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附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附详解).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历史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48小题,共48.0分)1.商代的青铜文化光辉灿烂,经济获得明显进步,国家统治职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氏族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合一。这说明商朝社会()A.呈现出浓厚的血缘色彩 B.笼罩于神权统治之下C.带有浓厚原始禅让特色 D.体现出强烈专制色彩2.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这种制 度 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
2、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对应关系在相应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长子、长孙卿大夫封地-卿大夫正妻所生长子A.B.C.D.4.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A.家国同构观念 B.宗法血缘关系 C.家庭伦理规范 D.以德治民思想5.“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A.规范宗教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 C
3、.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7.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 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由此可见这主要为了说明()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8.水经注 载:“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之地也。”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
4、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C.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D.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9.有史学家评论说:“郡县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政治治理中传统的血缘宗族因素(郡县制)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 在 使 人 人 直 属 于 国 这说明了郡县制的实行()A.从根本上确立了新型的国家 B.直接加强了皇帝的集权统治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D.彻底废除了传统宗法制10.黄仁宇在 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5、A.编户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中央集权制 D.行省制11.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12.“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日: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遹嗣代立,绘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主父偃之计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C.惩戒亡秦孤立之畋,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D.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第
6、 2 页,共 34页13.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14.二十四孝江革负母载:“汉江革遭世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欲劫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母终,哀泣庐墓,寝不除服。后举孝廉,迁谏议大夫。”材料反映出江革“迁谏议大夫”主要是因为其()A.行为符合当时的选官标准 B.德才兼备C.为儒家弟子 D.荫袭父职15.隆平集。取土载:“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方式 是()A.主要依据军
7、功选拔人才 B.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 D.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16.范仲淹于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D.通判负责监督17.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
8、置郡县 B.设立九品中正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18.纵观明代历史,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现象。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中朝”的决策 B.内阁的运转C.六部掌握实权 D.丞相的废除19.“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因军事需要而设置降低了行政效率重新设置丞相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B.C.D.20.明代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和锦衣卫,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侦查,并有权
9、速捕、施刑。这反映了明朝()A.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C.宦官权力失去控制 D.君主集权得到加强21.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22.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
10、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23.“在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指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产生民主制度C.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D.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24.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有关的是()A.雅典人民思想活跃 B.小国寡民的城邦C.古希腊民主传统 D.斯巴达人的威胁25.“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一个重要条件是()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B.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
11、更少C.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第4页,共34页26.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体是“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 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这一观点指出了雅典政治制度的弊端是()A.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实质 B.人民主权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性缺陷 D.轮番而治导致文明淹没27.“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由此可见,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是()A.决策方式民主 B.参与范围全面C.决策内容领域广泛 D.决策对象是具体议案28.十二铜表法规定:
12、“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 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C.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 D.罗马法蔑视人权29.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颁布了 十二铜表法 该法体现了罗马人的()A.公平理念 B.尚武精神 C.仁政意识 D.法治精神30.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典()A.剥夺了贵族的立法权力 B.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C.有利于保护奴隶利益 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31.古罗马 十二铜表法 有如下规定:“死者的丧衣限于3件,乐手以10名为限”“废除在各种丧宴
13、上豪饮、奢侈地奠酒、太大的花环和用香炉焚香的做法”及“死者不得有金饰随葬”等。这些规定旨在()A.适应帝国扩张的需要 B.限制氏族贵族的特权C.维护平民的经济利益 D.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32.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A.通用于世界各地 B.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人民33.英 国1688年的那场宫廷政变之所以称为“光荣革命”,主要在于()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实现了政治联合B.是一场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治事件C.出现了英国
14、历史上“双王共治”的局面D.用相对和平方式完成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使命3 4.历史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人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 国 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权利法案的颁布C.“光荣革命”胜利 D.两党政治体制的形成35.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A.贵族阶层 B.工业资产阶级 C.城市工人 D.农业工人36.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
15、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37.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38.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
16、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39.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40.很多人称赞美国的民主,说它的政治体制比较完备,1787年宪法通过多次修订也表现了较强的民主色彩。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确切地说主要在于()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
17、选举产生第 6 页,共 34页C.确立了权力的制衡机制,防止了独裁的出现D.认为人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41.法国托克维尔在 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政府集权与州政府分权有机结合,维护共和政体42.美 国 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掌握立法权,有权宣战,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至上的原则 B.
18、行政权至上的原则C.分权与制衡原则 D.各州独立平等原则43.“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A.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宪法 B.1787年美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44.1901年,法国等11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辛丑条约.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A.总统 B.参议院 C.众议院 D.最高法院45.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
19、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46.1881年德国首相体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产重分歧米获国会通过。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仰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A.立先政体能院止国王专权C.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47.在19世纪晚期德国现代化进程中,差。“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
20、现在实行联邦制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A.B.B.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D.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C.D.48.下列有关英法美德四国近代民主体制确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代议制在四国均得以确立C.国家元首均有选举产生B.均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D.均以法律形式予以保障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4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卓 桁II门下有尚45咨中书约I I I I I|蠹黑髓能牖器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
21、,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 熹 朱子语类卷128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 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 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请回答:第8页,共34页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
22、中书省有何不同?5 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择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材料二我们的 政府形式 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一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三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
23、的法律也不会不同。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古罗马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西塞罗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荀子(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材料二中“全体人民”指哪些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的不同之处。5 1.自古以来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多种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
24、法权力。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摘 编 自 权利法案材料二 如表是美、英国家政体比较表。比较项目美国英国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国家元首任职任期制国家元首权限有实权无实权政府首脑首相(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议会通过 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该法案的通过有何意义?(2)补充完成材料二中的表格,写出所对应的内容。(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在性质和作用上的相同点O第10页,共3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祖先崇拜上帝崇拜”结合所学知识,
25、我们可知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神犬与王权结合的基本特征,故 B 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出血缘色彩的基本内容,排 除 A: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排除C;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制度出现于秦朝,排除D。故选:Bo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掌握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2.【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26、”,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制度叫分封制,故 B 项正确。宗法制是指按照血缘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没有体现,故 A 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是指在地方设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等,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材料也没有体现,故 C 项排除。行省制度是指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项排除。故选:Bo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分封制的含义。分封制的特点:一是分封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同姓王室贵
27、族异姓功臣贵族、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等。二是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三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周天子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有条件地封授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尽义务。四是层层封授。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以对土实行再分封。3.【答案】C【解析】依据宗法制的内容只有嫡长子才有继承权,所以一定能成为大宗享有直接继承权,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中只有嫡长子才可能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诸侯长子、长孙未必是正妻所生的嫡长子并不具有直接继承权。故选:C o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8、。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土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3)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4.【答案】A【解析】“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
29、以便众也”体现了家国同构观念,故A正确;B C 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 选:A。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解题的关键是“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第12页,共34页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便众也”。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西周的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5.【答案】B【解析】A.材料中未体现规范宗教仪式,排除;B.宗法制强调尊宗敬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形成了中华民族的
30、孝道传统,正确;C.材料中未体现禁锢人们思想,排除;D.材料中未体现阻碍社会进步,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宗法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传承中华传统。本题以传承中华传统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西周宗法制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6.【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故A不合题意,排除。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故B正确。太尉是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不合题
31、意,排除C。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守,故D不合题意,排除。故选:Bo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再现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适中。7.【答案】D【解析】据题干材料所述,秦始皇赢政将“政月”改 为“正月”以避讳其名,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实质上即反映出皇权至上的特点,D 项正确;A 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C两项材料主旨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皇帝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皇帝制度的特征。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皇帝制
32、度,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合和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8.【答案】B【解析】秦代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因此ACD说法正确,包含题意。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而不是皇帝,故 B 项错误,合题意。故 B 正确故选:Bo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学生负责问题的能力。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郡县制打破了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官员由中央任命,可以随时替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秦朝实行的其他的重要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法律制
33、度等都需要掌握。9.【答案】C【解析】材 料“郡县制在一定程度突破了政治治理中传统的血缘宗族因素”和所学知识,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C 正确。A 明显错误;故排除。B 没有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D 项明显错误的;故排除。故选:Co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郡县制的作用。关键信息是: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第 14页,共 34页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10.【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商周中央政府并不能向农民直接征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以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中央才能够直接向农民征税,故选CoA 项是对户
34、籍进行核查进而征税的制度,不是根本原因。B 项是隋唐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D 项是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故选:Co本题主要是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设问“根本原因”.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11.【答案】B【解析】A.材料强调的是分封的标准,而不是分封制度本身。B.从材料可以看出,非刘氏而不得称王,说明特别强调血缘亲族关系。C.西汉时即并不强调西周的礼乐文明。D.材料强调的是刘邦特别突出刘氏而王的原则,而不是重视文字契约。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求学生结合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以及特征的分析。通过大肆分封诸侯王,
35、刚开始起到了稳固统治的作用,但后来出现了王国问题,削弱了中央集权,这是汉朝郡国并行制的缺陷。1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主父偃之计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武帝采纳了其建议,实行 推恩令 ,从而削弱了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13.【答案】A【解析】材料中唐太宗签署了征收18岁以下当兵的敕书,但被门下省给事中魏征驳回,反映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决策、
36、审议、执行的较为完善的权力运作程序,此情景出现是因为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的制度化,说明官僚体制可制约皇权,A 正确。B.唐朝是三省六部制,不是三公制,排 除 B.门下省是审议机构,排除C。材料没涉及科举制,D 不正确。故选:Ao本题考查了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趋势等。本题以君权的制约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中国政治,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汉代江革因为种种感人的孝行“举孝廉,迁谏议大夫”。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实行“察举制”,孝子廉吏如果品德出众,皆可通过这种制度当官.江革的孝行符合当时选官标准中的“孝”,故能入仕。B、C
37、、D 项材料并未体现。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汉朝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按照品德选拔人才。本题主要是以材料来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把握,注意区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第16页,共34页15.【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隋大业”、“始设进士科”可知,反映的是隋炀帝时期设立的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故D项正确。A项是商鞅变法时期的选官方式,应排除。B项是汉代察举制,应排除。C项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应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科举制。需要掌握科举制的选官方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隋大业”、“始设进士科”和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特点的把握。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特点的把
38、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参知政事是中央官制,主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力而不是对地方的监察。B.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派文官担任地方官,知州管理地方行政事务。C.结合宋朝的中央官制我们可知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力,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宋朝在地方上派文官担任地方主要长官,同时设立通判对地方长官进行监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求学生结合宋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具体内容和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宋朝从三个方面来削弱相权:设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分割了宰相的行政大权;设枢
39、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17.【答案】C【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废分封,置郡县,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九品中正制,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不符。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所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
40、衡”,并正确掌握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及其目的,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8.【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明代”这一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选近臣组成内阁,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有替皇帝起草及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就是得益于内阁的作用.故B正确;A项是汉朝的,C项从明太祖开始,只是执行机构,不能决策,无决策了不能使政务正常运转,丞相废除,与保持政务正常运转关系不大,ACD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内阁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体现,了解内阁的特点.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十作为侍从
41、顾问,但他们很少能参与决策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19.【答案】C【解析】提取材料信息“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可知正确;军机处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排除;第18页,共34页清朝没有恢复宰相制度,故排除。提取材料信息“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可知正确。故选:Co本题考查军机处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
42、题的能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宦官权力较大,而宦官权力来自于皇权,因此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D正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君权加强而非中央集权,选项B与材料无关,排除。宦官权力来自于皇权,其权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因此不是失去控制,选项C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演进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1.【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43、”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故C项正确。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机构,无决策权,丞相是百官之首,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宰相在明太祖时被废除,故BD两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需要掌握内阁制度的职能和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的分析理解,结合内阁制度的职能和特点解答即可。本题以 明史中的记教为切入点考查对内阁制度的职能和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2.【答案】D【解析】A、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原则未发生改变,故错误;B、内阁不是决策机构,只是内
44、侍机构,故排除:C、明清时期皇权在不断强化,故错误;D、材料中关于内阁与皇帝办公流程的描述,可以看出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故正确;故选:D。本题内阁工作流程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明朝内阁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本题考查对明朝内阁知识点的掌握,解答题目时掌握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决策机构。2 3.【答案】A【解析】A.由材料中的“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但不是地理环境决定文明。B.认为古希腊地理环境只能产生民主制,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政
45、治问题,但可以影响政治文明,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是错误的。D.材料错在只导致个人主义,太绝对化。故选:A o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社会,自然地理状况和城邦制国家的产生的基础知识来分析材料。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3)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第20页,共34页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起来;(4)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普遍具有较高
46、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人文因素。24.【答案】B【解析】A.雅典人的思维活跃,和城邦政体无关,和民主政治也没有必然联系。B.小国寡民的城邦是民主政体形成的政治条件,因为小国寡民,所以公民有直接参与政治的机会,容易形成直接民主制。C.古希腊的民主传统是由民主制产生的影响。D.斯巴达人的威胁与民主政治形成无关。故 选:B。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要求学生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城邦政体的特点来分析。解答时要搞清楚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除了经济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在政治上就是城邦政体,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2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古希腊城邦制最基本特
47、征:小国寡民;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因此B符合题意;ACD都不是对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关系的正确诠释,故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古代希腊城邦制和雅典民主政治。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1、自然条件:多山、多岛、环海。2、经济条件: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3、文化因素:吸收亚非文明。4、政治前提:城邦体制。26.【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题干雅典的民主不能保证参政人员的素质,这是由直接民主导致的,故 C 正确;A 说法片面,排除;B 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48、题干没有涉及“轮番而治”的相关信息,故排D。故 选:Co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关键信息是“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7.【答案】A【解析】A、材料论述的重点是要通过繁琐的辩论来进行决策,这反映了决策方式的民主,故正确;B、公民大会的参与范围只是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范围并不是很全面,故错误;C、材料未涉及决策内容知识点,故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决策内容,故排除;故选:Ac本题以雅典公民大会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
49、能力。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特征和实质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人民主权、轮番而知。28.【答案】A【解析】依据关键词“夜间行窃”可知强调的是私有财产,再依据材料“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可知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故 A 正确。B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第22页,共34页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罗马时期在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共和国颁布了第
50、一部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贵族随意曲解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利益,说明罗马人崇尚法治精神,故D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 十二铜表法的背景、意义。解题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材料即可。本题考查 十二铜表法的背景、意义,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0.【答案】B【解析】A.贵族没有立法权力,只有解释法律的权力。B.题干中“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指的是罗马成文法限制了罗马贵族肆意解释法律的权力,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所以正确的是B项。C.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律,不维护奴隶的利益。D.罗马法并没有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尊重,他是奴隶主剥削压