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249558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 “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 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 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 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 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创造出那千古 流传形象鲜明

2、的诗句;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 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 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 的,要是那样,就成了 “万应锭” 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 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 如吴均的答柳,阵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 名句,可是这里的“高

3、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 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 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 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 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 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 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

4、存在。敏 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 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 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 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 “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意蕴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在观看歌剧时打了一个喷嚏,喷嚏溅到了一位在交通部门任职的将 军头上,然后小说就陷入了循环往复的道歉之中。将军本来不以为然,小职员却害怕得 罪了将军而反复的道歉。且对将军本不放在心上的回答耿耿于怀,妄加揣测,自

5、以为是 的继续道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人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失态或者过失,不过分夸 大,亦不文过饰非,敢于消灭精神奴役。“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务 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切尔维亚科夫的身份是庶 务官,相当于一名小公务员,在官场属于最底层的人物。切尔维亚科夫在政府部门工作, 在溜须拍马的社会风气下更是不敢得罪上级官员。他打喷嚏溅到了一位将军,所以会毫 不顾惜自己的自尊而反复道歉。这启示我们: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地位的卑微而贬低自 己的尊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滚出去”,主人公因为这句话“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

6、碎了“,回到家中倒在长沙发上死了。 如此荒唐的死法令人忍俊不禁。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实现了讽刺效果,既让我们感到可笑, 也引发我们深思。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杀死了小公务员?答案就是当时的封建等级制 度,是不平等、不自由的社会。这启示我们:即便生活在不平等、不自由的空间中,人 应该超越现实去追求平等、自由、勇敢和心灵的纯洁,否则“没有活路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 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 *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7、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 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 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材料二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诛议阁 下: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 也3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 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成被其泽矣。天子用此,起介

8、甫于不可起之 中,引参大政,岂非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邪。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 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 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窃意门下之士,方日誉盛德而赞功业, 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 以取祸,不若坐而待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 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 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9、A.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 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B.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 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C.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 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D.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 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操,本文意为持有。与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中的“操”词义不同。B.材料一“终必不蒙见察”和“冀君

10、实或见恕”两句中都有“见”字,词义相同。C.所以,本文意为用来。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的“所以”词义不同。D.期年,本文意为一年。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的“期年”词义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种种指责,引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高屋建令瓦,意 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B.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政见不同,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委 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并坚持自己的政见。C.司马光充分认可王安石的个人能力和学识,并且支持皇帝对王安石的重用,但 他对王安石坚持变法可能产生的后果深感忧虑。D.司马光既不对王安石

11、歌功颂德,也不坐观成败,而是客观地指出社会各阶层对 变法的态度,并鲜明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2)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14 .清人刘熙载说:“半山(即王安石)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 大段,是何简贵! ”刘熙载评论王安石的文章“只下一二语”“简贵”,请结合材料一第一 段分析这一评价。【答案】10.C 11. B 12. B 13. (1)批驳错误言论,排斥奸佞小人,这不 是拒绝接受他人的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我本来预先知道它会这样

12、的。(2)意见屡有不合,对此,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14.第一句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 原因所在是政见不同,非常简洁。第二句王安石简炼地表明自己知司马光见解坚定, 不会轻易改变政治观点,因此只作简单答复,不再一一自辩。第三句笔锋一转,表示 还是会详细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希望予以谅解,表意清晰简洁。【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像这样的人,不仅是对您不忠,也是对朝廷不忠。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主张,推 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 “不唯不忠于介甫”和“亦不忠于朝廷”结构

13、一致,都是状语后置句,“于介甫”“于朝廷”都 是后置状语,与前面的谓语“不忠”不可断开,排除AD。“推而行之呻的“之”是代词,指代这个变法主张,作“推而行”的宾语,意思完整,宾语“之” 后断开;“及“,等到,后接时间名词“二三年”,意思是等到二三年之后,作下一句的时 间状语,独立成句,排除B。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操”,持有;从事。句意:(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 的缘故啊/乡邑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正在读书,准备应考。B. “词义相同”错误。见”,表被动,被;代指“我”,两者词义不同。句意:最终也一定 不会被您理解/希望

14、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C正确。“所以、用来;.的原因。句意:现在您用来教导我的/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 的原因。D.正确。句意: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一年之后。故选Bo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错误,两人表达观点都不委婉,都在文中直截了当地表明自 己的主张。如文(一)“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 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 为拒谏”和文(二)”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 如出一口“,两人都是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故选Bo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

15、能力。(1) “辟”,批驳;“难”,排斥;“怨诽之多”,定语后置句,“多怨诽”;“固二本来。 “数”,屡次;“违戾。不合;“向慕”,向往、敬慕;“移、改变。1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分析说理特色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刘熙载评价之语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分析这一评价。 刘熙载认为王安石可用“一二语”“扫却”他人“数大段”,极为“简贵”,这是说王安石的文 章言简意赅,反驳的时候针锋相对,虽行文简洁,但结构严谨,没有枝蔓。从第一段来看,这一段共三句话,第一句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意思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 实

16、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 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亮出了分歧的焦点 所在,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第二句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 报,不复一一自辨”意思是“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 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简洁的语言表明两层意思,一是司马光见解 坚定,并不肯轻易改变,所以“虽欲强聒”多讲几句,一定得不到见察;二是对于洋洋洒 洒三千余字的来信,只作简单答复,不再一一自辨。第三句“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 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意思是“后

17、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 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 后或许能谅解我吧”,话锋一转,表明自己的态度,语言简洁却表意清晰,确实简贵 参考译文:材料一: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 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 方法大多不同。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嗦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 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 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 这样做的理由,

18、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 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 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 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 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 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 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 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

19、巧辩的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 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材料二: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谏议阁 下:从前,跟您议论起朝廷的政事,意见屡有不合,对此,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 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私下观察您独享 天下的大名已经有三十多年,才能出众,学识丰富,难于起用,易于引退,远近的士人, 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说介甫不起用便罢了,一起用就会立即求得天下太平,黎民百姓 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天子因此起用您于不可起之中,任用您参与国

20、家大政,岂不是把希 望寄托在众人所厚望的您身上吗?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在朝廷的及来自各个地方的 士大夫,没有一个不责备您,就像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下至平民百姓、小吏差 役,也都窃窃私语,埋怨叹息,所有的人都把罪责推给您,不知道您可曾听到过这些议 论并且知道是什么原因吧?我私下认为您的门下之士,正在天天称誉您的盛德,赞颂您 的功业,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通报给您。而不是您的门下之士就都说:“他正受到 君王的信任而专断朝政,不要触犯他而自取其祸,不如坐着等待,不出二三年,他将自 己遭到失败。”像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 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

21、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 像我就跟门下之士和非门下之士的态度不同,有愧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只求目 前免于您的谴责、愤怒,而不向您一一陈述自己的恳诚。(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用“昔闻”为“今上”蓄势。B.诗的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实在地描写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 伟壮丽的形象。C. “老病有孤舟”诗人

22、既老”且“病”,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 感。D.本诗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身世之悲、国家之忧形成开阔 宏伟的意境。16 .有人评论杜甫登岳阳楼“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答案】15. B 16.“虽悲伤、沉郁”体现在颈联和尾联,颈联表现自己举目无亲 的孤苦,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的凄凉,尾联对自己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悲伤。 “不消沉、不压抑”体现在颔联和尾联,颔联描写了江山的壮阔、浩瀚无边,尾联反映 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具有博大的胸襟,这些都不会令人觉得消沉压抑。【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23、。B,实在地描写了“错误,颔联有夸张和想象,应是虚实结合。故选B。1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虽悲伤、沉郁”体现在颈联和尾联。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 己的处境。“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 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从诗人来说,从洞 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具体指的是当时吐 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 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 危急,

24、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凭轩涕泗流”一句中, 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 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的精神痛苦。“不消沉、不压抑”体现在颔联和尾联。颔联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 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 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 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尾联反映了诗人关心民 生疾苦,具有博大的胸襟。五、情景默写17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

25、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志后文中描写第一个发言的弟子动 作的语句是“,也表明该弟子不甚谦逊的态度和直接坦率的性格。曾皙 在阐述自己的志向之前说“”表示与其他三人的志向不同。(2)谏太宗十思疏开篇连用三个排比句,对仗工整,比喻精切,也兼具“以宾显主” 的技巧,写木高固本和流远浚源是为了申明“, (3)苏轼西江月中“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用“孤光”指月光,张孝祥念 奴娇过洞庭中“,”两句与之相类似。【答案】 (子路)率尔而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率尔”“撰”“德“肝肺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6、。六、简答题组阅读材料,完成小题。红楼梦中宁荣二府是戏剧舞台,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是演员,前五回就是序曲, 层层铺垫,即使第六回我们只不过借的是刘姥姥的眼睛,从一个侧面有了一瞥的印象, 而第七回才是宁荣二府的真正生活开始了。镜头由远及近,由偏至正,对准了这个()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近距离生活,进入了他们饮酒作诗,琴棋书画,尔拜我访和家长 里短之中。作者着墨如泼,极力陈设烘托和铺垫,犹如帷幕徐开。涉及人物多却思路清 晰,包含信息大但()。仅仅是第七回我们就能解读到如此之多的表面和背后的故事,真叫人叹服作者()的文学才华!周汝昌有一句话很有道理:“第七回看似一派闲文,实则是耐心结撰,处处有用意,笔笔

27、设伏线,全为后文铺下大小巨细脉络”, “读不懂第七回,莫看石头记”。可是真的读懂第七回,却又谈何容易。第七回以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相互映 射,对比衬托出人物形象的个性,以及隐含的深刻内涵,作了一次全方位的或近或远 的拍摄,来透视贾府的整体现实与状况,深入描写贾府的日常生活。18 .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 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 .请赏析画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效果。【答案】18.钟鸣鼎食(锦衣玉食)有条不紊(井井有条、井然有序)无与伦比(超群绝伦、出类拔萃)19.第七回以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相互映射,

28、对比衬托出人物形象的个性,以及揭示出隐含的深刻内涵。作者作了一次全方位的或 近或远的拍摄。20.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宁荣二府比喻为戏剧舞台,把贾府几百号人比喻为演员,把前五回比喻为序曲。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红楼梦像戏剧一样精彩,具有引人入胜的特点。【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原文“层层铺垫,即使第六回我们只不过借的是刘姥姥的眼睛,从一个侧 面有了一瞥的印象,而第七回才是宁荣二府的真正生活开始了“可知,此处是说宁荣二 府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故可填“钟鸣鼎食(锦衣玉食)工“钟鸣鼎食”的意思是击钟列鼎 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锦衣玉食”的意思是精美的衣着和饮食。形容豪华奢

29、侈的 生活。第二空,结合原文“作者着墨如泼,极力陈设烘托和铺垫,犹如帷幕徐开。涉及人物多 却思路清晰,包含信息大但”可知,此处是说作者写作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故可 填“有条不紊(井井有条、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 丝毫不乱。“井井有条”的意思是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井然有序”的意思是指整整齐 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第三空,结合原文“仅仅是第七回我们就能解读到如此之多的表面和背后的故事,真叫 人叹服作者的文学才华”可知,此处是说作者的才华出众。故可填“无与伦比(超群 绝伦、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 的东西。“超群绝伦”

30、的意思是超出众人,同辈中无人可比。出类拔萃”的意思是比喻聚 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同类之上。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出众。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结合原文以及隐含的深刻内涵”可知,“隐含的深刻内涵”缺少谓语,故可改为“揭 示出隐含的深刻内涵”结合原文“作了一次全方位的或近或远的拍摄”可知,“作了”前面缺少主语,故可改为 “作者作了一次全方位的或近或远的拍摄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结合原文“红楼梦中宁荣二府是戏剧舞台,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是演员,前五回就 是序曲“可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宁荣二府比喻为戏剧舞台,把贾府几百号人比喻 为演员,把前五回比喻为序

31、曲。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红楼梦像戏剧一样精彩,具有引 人入胜的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通报批评经学生举报,现已查明,17级经济管理学院张某某同学,在本月17号期末考试公 共课期间,借故去洗手间离开自己的考场,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隔壁考场,在教室后排 来回踱步,光明正大、不紧不慢地看了几个考生的考卷。因隔壁考场的监考老师不认识这位张某某同学,误以为是学校组织巡考的,还频频 点头微笑致意,张某某还假装提醒监考老师注意考场纪律。该行为严重挑衅校纪校规,理应开除学籍,但念在初犯,谨记大过一次,下不为例! 湖南工商管理学院 2017年3月20日21 .从信息的语言表述来看,这条信息是否可信?请做出判断

32、并说明理由。22 .假如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查证,还可以从哪方面入手?【答案】21 .作为一则通报批评,语言应该简洁严肃,以叙写事实、分析评论、通报处 理决定为主。但在这则信息中,应作“2017级”处写作“17级”,语言很不规范。“但 念在初犯”“下不为例”“频频点头微笑致意等措辞毫无必要。还有“大摇大摆”“光明正 大”这些不应该出现在此类文体中的描述性语句。另外,3月17日举行期末考试并不 多见,语言表述也不通顺。比较可疑,从信息中的这些细节来看,这条信息的可信度很 低。 22.可以核查湖南工商管理学院的相关信息,比如这个学校是否存在,如果存 在,应该可以从学校教务部门了解到该事件的具体情况。

33、【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通报批评实际上是由“通报”与“批评”两个概念复合而成的。“通报”是指上级机关将有关 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下级机关或本机关内部职工。而“批评”是指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 意见,目的是希望对方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作为一则通报批评,语言应该简洁严肃, 以叙写事实、分析评论、通报处理决定为主。结合原文“17级”可知,语言很不规范,应写作“2017级”;结合原文“还频频点头微笑致意”“但念在初犯下不为例”可知,措辞不简洁,毫无必 要。结合原文“然后大摇大摆的走进隔壁考场光明正大”可知,通报批评应以叙写事实、 分析评论、通报处理决定为主,这些描述性语句不应该出现在

34、此类文体中。结合原文“在本月17号期末考试”可知,3月17日举行期末考试并不多见,语言表述也 不通顺。综上所述,从信息中的这些细节来看,这条信息的可信度很低。2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结合原文落款“湖南工商管理学院”可知,可以核查湖南工商管理学院的相关信息,比如 是否有这个学校,如果有这个学校,作为“通报批评”这样的事件,应该可以从学校教务 部门了解到具体的情况。七、材料作文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地名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承载着我们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名字留下 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个名字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名字有着特殊的来历这些 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

35、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 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 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 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 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 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 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 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 征。“

36、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 “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 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 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 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 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 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 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

37、人的叹息,想起 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 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 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 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落木”比“木叶”显得空阔,连 “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 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

38、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 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 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选自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有修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概念上说,木叶,也就是树叶,这是不需要多加说明,可是在古代的诗歌中, 很少看见用树叶,这就说明二者有不同之处,诗歌语言不能单凭借概念。都值得我们寻访和探究。请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你对地名文化的了解,写一篇文章,或叙述家乡地名文化 在你生命中留下的印记,或剖析家乡地名文化现象,表达自己对家乡地名文化价值

39、的思 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 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首先指出地名的意义: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同时,举例列举了其能承载的 内容,借此创设情境,来启发考生思考。材料的最后一句,则告诉考生,这些地名所代 表的地方,之所以值得探访,恰在于其上面承载着记忆、历史、文化。实际上,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一个地名 之所以能吸引我们,勾起我们去寻访和探究的愿望,是因为这个地方或承载着丰富的记 忆、情感、

40、历史,或与某个人、某个故事相关联,或它的名字有着特殊的来历,总而言 之,它对探访者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在引导语里面,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和对地名文化的了解,写一篇文章,”表达 自己对家乡地名文化价值的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要以自己的家乡的地名为写作对象, 从文化层面上思考家乡的地名文化,写出深度、广度。另外,“或叙述家乡地名文化”“或 剖析家乡地名文化现象”则提醒考生,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写作时,如果写成记叙文,最好选择家乡的一个具体地名,这样可以方便以其为依托来 展开叙事,比如选择的地名是“黄鹤楼”,则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写自己小时候只是把它 当作一座巍峨的建筑,后来认识到李白

41、等先贤曾经在此留下笔墨风流,而今再次登临意 识到这既是一个空间坐标,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坐标。通过叙述自己在登临过程中对其 认识的深化,来表达自己对这一地名文化价值的思考。如果写成议论文,那么最好把视野打开,从整体上观照家乡的地名文化,例如,从历史 文化的角度,或者从革命文化的角度,选择一批地名来进行整体分析。然后,可以分析 其地名文化与当代人生活的互动关系。比如,我们选择黄鹤楼、鹦鹉洲等承载着历史文 化的地名来进行分析的话,可以指出:这些地名承载的文化哺育、滋养、影响着当代人 的生活;当代人的继承传统、奋发有为的精神也让这些地方洋溢出新的时代气息。接下 来,可以进一步指出如何保护、利用地名文化

42、这个资源,来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服务。立意:1 .登临黄鹤楼,遥想千年事。2 .那一个个地名,载一段段记忆。3 .地名凝聚历史,影响当今文化。B. “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后人写诗文用“木 叶”,不仅准确传达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C. “落叶何翩翩”“雨中黄叶树”两句诗中的叶子形象,在颜色上和触觉上都与木叶有 差别,所以这两句诗营造的意境也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不同。D. “木叶”与“落叶”虽一字之差,但其内涵相去甚远。虽然“树”与“木”在原有的含义 方面极为相似,但延伸至艺术领域,二者差别十分明显。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43、的一项是()A.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中的“落木”,无疑是从屈 原九歌中的“木叶”意象发展来的。B.在古诗中诗人不用“树叶”和“落叶”作为意象,因为其形象一般,会使得诗歌语言 不够精妙,可见差一点就会差很多了。C.无论“木叶”还是“落叶”,从诗歌暗示性的角度来讲,其含义都是相通的,但这不 代表两个意象可以互相转换。D.屈原将“木叶”形象赋予了湘夫人,杜甫将“落木”气质赋予了秋天,这样的选择取 决于诗人对诗歌艺术特征的精准把握。3 .下面对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暗示性所传达的形象和色彩同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语言文 字传递出不

44、同的信息,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理解也不相同。B.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足以说明“叶”的缠绵,根据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这不仅 是叶的缠绵,还是诗人自己的缠绵和不舍。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疏影”指梅花枝干的形态,“暗香浮动”指 梅花散发的清香时而飘来,暗示梅花的清新雅致。D.古典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木、叶如此,其它意象也如此。因此 透过诗歌语言暗示性能掌握诗歌语言的密码。4 .说木叶以丰富的疑问句来推进文本的思考,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中疑问句如何 推动文章脉络的发展。5 .林庚先生是一位诗人,他擅长在作品中运用“诗化的语言”,请结合选文第段简要 分析“诗化的语言”特

45、点。【答案】1. C 2. B 3. D 4.第二段的第一个问句“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承上启下,承接上段“不得不先来分析木字,启发读者对“木”字使用场合的思考,把文章言说的中心锁定在“木”字的分析上;接着在说明自屈原之后诗人们选用“木”意象不是偶然的情况,推出第二个疑问“这里 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推动读者进一步思考,在比较高树与“高木”中理解“木”意象 的内涵,进而段落的意脉也更进一层;最后推出“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这个疑问句,引发读者在思 考中比较,得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疑问句的推动,让读者在逐 层推进中接近作者的观点。 5

46、.语言形象、生动。如描写树叶落下,作者想象到“仿 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再如“木”与“叶”的统一,作者比喻为“一个 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引用诗句,增加文化韵味。如引用曹植美女篇、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等诗 句。句式灵活,整散结合。既使用了整句“它不同于也不同于”,节奏朗朗上口, 也使用不规则的散句,灵动活泼;还使用了“碧绿柔软”“窸窣飘零”等整齐的四字词语形 成对比。【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在颜色上和触觉上都与木叶有差别”错误。依据原文“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 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可知雨中黄叶树在颜色上与木叶相同,但却没有干

47、燥之感。 故选C。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在古诗中诗人不用树叶和落叶作为意象,错误。第一段小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 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可知选项过于绝对。 故选B。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因此透过诗歌语言暗示性能掌握诗歌语言的密码”错误。依据原文“从概念上说,木 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 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可知虽然意象具有相对的稳定意义,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诗 人注入的感情以及其中暗含的旨趣和情调,但还不能说掌握了诗歌意象语言的密码,因 为世界不是一

48、成不变的,诗的世界也是变化的。故选Do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二段的第一个问句“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承上启下,承接 上段“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先来分析木字,启发读者对“木”字使用场合的思考,“也就是 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 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把文章言说的中心锁定在“木”字的分析上;接着“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 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在说明自屈原之后诗人们选用“木” 意象不是偶然的情况,推出第二个疑问“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