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实验必考题.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6245612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DF 页数:86 大小:1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实验必考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实验必考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实验必考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实验必考题.pdf(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 2021学年苏州市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实验必考题1.(2019-金乡县校级模拟)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凸透镜正对这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是 cm。(2)在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中,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位于,这样做的目的是 O在 放 大 镜、照 相 机 和 投 影 仪 中,成 像 情 况 与 此 类 似 的是 O 第 5 次实验光屏(选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 次数据是编造的。在 第 1 次实验过程中,小明向小丽借来一副眼镜,并将其放在物体

2、和凸透镜之间,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此时小明把物体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发 现 光 屏 上 又 成 清 晰 的 像,说 明 这 眼 镜 的 镜 片 是透镜,小 丽 视 力 的 缺 陷 是(选填“近视”或“远视”)。(4)下列是小明实验过程中一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发现无论怎样移动三者位置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可能是凸透镜选择的焦距太小了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C.实验时有个小飞虫停在凸透镜表面,则光屏上所成实像将被遮挡一部分D.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像大小没有变化

3、但是变暗一些2.(2019秋-常熟市期末)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山|叫|川|川|叩 叫|叩 1|甲|川|叫|甲|叫|川|0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1)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2)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 的 成 像 原 理 与(选 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 同。此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选 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当 蜡 烛 燃 烧 一 段 时 间 后 会 变 短,烛 焰 的 像 会 往偏离光屏中心。(3)若将蜡烛向左

4、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向 移动,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些。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选 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4)若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较之原来(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2019秋 常熟市期末)小明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记录的数据画成了图象如图所

5、示。则由此可知:该盐水的凝固点为 o在 10m i n20m i n时间内,盐水(选 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盐水浓度03%9%15%凝固点(C)0-2-6-11盐水浓度21%27%33%36%凝固点(C)-18-2-0.40(2)小明继续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从0 开始增大时,其凝固点;小明由表格数据判断:当浓度为21%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其 值 为-18C.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选 填“准确”或“不准确”)。(3)通过实验探究,小明联想到: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

6、温 在 0左右时,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盐,从而(选 填“提 高”或“降低”)冰雪的熔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工人的撒盐量对应的盐水浓度,接近于表乙中各浓度值的哪一个最为合适?0 10 20 30,温度化5 T4 kd3 K2卜4.(2019秋 常熟市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的左侧垫高,使之成为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木板的右端安装一块挡板,挡板上粘有橡皮泥。现将一辆小车从图示位置(小车左边缘与木板上端齐平)自由释放,小车下滑到挡板处停止运动。测得小车的运动时间为t;测得小车的长度为S i,木板的长度为S2.问:(1)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

7、到的测量工具除了秒表,还有 o 通过上述测量,可以测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用题中字母来表示);(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O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些;(3)下图中可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5.(2019秋 常 熟 市 期 末)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接缝ON翻折。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 15 752 3 0 6 0 3 4 5 4 5(1)如图所示,让入射光线A 0沿 纸

8、 板E射向镜面,要使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0 B,硬纸板的放置该满足哪两个条件:;O(2)为了探究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改变 多次实验。一次实验过程中,选择入射角分 别 为1 5 ,3 0 ,4 5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OE N F6.(2 0 1 9秋-常 熟 市 期 末)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几个实验:(1)甲同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乙同学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的

9、结论是:O(2)丙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以下活动中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0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D.在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通速度关系的时候,要确保温度表面积等因素相同(3)小组成员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他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

10、要什么物质做媒介。为验证猜想,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随着不断向外抽 气,发现所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 是正确的。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与假设B.分析与论证C.实验研究D.提出问题你认为上述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0 (填字母序号)7.(2 0 1 9秋 苏州期末)小明的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观察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同。6(D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 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 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请 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

11、镜 过 程 中,光 斑 越 大 越 暗 的 现 象,可 判 断 猜 想1是的。验 证 猜 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半透明纸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0 为 验 证 猜 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O(2)实验小组对成像情况作进一步探究,固定烛焰、纸筒和半透明纸,位置如图甲所示:如图丙,在纸筒底部开孔:在中心开一个小孔,半透明纸上观察到一个像;若开四个相同小孔,则半透明纸上观察到 个。若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恰能在半透明纸看到一个清

12、晰的像,则此像是(放大/缩小)的倒立的实像。8.(2019秋 苏州期末)小 华 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1)小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了一个跳棋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个跳棋B,选 择 跳 棋A和B的要求是,这是为了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 关系。在寻找跳 棋A的像位置时,眼 睛 应 该 在 跳 棋 (A/B)这一侧观察。小华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后面的跳棋B,都不能 使 之 与 跳 棋A的 像 完 全 重 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O(2)实验过程中,当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时,她发现跳棋A的像(向左/向右/不)移动;如果将玻璃板绕左侧竖直边在水平桌面上逆时针转动,发现转动时跳

13、棋的像相对原来的位置(向左/向右/不)移动。(3)如图乙所示,小华又把模型“U ”面对玻璃板放置。竖放、向右侧倒放、向左侧倒放向右倾斜放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2 019秋-苏 州 期 末)小 明 实 验 小 组 利 用 小 车、秒表和带有 刻 度 尺 的 斜 面”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某次滑行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和对应时间的情形如 图 所 示,时 间 的 格 式 是:“时:分:秒”。(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AB段BC段AC段路程S 1=_cms2=58.0cms3=9 0.0cm时间ti=3st2 _st3=5s(2)小 车 在AC

14、段的平均速度是 m/s,AB段小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等 于/小 于)AC段的平均速度。(3)当 斜 面 坡 度 增 大 时,小 车 在B C段的平均速度将(变大/变小/不变)。10.(2016-高港区一模)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冰水混合物/盐冰水/混 合 物乙(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2)从 图 象

15、 中 得 到 晶 体 的 液 态 物 质 在 凝 固 时 的 温 度将 o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盐 水 的 凝 固 点 为C.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填“高”或 低”)。(4)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一种缩短盐水凝固时间的方法:。(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11.(2 017-滨湖区一模)如图所示,小 明 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发现气泡运动得较快,测量时间的误差较大。如

16、何使气泡运动得慢一些?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猜想二: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坡角Na有关于是小明课后找了几位同学一起探究“气泡运动的快慢与气泡的大小、坡角有什么关系”。得 到 的 数 据 如 下(玻璃管内 径8 m m,气泡通过路程为8 0cm,玻璃管内液体为水):表一表二表三气 坡 时 间 速气 坡 时 间 速气 坡 时 间 速泡缶/度/角 /s泡 缶 /s度/角泡 缶 /s度/角大 cm,大 cm,大 cm,小 s-1小 s-1小 s-11 cm2 cm4cm实 1 15 14.8 5.4 实 6 15 22.4 3.5 实 1 15 1

17、8.2 4.4验。0 1 验。7 6 验 1 0 02 30 13.1 6.1 7 30 14.8 5.3 1 30 13.4 5.9号 号 号 0 1 4 9 2 0 73 45 14.7 5.4 8 45 12.1 6.5 1 45 12.5 6.4 0 4 6 8 3 0 04 60 17.7 4.5 9 60 13.7 5.8 1 60 13.5 5.9 0 2 7 1 4 0 35 90 32.4 2.4 1 90 19.9 4.0 1 90 19.1 4.1 0 7 0 5 1 5 0 9(1)实验中,小明将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高,如图甲所示。为了完成实验,

18、他还需要的器材有刻度尺、秒表、滴管、棉线和 O(2)计 时 的 起 点“0”刻度线没有设定在玻璃管的底端,原因是 O(3)分 析 表 一(或 表 二、表 三)的 数 据,可以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坡角的变化关系是:O(4)分析表中第(填表中实验序号)次实验数据可知,气泡运动的快慢与气泡的大小有关。在分析过程中,小 明 他 们 运 用 的 科 学 方 法 是(选 填“类比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5)要使气泡运动得慢一些,小明他们选择的气泡大小为2 cm,坡角大小应为(选填“5 ”、“45 ”或“9 0 ”);请你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还可能与 有关。12.(2 019秋-张 家 港 市

19、期 末)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前首先在光具座上正确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约在凸透 镜 的 上;图1图2(2)如 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成的是(正立/倒立)的像,蜡 烛 燃 烧 一 段 时 间 后,烛 焰 的 像 将 位 于 光 屏 中 心 的方。(3)若将凸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物体遮住(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A.像也只剩一半B.不可能成像C.仍能成像,只是变暗一些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4)在 保 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

20、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放大/缩小等大)的像;(5)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 图2所示,则 该 透 镜 焦 距f(/=)L,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 置A、B之 间 的 距 离s=L。-2 L(用Lo、L表示)。故答案为:(1)主光轴;(2)倒立;上;(3)C;(4)缩小;(5);L0-2 Lo13.(2 019秋-张 家 港 市 期 末)如 图 甲 小 明、小红两名同学分 别 探 究“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安装的器材有:烧杯和水酒精灯铁杆A和 温 度 计(含

21、纸 盖)铁 圈B和石棉网。安装过程中合理的顺序是 (填序号)。(2)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由于视线不水平(如图甲)造成读数不准确,这 样 使 读 数 值 比 实 际 值 偏 大。(3)如图甲中,同学在读数时发现P点有刚刚形成的水滴,此 小 水 滴 形 成 过 程 的 物 态 变 化 名 称 是 液 化。(4)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使水沸腾小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许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小明水的初温较高 小明水的质量较小。(5)实 验 计 时 第7min,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如图丙所示情景,这位同学是 小红(选填“小明

22、”或“小红”)。(6)通过学习,小红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鸡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调为小火(选 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故答案为:(1);(2)大;(3)液化;(4)小明水的初温较高;小明水的质量较小;(5)小红;(6)调为小火。14.(2 019秋 张家港市期末)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甲(1)将玻璃板 竖直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 N。(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 棋 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棋 子A的 像 重合。(3)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物像的大小的关系。(4)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

23、画圆,测 量A的右端到MM的 距 离IA=4.30cm;测 量B的左端到N N 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其 值 为lB=4.00 cmo次数 12345IA/cm 4.30 5.70 7.10 8.8 0 9.9 0lB/cm/5.40 6.8 0 8.50 9.60(5)比 较IB和IA,发 现IB总 是 小 于L.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MM对 齐(LB应 测 量B的 左 端 到MM的距离)。(6)小刚小组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格纸进行实验,好处是便 于 探 究 像 和 物 与 平 面 镜 的 位 置 关 系;小刚如图丙所示,将棋子放在A处,并

24、在B处观察,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 b(“a”、“b”、c”或 d”)处。故答案为:(1)竖直;(2)棋 子A的像;(3)物像的大小;(4)4.00;(5)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MM,对 齐(LB应测 量B的 左 端 到MM的距离);(6)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bo15.(2018秋太仓市期末)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 a 0 15 30 45 60反射角 B 0 15 30 45 60折射角 Y 0 11 22.1 35.4 40.

25、9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 折 射 角 小于(选填“大 于 等 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零 度。故答案为: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零。16.(2018秋太仓市期末)小 明 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 表 的 显 示:(1)该 实 验 是 根 据 公 式7=且进 行 测 量 的。t -(2)实 验 中 为 了 方 便 计

26、时,应 使 斜 面 坡 度 较 小(填“大、小”)。(3)请 根 据 图 中 所 给 信 息 回 答:SAC=10 cm,vAC=0.03m/so(4)实 验 前 必 须 学 会 熟 练 使 用 电 子 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点 后 才 开 始 计 时,则 会 使 所 测AC段 的 平 均 速 度VAC偏_太(填“大、小”)。1 5:3 5:2 0故 答 案 为:(1)v=旦;(2)小;(3)10;0.03;(4)大。t17.(2 018秋-太 仓 市 期 末)在 探 究“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的实 验 中。(1)为 了 粗 测 凸 透 镜 的 焦 距,小 红 上 午 上 课 前,将 凸

27、 透 镜与 水 平 地 面 平 行 放 置,让 太 阳 光 照 射 到 凸 透 镜 上,调节凸透 镜 到 地 面 的 距 离,直 至 地 面 上 出 现 一 个 最 小 的 亮 点,小红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小强却说,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 理 由 是 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2)小红改变方案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 该 凸 透 镜 的 焦 距 为10.0 cm。T|IIIIIIIII(111111111|l l l l|l l l l|II111H II11111|111111 lll|llll|I

28、IIOc m 10 20 30 40 50(3)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投 影 仪;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漫反射。(4)小红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 出 现 的 原 因 应 该 是 蜡 烛 放 在 焦 点 处O(5)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 人 眼 应 该 在 图 中B(选 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6)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

29、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近 视 眼 镜 的 镜 片 为 凹(选 填“凹”或“凸”)透镜。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光屏远离透镜(以透镜为参照物)。(7)小红利用该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戊所示。在 纸 筒M的一端嵌上这个凸透镜,纸 筒N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把 纸 筒N套 入M中,并能前后滑动。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调节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在薄膜上可以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为了薄膜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 拉

30、长(填“拉长”或“缩短”)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1)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2)10.0;(3)放大;投影仪;漫;(4)蜡烛放在焦点处;(5)B;(6)凹;光屏远离透镜;(7)拉长。18.(2 018秋-太仓市期末)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 水 的 沸 腾“实验。从9 0开始,每 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实验数据如表。时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mi n温度 9 0.0 9 4.2 9 8.4 9 8.8 9 9.0 9 9.0 9 9.0 9 9.0 9 9.0/(1)图甲中,读取温度计示

31、数方法正确的是(A/B/C),杯 中 气 泡 表 示 水 正 在 沸腾时的情景(正在/还没)。(2)t=2.O m i n时,温 度 计 示 数 如 图 乙 所 示,读数是9 7 o(3)沸腾时,继续加热,水 吸收(吸收/不吸收)热量,水温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继续升高)。(4)利用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根 据 所 画 图 线 分 析,实 验 测 得 水 的 沸 点 为9 9.0 .由此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低于(选填“高于”、“等于”或“低 于”)1个标准大气压。(5)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 目 的 是 减 少 热 量 散 失。故答案为:(1

32、)B;能;(2)9 7;(3)吸收;保持不变;如上图;9 9.0;低 于;(5)减少热量散失。19.(2 018秋 常熟市期末)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 0方向入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1010230303505047070(1)为了在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白 色 纸 板 应 与 平 面 镜 并 保 持 硬纸 板A,B两 部 分 在 在一个平面内;(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4次实验后,最后纸板上留下了 8条光线,难以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相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请你给小明提个建议:实验时给 对 应 的 入 射 光

33、 线 和 反 射 光 线 编 号。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后,小明顺利测得数据,将其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能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 射 角 等 于 入 射 角;(3)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 到0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不能(选 填“能”或“不能”)在 纸 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 仍在(选 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垂直;在一个平面内;(2)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不能;仍在。2 0.(2 018秋-常 熟 市 期 末)在 做“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

34、内径约为0.8 cm,长 为100cm的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1)小明没有将实验中的起始点0点选在管子的最底端处,这是因为在开始的一小段距离里气泡作 变速 直线运动0此 过 程 中 若 以 气 泡 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运动(选 填“运动”或“静 止”)的。80cm60cm40cm20cm0cm甲(2)小明将实验所侧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 图象。(选 填“正比”或“反 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大小为 0.08 m/s o(3)假设实验中气泡运动得越来越快,则 其 s-t 图象形状 可 能 正

35、确 的 是 C O故答案为:(1)变速;运动;(2)正比;0.08;(3)Co2 1.(2 018秋-常 熟 市 期 末)如图甲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A的两侧,调节它们的位置,直至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请完成下列问题:FoHOml3mo40 50 60 70 80 90 cm甲(1)在甲图中的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放大(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 投影仪(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使

36、蜡烛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多次实验后,画出凸透镜A成像中物距和像距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凸透 镜A的 焦 距 为10 cm;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进 行 的 操 作 是D;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蜡烛和透镜位置:若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B,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变 暗(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若将凸透镜A换成镜面直径相同、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C,再次实验,则需将屏向 向左(选 填“

37、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变小(选 填“变大”或“变小”)了;(4)用LED灯 做 成 字 母“F”替代蜡烛来进行实验,除了亮度和清洁的因素之外,你认为这样改进后最主要的一个好 处 是 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O故答案为:(1)放 大;投影仪;(2)10;D;(3)变暗;向左;变小;(4)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2 2.(2 017秋 高新区期末)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1)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或水中传播的路径,可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并在水中滴几点牛奶,其中利用的物理原理 是 漫反射。(2)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提醒大家不要将激光束射向人眼,激光会对眼

38、睛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失明!这个提醒说明光 具 有 能量。(3)在实验中,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 图a所示。小明同学想若让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折射角是否还是小于入射角?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图示实验a与b,说 明 光 路 具 有 可 逆 性。(4)如图b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如图c,d所示),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看不到折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

39、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折 射 光 线 消 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故答案为:(1)漫反射;(2)能量;(3)可逆性;(4)看不到折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折射光线消失。2 3.(2 010-安徽)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 析 实 验 数 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 折 射 规 律 加 以 总 结(补充完整)入 10 2 0 30 40 50 60 70 8 0射角折 6.7

40、13.3 19.62 5.2 30.7 35.1 38.6 40.6射 角Y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入射角较小时,入 射 角i与折射角Y 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故答案为:入射角较小时,入 射 角i与折射角Y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2 4.(2 019-连 云 港 一 模)如 图 所 示 的 装 置 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1)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方形 平板玻璃(平面镜/平板玻

41、璃)来做,你选择的理由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不变(变大/变小/不变)。(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不能,因为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像。(4)若在图甲中的左侧,我 们 通 过“平面镜”看 蜡 烛A的 像C,是 有(有/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中。此时,蜡 烛 的 像C没有(有/没有)光发出。故答案为:(1)平板玻璃;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不变;(3)不能,因为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像;(4)有;没有。25.(2010镇江)小 凡 同 学 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

42、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 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 面 积 有关0(2)通过 A 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表面积(选 填“质量”或“表面积”)相 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不正确(选 填“

43、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故答案为:(1)表面积大小;(2)A,C;表面积;(3)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2 6.(2 017秋高新区期末)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 验 现 象 是 钢 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快(快/慢),发 出 声 音 的 音 调 越 高(高/低),说明音调的 高 低 与 频 率 有关。(2)

44、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弱(强/弱)。故答案是:(1)快;高;频 率;(2)小;弱。2 7.(2 017秋-苏 州 期 末)如图所示,小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在桌面上放一把直尺,将一块薄的茶色玻 璃 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在这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根 相 同 的 蜡 烛A、B.蜡 烛A竖直放在玻璃板前直尺上,蜡 烛B竖直放在玻璃板后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 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1)点燃蜡烛A,移 动 蜡

45、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本实验不用平面镜而选用玻璃板,目 的 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 置,直 尺 的 作 用 是 便 于 比 较 像 与 物 到 镜 面 距 离 的关系,使用相同的蜡烛B与蜡烛A的 像 重 合 是 为 了 探 究 像与 物 的 大 小 关 系。(2)若操作中小华在直尺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 蜡 烛A的像重合,主要原因是:玻璃板跟桌面不垂直;她经过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用白纸竖直放在像所在位置时,在 白 纸 上 不 能 看 不 到 蜡 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到镜面距离;像与

46、物的大小关系;(2)玻璃板跟桌面不垂直;不能看不到。三.计 算 题(共1小题)2 8.(2 018秋-常 熟 市 期 末)小 明 用 如 图 所 示 的 装 置 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选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小明装置中的一个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触容器底。(2)纠正错误后,他在水温升高到9 0后,每 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读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至少2 min后停止读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时间 1 2 3 4 5 6 7 8 ./min温度 9 0 9 2 9 4 9 6 9 8 9 9 9 9 9 9 ./由表中数据可知,

47、此时水的沸点是 9 9 C;水沸腾后还要持续加热2 min并继续读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 吸热温度不变的特点。(3)同组的小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请你分析他的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火力不足;环境温度太低。(至少写出两条)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温度计玻璃泡碰触容器底;(2)9 9;吸热温度不变;(3)火力不足;环境温度太低。四.解 答 题(共4小题)2 9.(2 019秋 常熟市期末)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 学 生 实 验“观察水的沸腾的规律”:(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 合 理 的 先 后 顺 序 是(填数字序号);温度计

48、石棉网 装水的烧杯酒精灯(2)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数据如表:时 间.3 3.5 4 4.5 5 5.5 6./mi n温 度 92 95 97 98 98 98 98/实验表明,水 的 沸 点 为98 C;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 变;(3)在标准大气压下,酒 精 的 沸 点 为78.5 .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米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米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 可 为B(填字母序号)。A.6 0B.80C.100故答案为:(1);(2)98;不变;(3)Bo3 0.(2 019秋-太 仓 市 期 末)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一二橙、黄、绿、蓝、靛

49、、紫 光。(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 数 上 升 更 明 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涂,寺、。(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 现 红光。(4)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光。故答案为:(1)红、橙、黄、绿、蓝、靛、紫;(2)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3)红;(4)白。31.(2 019秋-太 仓 市 期 末)晓华和同学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50、,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 A(选 填 A”或 B”)所示的位置释放,同 时 记 录 纸 锥 下 落 至 地 面 的 时 间,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运 动 物 下下 速 度v/(m体 落 的 高 落 所 用 s-1)度h/m 时间t/s大纸锥小纸锥(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 度 尺 和秒 表(计时器);参照速度格式,请把实验表格中和两处填写完整;(3)晓华的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 锥 的 轻 重(即质量)有关,并 打 算 用 第(1)题中的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晓华认为不科学,你 认 为 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