站现场安装质量评定记录22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光缆熔接测试记录24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导引光缆安装记录26编制说明272OPGW 引下接续安装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网 OPGW 引下接续安装规范。明确了 OPG
2、W 线路引下接续、OPGW 终端引下接续、余缆安装、接续盒安装的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 OPGW 引下接续安装的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变电站及发电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45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665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DL/T 266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L/T 620交流电气装
3、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837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1378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防雷接地技术导则DL/T 5344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T 1069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导则DL/T 1059电力设备母线用热缩管DL/T 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OPGW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s光纤复合架空地线。273.2引下光缆 downward optical cable从杆塔耐张线夹顺应引下至余缆架段的OPGW光缆称为引下光缆。3.3绝缘引下紧
4、固件 clamping fastener分别由杆用紧固件与针式绝缘子、塔用紧固件与针式绝缘子、U卡紧固件与针式绝缘子组成,用于OPGW引下缆与杆塔体保持有效的绝缘间距。3.4导引光缆 guided optical cableOPGW终端引下后与非金属普通光缆接续,延伸至通信机房(或光纤交接箱),该非金属普通光缆, 称为导引光缆。3.5余缆架 coiled optical cable framework用于OPGW引下接续盘绕余缆的装置,由余缆盘、背架、紧固抱箍等组成。3.6线路绝缘引下 line insulation leading down为降低线路损耗、便于融冰,OPGW在线路杆塔引下光缆
5、的一种方式。该处OPGW引下缆采用绝缘紧固件引下,余缆架、接续盒采用与杆塔全绝缘,光缆在接续点电气上隔离。4 一般规定4.1 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现场安全施工措施和安装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4.2 施工单位应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分析现场危险点及控制措施。根据勘察结果,充分准备施工中所需的安全工器具和材料,确保施工作业质量和效率。4.3 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熟悉工程设计施工图,按设计施工图及产品技术说明书进行安装施工。4.4 施工单位进入现场, 施工前应按施工设计清单,核实现场到货的材料金具、配件、耗材的数量,并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
6、质量检验,发现金具、配件、耗材质量缺陷问题应及时向供货部门反应,要求及时补充,确保施工质量。4.5 施工前,应对安全工器具的外观(包括绝缘部分有无裂纹、老化、绝缘层脱落、严重伤痕, 固定连接部分有无松动、锈蚀、断裂等)检查,对其绝缘部分的外观有疑问时应进行绝缘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6 在施工作业全过程中,须防范踩压光缆,尤其是做好光缆重叠的交叉点及光缆与角铁接触点的施工防护措施。4.7 安装光缆引下线时,应轻拖放,严禁向下大力牵拉。4.8 引下缆的接地连接,宜采用铝包带和电力复合脂的安装工艺。防止线夹紧固时用力过大造成引下缆的应力损伤,且应保证引下缆接地牢固可靠。4.9 安装引下缆的绝缘紧固
7、件,应采用不小于10kV等级的绝缘子与镀锌抱箍组合紧固件,禁止使用橡胶线夹、橡胶垫与不锈钢带组合紧固件。4.10 绝缘引下缆应采用非金属绝缘材料制作的余缆盘,禁止采用扁钢、圆钢等铁磁材料制作的余缆盘,其目的是控制余缆匝间运行中的电磁感电势,防止电蚀匝间断股。4.11 引下缆接续安装工程,禁止使用不锈钢、铁丝、铜丝、尼龙扎带捆绑余留缆、导引缆和引下缆保护管;禁止使用不锈钢带替代抱箍用于余缆架紧固安装。4.12 接地线与隔离开关应采用铜铝接线鼻连接。4.13 非绝缘引下缆的安装宜采用导电复合脂涂抹线夹槽,降低引下缆的接触电阻。4.14 落地余缆箱安装方案中引下缆的绝缘应采用10kV绝缘热缩管工艺,
8、杆塔至余缆箱段的保护管应全程采用热镀锌钢管,且管口应采用高性能耐候硅胶配用套头做好防水密封,禁止使用橡皮泥材料封堵保护管;引下缆保护管及余缆箱体应可靠接地。4.15 非绝缘引下缆及接地环的安装应避免紧固线夹的应力过大造成引下缆损伤。引下缆宜使用铝包带顺缆绞丝方向缠绕处理后,再置于线夹内紧固。4.16 引下缆、接地线与杆塔体或接地点的连接,宜涂抹高性能耐候电力复合脂,降低连接点的接触电阻。4.17 引下缆绝缘紧固件、绝缘余缆架、隔离开关、接线鼻、绝缘热缩管、限压装置、电力复合脂、线夹等应选用有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4.18 引下缆、导引缆护管采用直径不小于50mm,壁厚不小于3.
9、5mm的热镀锌钢管,两端管口应进行毛刺打磨,保持光滑;埋入地下部分应进行防锈处理,宜涂刷沥青油或防锈漆。5 OPGW 引下安装5.1 OPGW 线路绝缘引下安装5.1.1 降损线路,引下缆与杆塔体的有效绝缘间距、引下缆安装方位应符合设计规定。5.1.2 融冰线路,引下缆与杆塔体的有效绝缘间距、引下缆及隔离开关安装方位应符合设计规定。5.1.3 引下缆安装时,应保证引下缆在两个紧固件之间顺直、平滑,适度拉紧,防止风摆。5.1.4 线路绝缘引下安装方案见表1及附录图C.1。5.2 OPGW 线路非绝缘引下安装5.2.1 引下缆与杆塔体的紧固件安装间距及引下缆安装方位应符合设计规定。5.2.2 紧固
10、件安装,应在紧固件的金属线夹槽内涂抹高性能的电力复合脂或采用铝包带顺应OPGW 缆绞丝方向盘绕后置入金属线夹内紧固。5.2.3 引下缆在弯曲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600mm。5.2.4 引下缆安装时,应保证引下缆在两个紧固件之间顺直、平滑,适度拉紧,防止风摆。5.1.5 线路非绝缘引下安装方案见附录图C.2。5.3 OPGW 站内构架引下安装5.3.1 站内杆塔终端耐张线夹处从上至下应采用绝缘引下紧固件安装,引下缆与杆塔体间距应不小于150mm,绝缘引下紧固件的安装间距见表1。引下缆不得扭绞,不得与杆塔体接触,引下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40倍的光缆直径。引下缆在进入余缆架前,防止引下缆内套管光纤应
11、力损伤。同时应保持光缆表面干净,避免水及污物进入OPGW光缆。5.3.2 在终端耐张线夹处顺应向下至第一级时应采用150mm350mm的绝缘加长紧固件安装限压装置,并与引下缆连接。5.3.3 在第二三级应采用绝缘加长紧固件与绝缘子组合安装引下缆。5.3.4 引下缆经过横梁平台处,根据现场杆塔实际情况选用绝缘卡式紧固件或绝缘加长紧固件安装,应保证引下光缆与杆塔绝缘间距不小于150mm。5.3.5 引下缆经过横梁平台后,应采用绝缘引下紧固件安装,绝缘引下紧固件安装间距参照表1。表1 引下紧固件安装间距输电线路电压等级(kV)351102203305007508001000安装间距(mm)15001
12、300120010005.3.6 站内OPGW引下的防雷、接地应符合设计规定。5.3.7 导引光缆敷设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5.3.8 OPGW站内杆塔引下安装方案见附录图A.1。6 余缆安装6.1 余缆架安装6.1.1 线路绝缘引下,应采用绝缘型余缆架,安装方位、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a) 绝缘型余缆架全线安装高度要统一。b) 引下缆进出接续盒应顺畅、圆滑,光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缆径的 40 倍。c) 引下缆应自然弯曲盘入余缆架,应采用铝包带缠绕捆绑余留缆,捆绑点不应少于 4 处;当采用余缆架配用的限缆栓时,选在光缆适度松紧处插入栓孔紧固余留缆。禁止使用不锈钢带、铁丝、尼龙扎带捆绑余留缆。6.1.2
13、 线路非绝缘引下,宜选用绝缘型余缆架(防止匝间电蚀断股),且在余缆进出余缆架两端的200300mm处,采用一根150mm2的铝绞线短接。如采用金属余缆架,盘架金属部分至少有一处设有接地点与杆塔体可靠连接。余留缆捆绑方式参照本规范6.1.1的 c)条。6.1.3 站内绝缘引下,为方便输变电开展绝缘监督工作,应采用绝缘型余缆架,配用 1000A/10kV户外单级隔离开关引下接地。a) 余缆架应采用镀锌抱箍安装在杆塔间隔内,牢固可靠。余缆架中心距地面高度 2300mm。安装水平度要求不大于 3mm,视觉感观良好。b) 接续盒应采用抗老化、防水密封性强的全金属专用 OPGW 帽式接续盒。安装时,圆弧形
14、金属外壳垂直朝上。接续盒安装在绝缘托板上,紧固牢靠。c) 接地隔离开关应采用 GWD9-10/1000 型户外单级隔离开关(亦称刀闸)。隔离开关的工作状态: 正常运行时,接地隔离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在进行站内外接地网接地电阻检测时断开隔离开关,检测完毕后将隔离开关闭合运行。隔离开关的试验周期、项目和要求应按照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执行。d) 根据现场引下缆方向,确定余缆架上接地隔离开关、接续盒、绝缘托板的安装方位。引下缆从余缆架左侧进入时,接地隔离开关安装在余缆架左侧背面,接续盒、绝缘托板安装在余缆架右侧上端; 引下缆从余缆架右侧进入时,接地隔离开关安装在余缆架右侧背面,接续盒
15、、绝缘托板安装在余缆架左侧上端。e) 余缆架上的余留缆和导引光缆盘绕应松紧适度、整齐有序,不得交叉和扭绞受力。应采用铝包带缠绕捆绑余留缆,捆绑点不应少于 4 处;当采用余缆架配用的限缆栓时,选在光缆适度松紧处插入栓孔紧固余留缆。禁止使用不锈钢带、铁丝、尼龙扎带捆绑余留缆。f) 余缆架安装方案见附录图 A.1、图 A.2、图 A.3、图 A.4、图 A.5。6.2 落地余缆箱安装6.2.1 落地余缆箱的箱体基础应符合设计规定。6.2.2 落地余缆箱的箱体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6.2.3 余缆进入余缆箱内盘绕的长度应不小于 8000mm。6.2.4 引下缆穿入保护管应采用热缩管绝缘工艺安装。
16、引下缆穿入保护管至余缆箱段,应采用10kV 直径 3040mm 热缩管绝缘。热缩管高出镀锌保护管管口 200mm。6.2.5 引下缆保护管应采用配套的套头,配用 704 型硅橡胶进行管口密封防水,保证管口密封封防水工艺达到 IPX-5 级。6.2.6 落地余缆箱安装方案见附录图 B.1、图 B.2。6.3 接地要求6.3.1 线路接地a) 融冰线路绝缘引下采用隔离开关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隔离开关上端应采用铜铝鼻子与铝包钢绞线连接,铝包钢绞线另一端应采用铝线夹与引下缆可靠连接;隔离开关下端应采用铜铝鼻子与铝包钢绞线连接,铝包钢绞线另一端应采用铝鼻子与杆塔体可靠连接接。b) 降损线路绝缘引下
17、,在引下光缆进出距余缆架 200300mm 处应用铝线夹与铝绞线进行短接, 防止匝间电蚀。c) 线路绝缘引下,在杆塔顶部引下缆处安装接地挂环,引下缆应按 10000mm12000mm 间距安装接地环,引下缆进入余缆架前 350500mm 应安装接地环。d) 线路非绝缘引下,在引下光缆进出距余缆架 200300mm 处用铝线夹与铝绞线进行短接,防止匝间电蚀。e) 线路非绝缘引下,余缆架接地应采用铝鼻子与铝绞线连接,铝包钢绞线另一端用铝鼻子与杆塔体可靠连接。6.3.2 站内接地本规范采用三点汇接接地方式。a) 引下缆接地(接地点 1)引下光缆在进入余缆架前 200400mm处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15
18、0mm2、芯线单根直径 2.253.15mm 的BLV 绝缘导线接地 。绝缘导线应采用铝线夹与引下缆可靠连接,绝缘导线另一端应采用铜铝鼻子连接在隔离开关上端。b) 余留缆接地(接地点 2)余留缆出余缆架后 200400mm处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150mm2、芯线单根直径 2.253.15mm 的 BLV 绝缘导线接地 。绝缘导线用铝线夹与余留缆可靠连接 ,绝缘导线另一端应采用铜铝鼻子连接在隔离开关上端。c) 接续盒接地(接地点 3)接续盒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150mm2、芯线单根直径 2.253.15mm 的 BLV 绝缘导线接地 。绝缘导线应采用铝鼻子与接续盒外壳可靠连接,绝缘导线另一端应采用铜
19、铝鼻子连接在隔离开关上端。d) 接地引下接地引下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150mm2、芯线单根直径 2.253.15mm的 BLV 绝缘导线接地 。绝缘导线另一端应采用铝鼻子与站内杆塔底部接地点可靠连接。接地引下线亦可采用截面不小于 150mm2的裸铝绞线、铝排、铜排、镀锌扁钢。e) 余缆箱箱体、余缆箱内金属接续盒及金属构件应与站内接地网可靠连接。f) 引下缆在保护管前250500mm处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0mm2、芯线单根直径2.253.15mm的BLV 绝缘导线接地 。绝缘 导线应采用铝线夹与引下缆可靠连接,绝缘导线另一端应采用铝鼻子与杆塔体就近接地。g) 接地挂环的安装接地挂环安装在引下缆进
20、入余缆架前 400550mm处,接地挂环的方向应根据现场情况方便装拆来确定。h) 五防接地锁桩的安装五防接地锁桩安装在引下缆杆塔底部,地网引出的扁钢上。应采用电焊,四边焊接牢固,当现场不具备电焊条件,应采用直径不小于 12mm 的工程热镀锌螺栓紧固在地网引出的扁钢上。安装完毕应加装五防锁具,防止误操作。7 接续盒安装7.1 线路绝缘引下使用光电分离接续盒时,应按照接续盒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接续盒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7.2 线路非绝缘引下使用金属帽式接续盒时,应按照接续盒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接续盒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7.3 站内引下缆使用金属帽式接续盒时,应按配用的余缆架产品使用
21、数明书安装,接续盒外壳应可靠接地。7.4 光纤熔接应符合 DL/T 1733 第 8.3 条的技术要求。7.5 盘纤、接续盒封装应符合 DL/T 1733 第 8.4 条的技术要求。gyu8 安全与标识8.1 施工安全措施8.1.1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应参照DL40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的相关条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8.1.2 施工前应做好安装工器具的检查,其性能、安全性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不符合安全
22、技术要求的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8.1.3 施工作业前应在OPGW引下缆耐张线夹处,采用专用接地器具,将OPGW引下缆与杆塔接地连接可靠,防止感应电伤人。8.1.4 杆塔上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在施工中遇有6级以上大风及雷暴雨、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施工作业。8.1.5 登杆塔前,应先检查登高工具和设施,如脚扣、升降板、安全带、梯子和脚钉、爬梯、防坠装置等是否完整牢靠,禁止携带器材登杆或在杆塔上移位。8.1.6 高处施工时,应使用有后备绳的双保险安全带和保护绳,安全带(绳)应挂在牢固的构架上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架或钢丝绳上,并应采用高挂低用的方式。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构架上。
23、8.1.7 高处施工应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固定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栓牢传递,严禁上下抛掷。8.1.8 工作间断或过夜时,作业段内的全部工作接地线必须保留;恢复作业前,必须检查接地线是否完整、可靠。8.1.9 施工结束后,现场作业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待全部作业人员(包括工具、材料)撤离杆塔后方可命令拆除线路上的工作接地线;工作接地线一经拆除,该线路即视为带电,严禁任何人再登杆塔进行任何工作。8.2 运行安全标识8.2.1 一般要求a) 站内余缆架、落地余缆箱设备标识牌应纳入变电设备统一管理。b) 标识牌规格及内容参照表 2。表 2 标识牌规格及内容序号
24、名称悬挂地点式样尺寸颜色内容光缆接续盒标识牌线路杆塔及站内接续盒处白底黑字电力光缆接续盒线路名称:光缆型号: 编号:投运时间:联系电话:1推荐120mm80mm2引下缆标识牌进出接续盒的引下缆推荐120mm80mm白底黑字线路名称: 编 号 : 型 号 : 本端:对端:3有电危险提示线路绝缘引下缆每隔 4000mm悬挂推荐300mm240mm白底红字有电危险!4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绝缘线路引下线路塔接续盒下方第一层平台四面推荐300mm240mm白底红字禁止攀登 高压危险!5隔离开关工作状态标识牌现场隔离开关下侧推荐300mm240mm白底红字禁止断开 高压危险!6变电站 OPGW 余缆架(箱)标
25、识牌按变电站变电设备统一管理9 质量检查及验收9.1 引下缆安装质量检查包括:9.1.1 引下光缆应顺直规范,每隔10001500mm安装一个绝缘加长紧固件,间隔要均匀。9.1.2 所有紧固件收口,支撑点必须在各自的投影线上,紧固件必须安装牢固。9.1.3 引下光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40倍的光缆直径,引下光缆保护管采用50mm热镀锌管,敷设弯曲半径应750mm。9.1.4 引下光缆应加装接地线,并可靠接地。9.2 余缆架(箱)安装质量检查包括:9.2.1 余缆架的外观检查应无机械损伤、安装应固定牢靠、安装高度宜为2300mm。其垂直度1.5mm/m、水平度2mm/m。9.2.2 余缆架(箱)上的
26、余缆盘绕应整齐有序,不得交叉和扭曲受力,捆绑应采用铝包带且不少于4处, 缠绕宽度不小于20mm,引下缆在接续盒处应预留10000mm。9.2.3 余缆架(箱)配用的隔离开关其机械结构及外观检查应机构完好,且无机械损伤。刀口接触拉力应为500N600N;绝缘电阻应500M。隔离开关上下端接线鼻子与连接线的拉脱力应250N。9.3 接续盒安装质量检查包括:9.3.1 线路接续盒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站内安装高度宜为2900mm。9.3.2 接续盒应安装固定可靠、无松动,防水密封措施良好。9.3.3 接续时,直接连通的同批光缆及OPGW与导引光缆光纤接续色谱、排序应一一对应并有详细完整的记录(见附
27、录G1、G2)。9.3.4 全程接续完成后,应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在远端监测应满足20dB/100公里(采用1550 窗口测试),各接续点的熔接损耗,光纤单点双向平均熔接损耗值应小于0.05dB。9.4 接地检查包括:9.4.1 接地线外观检查应无机械损伤,牢固且导通良好;9.4.2 绝缘引下地线电阻测试应500M。9.5 导引光缆安装质量检查包括:9.5.1 导引光缆应采用具有阻燃、防水功能的非金属光缆。9.5.2 由接续盒引下的导引光缆至电缆沟地埋部分应穿热镀锌钢管保护,其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直径的25倍,两端做防水封堵并密封良好。9.5.3 导引光缆在电缆沟内部分应穿子管保护并分段固
28、定,保护子管外径应35mm。敷设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9.5.4 导引光缆在两端及沟道转弯处应有明显标识标牌并准确、齐全,龙门架至站内电缆沟间的地埋光缆部分应加装指示标牌。9.5.5 导引光缆无外观机械应力损伤。9.5.6 导引光缆应采用非金属光缆(或ADSS)。如需接入保护设备时,应先在主控室通信光配架处熔接,再去保护室(屏); 应有A端B端ODF的光缆线路配盘图。9.6 OPGW引下接续安装工作完毕后,应按要求提交以下记录:验收项目质量检查流程(见附录 D)变电站现场安装质量评定记录(见附录E) 导引光缆安装记录 (见附录 F)光缆熔接质量评价记录(见附录 G)9.7 OPGW引下接续安装工
29、作完毕后,按要求提交以下资料: 光缆接续纤芯色谱图(OPGW 光缆-引入光缆-机房 ODF 架) 地埋及电缆沟等隐蔽工程部份图像资料附 录 A(资料性附录)OPGW 引入变电站杆塔安装方案图 A.1 变电站 OPGW 进站接地方式示意图图 A.2 变电站 OPGW 引下安装高度示意图(侧视图)A.3 变电站OPGW余缆架安装正面示意图图 A.4 变电站 OPGW 余缆架安装背面示意图附 录 B(资料性附录) 落地余缆箱安装示意图图 B.1 落地余缆箱安装示意图图 B.2 落地余缆箱光缆敷设示意图附 录 C(资料性附录) 线路引下接续安装方案图 C.1 线路绝缘引下接续安装示意图图C.2 线路非
30、绝缘引下接续安装示意图附 录 D(资料性附录) 验收项目质量检查流程验收项目质量检查流程第() 页 共()线路名称:设备编号:序号验收项目验收标准验收方式验收结论否决项验收人备注1引下缆检查1、引下光缆应顺直规范,每隔10001500mm安装一个加长紧固件,间隔要均匀。外观检查2、紧固件须安装牢固。外观检查3、引下光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40倍的光缆直径。外观检查4、引下光缆应加装接地线, 并可靠接地。外观检查余缆架1、缠入余缆架的余缆长度宜800010000mm,余缆盘绕应整齐有序,不得交叉和扭绞受力。禁止使用不锈钢带、铁丝、尼龙扎带捆绑余留缆。应采用铝包带缠绕捆绑余缆,缠绕铝包带宽度不小于20
31、mm,捆绑应不少于4处;当采用余缆架配用的限缆栓时,选在光缆适度松紧处插入栓孔紧固余留缆。外观检查22、余缆架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规定,余缆架中心距地面安装高度宜为2300mm。外观检查接续盒1、线路接续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外观检查32、站内接续盒安装应参照配用余缆架、落地余缆箱产品使用说明书,且应安装固定可靠、无松动,防水密封措施良好。查看记录表(续)序号验收项目验收标准验收方式验收结论否决项验收人备注3接续盒3、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在远端监测应满足20dB/100公里(采用1550窗口测试),各接续点的熔接损耗,光纤单点双向平均熔接损耗值应小于0.05dB。查看记录4导引光缆1、导引光
32、缆应采用具有阻燃、防水功能的非金属光缆。应符合设计规定。出厂说明书2、由接续盒引下的导引光缆至电缆沟地埋部分应穿热镀锌钢管保护,其弯曲半径不小于750mm,两端做防水封堵并密封良好。查看记录3、光缆在电缆沟内部分应穿子管保护并分段固定,保护子管外径应大于32mm。敷设方式符合设计规定。查看记录4、光缆在两端及沟道转弯处应有标识标牌,杆塔至站内电缆沟间的地埋光缆部分应加装标识牌、埋设标石,标识牌内容准确、齐全。查看记录5、光缆敷设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直径的25倍,并无机械损伤。外观检查5全程测试1、光缆施工完毕后应对线路进行双向全程测试(采用1550窗口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单向光路衰耗、光纤排序核
33、对等,衰耗应符合设计规定,测试完成后应有测试记录备查。查看记录2、光缆全程单向衰耗采用光时域反射仪进行测试(采用1550窗口测试),应同时提供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及事件表,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双向全程平均衰耗。衰耗应符合设计规定查看记录3、在ODF架上进行测试时,允许引入不大于0.5dB的插入损耗。查看记录表(续)序号验收项目验收标准验收方式验收结论否决项验收人备注6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应按照工程项目监理要求完善。导引光缆安装记录、OPGW光缆双向全程测试记录、光缆全程接续点单向衰耗测试记录、光缆全程接续点双向平均衰耗记录等。地埋及电缆沟等隐蔽工程部分图像资料。查看资料验收负责人:验收日期:附 录 E
34、(资料性附录)变电站现场安装质量评定记录变电站现场安装质量评定记录第() 页 共()变电站名称 现场开关编号 线路名称 年月日序号质检项目技术要求参考值实测值备注1引下光缆紧固件间距符合设计1-1.5m2引下光缆全程对杆塔最小间距150mm3接地线接地点连接符合设计规定连接牢固且导通良好铝线夹与引下缆、接地线连接电阻0.05接地线与隔离开关的连接鼻子采用铜铝鼻子、接触面涂抹电力复合脂接地线截面150mm24余缆架安装外观检查无机械损伤垂直度1.5mm/m水平度2mm/m余缆架中心距地面安装高度2300mm绝缘电阻500M5绝缘托板绝缘电阻(使用 2500kV 兆欧表)500M6隔离开关机械结构
35、及外观检查结构完好,无机械损伤接触拉力500N600N接线鼻子与连接线的拉脱力250N隔离开关接触电阻0.001绝缘电阻测试500M表(续)序号质检项目技术要求参考值实测值备注7余缆盘绕外观检查无机械损伤余缆盘绕松紧度适度余缆捆绑材料铝包带或限缆栓余缆捆绑松紧度及捆绑点数量牢固可靠,捆绑点不少于 4 处8光缆接续熔接衰耗0.05dB纤芯盘绕的弯曲度40mm纤芯固定可靠9接续盒外观检查无机械损伤接续盒进出口光缆紧固及端口密封牢固可靠接续盒壳体密封严实、可靠接续盒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紧固正确、垂直8mm 定位螺栓是否安装到位;壳体螺栓是否完好、拧紧拧紧到位10引下缆护管安装工艺是否符合本规范6.2.
36、4 和 6.2.5 条款符合直埋深度700mm管口防水封堵IPX-5弯曲半径750mm11导引缆护管直埋深度700mm管口防水封堵IPX-5弯曲半径750mm12接地连接接地点应符合设计规定符合表(续)序号质检项目技术要求参考值实测值备注12接地连接接地线夹材质铝质并沟线夹(3 个螺栓紧固)接地线夹连接工艺线夹内是否涂抹电力复合脂,接地引下缆是否缠绕铝包带13绝缘引下紧固件紧固螺栓需用 2 个螺母紧固拧紧14限压装置放电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符合紧固螺栓需用 2 个螺母紧固拧紧工作负责人:施工作业人:质检人:附 录 F(资料性附录) 导引光缆安装记录导引光缆安装记录第() 页 共()工程名称:线路
37、名称安装地点施工单位施工日期光缆型号及芯数生产厂家现场设备编号检验人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记录1设计光缆长度(m)2敷设光缆长度(m)3路由走向符合施工图设计4标识准确、齐全5敷设方式符合施工图设计6盘留长度及固定固定良好7地埋部分穿管保护情况符合施工图设计8穿管弯曲半径不小于 25 倍缆径9管口封堵密封良好10沟道(穿管)保护、固定情况符合施工图设计11建筑物内保护符合施工图设计12电缆桥架上的固定整齐、固定良好13机房内盘留整齐、固定良好14设计变更或变更设计执行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光缆走向示意图(详细画出走向,标出距离等参数,可另外附图)检验结论:备注:施工作业人:施工队负责人:监理:附
38、录 G(资料性附录) 光缆熔接测试记录表 G.1 线路光缆纤芯熔接损耗检测记录第() 页 共()线路名称:线路电压:杆塔编号:安装地点:A 向光缆型号: 接续盒型号:A 向光缆厂家:接续盒厂家接续盒安装方式:B 向光缆型号:B 向光缆厂:序号A 缆套管编序A 缆纤芯编序B 缆套管编序B 缆纤芯编序熔接损耗 (dB)纤芯类型备注套管编号套管颜色纤芯编号纤芯颜色套管编号套管颜色纤芯编号纤芯颜色评述作业时间:作业人员:检测人:审核人:施工队负责人:施工队技术负责人:监理:熔接机型号熔接机编号:表 G.2 变电站光缆成端熔接损耗检测记录第() 页 共()作业地点:检测时间:光缆现场编号:光缆厂家:光缆型号:光配现场编号:光配厂家:光配型号:熔接机型号熔接机编号:序号套管编序纤芯编序ODF 架熔接损耗(dB)纤芯类型备注套管编号套管颜色纤芯编号纤芯颜色子框编号盘位编号端口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